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新明朝(精校)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426

  李佑满脸感激地谢道:“天恩浩荡也!”
  “本想和你悄悄庆祝的,但又一想还是算了。”归德千岁说道。
  “这是为何?”
  长公主数落道:“你给嫡子赚来了三品世袭指挥使;给庶子赚来了恩荫光禄寺丞,可你给小柳儿赚来了什么?除了一首诗,什么也没有。这父亲委实不称职,想至此便没心情了。”
  李佑无语,这情妇今天脑子都是浆糊吗,浑似抱着私生子讨要生活费的怨妇小三,可她并不缺生活费。“小柳儿如今不也有指挥佥事官衔了,你还有什么不忿的。”
  “那是我向皇上讨来的,与你没有关系,你不要逃避责任!”归德长公主非常顽固地批判李大人道。
  李佑急道:“你不要如此撒赖行不行?小柳儿名义上非我之子,我拿什么名头去公然扶持他?”
  “名头只是个形式,听这口气,你连在心里也不想认他了?”
  李佑被胡搅蛮缠的大怒,枉他前几日还夸奖长公主大气,全白夸了。“你休要胡言乱语,我明明不是那样的人!”
  归德千岁眼中露出笑意,“是么?皇上将邱家银铺作为皇店从少府转赐给小柳儿了,可怜的小柳儿占股半数都不到,这哪能算有产业,你这当父亲的看着办。”
  “我……”李大人的脸皮抽动三四下,却说不出一个“不”字,应该分给小柳儿多少?
  这才一个多月,又被坑爹了啊……哪有这么当母亲的,自己拉不下脸皮来求,却搬出儿子理直气壮地讨要!
  
  第531章
都很上道
  
  南城兵马司、南城察院近日的凄惨,落在崇文门宣课分司大使陆元广眼里,可谓是触目惊心。
  兵马司、察院与他这宣课分司同在南城,但分属不同系统。那边是刑名监察系统,他这边是户部系统,两边之间从行政上没有直接关系,故而隔壁的廉政风暴倒也不会波及他这边。
  可是李佥宪的手段让陆大使看在眼里,惊在心里。重新想起李佥宪的示好,更感到不容易处理,他陆元广做官年限不长,但不是小白。
  不错,示好是善意,但转化起来也简单。长点脑子的人都会先考虑到,这样人物的示好一旦被拒绝之后,情况会怎样?会不会反目成仇?
  对于李佥宪的“反目成仇”,陆元广在活生生目睹了例子之后,都有点疑神疑鬼了。李大人的举动有没有故意展示给他看的成分?
  让陆大使心里始终过不去的是,对他有恩的段公公和李大人虽然不是仇家,但也不算一路人,就从宫中关系而言,李大人与司礼监另一个秉笔太监吴广恩关系是最好的。如果就此倒向李佑,仿佛有个无形的心理门槛存在,不然他看到李佑抬举自己的邸报,按礼就该迅速登门到访致谢。
  不过官场中的事总没有这么单纯的,如果陆大使太干脆利落的就投靠过来,反而要让李大人疑神疑鬼了……一个翻脸如翻书、有奶就是娘的人能放心使用么?
  就这样犹豫了数日,陆大使也没有回应李佑,他想先与段公公通过气再说其他。
  但段公公人在深宫,不易联系,又不像前朝大太监那般公然在宫外有据点,就是有也轮不到陆元广这个九品官得知,所以一时接不上头。
  这日,一批奏本按照流程送到司礼监,然后经司礼监掌印太监麦承恩、秉笔太监段知恩、吴广恩传阅。
  却有一本特别引起了段知恩的注意,事倒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是右检校佥都御使、提督五城兵马指挥司李佑向朝廷荐举人才,让崇文门宣课分司大使陆元广连任。
  李大人作为风宪官,虽然不掌握铨政,但是依照规矩有权和御史一样向朝廷荐举人才的,荐贤举能也是监察权的一种体现。
  一般荐举都是推荐提拔重用,但陆元广这个位置实乃给个知县也不换的位置,一般一年一换。故而李大人向朝廷奏请让他连任,也算是荐举了。
  陆元广在段公公眼中,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却不知李佑到底看上他什么了。前番为他请功,今日又向朝廷荐举,若说是偶然或者出自公心,不管别人信不信,段公公是不肯信的。
  官场上偶然的事情或许有很多,但在重要的人事问题上从无偶然,议论中说运气好的,只不过是说笑而已。
  通过种种迹象看起来,李佑与陆元广之间有了什么关系?段知恩为此沉思片刻,这陆元广是他同乡,虽不是亲戚,但家族之间也有过往来,互恩互惠不少,应该不会轻易地就倒向那李佑罢。
  却说日头西斜,崇文门外宣课分司衙署中,陆元广正准备出衙,但有人来见他,是宫中段公公使来传话的。
  陆元广不敢怠慢,也是正求之不得的,连忙要请入花厅以礼相见。
  那人却冷淡地拒绝了,就立在大门处,对陆大使转述道:“宫中废人再也没什么用处了,祝陆大人鹏程万里。”
  这是段公公的原话,里面决裂的意思太明显了……来得如此突然而决绝,一丝缓和余地都没有,陆元广又吃惊又意外。在传话之人面前呆若木鸡,对方什么时候走的,他都没有注意到。
  陆大使心里不停地想道,这是被段公公抛开了么?又猜测道,莫非段公公是误信什么流言,并且认为他要变心去投靠李佑,所以才使人来传话决裂?
  想至此,陆大使暗暗愤怒,段公公为何有如此想法!难道他信不过自己,连核实都不核实,就全部采信了流言?这是要把他向李佑那边推!
  但恼怒的劲头过去后,陆大使却浑身有种莫名的轻松感,一个要踢了他,一个要收留他,至少不用他在两难之间去做出艰难的抉择了……
  这时候不抓紧时间向李大人表示,只怕竹篮子打水两头皆空。打定了主意,陆元广当机立断,改了回家的主意,直接向大明门之西的五城总察院衙署而去。
  不过到了那里,却得知李大人已经回家了,陆大使立在巷子中沉思,一咬牙吩咐左右道:“打听路程,去李府!”
  做事就要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连夜去李府投靠,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诚意!
  李大人确已回了家中,此刻正在关姨娘房中,接受着难以回答的质问。
  关绣绣捏着银铺契书,杏目微睁,挑起了秀丽的眉毛,“之前说好的六成股子呢?尚不足半数,这是谁的店?经营听谁的?”
  银铺契书不知何时又有了变化,上面注明:朱柳,六成;张三,一成;李四,一成;韩宗,一成;郑义,一成。
  原先李家四大家奴合占六成,悄然之间缩减为四成,六成变成了属于朱柳小娃娃的。
  李佑不知怎么对关绣绣解释才好,只能望着一直垂泪到天明的蜡烛无语。
  见夫君满脸不爽表情,关绣绣幽幽叹道:“妾身早就担心过,你抢不过她,当时夫君还信誓旦旦。事已至此,果然是家花不如野花香,轻飘飘就把六成股子送出去了,却放任家中坐吃山空,再如此下去,夫君的轮班轿夫都用不起了。”
  “什么家花野花的,与此无关!”李佑严肃地纠正关姨娘的想法道。
  关绣绣反问道:“那与什么有关?妾身糊涂,请夫君解释一二?”
  小柳儿的身世,如何能说出来?李佑再次语塞,如此在别人眼里,他实在理亏。
  “夫君向来是很坦率的,这次却遮遮掩掩地反复否认,真是没有诚意。不就是千金买笑么,妾身又不是不晓得夫君的风流。”关姨娘瞥着李佑说。
  这时恰好从前院传了名帖进来,道是有人求见。李大人展开名帖看去,却是陆元广,连忙像得了救命稻草,边起身边对关绣绣道:“你真是见识短浅,为夫没空与你细说,先得去会客!”
  说罢他逃也似的出了房门,穿过中院向前面堂上而去。
  那陆元广被引入了堂上等候,刚刚端起热茶饮了一口就听到匆匆脚步声。他抬眼便见李佥宪身披内袄便服,头发散乱、衣衫不整的从后面转了出来,脚下还是一双软便鞋,分明是从内室中冲了出来。
  李大人以这副尊容见客,应该说是极其失礼的,但看在陆大使眼里先大吃一惊,随即感动无比。这李大人是如此急切而迫不及待地期盼他到来么?
  这就是周公吐脯、孟德赤脚哪,且不论是否真心,光这表现就太上道了,太让他陆元广受宠若惊了。
  陆大使迅速盘算,李佥宪都表示出了如此态度,自己也当有所表示才是,不然就显得虚骄无礼。
  便起身上前迎接,不等靠近,就激动地推金山倒玉柱,并热泪盈眶地跪在地上拜道:“下官见过佥宪老大人!”
  李大人扶住他,“陆兄多礼了!快快请起!”
  一句陆兄,又让陆元广叩道:“下官当不敢如此称呼!”
  李佑扶了几次,没有扶起来,陆大使跪的很稳。他心里赞道,此人果然很上道,估计以后能省去不少心。便改口道:“陆大人请入座!”
  同一个夜晚,在司礼监排名第二的段知恩段公公回到自己房中,侍候的小太监打来了洗脚水,并回报道:“已经打发人在宫外向宣课分司陆大使传了话。”
  段知恩点点头。却听那小太监又问道:“干爹为何不核实一下?那陆大使未必就有什么二心,也许只是李佑故意造势。”
  段知恩闭目养神,嘴里道:“陆元广在我这里,暂时得不到什么了,而且也没有太大用处。但在李佑那里,却会有新的机遇,毕竟李佑与吏部之间十分密切,那就成人之美罢!不能做个挡人前途的不上道之人。”
  小太监低头忙乎,心里但对段公公的话不以为然。段公公论起卑鄙无耻,也许还是有争议的,但要说高尚,那更远远称不上,更别说成人之美。
  过了半晌,段知恩又睁开眼道:“你不明白?这也是为了给我留后路,宫中刀光剑影,谁敢说自己能善始善终?我对陆元广有恩无仇,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得很,这就是人情。
  以当前来看,我料那李佑有什么想法需要重用陆元广。若陆元广在李佑那里得志了,将来万一我有落难之时,没准多一条活路可走。”
  “干爹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于己无用之人,还不如拿去换一个也许会有的人情?”小太监反问道。
  “不错!正是此理,陆元广对我此时没有用处,只有放了手,才会有可能得到些什么。”
  
  第532章
朝堂风声
  
  李佑见了陆元广,宾主落了座正要说话,却有三房的婢女绿水捧着袍子进来。原来夜间天寒,关姨娘担心夫君单薄受冻,便让绿水送袍子给夫君。
  待到李佑重新入座,开门见山道:“本官今日上奏天子,荐举你连任崇文门宣课分司大使一职。”
  陆大使顿时恍然大悟,难怪今天段公公派了人来,不由分说便要决裂,直接原因必然是出自这里,任是谁见了只怕也要起疑。
  他又想起前些日子去内市寻找李佑的事情。那时李大人当着他的面,故意将段公公手下太监大肆训斥,并透露了他的身份,现在看来也是有意为之。
  再加上次奏本的请功抬举和今日奏本的荐举,便就收到了“三人成虎”的效果,那段公公因此而见疑毫不奇怪。
  不过俱往矣,事已至此,还惦记段公公不放,那就太愚蠢了。现在让陆元广疑惑不已的是,有必要荐举他连任么?
  崇文门宣课分司大使这个超级肥缺,不知有多少人虎视眈眈,真是给个知县也不换的。在激烈的竞争下,一般就是一年一换的轮流坐庄,连任很是罕有。这难度之大,作为现任大使,陆元广非常门清,他也真没指望过自己能连任。
  莫非是李大人考验他的心性?陆大使边猜测边答道:“能得佥宪青睐,已是下官三生有幸,不敢再得陇望蜀的强行为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