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精校)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466

  他又看了几眼依旧风轻云淡的方应物,疑问道:“方贤弟你不生气?”
  方应物无所谓道:“生什么气?刚才你没听西湖诗社的几个人议论么?这次西湖雅集将用上可容纳几十人的巨型画舫,醇酒、美人、管弦、佳肴应有尽有,堪称是花费不菲。
  使了这么多银子办一场令人瞩目的盛会,那当然要让自己人沾光,捧自己人的名气才是正理。说不定还是这个被捧的出钱,我们生什么气?
  只怕在主事者眼中,我们能参加就是与有荣焉躬逢盛会,还想别有所求,那就是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了。”
  “你真做此想?倒是能想得开。”项公子很是怀疑地问道。在他印象里,方应物手段多端,很少吃亏。
  方应物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想不开的?上辈子那个时代,造星炒作不都是这样么?但要说不爽,还是有些许自认主角却被拉来当背景的不爽。“花了钱的自然是主人,还能怎样?”
  项成贤嘿嘿笑了几声,“去年县学岁试之前,你说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必争一时之短长,然后呢?”
  方应物无奈道:“那是个意外。”
  又走了一段,项成贤忽然大发感触,“经你一说,我倒是有所感悟。那傅兄肯引荐我参加,大约是因为我叔父位居参政的缘故;请你参加,好像是因为我提了一句你是商相公的学生。
  本是一个闲情逸致、以诗文会友的文人雅集,感觉全都变了味,这西湖诗社所作所为真是令人情何以堪。”
  方应物反过来劝项成贤道:“习惯就好,所以这才叫太平盛世。若逢乱世,能活着就不错了,哪还心思在这些上头?尤其杭城这种都会地方,不会再像我们老家那般纯粹了。”
  两人辞别后,各自回到寓所安歇不提。
  到了次日,方应物起身梳洗过,又坐在院子中发了会儿呆,便又动身向外走。不过这次他没叫王英跟随,独自出了门。
  昨天方大秀才初来乍到,自然闲逛一番熟悉环境,另外旅途劳累,以休息为主。今天他觉得精神气恢复了,照过镜子气色不错,便出门去拜客。
  他要去的,既不是巡抚察院,以王恕的脾性,见了不如不见,多见不如少见;也不是王德王员外那里,若是懂事,王员外应当主动来拜访他,哪里需要他方应物上门去拜见?
  方应物要去的,是按察使司衙署。到了这里,他递上帖子,然后便在门房里等。
  门子瞧此人衣着简素却气势不凡,心下猜测必然是所谓的“才子”,这样的人最是恃才傲物不好侍候,稍有不满就要大吵大闹。便小心陪话道:“我家老爷今天多半是不见客的,朋友你还是不要等了。”
  方应物上下打量几眼这门子,“你是新来的?”
  “这位朋友真是目光如炬……”门子话音未落,却见里面有仆役匆匆忙忙奔了出来,到了门房这里对方应物叫道:“有请!”
  门子恍然大悟,此人虽然单人匹马排场小,穿戴也不出众,但原来是老爷的老交情。
  按察使朱绅见到方应物,就想起了去年的省城官场大动荡,朝廷突降浙江巡抚,两个布政使齐齐滚蛋,只有自己这个按察使记过留任了。这一切,就是眼前这个年轻士子一手掀起并善后的。
  别人都以为他根基深厚,亦或是有什么关系,才得以留任。但自家事自己知,朱老大人很明白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他之所以能留任,主要还是朝廷和王巡抚出于稳定地方的考虑,然后方应物也默认了,并没有穷追猛打自己的包庇和枉法罪名。
  面对方应物,朱绅暗中使了半天劲,也摆不出正三品按察使大员的谱了,只得客气问道:“方朋友许久不见,有何贵干?”
  方应物叫朱老大人屏退左右,然后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纸单,递给了朱老大人。
  朱绅展开看去,却是几个人名和地名。“这是……”
  方应物言简意赅地说:“这是省内几个教官名字,还望廉宪老大人留意。”朱绅恍然,立刻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
  一省乡试有主考、副主考,还有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如今成化十六年的浙江乡试主考定了是提学官李士实,副主考由京城另派。
  但同考官则是另一种选法,与主考完全不同。在乡试之前,本省巡抚、布、按会面商议,从全省府学、州学、县学教官里挑选德才兼备者充任乡试同考官。
  在乡试之前三个月,方应物给了朱绅几个教官名字,其中含义不言而喻。肯定就是希望在选同考官时,朱老大人把这几个人推举上去。
  朱按察使手持名单,眉峰微皱,思忖半晌才问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王中丞的意思?”
  王中丞自然就是巡抚王恕,朱绅想先弄清楚方应物是自作主张还是代表王巡抚来的。虽然王巡抚名声卓著,以刚正无私称于当世,但是……谁知道呢。
  方应物不动声色地答道:“这不是王巡抚的意思……”
  朱绅待要说什么,方应物又继续道:“这可能是在下的意思,也可能是大宗师的意思,还可能是沈巡按的意思,最后希望变成老大人你的意思。”
  朱按察使很是意外,看了几眼方应物,又低头看了几眼名单,又过了片刻,才将名单收起来。“方朋友的意思,本官知道了。”
  方应物举手拜道:“多谢老大人成人之美。”
  这几个人名,其实是提学副使、乡试主考官李士实给方应物的。李大宗师虽然是主考,但却决定不了同考官的人选。
  在严州府会面时,方应物暗示了几句,李大宗师便提出了几个人名,委托方应物去运作。
  方应物可不敢拿着名单去找自己的便宜外祖父,但好歹他身份在这里,只能狐假虎威去找心理上对他很弱势的朱按察使。
  朱老大人答应下来,那至少妥了一大半,方应物轻松地走出了按察使司衙署,回青云街住处。
  青云街一带如今遍地是衣冠士子,大街上随处可闻“之乎者也”。方应物走到一处街口,忽然有人鬼鬼祟祟拦住了他,悄声问道:“阁下是来考举人的秀才相公么?在下愿助朋友一臂之力。”
  方应物打量对方几眼,这难道是舞弊的掮客?
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光如炬
  拦住方应物的人,约莫三四十年纪,黄面长须,细眼疏眉,身穿一袭文士衫,头顶很时髦的唐巾,望之好似一位混的不太得意的中年先生——这样的人在教育发达的地方很常见。
  中年文士上前搭过话后,却见眼前这位年轻人并不答话,只管上下打量,脸面上充满好奇之色,好像是……看猴戏一般。这让他感到很不舒服,很没有尊严。
  最终方应物还是按捺不出好奇心,“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在下姓谢。”
  “原来是谢先生,不知道如何能助我一臂之力?”
  谢先生神秘地一笑,“敝处有各色时文数百篇,皆为近年精选,还有大宗师的一些旧文,仔细揣摩后大有好处。若你有意,在下就便宜卖与你。”
  方应物顿时没了兴趣,扭头便走。还以为这中年人要搞舞弊,敢情是倒卖复习资料,他哪里需要从别人手里搞这个?
  他早在榆林时曾经借着传送军情的机会,给京城忠义书坊姚掌柜写过信,叫他搜罗八股文选集送到杭州,别人手里的八股文精选只怕还没他自己手里的好。
  那谢先生见方应物走得干脆,走得果断,越发感到方应物必然是自己的目标客户,连忙轻声叫住:“小哥儿慢着!若想有别的什么助力,那也不是不可以。”
  方应物无语,敢情先开口卖复习资料还是一种试探,对方也真够小心了,不过也不奇怪,做这种见不得光的事不可能不小心。他立住脚,似笑非笑地反问道:“你说还能有什么助力?”
  谢先生左顾右看,近处无人,便悄声道:“科场之上,有很多关节,比如帮你提前定好号房位置,将书本提前埋在号房里;比如在考场中帮你内外传递东西,你可以找人在外面答了题,再给你传递进来;比如找枪手蒙混过关,替你进去考试……种种不一而足,全看你需要什么样的,肯出多少银子了。”
  方应物虽然立志走高端路线,心里并不觉得这中年人靠谱。对方所说的这种低端路线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多嘴杂,容易泄露出去,对名声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亲耳听到这些门道后,居然还是忍不住的有点儿心动,毕竟考场作弊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的爽感情结。
  方应物想了想,又克制住了,语带讽刺地说:“看不出来阁下如此神通广大。”
  “哪里哪里,不瞒你说,在下也是有依仗的。你也晓得,巡抚乃是本次乡试的总提调官,科场事务一应俱管。在下不才,在巡抚都察院里还是有点门路的,不然也不敢发这等大话。”
  巡抚?方应物听到这两个字,脸色微微一动,略显懒散的神情稍微认真起来。
  谢先生还是很敏锐的,觉察到方应物的变化,心里叫了一声,这单多半成了!
  方应物突然又想起另外一种可能性——如此巧合,别是有人故意挖什么坑找上自己罢?便疑问道:“青云街上,都是士子,你怎的偏偏找上了在下?”
  谢先生哈哈一笑,很风趣地说:“在下做这种事,没几分眼力怎么行?在下别的或许不行,但这一对招子还是很毒辣的,堪称是目光如炬。
  看你在街上单人只影,说明你没有什么交游和关系网;又看你穿戴简朴,说明你缺乏豪势。而与此同时,你还能提前三个月到省城,既说明你手里有闲钱,又说明你存了钻营之心。
  总和起来,一个没有人脉和关系,又想找机会通关节,手里还有银子的士子,岂不是在下最好帮助对象?当然,在下不会与你留下任何证据,对外也是一概不认的,敬请谅解。”
  面对谢先生的风趣,方应物极其无语。您确实目光如炬,拦着巡抚的外孙说要花钱从巡抚都察院里找门路……
  他打断了谢先生的自吹自擂,又问道:“听说巡抚王公素来刚正,怎么会开这种门路?”
  “你们这种年轻人对世情了解还是不够多。”谢先生谆谆教导说:“比如有些事情要办,那根本不需通过大老爷,一个管事出面就能办到的事情,何必要惊动老爷?”
  见方应物仍旧是半信半疑的模样,谢先生指了指南边,“你若不信,与我去一趟巡抚都察院,我证明给你看如何?”
  “请!”涉及到自家便宜外祖父,方应物起了究根问底的心思。
  杭州城内大多数衙署都在西城,但唯有巡抚行辕地处东南候潮门附近,显得十分与众不同。
  天色还不算晚,方应物与谢先生安步当车,一起向南城行去。
  在路上,谢先生絮叨说:“到了行辕,我将一位老先生从内衙叫出来,你看过就相信了。”
  又过了片刻,谢先生又道:“那位老先生是行辕里的幕僚,身份贵重,轻易不得使动的。单纯为了证明什么便惊扰他出来,似乎有些不妥当,怕他要不满。
  我想来想去,既然叫了他出来,你若是有意请我们帮助,可以当场将定金给了他,也算一个交待,这样如何?”
  方应物不动声色,没有答话,脸上继续摆出怀疑的神色。
  谢先生一跺脚,咬牙道:“这样好了,你的定金我今天垫付,等一会儿我自掏腰包付与老先生,然后你再补给我!”
  “好!”方应物痛快地答应了。
  大约走了三里地,眼看前面出现一幢高大威武的牌楼。熟悉国朝体制的都知道,牌楼之后必然有大衙门,在此地只能是巡抚行辕驻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4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