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新明朝(精校)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426

  内市每逢四开市,地点禁城之东、皇城以内的御马监一带,所有货物沿驰道两侧罗列。每逢四的日子按制是宫中向外运垃圾的时候,各门都开,出入方便,所以渐渐形成了市集。
  故而内市专为供应内廷需求而设,货物以精美名贵著称。主要顾客是宫中人物,如后妃、太监、女官、宫女等,后来京城权贵人家也常常到内市购物,消费人群比较高端。
  刚刚入京时的李大人曾经对此很惊讶,庄严肃穆的皇宫边上每月有三次庙会般的市集,天家居然也不禁止。只能感慨人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宫中人物也有用度,有购物需求,又不方便动辄请内外衙门办理,所以需要这么一个贸易机会。
  对于能露脸的事情,李大人向来嗅觉敏锐,干活就要干到别人眼里,不然岂不形同白费力气?
  所以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这三天,总管京城治安的李大人时常亲自到内市巡逻并维持市集秩序,同时美其名曰“防禁奸邪窥伺宫闱之侧”,十分卖力气。
  话说陆大使找到李大人时,他正坐在一处廊下,苦口婆心地在两个太监之间调解。
  原来这两人分别奉了各自主人的命令,出宫采购用物,却为争夺货物发生矛盾,互相争吵扭打让李佑看到,便就近找了处地方调解纠纷。
  其实李佑心里很不耐烦,要是两个漂亮宫女吵架他还有兴趣慢慢来,两个太监就算了罢。忽然抬眼看到陆元广小心翼翼地赔着笑向自己走来,并远远的就拱手行礼。
  昨日事情了结,今日他怎么又来找自己?李大人很莫名其妙,但心思转了转,便生了主意。
  等陆大使走到身前,李佑没有搭话,仍面朝两个太监,指着其中一个大喝道:“你休要仗势欺人,胆敢不服本官调解么!你就是段公公屋里侍候的又如何?看到没有,此乃段公公的同乡、崇文门的陆大人,比你不亲近么。他都与本官十分莫逆,还怕你不成?”
  陆大使看着李大人在皇城里也威风凛凛,毫不客气将宫中内监狠狠训斥到屁滚尿流,不禁目瞪口呆,隐隐间产生了为官当如是也的感想。
  不过李大人好端端的扯出自己来是什么意思?以他老大人的底气和人脉,根本不用打自己这张小旗啊,这回头还得寻机会去找段公公解释。
  眼下陆元广即便再疑神疑鬼,也想不到李大人看中了他这方面去……
  “陆大使寻本官有何贵干?”李佑问道。
  陆元广谦卑地答道:“昨日对老大人多有不周,心中追悔莫及,故而愿当面谢罪。”
  哦……李佑拍拍手,站起来道:“你晚来片刻,说不定我就不在这里了。正要起身去吏部办事,那就同去罢,午间我请你吃酒。”
  吏部?!陆元广呼吸紧了紧,这个诱惑可不小,天下官员谁不想去吏部混脸熟?但大都不得其门而已。
  可是邀请有虚有实,陆大使不能确定,李大人这个邀请是虚的还是实的。如果是虚的,自己觍颜应邀就太不上道了。但要当成虚的,又挺可惜……
  或许有人奇怪,陆大人品级虽然是最卑微的九品,但坐在崇文门宣课分司大使这种超级肥缺上,可谓是给个知县也不换,在官场还有什么念想?
  但要知道,天子脚下的崇文门宣课分司大使按习惯是一年换一个,总不能叫一人都吃了去。陆大使今年年初上任,现在已经是年尾,而过了年任期就到了,那时就要另选官职,吏部便至关重要。
  可以说,他这样的小官员,还放不到朝廷里考量,升迁荣辱全在吏部手里,能不对吏部敏感么?
  李佑扫了满脸纠结的陆元广一眼,淡淡道:“陆大使在崇文门养的眼界高,瞧不起我李某?”
  “不敢不敢!下官任凭驱使!”
  李佑严肃地点点头,转身就要与陆元广离开,忽地听到女声叫道:“李大人慢着!”
  回首望去,见那人身着团领紫衫,内衬棉袄,头戴软翅纱帽并簪着绢花,却是女官打扮。走得近了,又瞧她白皙端庄,只是一时看不出岁数。
  有品有级的女官与宫女是不同的,从民间良家年长女子中选识字会算者,以充入宫中应付职事,一般都是从寡妇中选,特别是文化水准比较高的江南一带。
  当然女官与宫女的最大区别是,理论上女官类似于平常人家的内院女管事,不是天子后宫的备选。
  那女官走到李佑面前,微微袖手躬身,轻声道:“见过李大人,近日听人说李大人是虚江人,妾身亦是,今日便斗胆请大人留步。多有冒昧之处,还求李大人宽恕。”
  
  第521章
陆大使进吏部
  
  一听到对方的话,李佑心下了然,这是要求到他帮忙了。
  至于她自承是同乡,李佑倒不奇怪,因为国朝宫中女官按习惯多选自苏、杭二府,这两地识文断字的女人比较多。也就是说,至少半数女官是苏州人,有个籍贯虚江县的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李佑侧头看去,却发现陆大使不知何时已经主动走到道路对面的货摊边上翻看货物,让李佑对他的满意又增加了几分。
  李大人既不热情又不冷淡,以平常语气问道:“不妨,你唤住本官,却是为了何事?”
  那女官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别有雍容风度,“妾身二十岁上守寡在家,当时大内在民间选取女官,妾身得以入选,至今已经十余年矣。如今久居深宫,与外音讯不通,无路可传递,故乡亲人近况一概不知。直至今日在内市幸遇李大人,祈望李大人念这同乡之情,代替妾身打听故旧消息,不胜感激。”
  李佑想了想,若是举手之劳犯不着得罪她,便道:“虚江至京师两三千里,往来消息传递多有不便,本官若遇到南下之人,自然可委托他帮你打探。但本官有话在先,传递口头消息可以,但不可传递书信,以免被弹劾交通内宫。”
  女官又微微屈膝道:“谢过李大人大恩大德,妾身铭感五内。”
  李佑记下姓名线索后,与陆元广出了东安门,招呼轿辇随从,朝吏部而去。这段路程并不长,没多久就到了。
  吏部外面人头攒动,这几天刚刚结束了一轮大选,正公布官员名单。否则李佑想来找人也找不到人,因为大选期间,吏部从天官到文选司,各自都紧闭门户,绝对不见客(其实绝对这个词挺值得商榷)。
  李佑昂首挺胸穿过人群,进了吏部前院大堂。他环视堂中,发现在大堂里办公的吏员都是相识的,便抬手抱拳打了一圈礼,随后穿堂而过,要继续向里面行去。
  李大人在吏部是老脸面老熟人老客户了,都晓得他与本部渊源很深,所以随他怎么走动也没人管。
  但李大人身后还有个陆元广跟随,陆大使选官时到过这吏部前堂办手续,但也仅仅就是到过前堂而已。
  掌握天下大多数官员命运的吏部内院对他这个举人出身的九品芝麻官而言,是异常神秘而又高不可攀的,一股莫名的卑微感在心里不断滚动。
  李佑大摇大摆向里面迈步,本来一直跟随走的陆大使却立定没动,两腿像灌了铅,怎么也迈不出去。
  那李大人什么也没有与他说清楚,他糊里糊涂的就跟着走到了这里。他不知道眼前这是什么情况,他不知道李佥宪为什么敢直闯而入,他更不知道李佥宪是否要他一起进去。
  那里面不是菜市场,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内院,不该是他这等杂流身份能进去的地方。
  李佑已经走到了门槛,忽然想起什么,又回头看了眼陆大使,高声呵斥道:“楞着作甚?还要本官扶着你么?”
  他又对旁边老吏叹道:“此乃崇文门的陆大使,领着他来见识世面,却真是不中用,让你们见笑了。”
  大堂中的老吏们应景笑了几声,瞧这口气,这陆大使八成已经投靠了李佑,今天是来通关节的罢。
  被李大人斥过,陆元广反而清醒了几分,腰不疼了背不酸了腿不抽筋了,连忙跟上,朝着里面走去。
  到了内院,陆大使紧张得不敢东张西望,只低头随着李佑前行。不知穿过几道门后,再抬头时已经站在一处高堂廊下。
  李佑对着把门的差役问道:“老大人在么?本官求见。”没多久,他与陆元广被领进去。
  进了屋后,陆大使借着窗户透进的光线望去,见对面屏风前方的公案后,有不苟言笑的威严老人正襟危坐,从胸前补子花色细看是正二品。
  陆元广当然晓得,整个吏部里正二品只有一人,这是吏部天官?外朝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
  陆大使毫无心理准备,猝不及防地猛然面对这等轻易就可以决定他命运的大人物,顿时惊呆了。刹那间呼吸停住,下意识的膝盖一软,就要上前叩见,但领头的李大人不跪,他也不好抢在前面,只能立在李大人身后。
  “多日不见老大人,今日无事前来问候。”李佑拱手为礼道。
  赵天官训道:“京师安稳系于你一身,怎可说今日无事?你年纪轻轻身兼重任,不可嬉游废公!不然愧对朝廷,一旦生事悔之晚矣!”
  李佑“是、是”的应了几句,又闪开半个身位,露出后面陆元广,介绍道:“此乃京师崇文门宣课分司大使陆大人,甚有才干……”
  九品……赵天官脸色变了变,挥挥手道:“无事就退下!不必效这村夫之行,成何体统!”
  “那便告辞了。”李佑不以为意,洒脱的作别,并扯着已经呆若木鸡的陆元广出了门。
  李大人被吏部尚书责备了,为何却浑然不在意?陆大使懵懵懂懂在赵天官面前转了一圈,回到院中还是浑浑噩噩不辨东南西北。
  等他重新醒过神,又发现自己立在了某间房内,李佑正与一位四十来岁的青袍官员说话。
  陆元广正在心里猜测此人是谁时,李佑忽地回头对他介绍道:“这位是文选司郎中左大人,还不上前来拜见!”
  天下第一司的天下第一五品!自己这小九品将来挪到哪个位置,大佬们是懒得操心的,但直接操作人就是他左郎中!陆大使再次震动。
  不过有了方才见到天官时的惊吓在前,这回相对就不那么严重了,连忙麻利的上前深腰揖拜。
  “此乃京师崇文门宣课分司大使陆大人!”李佑又一次介绍陆大使道。
  左郎中号称脑中至少存有三千名官员的履历,并向来以此自傲。陆元广虽然只是个九品小杂官,但这个崇文门宣课分司大使实在太特殊了,便有幸在左郎中的脑中占有一席之地。
  稍加思索,想起陆元广的跟脚,这是年初段公公说动天子传话任命的……左郎中饶有兴趣地打量了他几眼,仿佛自言自语道:“阉党?”
  这两字一出,陆元广登时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在这些清流华选面前,出身也就罢了,好歹都是读书人,举人也能撑起场面,但靠着太监得官,简直没法抬头。
  这不是他陆元广想自傲就能傲的起来的,整个官场就是这样的氛围,就是这样的风气,而且是公开鼓励这种鄙视的。
  李佑冷眼旁观,暗暗点头,感到这姓陆的可以争取。不愧是读过书、中过举的,被鄙视了还知道羞耻。
  便开口道:“左兄不要太刻薄,陆大人只不过是时运不济,两次春闱不中,无奈屈身而已。其实他颇有才干,今年在崇文门政绩卓越,远超前几任,英雄不问出处啊。”
  左郎中能稳稳坐在专司选官的位置上,心思是何等剔透。短短几句话,他便看得出来,这李佑混在京城地面,手头乏人可用,想收个小弟了。仰头哈哈一笑,“晓得了,本官先前戏言尔!”
  随后李佑还领着陆元广去拜访了考功司潘郎中,一样的对陆大人大吹大擂一番。
  对此陆大使只能无语了,这吏部看起来就像李佑家后院一般。部里三个最有实权的人那里,全都与家长里短的串门子一般熟门熟路,毫不拘束。
  难怪开始进吏部的时候,大堂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小吏们都不阻拦并且还得赔笑。自己怯场迈不动步子,确实挺给李佥宪丢人的,被斥责两句也不冤枉。
  出了吏部大门,站在午时阳光下,陆大使忽有不真切的梦游感,自己真的从吏部内院天官、文选郎、考功郎房间里游览了一圈出来?
  前方李大人的身影愈发高大起来,陆元广心中连连感叹羡慕道,这才叫做官,这才叫官场,潇洒!自己除了能捞钱屁也不是,和胥吏门官这类逐利之徒的有什么区别?
  陆大使本是个聪明果决的人物,但今日遭遇太过于离奇,被李佑很自来熟的牵着鼻子走,身在局中,如坠雾里。一时间却忘了,如果他今天的举动传到了那段知恩的耳朵里,段公公会怎么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