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精校)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466

  只听得左右官校齐齐应声道“是”!然后一起冲上前来,团团围住。
  方清之阖目不语,任由施为,方应物头一次亲眼目睹这等场面,望着父亲伟岸的身影,不由得也生出敬意。
  方应物正为了父亲的浩然正气感动,微微走神时,忽然间几名官校越过父亲身边,靠近了自己,一伸手却把自己按住了。
  带队武官将驾帖收起,又对方清之道:“方编修!在下奉命拿令郎方应物审问,你好自为之,这便告辞了!”
  啊咧?方应物目瞪口呆,头脑中一片茫茫然……
  这厂卫官校上门是来抓自己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说好的父亲大人二进宫,自己在外面摇旗呐喊的剧情呢?
  奉命拿人的官校可不给方应物静立思索的功夫,直接推着方应物向大门外走去。
  方应物毫无心理准备,一时间猝不及防,不知所措。下意识地高举双手,不停地叫道:“我为江山立过功!我为社稷流过血!尔等不能如此,不能如此!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
  方清之同样茫然,毫无应变,只能瞠目结舌地看着自家儿子被厂卫官校带出家门去。
  之前的默契不是这样啊,现在换成儿子蹲天牢去了,自己却安然无恙……那自己应该去干什么?
第三百四十二章
镇抚司(上)
  方应物被厂卫官校押着走在街道上,此时他忧心忡忡、长吁短叹。不过并非是为了自己被捕,而是为父亲担忧。
  本来按照他的设想,若父亲真的遭遇牢狱之灾,他方应物将在外面应变和活动。但现在却完全反了过来,莫名其妙被捕的不是父亲而是他自己。
  也就是说,自己要是被下了大狱,能做的事情不多,基本就要全靠父亲在外面活动了。
  说实话,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方应物不觉得父亲应变起来能比自己更靠谱,活动能力只怕也比自己差了一筹……还是坐天牢这种简单活计更适合父亲。
  方应物的思维有点重结果轻过程,今天这事也是先把结果琢磨了几遍,然后才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自己被捉拿?
  虽然不大明白这中间有什么道道,但方应物根据若干历史经验猜测,必定又是自己被父亲坑了,不然没有别的由头。
  却说这一班官军押着方应物,出了胡同,折向南去。走了一段后,方应物突然反应过来,这路程也与自己所想不同,如果是去西厂,应该向北往灵济宫方向才是。
  于是方应物便对那带头的武官问道:“敢问阁下要去哪里?难道不是去西厂?”
  那武官回头答道:“非也,我等乃锦衣卫镇抚司官校,自然是押你回镇抚司!”
  靠!方应物惊了一惊,这又是怎么回事?不应该是西厂负责抓人和恐吓么?为何是锦衣卫镇抚司来动手?
  自从成化十三年以来,西厂敢打敢杀受到天子极度信用,很多情况下天子修理大臣都是用西厂,所以西厂势力直接盖过了老牌东厂和锦衣卫。上次方清之下诏狱,那是因为当时西厂厂督汪太监远在江南,所以才让给了锦衣卫镇抚司操办。
  而且从前夜汪太监使人传口风来看,这次君臣对抗,应该还是西厂负责动手才对……
  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意外,让方应物的小心肝有点儿颤悠悠了,固然有穿越者和士林名流两道光环护体,但也架不住总是出意外呐。
  若是落到西厂,有老熟人汪芷在,玩玩小暧昧怎么都好说话,大不了告诉汪太监一个惊天小秘密作为交换。
  但要是到了锦衣卫镇抚司……他方应物的确与现任掌事指挥使万通见过几次,但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而且当时见面都是不欢而散居多,根本谈不上交情,反而还有点小嫌弃。
  在惴惴不安中,方应物被押着穿街走巷,来到位于皇城南边的锦衣卫镇抚司衙署。
  有个官校迎上前来,传话道:“徐百户说了,钦犯带到,直接上堂,他正等着。”
  “哪个徐百户?”方应物突然插嘴问道。押他前来的武官答道:“是徐达徐百户,现在镇抚司为理刑官。”口气中颇有几分同情。
  徐达?把自己妻子献给家主万通,然后从家奴变成锦衣卫百户的那个徐达?方应物皱了皱眉头,真是倒霉透顶!这徐达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个把自己妻子献给主人玩弄的人,一个当众强抢店铺的人,一个被诸多笔记素材鄙夷的人,人品能好到哪里去?
  自从进京时在客店见过一次这徐百户后,原以为没什么机会打交道,怎么今天还是撞上了?
  徐达自然没资格在锦衣卫衙署坐正堂,方应物被带到一处偏厅里,此处已经有几人把守。
  方应物低头思忖时,忽然听到有人惊叫道:“是方相公?”他抬头看去,却见前方有两个官校伸手指着他,很是面熟。
  又一想,方应物也记起来了,这二人不是当初押解他去榆林的那两个锦衣卫官校么?一个是牛头一个是马面,相处得还算不错。
  方应物刚想去叙话时,有百户官从后面转了出来,坐在公案那里,拍案大喝道:“下面可是方应物?”
  方应物定睛一看,依稀认得确实是徐达,便答道:“正是在下!”
  徐百户冷笑几声,继续问道:“方应物!你不过一江南小儿,适逢天恩才有今日皇榜提名!你不思君恩,又为何要妖言惑众、上疏诽谤圣上!”
  方应物十分糊涂,反问道:“这话从何说起?在下何曾妖言惑众、诽谤圣上?”徐百户便质问道:“昨日煽动同年,带头上疏的是不是你?”
  方应物“哈哈”一声,大笑道:“徐百户明察!在下根本没有上疏,更谈不上诽谤圣上!”
  我靠!徐达闻言愣住片刻,以这帮清流文人的尿性,方应物怎么能不上疏进谏?他不想要脸了么?探子曾禀报,据远远观察,当时方应物与一干同年互相呼应,怎么会没上疏?
  话有点不好继续问了,徐百户尴尬地拍案道:“且先带下去囚禁!待本官查明后再问!”顿时牛头马面二人上前扣住方应物,拉着他向厅外行去。
  走了几步,稍稍远离了偏厅,牛头对方应物点头道:“方先生许久不见了!上次在榆林时,承蒙相让斩首之功,平白叫在下升了一级,还一直没有谢过。”
  方应物疑惑道:“你是牛头还是马面?”
  牛头马面:“……”
  方应物嘿嘿笑道:“说笑说笑,不过在下真想问问,这徐百户不是一直在外面做事么?怎么会坐衙?”
  牛头撇撇嘴,“万指挥不是锦衣卫世代老人,要安插亲信,故而将徐百户调进镇抚司内当理刑百户。”
  锦衣卫镇抚司衙署占地极广,很大一部分就是天牢。方应物这类“士大夫”待遇自然与那些因为偷鸡摸狗被逮捕进来的平民不同,被关押的地方有狭小逼仄的院落和几乎只能放一张床的小屋——好歹也是单间待遇。
  牛头马面把方应物送进去后,叹口气道:“我兄弟皆知方先生乃是要青史留名的大人物,但职责所在无法放纵。若方先生有什么我兄弟能办到的需求,只管吩咐。”
  方应物谢过,此后便分别了。方应物独处时,不由得回想起方才在偏厅时的场面,听那徐达的意思,好像以为自己也上疏了似的,这问题出在哪里?
  想来想去,八成是有人闹乌龙了!看到自己和一干同年会面,没有具体核实,便脑补自己肯定也上疏谏君!以自己的名声,只怕没人觉得自己会看着天子失德而无动于衷罢!
  想当然害死人哪,这真是此身总为名声累,方应物唏嘘不已。那么自己到底是因为父亲被迁怒,还是因为乌龙才进来的?
  忽然外面有几声响动,有人呼道:“方先生!徐百户来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镇抚司(下)
  想从方应物被关押的地方通往外界,只有一条狭窄阴暗、两面都是高墙的夹道,夹道的另一端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大门紧闭的。
  方应物听到呼声,便看到徐百户从夹道门口闪了出来,因为小道太狭窄,他的官服上还蹭了点墙灰。
  方应物淡淡地问道:“徐大人若要审问,去公堂便是,何须亲自前来?”
  徐达向后面看了看,确定没有人跟随进来,便在院中石头上坐下,“我欲与你细谈一番。方才我使人去了通政司查询奏疏底册,得知你确实没有上疏……”
  方应物便道:“既然如此,还留我作甚?”徐达嘿然一笑,“虽然有误,但却非是在下请你前来,乃是天子请你!你埋怨在下也无用!”
  这话引起了方应物的注意,“此话怎讲?”
  徐达详细道:“却说圣上朱批奏章时,看到了令尊的上疏,当即龙颜大怒,要下旨发落令尊。不过被左右太监拦住并劝道:方清之已经下过一次诏狱,若今次再下一次,反而是成全了他的名声,陛下何苦如此!
  又有人劝道:方清之以气节闻于当世,名望素著,若随意抓捕只怕朝臣人心不服,反弹尤甚,变得更为棘手。
  如此圣上犹豫片刻,却负气道,拿不了方清之,还拿不了他的儿子么?那方家父子各自分头串联同道,实乃一丘之貉!方清之奏疏如此,方应物只怕也差不多,治他个妄言邀誉之罪!”
  方应物虽然有所猜测,但听到真相时,仍然惊愕无语,自己还真是替父亲挡箭……收拾父亲震动太大,就拿自己这当儿子的出气,顺便用来敲山震虎,警告父亲。
  从策略上而言,这样做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敢情连天子都下意识以为他方应物已经上疏进谏,以此罗织罪名摆了个大乌龙。
  方应物愤怒地指着徐百户骂道:“我有没有上疏,难道不是明明白白的事情么?尔等厂卫、内监枉为天子耳目和左膀右臂,都是吃白饭的吗,朝廷养着尔等有何用处!”
  徐达虽然被当面骂得不爽,但也没法子,总不能去骂天子老糊涂罢?厂卫、内监不背这个黑锅谁背?只能辩解道:“一日之间,风闻上疏者百十人,内廷哪能一一详览?误认你在里面也情有可原!”
  好罢,凡事皆有两面,也不完全是坏事。方应物觉得自己可以拍着胸脯说一句,洒家从今也算下过诏狱的人了!
  再出去后去混社会,陡然就高人一等了!父子双魁元,一门两进士算个什么,这年头的新标杆是父子两诏狱!
  同时方应物忽然又意识到,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了。别人摆了乌龙,耐心纠正就是,但天子正在不爽的心情下摆了乌龙,谁能去纠正?纠正了让天子更不爽么?
  或者说,有什么法子去纠正?一个不好,就有可能惹得天子更加恼羞成怒、干脆错上加错、将错就错。
  不用怀疑这一点,至高无上、理论上权力无限的君权是不能用二十一世纪的人情律法来揣测的。做皇帝的,不想认错就没人能逼他认错,除非发生了天变。
  方应物又想起成化末年一个官场乌龙故事,有位言官上疏小小的劝谏了一下天子,却因为该大臣名字和天子很讨厌的毛弘有点像,被天子误认为是毛弘,便降下九天雷霆,找了个借口直接廷杖并贬斥三千里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徐百户又开口道:“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想必你也明白其中棘手之处。镇抚司奉诏将你拿来,总要向天子复奏,至于怎么复奏,全在我一念之间。”
  方应物顿时皱起眉头,“你这是威胁我?”
  徐百户呵呵笑道:“不是威胁,只是阐述一个事实!此案既然由我审问,我既可以为你好言开脱,助圣上消气;也可以在其中添油加醋一番,最后火上浇油也不是难事,圣上可不是喜欢认错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4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