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新明朝(精校)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426

  李大人顿时觉得这钱国舅言行确实很鄙俗浅陋,幸亏朝廷没有给他封爵,不然岂不要让他翻了天。
  不由得叹道,其实也不能说真傻啊,起码钱国舅还知道借着钱太后兄长这张虎皮出来狐假虎威,起码还知道拉着魏国公世子来壮声势。
  至此彻底释然了,李佑再次重重拍案,预备的千言万语只化为一个字,“滚!”
  钱国舅愕然扭头,自从妹妹入了宫后,还没有人对他吐出过这个字眼。
  李佑指着钱安道:“王法无情,勒索富商也是你能干的吗?本官仪从衙役就在门外,要不要他们带你去尝尝江都县县狱的滋味?”
  “你敢!”钱国舅立起来喝道。
  李佑轻蔑的一笑,“你可以试试看,本官岂是畏惧权贵的人!”
  反而被李佑威胁,钱国舅闭上嘴,心里也转了转。
  人的名,树的影,李佑此人年轻气盛跋扈,又酷爱刷名望,将国舅关进大狱是绝对干得出来的。到时无论如何,自己进了县狱便要先丢一个大脸,传出去就是笑话。
  “既然话不投机,那便后会有期!”钱国舅狠狠地放下场面话,又对徐世子道:“我们走!”
  出于礼节,金百万将钱国舅和徐世子送出了大门,目送钱国舅上了轿子渐渐远去。
  “没有问题罢?”金百万问道。
  李佑不在意地答道:“跳梁小丑而已!幸亏拿下狱唬走了他,不然若他不顾身份的撒泼耍赖,还真是个麻烦事情,即便捉了他也不是那么好放的。”
  李大人见事情了结,正要顺势与老丈人告辞,却又看到一队人马晃悠悠地转了回来。
  闪出一员三十五六的白面贵人,细看赫然正是魏国公徐世子,他抱拳道:“两位,我还有些话要说。”
  李佑与金百万面面相觑,徐世子与钱国舅一同拜访,一同离开,然后又悄悄独自回转,这是什么戏码?
  无论如何,谁家也不好将国公世子拒之门外,金百万延手道:“请!”
  三人重新进入金宅,回到了方才的花厅,又重新上过茶。金百万与李佑都不明所以,静待徐世子自己开口释疑。
  徐世子饮几口茶,放下茶碗,“先说几句,我今夜确实意欲前来拜访金国丈,但确实也是被钱国舅拉着过来的,但是钱国舅所言,与我无关,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而我有另外的话。”
  金百万见徐世子态度和蔼,略略放心,笑道:“世子言重了,不知夜间到访,所为何来?”
  “本该早些来的,但是需要侍驾,这个李大人也是晓得的。所以只能夜间前来,金国丈多多谅解。”徐世子先有点多余的解释道,不过显得礼数很周到。
  以多疑著称的李大人登时警醒起来,对于礼数过于周到的人,他总是很警惕的。因为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金百万也想知道徐世子打算谈什么,又暗暗催促道:“世子有话但讲。”
  徐世子的口气很谦抑,“家父令我前来,是要向金国丈致歉,此前多有得罪,都是我国公府的错,请金国丈大人大量,不必放在心上。想要如何赔罪,尽可言之。”
  金百万与李佑再次震惊的彼此对视,徐世子嘴里的家父,当然就是当代魏国公,位列天下勋戚之首的魏国公,而且是担任南京守备的实权国公。
  堂堂的国公居然能委托世子如此放低姿态向金百万这个暴发户道歉,这是他们万万预料不到的,虽然当初国公派人来抓金百万很令人恼火,可他们反击的也很激烈。今晚这般又是哪门子道理?
  徐世子很快说出个理由,“只愿我国公府与金家的芥蒂从此一笔勾销,当年贩运余盐那些事,也让他过去,不要再起什么风波了。”
  这句金百万和李佑都听懂了,国公府的意思是,过去恩怨统统一笔勾销,合伙贩运私盐这事就当没发生过。
  莫非是魏国公感受到了私盐案发的压力,所以恳求金百万这边不要再出什么漏子?
  想到这里,李佑代替金百万向徐世子试探道:“本官这老丈人与贵府向来有恩无仇,只不过因为小人挑拨,才起了芥蒂。我们也是深知这点,所以金国丈向官府告发了盐运司丁运使这个小人,幸得朝廷重视,引发了两淮盐业巨变。但念及旧情,丝毫没有涉及贵府,国公爷应该也是可以感受到的。”
  徐世子微微点头,“不错,此恩家父铭记在心,真要感谢国丈容情。”
  李佑继续说道:“在本官看来,公爷不必过于担心。坦诚说,以贵府势力,要躲过这场盐案轻而易举,至多受些失察的处分,那无足轻重。何至于来这里低三下四恳请金国丈?”
  徐世子苦笑不已,“我早知你们定会有此疑问,我也没什么可隐瞒的。若无有心人,自然如你所说,但就怕遇到有心人。”
  感觉已经渐渐靠近了真相,李佑又追问道:“全天下,还有比国公兼南京守备还大的有心人?”
  “当然有,比如慈圣皇太后。”
  李佑已经不知第几次与金百万面面相觑,又是一个没有料到,但他很快便反应过来。“以本官所想,慈圣皇太后似乎毫无必要针对魏国公,何来有心人之说?”
  徐世子再次解答:“我叔父以恩荫在京师为官,前几日带着慈圣皇太后口谕回到南京,说是要让家父去京师参与那勋贵议政之事。”
  下面的话,徐世子没有说出来,但李佑仍然明白了。话外之意必然是,如果魏国公不去,那就要小心被盐案牵连。
  这里面的水,真是越来越深啊。
  
  第450章
一反常态里的含义
  
  当然,慈圣皇太后赤裸裸的拿盐案威胁魏国公这种事,只是李佑拟形化恶意揣测。钱太后不是刚才那个蠢货钱国舅,怎么可能好似强盗土匪一般的直白粗率。
  其实到了这个层面的人物,除非奇葩到钱国舅这地步的,很多事情根本不用说出,就能彼此心意相通了。
  只要钱太后派了魏国公的弟弟赶回南京,用强硬的命令语气让魏国公去京师参与勋贵议政大计。那么魏国公自然而然的,根本不用管具体说辞如何,只从太后那强硬语气中,便能脑补出很多东西。比如自己最近只有盐案这个把柄,太后会不会拿盐案修理自己?
  这就是许多高层次人物共有的本能,凡是没这个脑补能力的,就该被淘汰了。李佑多疑多思,善于对别人进行恶意揣测,其实也是这种本能的体现。
  所以严格来说,钱太后并不会去威胁魏国公,魏国公也不会觉得被威胁了,但是他会主动去避免这种可能。这就是既不撕破脸皮,保持住和气,又能表达出态度的互相沟通境界。
  慈圣皇太后为什么想要魏国公去参与?李佑想都不用想,魏国公作为勋戚之首,又是担任南京守备的国公,自然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对于推进勋贵议政大有好处,也可以分担钱太后自身的压力。
  金百万仿佛被徐世子感动了,承诺道:“莫非国公不想去京师,又担心被人捉住把柄要挟?但且放心,我这里绝无问题,不会有任何线索指向魏国公。”
  李佑闻言,当即狠狠地瞪了老丈人一眼,不懂就不要乱插嘴!连忙发话补救道:“你这话说的不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管国公去与不去,消弭祸端总是没错的。”
  金百万便醒悟到,自己又说错了话。
  像盐案这种把柄,既可以被钱太后抓住,也可以被别人抓住。如果魏国公不想去京师,别人可以拿着把柄要挟他去;如果魏国公想去京师参与这场风波,那别人就可以拿住把柄,要挟他远离是非。
  所以魏国公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那必须先要解决后顾之忧。不然在风波动荡中,他根本成不了任何事,反而会惹祸上身。
  要怪,就得怪魏国公兼南京守备大臣太过于醒目了,无论哪方都不会忘记了他,想装低调都装不过去,这就是身居高处的无奈。
  闲话不提,徐世子听到金百万的承诺,欣喜的对金百万道:“多谢国丈不计前嫌的高义!”
  李佑又旁敲侧击道:“这小把柄,其实对贵府根本无法伤筋动骨罢。只是如果有心人是圣母太后,才可能有点麻烦,但也不至于让堂堂的国公紧张成这样子。听你的意思,国公还是要去京师?”
  徐世子长叹一声,久久无语,“我也问过家父。说我家世代公侯,逍遥自在,又何苦去庙堂劳碌?须知风波险恶,而我家已是国公,升无可升,赏无可赏,辛苦之后又能得到什么?”
  “而家父说,我家虽已经是人臣之极,似乎再也得不到什么。但是,虽然再得不到什么,但却有可能失去很多。秉政的圣主太后叫我家出面,我家若拒绝不从,后果确实难料。我家比亲藩如何?太后比宰辅又如何?当年张江陵摄政,都能将辽王收拾掉,那秉政太后就收拾不掉魏公?”
  李佑无语,魏国公的想法不能说错,很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这在当前太平盛世里相当难得。不过世子今夜谈吐有够坦率啊……
  金百万被女婿瞪过之后,便不说话了。听到徐世子自述其事,心有戚戚的想道,一个人的立场常常不是自己选出来的,而是被逼出来的。他是这样的,没想到就连国公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啊。
  李佑又问世子道:“你与钱国舅是何关系,本官看你们之间很不错,想通过他与圣主太后联系么?”
  徐世子几乎是有问必答,“是的,家父既然已经决定在天子巡过南京之后,赶赴京师辅助太后。所以我前来迎驾,自然要与钱国舅亲近一二。如果不经意有冒犯,还请不要计较。”
  一时间宾主尽欢,谈笑风生,最后金百万与李佑在徐徐晚风中送走了魏国公世子。
  金国丈感到宽慰地说道:“没想到世子如此谦虚和蔼,平易近人,能够了结一桩心事,少一个潜在强敌也好。”
  李佑望着魏国公世子背影出神,仿佛没有听到老丈人的感慨。等到醒过神来,回头对金百万道:“你怎的如此实诚?”
  “老夫观之,实在看不出像是作伪。”
  李佑嗤声道:“日间侍驾时,据我观察,世子乃是心有傲气之人,你看他今晚像么?”
  金百万十分讶异,“真不像。但说起这个,我也记起来了。虽然之前没有见过,但我与国公府的人打过很多交道,传言世子确实苛傲,我只道是传言有误。”
  李佑点头道:“这就对了,前后反差这么大。说明他今晚是一反常态,故意为之。”
  “若真如此,遮掩的居然如此之好,真令人难以置信。”金百万叹道。
  李佑冷静的分析道:“如果是生性有真傲气,那么违心的故作谦卑时,想要遮掩本性,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盖住的,更到不了世子今晚这个程度。反过来说,既然将自身傲气遮掩得如此完美,那说明他是非常自愿的做出如此谦卑姿态。”
  “为什么一个有足够傲气的人,在我们没有给他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可以非常主动自愿地前来装作谦卑?那只能说明,还有更深一层的傲气支持着他。换句话说,世子觉得这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计策,能够装模作样玩弄我们,可以满足他计谋得逞的自傲。”
  “我们刚才说,钱国舅自视太高,高到了自以为是却辨不清真实状况。而世子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程度上的自视过高?高到了将我们都当作蠢货,任由他装模作样的欺瞒玩弄。”
  金百万目瞪口呆,仅仅是国公世子姿态谦卑这个问题,女婿就能长篇大论的做出如此精细的分析?
  他不禁发自内心的感慨道:“我忽然觉得,你也是这样的人,你也时常如此将别人当蠢货,所以能感同身受出类似的心思罢,我想也只有这个原因了。”
  “什么叫我将别人当蠢货?很多人本来就是蠢货,将他们当作蠢货是正确的,但对于聪明人,则万万不可当成蠢货看待,世子就犯了这点!”李佑细心纠正金百万的说法,又总结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我看是礼下于人,必有所谋。表面的谦卑坦率之下,还不知有什么。”
  金百万得出结论道:“可能世子的目的,就是想与我们和解罢,对两边都有好处。这是他内心所追求的,因而可以牺牲自己,放低姿态。”
  一旦彻底否定了某个人的品质,那么很多事情都要推翻掉,并重新解构。李佑又回想了今晚的事情,质疑道:“世子口口声声说是钱国舅拉着他来的,现在我倒怀疑,会不会事实恰恰相反,是他唆使钱国舅来的?越想越有可能,钱国舅这种人,被挑唆几句估计就不知东南西北了。”
  “为什么?这样真是多此一举。”
  “怎么是多此一举?世子知道我们有能力送人入宫为妃,但又不确定我们有多大力量,换成是我也要想法试探一下,钱国舅就是哄来起这个作用的。世子可以通过我们对钱国舅的态度,试探我们背后的实力,看清我们的底气和底牌有多大,然后再决定对策。方才本官对钱国舅的轻蔑,可能让他看出了什么,所以不敢用强,才会上演故作谦卑的一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