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新明朝(精校)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26

  不过……那毕竟是能穿绯红官袍的堂堂上府四品正印官,还是让对方出头罢。
  李佑忽而面色一正,长揖拜道:“王老大人真乃中流砥柱,我郡之干城也。眼下署中奸邪当道,老大人当登高一呼,澄清府内!下官不才,愿附骥尾!”
  王同知也满脸赞赏的夸李佑道:“老夫已是年朽无能,李大人却年少英才,正该奋发有为,荡平群蠹。为国锄奸之事,尔可当仁不让,舍汝其谁!老夫愿助你一臂之力!”
  年轻的下属十分谦虚,“老大人年高德劭,正道领袖,小子何德何能,敢越居于前!”
  可叹伯乐式上官一定要提挈后进,“老夫心有余而力不足,沉沦浊流经年,能自清已是万幸。常言道,重整山河待后生,看到李大人便觉府中正气后续有人矣!”
  李知事感动的几乎要泣道:“小子安敢当得老大人一赞!末位新进,侥幸为官,区区九品下僚已是惶恐生平,看老大人如高山仰止。如今满城百姓民不聊生,怨气沸腾,老大人忍心弃我府苍生于不顾乎?”
  王同知无奈暗道,这小李大人还是这样难缠,绕来绕去的用话拿不住他,不能再继续绕了,说不好便要把自己绕进去,非得逼迫老夫出杀手锏。“老夫这辈子就这样了,左右也是混吃混喝的安度余生。至于毛知府什么下场,老夫没什么兴趣了,李大人自便罢。”
  王老头摆出无欲则刚的架势,顿时按住了李佑的死穴。王老同知都六十岁了,也许活不了几天,反正已经熬成五品了,不折腾安守现状也就无所谓。
  但李知事还年轻啊,怎能天天陪着老头子喝茶下棋虚度大好光阴?如今的李佑可没有去熬个十年八年等出头的淡泊心态,看看现在,还没失势几天,老家就有人要抄他的产业了!还是那句话,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李佑苦笑道:“老大人何必难为下官,下官这九品知事,有什么能耐。”
  “毛府尊的情形已是危如累卵,如同窗户纸般就差一捅了,时机已到,你不用妄自菲薄。”王同知鼓励道。
  “既然如此,老大人何须假手他人,直接禀告上官便可。”
  王同知答道:“说得轻松,能办老夫早就办了。老夫能捅给谁?老夫怎么知道谁是不是府尊的一丘之貉?稍有不慎便惹祸上身。”
  李佑没好气道:“那还想让下官去趟浑水?老大人你好歹还是五品高官,下官这身量比你更受不住。”
  王同知指点道:“要不然老夫说你这次回虚江县寻蒋巡检的不是可以当做一个契机,听说你那老恩主陈知县可是能直接通天的……这可比老夫硬气多了。还有个原因,你和赵大官人有好交情,那府尊毕竟又是赵大官人祖父的学生,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你也可以周转。”
  原来老头打的是这个主意,李佑想道。能不能说动陈知县参与?他心里仔细思量,觉得还真有很大可能。其一,陈知县和毛知府没有私交,不用顾忌交情。其二,陈知县来头大,又是名列前茅的清流进士,根本不怕报复。其三,陈知县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养望升官,这次事情捅漏后必然牵连一大批人,苏州府乃至江南官场要出现很多空位置,有吏部尚书的背景趁机升个官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这也是老爷我的机会,说不定也能升上一升,干了!李佑内心狠狠地下定决心道。
  唯一让李佑犹疑的是,赵大官人和毛知府的关系究竟是到了什么程度?要不要与赵大官人说明此事?
  说了怕赵家人会提前出面摆平事情,李佑就无法浑水摸鱼捞好处了,只能继续在这府衙当路人甲乙丙丁。不用怀疑,三代四进士的赵家肯定有这个能耐。不说的话,若事后赵大官人生了怨,那他的损失也很大,交结到这样一个上流人物容易么?关系再修复起来可就难了。
  
  第124章
平地惊雷震翁婿
  
  话说这王同知和李知事下定了决心要动手揭开知府的黑幕,但如何揭盖子也是一门学问,既要做掉目标又要保证自身利益,既要合情合理合规矩又不能给自己惹上麻烦。真要简单粗暴,当然就是写几十张大字报,满城贴个遍,但后续事态就不可控了。
  李佑想起什么道:“马御史现下正在巡按苏州,我观他有些好大喜功,不如将此事检举给他,让他出面?他也是有阁老为依仗的人。”
  王同知不赞同道:“钦差哪有不受程仪馈赠的。还是那话,实在无法确定他和府尊之间是什么情况,焉知不是一丘之貉?相较起来,从蒋巡检身上入手,然后将陈知县牵扯进来的法子稳妥。”
  计议定了,李佑便动身回虚江县去。他需要找个西水巡检司内熟悉情况的人,搜罗些蒋巡检的罪名,然后说服陈知县拿这个借口拘禁蒋巡检,再不经意间从蒋巡检嘴里审问出姑苏仓的黑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陈知县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参与进来。同时就把自家丝行的危机解除了,不然留着一个心怀不轨的巡检在西水镇,随时会有事故。
  这个过程看似很麻烦,但也是李佑所能想到的最稳当的办法。不然一群下属凭什么很突兀的去关注知府大老爷的阴私?
  没个合情合理的由头会让别人说闲话,在外人看来好像几个下属处心积虑密谋拉知府下马似的,以李知事、王同知、陈知县的为人,都不愿意担上这个风评。所以要让事情发生的既很偶然又很必然。
  李佑回到虚江县县城家中时,已经是半夜。睡下的父母妻妾都被惊动了,全家人聚在堂上说起话来。
  李父问道:“小二莫不是在府城失势了?不然那蒋巡检为何敢毫无忌惮的要侵占你的丝行?”
  这时候李佑看着隐瞒不住,便说:“初来乍到,总有些隔阂,父亲不必多虑。”
  李母朱氏紧张地说:“若府城不好这个官不做也罢,小二还是回来继续当典史叫人安心。”
  李父高声道:“此话休要再提!便如逆水行舟,堂堂男儿怎可畏难而退。”
  此后李父便和李母回了屋,留下李佑和妻妾说体己话。
  想起巡检司的关书吏,李佑对关绣绣说:“明日请你那堂兄过来,为夫找他问些巡检司的事情。”
  “他已经去职了,如今不在巡检司。”关绣绣答道。
  李佑惊讶道:“难道是因为我的原因?”
  “新巡检容不下他,一同去职的还有孙先生。”
  连孙及也被赶走了……这可有些麻烦。李佑在西水巡检司两个称得上自己人的都不在,那该找谁当内应去打探蒋巡检的劣迹?李佑又不得不检讨起自己当巡检时架子太大,任职时间又短,这会儿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李佑目光一转看见了刘娘子,想起自己当初这个巡检还是从岳父手里借过来的。老泰山在巡检司经营十几年,又比自己有手腕,况且他退养不过才几个月,现在总该还有些能够托付大事的亲信留在巡检司里罢。
  “明日为夫和娘子去拜见岳父岳母。”李佑对娘子说。
  刘娘子欣喜的点点头,梅枝插嘴道:“刘太老爷要去当和尚,那边家里快翻天了,老爷去劝劝也好。”
  李佑哑然失笑道:“出家也没什么不好。”
  “太老爷还想把家中良田捐给庙里,主母姨娘们都闹起来了。”梅枝说。
  老泰山这是疯了么……李佑摇摇头想道。
  一夜无话不提,次日李佑和妻子来到刘府。甫一进门,便遇到了张珍张大夫,看来是府里有人害病了。又有老管家迎上来道:“可巧了,主母正发话找姑爷。”
  这岳母王氏找李佑不为别的事情,就是叫李佑阻止刘老巡检出家,用她的话起来是:“贤婿诡计多端,这事就交给你了。”
  李佑纳罕道:“出家便出家,老泰山为何要捐家产?”
  王氏苦笑道:“听说捐一百亩地可以在庙里作执事,二百亩可以作堂首,五百亩可以作副住持,他就动了心。”
  这年头,佛门清净地也不清净哪。
  “你回来的正是时候,若不拦住他,大概就是这两日了。现在你那岳父正与和尚在书房谈话,贤婿且去看看。”
  这几天还要利用下老泰山在巡检司的影响力,必须先拦着他出家,李佑边想边起身去了刘府书房。
  李佑好长时间不曾和刘老巡检会面,今天见到只觉得老泰山的面容平静无波、无悲无喜,真有几分看破红尘的气质了。在这书房里,还有个卖相不错的僧人正喋喋不休的对老泰山洗脑,让李佑很厌烦。
  “见过岳父!”李佑上前拜见说。
  刘老巡检不似往常那样搭话,只是点点头而已,便又去听和尚絮叨了。
  看他这着魔的样子不好劝啊,李佑暗道,便想着设法先拖一拖,开口打岔道:“老泰山不要轻易上当,无论什么时候货比三家总是好的,多看几家寺庙道观再做决定。其实当个道士也不错么,何必一定要入佛门。”
  那僧人便说:“敝处北丘寺为本县佛寺之首,禅林名望所在。有八品僧官作住持,刘施主入了我寺,将来说不定也是有机会为僧官。况且本寺周边风景甚好,寺中房舍宽敞,正为老施主修行胜地,不可错失也。”
  “你是北丘寺的?”李佑问。
  “正是。”僧人掩不住的自豪。
  李佑对着僧人仰头大笑,十分无礼。
  “不知这位施主为何发笑?”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本官题在贵寺殿门的诗如今还在吗?”
  那僧人闻言大惊:“这位施主是李大人!”当初李佑那首诗流传甚广,叫北丘寺大失颜面,几乎成了笑柄,但寺里又对李佑无可奈何。实在没料到,今天度人出家度到李佑这里来了,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他心里思量这李佑不好招惹,还是先走为妙罢,便站起来对刘老巡检稽首道:“贫僧不打扰刘老施主翁婿谈话了,就此作别。”
  待和尚走了,李佑对岳父说:“老泰山在家安享生活不好么?何必要去庙里受苦。”
  刘老巡检不语。
  李佑低声道:“小婿有事情要求到,还请老泰山把出家缓上一缓。”
  听到女婿居然还求他,刘老巡检生了兴趣,问道:“何事?”
  “老泰山在西水巡检司经营多年,不知道有没有可靠之人推荐给小婿。”
  刘老巡检疑惑地说:“你都去府衙任职了,还寻巡检司的人作甚?”
  李佑假意道:“陈知县要用。还请老泰山出面联络,和小婿会一会。”
  刘老巡检似乎很享受被李佑恳求的感觉,摇头晃脑的说:“老夫自然是有忠实属下的。”
  李佑喜道:“还请老泰山成全!”
  翁婿二人说着时,张珍张大夫匆匆走进书房,他和刘老巡检熟识多年,不用太拘礼的。只听张大夫对刘老巡检拱手道:“刘老爷,诊过贵府二姨娘了。”
  李佑心里便明白了,原来是付姨娘病了,不由得想起那夜黑灯瞎火里的欢情,又赶紧把自己的念头掐断,老丈人还在面前呢。
  “二姨娘不是害病,是有喜了,将近两个月。”
  张大夫这句话宛如平地起惊雷,把翁婿二人都给炸的目瞪口呆,不约而同叫道:“什么?”
  刘老巡检的脸色变幻不停,他自己不举,这付姨娘绝对是背着他和别人偷情怀了野种。七年前让付姨娘带着身孕入门,生了孩子故意认作自己的也就罢了,毕竟是为了留后,但今天这……
  李佑心里更加震惊,自家事自己知,按时间看付姨娘肚子的种八成就是他的……他是很需要儿子,但家里这些女人长时间来一个都没有怀孕,怎么糊里糊涂的一次被动偷情却发了芽?以后可如何是好?老天这是玩他呢……
  李佑强行克制住自己的激荡心情,不能让别人看出异常,刚才叫得那声“什么”就很危险,幸亏张大夫和老泰山都没注意到。
  正常人这时候该干些什么?应该是要恭喜罢……想到这里,李佑装作不明真相,强忍对自己的厌恶出声道:“小婿恭喜老泰山晚来得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