奋斗在新明朝(精校)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26

  但其他各县就宽松多了,如虚江县这样法令形同虚设的也真不少。就导致了一个后果,苏州府城的大小妓家纷纷上了带卧室的那种花船画舫,漂至各个比较繁华的县去做生意。
  其中号称小姑苏的虚江县首当其冲。这虚江县县城常在人口早已经过了十万,又处水路要津,堪称是有数的繁华之地了。近日,常有二三十艘大小不一的花舫聚集成群停靠北关外水面上,居然生生的开辟出了一个临时的水上花港。
  虚江县不知为何,花船画舫这方面一直不很时兴,大约是县城内水道比较窄,县城外水路又是大量商旅往来舟船杂乱的原因。府城的大量花船一到,成群结势的占了北面一片水域,竟然也成了气候。
  不但那府城里忍不住寂寞的人追着来了不少,而且本县的男人也图新鲜哪,都去船上凑热闹了。结果本地许多妓家生意冷清下来,那些敢来异地撬生意的,货色都不会差,主要影响到的便是本地高端妓家。这些老鸨们便在白眉神(管青楼的神仙)小庙碰了头,联名写了呈文,叫谢老鸨来李佑这里求助。
  关我鸟事……李佑嫌麻烦得很。
  “有知府大老爷的禁令,请求李先生去查禁她们!”谢老鸨道。
  李佑道:“照章办事,要查禁也得先查禁你们!”
  谢老鸨策动银弹攻势道:“老身同行们愿出银子助本县祈雨。”
  李佑推脱道:“你先回去,容我仔细考虑考虑。”
  李佑也不是傻子,这年头过江龙谁背后没点势力?谁知道这里面水多深?没点背景实力就敢来异地经营么。尤其是从府城里来的,苏州城号称天下最繁华都市,那里面达官贵人数不胜数,在府城他们要卖知府大老爷面子,但到了这县里哪里会看得上自己。更何况谢老鸨不是背靠周县丞吗,他李佑又何苦胡乱出头。
  这周县丞倒是刚刚从南京回来,谢老鸨找过他的。但周县丞一听这事归李佑差遣,立刻躲了。这就是天下所有佐贰官的悲哀啊,没有正印官撑腰,面对强势小吏就硬气不起来。
  但有些事,真是命中注定躲不开的。
  到了午后,李佑手下的书吏袁明慌里慌张跑进来,对李佑道:“祭台那边有点状况。”原来这两日他被打发去当建造祭台的督工了。
  “慌什么?应该要完工了罢?怎么就出了问题?”李佑连忙问道,这可都是他的责任,出了问题他第一个跑不掉。
  袁明答道:“祭台本身没有问题,但周边出了问题。”
  若要祭天,别的县没准就不用造祭台,找个高处就能对付了。虚江县地势低平,就必须得造祭台了。那位置也是算过风水的,位于县城北关外不远处,一处河曲弯流地方,祭台便位于这凸进河心的小半岛上。据说周围水气足,求雨灵验。
  然而近日,府城的花船大舰队沿河漂来了,所以,你懂得……
  李佑还是的面对那些花船去,他烦的以手拍额,最近自己造了什么孽,麻烦事情接踵而来。
  
  第45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爷
  
  仍然有人不明白为何祭台出了状况?
  登上祭台就一目了然了!眼往下瞅,只见底下绕台一圈水面上,那真是一溜儿的花团锦簇,彩旗绣帘,莺莺燕燕,情情爱爱,欢声笑语,笙鼓箫歌,间或夹杂些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船震。到半夜也是灯火通明,光影交错的。
  这是祭天呢还是勾引神仙思凡呢?二十一世纪的看官切身想象一下罢,若你住在三层楼上,楼底下一排特种行业门面对着你家阳台艳帜高张的场面。
  最近麻烦多,难道是因为打了和尚遭报应?李佑想道,早知如此,就该把那秃驴打成残废才够本。
  祭台绝对动不得。为了区区几个娼家,就换地方重建,县衙的脸面何在。若出了这事被言官弹劾,陈知县的官位都难保。再就是快完工了,换地方重建太浪费。
  李佑估计花船这么大动静,陈知县是知道的,但祭台的事情陈知县放手给他后便没有过问了,还是先去拜见知县大老爷,把这些事禀报一遍。
  陈知县听了就责怪李佑道:“你自一开始便不从严治事,自然会招引得这些狂蜂浪蝶。”又道:“花船这事你去寻那黄师爷,与他商议自有计较,有了结果再报与本官。”
  听知县这话里的意思,似乎黄师爷掺乎到这些苏州花船里了?真人不露相啊。李佑又找到黄师爷,问起此事。黄师爷哭笑不得,摇头道:“这确实有我的不是了!”
  “难道老先生你才是操纵这些生意的幕后大手?好本事,在下佩服。”
  黄师爷瞪了李佑一眼,“我哪里有这等本事。当年我也曾游学江南,拜访名师,结识了些同窗好友的。前些日子,便有个同窗来委托我为这些花船画舫提供便利。我也没多想,毕竟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要害事情。谁晓得居然出了这种问题,把你的差事犯着了。”
  原来如此,李佑刚才便想着即使是过江龙,也得找地头蛇配合,还一直猜是谁呢,原来是托到黄师爷这里了。这几个月黄师爷的地位升的也很快,几乎就是县里二号人物了,出面办事比那周县丞和王主簿还管用。
  “跟我走一遭,我带你去见见那人,他能做的了主。”黄师爷很是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也不知为何犹豫。
  当下就起身,黄师爷上了凉轿领着李佑来到北关外一处宅院,离河岸不远。叩了门便见一清秀小厮开门道:“原来是黄老爷。”
  “你家老爷在么?”黄师爷问。
  小厮道:“此时自是在的,再晚些就不在了。”
  这时,门帘一掀,从正堂内走出位三十七八的耀眼中年男子,一看便是富贵人家。虽是装扮文人样式,但遍体绫罗长衫华丽,头戴唐巾,额檐处一颗晶莹剔透的玉色宝石。其他所系所挂所握皆不是凡品,以李佑的眼力是鉴定不出来的,但是太夺目了,导致此人长相被李佑不自觉的忽略了。
  黄师爷上前道:“赵贤弟!要出门么?愚兄现下有事烦你。”
  那富贵中年人没在意黄师爷的话,却打量李佑问道:“这位小兄弟是……”
  黄师爷便介绍说:“本县的典史,李佑李典史。”又对李佑说:“此是府城的赵相公。”
  原来还是个秀才,李佑也上前见个礼道:“久仰久仰,小吏见过赵相公。”
  赵秀才饶有兴趣的念道:“谁翻乐府凄凉曲,人生若只如初见,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李佑点头道:“正是。”
  “原来是同道中人,久仰久仰。”赵秀才笑着拱拱手道。
  什么同道中人?
  赵秀才又问道:“欲问江梅瘦几分我是见过了,果如其人。但那冰肌玉骨天分付却无缘得见,先生可否引见引见。”
  李环?李佑脑子不由得冒出一幅画面,满地草纸的屋内,有一位少女,蓬头垢面懒梳妆,低头奋笔码字忙,同时神色兴奋地念念有词……
  名不副实、名不副实啊,别人见了肯定要看低小爷的品位,如何也不能引见。“这个,确实不方便。”李佑为难道。
  赵秀才神色暧昧,会心笑道:“原来吾唐突了,小先生不方便就罢了,不知勿怪!”
  看这二位说女人说的热闹,黄师爷半刻无语,终于还是咳嗽一声,打断了谈兴。“贤弟,今日还有正事找到你!”
  赵秀才不耐烦地说:“你这无趣的假正道老兄,能有什么正事。”
  黄师爷有点后悔带李佑过来,让赵秀才一通胡言乱语,自己在李佑心里的高大形象必定要崩塌少许。没好气的对李佑道:“小子!你去对他说!吾说话不如你能入得他的耳!”
  李佑到院门外,遥指远处那黑影说:“赵相公看的到高台否?此次筑台,责归于小吏,近日即要完工,现在却……”
  “妙!妙!妙!好地方!”赵秀才鼓掌而叹:“李先生果然是吾辈中的高人!筑台四看,周边花锦满目,楼船红袖绕水而居,在此风流玩赏,真洋洋大观矣!我要请你登台喝酒作乐,看中了谁家就唤她上台敬酒,不亦快哉!”
  这是祭祀上天的祭台啊,不是你喝花酒的地方!
  李佑恨不得砸碎赵秀才脑壳,看看里面都是什么,无奈望向黄师爷求助。老先生耸耸肩,爱莫能助。
  “赵相公!”李佑提气出声道:“小吏我奉命筑台祭天,祈求雨露以救苍生,此乃庄严肃穆之所,下绕花船画舫终是不雅!”
  “那就可惜了。”赵秀才想了想道:“我捐银二百买下此处,再请贵县另寻他处可好?”
  黄师爷看李佑沟通的费力,上来解释道:“这并非钱的原因,若因娼家女子就随意移动祭台,将我县祭天大事弄得儿戏一般,传扬出去坏了我县名声,教陈县尊何以立足士林?”
  赵秀才叹道:“好端端的风流雅事,当世人所共赏,官场偏偏如此俗不可耐。”忽又转向李佑说:“小先生根本无望仕途,为何还恋栈不去?不如弃职与吾同游山水,有诗云:旷如魏晋之间客,岂不美哉。”
  不工作喝西北风去啊?李佑心道,这人看来必定大富大贵出身,真是个随心所欲的大少爷。也不对,是老少爷了,他这话说得与无粮饿死何不食肉糜有什么区别?
  
  第46章
这个世界谁疯了?
  
  看李佑还要继续说这事,那赵秀才就道:“此等小事不值得忧心!今夜太仓促,明晚我在花船上做东道,请李小先生吃酒赏花。其他我自有主意,只要你来,管保无事。既为同道,求到我这里但请放心!”
  见终于说动赵秀才作出了保证,黄师爷和李佑便告辞了。
  路上李佑忍不住问道:“这是何等人也?为何来求他?”
  黄师爷道:“乃是昔年大学士赵文贞公之孙。”
  这赵文贞公乃是三四十年前的宰相人物,中过状元,入过内阁,谥号文贞,是苏州的大名人。虽然已经故去,但至今街头巷尾仍然到处流传他的传说故事。
  “宰相后人怎么这幅样子?”李佑奇道。
  黄师爷呵呵笑道:“他这一代嫡出兄弟三人,赵贤弟最小。自幼有兄长顶立门户,家世又好,赵贤弟自小无忧无虑,便倚红偎翠、悠哉游哉了,真真正正的富贵闲人。你可不知道,他在家中养一个全女子的戏班,个个美色,乃苏州府一绝,老夫年轻时见过一次,那真是……”
  看黄老先生说的很投入,李佑察言观色,冷不丁问:“恨不得取而代之?”
  “是啊,谁不……不要乱插嘴!”
  李佑心里叹口气,我这穿越的也太悲催,穿越不到青年进士大老爷陈知县身上,穿越到富贵闲人赵相公身上也成啊,年纪大点也认了。
  不过他也不想想,他要是穿越到什么常大郎、范五之流,该找谁说理去。
  只听黄师爷继续说道:“赵贤弟自称赏花山人,最爱流连美色,风流浪荡得很。但他品性并不骄矜欺人,很好相处,在青楼楚馆里人缘风评颇佳。这次苏州府来的各家花船一齐求他出面照看,他闲着无事也不拒绝,跟着来了。本府老知府是他祖父的门生,他家兄长还都在做官,一般各处都得给几分他面子。”
  “属下放肆了,敢问老先生怎么识得这等人物?”李佑最好奇的是这点。
  “昔年我游学江南,三生有幸拜在大儒门下,恰与他同窗。”黄师爷怀念道。
  肯定也一起干过别的事情,李佑猜道。
  黄师爷忽然又提醒说:“明晚事情未必就那么简单了,还是得当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