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新明朝(精校)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26

  那马头庄的粮长也道:“这也是一桩善事啊,这家子人都很勤快,干活不会偷懒,李官人发发善心罢。”
  张三对老妇人说道:“大嫂,你这女儿五两银子卖与李官人如何?”
  李佑想着那老妇人必然会抗拒,谁愿意卖儿卖女啊,却看那妇人过来讨价还价道:“恳差爷发善心多给些……”
  最后说定了价格六两,里长作保,立约二份,是世代为婢的死契。
  李佑近两个月工资二两,师爷赏了一些,从家里拿了一些,做公事潜规则了一些,手头里拢共倒是有七两银子,付了卖身钱后又只剩生活费了,一时忘了计算养不养得起一个小姑娘。典型的冲动型消费啊。
  
  第11章
李家宗祠冒青烟
  
  且说李佑把小姑娘领回家里。这么长时间习惯一个人了,屋里突然多一个陌生小姑娘,李佑感觉怪怪的。
  只见李佑靠在椅子上,脏兮兮的小姑娘抱着个小布包坐在墙角小板凳上,两人大眼对小眼。
  “你叫什么?”李佑忽然问道。
  小姑娘见李佑开了口,低下头去回答说:“奴家没有名字。”
  “那便给你起个名字,看你这般瘦弱,以后唤你小竹罢。”李佑很果断的说。
  “是,谢老爷。”
  “去院子洗洗脸!收拾利落了。”李佑终于忍不住一个小姑娘蓬头垢面的形象,指着院子里的大水缸说。
  “是,老爷。”小竹起身道。
  两声老爷叫的李佑骨头轻了几两,开始指派任务道:“老爷我要去衙门办差。东房里有米菜,晚上煮饭做菜,等我回来吃。”他这破院子,只有两间房,西边的一间充当卧室兼客厅,东边的是厨房。
  黄昏时候,李佑回来见院落、屋里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饭菜都煮好摆放在桌子上,十分满意。小姑娘洗刷整洁,不显得那么邋遢了,大概也熟悉了环境,亦不再怯生生的。
  李佑放下碗筷,小竹殷勤的拿起茶杯倒水递过来,让李佑很是安逸。考虑着下次发了工钱给她买身像样的衣裙,省得浑身如此破烂出去丢他李家的脸。
  添了一张嘴,每月一两银子工钱很紧张啊,幸亏家里时不时给送几斗米,勉强维持得住。为提高生活质量,要设法赚些银子了。李佑正胡思乱想间,忽然见小姑娘脱了鞋袜,往他的床上爬去,吃惊的叫道:“做什么呢?”
  小竹很傻很天真地说:“听隔壁阿叔讲,在城里当婢女,晚上都要和老爷一起睡觉的……”
  李佑以手抚额,叹道:“我家没有这个规矩。”就是有这个规矩,他对这种营养不良的、干巴巴瘦瘪瘪的、只有一双大眼睛能看的豆芽菜也没有兴趣。
  最后,拼了两张椅子,搭着木板,让小竹在厨房安歇。李佑的预算支出又多了一笔:需窄床一张,纱帐一套。头痛,两项加起来这最差的货色没几钱银子也买不了。
  实在养不起,就丢回家里服侍母亲去罢……李佑不负责任的想。
  这几日李佑的征收欠税任务完成的不是很好。别的那些个差役都是横征暴敛、敲骨吸髓的老手,李佑这种灵魂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新鲜人始终做不惯这样的事情。
  封建王朝的皇粮国税,收起来是天经地义的,欠税后果很严重。但欠税的人家多半都是有什么凄惨遭遇的人家,李佑总是不落忍,使不出狠毒手段便收不上银子。
  他能买一个小竹,在别人眼里是做了善事救了一家,但能买十个一百个小竹么?就连张三李四两个帮役都有些怨言,抱怨跟着李佑赚不到什么好处。
  现实总是让人无奈,李佑习惯性地想逃避现实,眼不见心不烦。但身负差使,岂能说逃避就逃避?公堂之上陈列的大板子也不是摆设,这是领教过两次的。
  苦恼之下,李佑找黄师爷诉苦。
  黄师爷听后叹道:“胥役之横暴,路人皆知,故本朝规定无事胥役不得下乡。但又不得不用耳,不收粮税,朝廷以何用度。”
  “老先生救我,免掉我这收税差事如何?”
  黄师爷心生一计,便对李佑道:“李差役是会读书写字的罢。”
  李佑简直想翻白眼,暗道小爷我诗词传遍全城了,你还问我这等问题,“自然会得一些。”
  黄师爷抚掌笑道:“妙哉,读书然后明理,古人诚不欺我。”
  老先生说的什么糊涂话?李佑莫名所以。
  黄师爷又道:“吾已有主意了,李差役暂且静候佳音。”
  这句话是懂了,李佑拱拱手退下。
  黄师爷没有食言,向东家陈知县禀报道:县衙差役李佑,感县尊教化,近日渐读书明理,长存仁人之心,行差执事大违本心,不堪目睹生民困苦。可免去差役,转为六房书吏,以全其心,彰其行,并以奖掖知上进者。
  黄师爷这理由真的很政治很玄幻,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人治”的精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白了这意思就一句话:李佑现在也算半个文化人了,还是去当差役有点暴殄天物,不如当文员吧。
  陈知县判道:准!可擢典史。当然,正式的吏员要报到朝廷的,不过虚江县此时有个吏员缺额,直接用李佑补上了。
  一报一准间,李佑身份便由衙役成了小吏,这当然是非常可喜的变化。虽然衙役和小吏常并称为胥吏,但其实不完全是一码事。衙役是属于粗人、贱役,市井之流。而小吏怎么也能算半个文化人,玩笔杆子的,天然就比衙役身份地位高一些,名声上更比衙役上得了台面,虽然干的龃龉事情比衙役少不到哪去。
  想当年……也就是汉唐时代,小吏升大官的例子很不稀罕,直到宋代,官吏分流,小吏才成了沉沦下僚的底层人士。
  更何况,陈知县直接把李佑提拔为典史,那就不是普通书吏了,乃是小吏中的头目级别了,虽然仍是不入流的、没有官方级别的吏目。
  陈知县提拔李佑也有他的原因。上次把朱老大人哄得很高兴,使得陈知县认识到,李佑能写诗词虽然对治县安民没什么用,但是官面上迎来送往吹牛打屁的场合,遇到了追求风雅的上司,却是能派上大用场。
  这也是一项特长,但若是低贱衙役,词写得再好那也根本上不了席面。所以陈知县趁此机会将李佑转为吏职,顺便提拔成典史,以后有需要的场合也能拿得出手了。
  李佑喜从天降,这是典史啊!薪水……以后叫俸禄了,每月制度是米三石,当朝实发米一石、银二两,几乎是捕快的三倍。终于养得起一个小姑娘了,李佑很欣慰。
  他当即去找黄师爷表达感谢,很隐晦的表示师爷孤身在外地多有不便,李家要赞助一些生活费。黄师爷斥责说:“吾欲引你为腹心之人,岂为这几两银子?”
  喜讯传回西水镇,李家知道李佑当了典史后,足足买了五两银子的香火,烧的宗祠内浓雾滚滚,有邻里望之曰:“李家宗祠冒青烟矣!”
  就是李佑不知道陈知县的本意,也不知道他自己肚子里还有多少诗词可以抄袭。
  
  第12章
欢场得意渡春风
  
  在虚江县衙门这个江湖里,李小弟、李小哥的称号已经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李先生、李典史。在赵捕快等一干前同僚羡慕嫉妒恨的目光里,李佑挥一挥衣袖,带走几颗尘土,搬进了县衙内办公。
  李佑外表变化暂时有三点,一是原先的青布箭袖长衣变成了青色圆领衫;二是头戴插翅四方平定巾,扔掉了以前的平顶帽;三是红布缠腰变成了丝绦细带。五月五端午节假期时候,特意穿戴整齐回西水镇游街夸耀了一番,只是这一身袍袖摆弄龙舟很不便利。
  更可喜的是住所从原先租的小院搬到了县衙东巷的免费官舍,省下了房租钱,同时婢女小竹也终于摆脱了只有厨房可以睡的命运。
  初入公房的李佑没甚差事,整日里游东房、窜西房到处寻人闲聊,顺便学习文案章法之类的。大家知他是知县亲自提拔的,对他倒也客气。
  五月初九,黄昏时刻,散衙回家。李典史有些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自己的一天小吏生活,信步走出县衙。忽而被一左一右两人拦住了,定睛一看,俱都认识。左边这乃是仇人谢老鸨,右边乃是前文提到过的李媚姐的婢女,名唤月香。
  谢老鸨此时憔悴多了,神色谄媚,身子佝偻的挺不直一般,抢先一步讨好的说:“李先生多日不见了,今日可有空么?我家姚兴儿得罪了先生,心里悔恨不及,今晚设宴赔罪,请先生务必赏光。”
  李佑冷哼一声道:“谁知你们安得什么心,别是毒酒一杯抑或暗藏刀兵罢。”
  谢老鸨急得跳脚,发誓赌咒只道:“若有坏心,生生世世为牲畜。”谢老鸨还是有点人脉,打听到李佑满世界寻死尸准备栽赃她,哪还坐得住,赶紧要化解了这段恩怨。
  另一边月香也急了,拉住李佑说:“李先生不要轻信他们!我家姐姐今夜也要宴请先生,还请先生看在数次往来的情分上,且随奴家一行罢。”不就是当初替王郎中送过两回嫖资,到她嘴里也成了数次往来了。
  谢老鸨和月香一人拉住了李佑一边袖子,就在这县衙门口拉扯起来。
  这时有顶小轿子抬了过来,停在李佑身边,轿帘从里面掀起,露出好一副花容月貌来。细看这女子仅二九年华,却是端庄沉静,粉面含威,目光湛然有神,打理的鬓角齐整,头上一顶珠翠花冠罩住了秀发。
  李佑心弦一颤,有些着迷。暗道,穿越以来,往来的不是尼姑就是妓家,今日终于有良家青睐了么?——这就是古代的残酷现实,哪有那么多良家妇女小姐丫鬟让你随便就能艳遇上手。
  那女子斥责李佑道:“李先生蒙受县尊擢拔,当勤于公事、务求上进,怎可在这县衙门口,与花街柳巷之人牵拉攀扯,成何体统!”说罢起轿走人了。
  这、这是谁?从哪里冒出的女子?凭着什么斥责我?李佑有些发晕,莫名其妙甩这几句话为的什么?
  看得小轿远去,谢老鸨和月香两人对视一眼,继续拉扯起来。最后,李佑甩掉两人道:“我与那李媚姐有过几面之缘,今夜先去她那里会一会罢。”
  谢老鸨满脸失望,便道:“老身明日再请先生。”在李先生争夺战中取胜的月香欢天喜地的带着李佑走了。
  这李媚姐,请李佑过来自然是有事央求的。左等右等,在家等的正不耐,才见月香领着李佑进了院子。李媚姐一如既往的妖娆撩人、面如桃花。见得李佑到了,便亲亲热热的贴住了李佑,牵着往内室走去,口里道:“李先生好久不来,奴家念想得紧,晚上都睡不着。”
  以前来过两次什么便宜都没占到,今日却能摩摩擦擦感受着媚姐儿柔软丰满的身段,心情十分放松的李佑哈哈大笑,“你是不是见到每个人都是这般说辞?我记得听过两三回了罢。我也是很睡不着呢!”
  李媚姐挥起粉拳敲打李佑几下,“李先生比从前变得忒坏了,只会寻奴家身上的不是。”
  “你身上有什么不是?解开衣袄我查看查看?”李佑调戏说。
  屋内摆设张圆桌搁置些酒菜,李媚姐轻轻一推李佑,顺势坐在旁边椅子上,斜靠着桌子说:“先生着什么急,奴家可是备了酒菜谢谢先生。”
  李佑眨眨眼道:“要谢我不用酒菜,有肉即可。不过,我有什么可谢的?”
  李媚姐回答说:“那姚兴儿一夜轻轻松松十两,而奴家累死累活只有三两,奴家心里不平的很,先生给奴家解了气,值不得一谢么。”
  这李媚姐和姚兴儿在本县妓家里的地位,仿佛武侠中的武当与少林一般,同行相斥,一雅一艳不同流派的两人互相看不对眼也是有的。当然,这姚兴儿的钱赚的的确比李媚姐轻松多了。
  一晚上三两……与我一个月俸禄相当,你还嫌少……李佑“失色”道:“我可没有带足三两银子,怎生是好!”
  李媚姐倒酒敬上,却被李佑推开,伸手揽住了她道:“不需金杯银盏,只要姐姐的口杯喂酒。”
  李媚姐也不扭捏,灌了自己一口酒,将小红嘴递过来把酒渡进李佑口中。来回吃了几口酒,吃的李佑心火上升,按捺不住,便抄手抱起媚姐儿倒在了金漆大床上。
  这可是价值三两银子的一夜,不能浪费了,虽然似乎李媚姐没打算要嫖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