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精校)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466

  方应物冷笑几声,他早有预案,原本也没指望府衙能解决掉问题。之所以让王英跑一趟,无非是试探府衙的态度而已。
  很明显,事实又一次证明,府衙确实对自己不大感冒,说不定还期待着看自己的热闹。
  除掉任何地方官都不愿头顶上多出一个严厉督工的因素外,也许真是因为自己太年轻了罢,年轻就缺乏威严!
  方应物深吸一口气,在去和地方官府打交道之前,先要闯过读书人这道地雷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公馆大门外从午后时分便渐渐聚拢了一批读书人。
  听说今晚有公宴,那么钦差方大人必然要在傍晚之前出公馆大门,他们这些士子便计划上前拦住,联合向方钦差请命。
  季节正值夏秋之交,但今日天上烈日炎炎,在公馆大门外等候并不好受,可是读书人心中自有一股信念。
  眼看太阳微微西斜,公馆大门终于打开了。墙根下、茶摊上、街角处的读书人像是得到了号令的军士,渐渐向着大门方向围聚起来。
  从公馆里抬出一顶轿子,落入了众人的眼帘中。有懂行的人叫道:“瞧这轿子规制,不亚于本府太守,因而必然是钦差坐轿!”
  等着轿子抬出大门,来到街上时,读书人们哗啦啦的冲到轿子前方,并拦住了去路。然后有人叫道:“我等士子有话要说!钦差大人敢用心听否?”
  王英闪到坐轿前方,指着读书人呵斥道:“尔等好大的胆子,竟敢阻拦官轿!”
  有读书人辩解道:“我等并非恶意拦路,只是为同窗、为百姓请命,与钦差大人说几句话!”
  王英不耐烦地挥挥手道:“还不让开!这里面并非钦差,乃是钦差大人请来的故旧友人,你们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胡闹!”
  又有读书人反驳道:“你这杂役休要巧言欺骗,这样规制的官轿,苏州城里还有谁人够资格坐?难道钦差大人为了躲避士人,还要靠欺诈手段蒙混不成?”
  王英死活辩不过一群读书人,貌似理屈词穷后,对着轿夫喝道:“不要偷懒!无论前面有多少人,只管向前走!”
  读书人那边听得真切,忍不住大声喧哗鼓噪,这狗刁才根本就没把他们这些代表民意的士子放在眼里!
  轿夫听从王英指挥,抬起轿子缓慢地向前移动,不可避免地冲入了人群里。
  一直到现在,连句客气话都没听到,更遑论狗奴才那恶劣的态度,读书人们登时有点小情绪。
  更有出格的人已经挤在轿子外面,用力拿手去拍轿壁,砰砰的闷响声不断回荡。还有人够不着轿子,便与轿夫拉拉扯扯起来。
  现在头顶苍天,脚踏大地,你钦差大人总不能再来一次遇难落水罢!
  眼看场面一团糟,王英急得满头大汗,对轿夫喝道:“先停住先停住!”轿夫闻言轻轻地一弯腰,轿子便落了地。
  士子人群猜测方钦差不得不现身了,便纷纷停住了动作,整齐划一地向轿帘望去。
  帘子不负众望的从里面打开,然后闪现出一个四五十岁的绯袍中年官员……众人万分惊讶,心中齐齐呼道,这绝对不是方钦差!
  可是,敢坐在这样官轿里的高官,又是何方神圣?苏州府里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一号与知府同级别的人物?
  那中年官员下了轿子,双目如电的扫视过众人,沉声道:“本官乃南直隶提学御史商良臣,尔等皆是府县学校生员,不去读书修身,却在此围攻本官意欲何为?”
  我靠!在场的士子彻底傻了眼,这位大人是今年新上任的南直隶提学御史?也就是他们读书人的大宗师?
  更令他们感到崩溃的是,大宗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们竟然围攻了大宗师的坐轿!
  千言万语只能化成一句话,他们这些热血单纯的士子又被钦差坑了!
第五百零四章
谁是主犯?
  众人面前这位南直隶提学御史商良臣,乃是前首辅商辂的儿子,当然与方应物关系匪浅,很俗气地说是方应物的大师兄。
  商良臣乃是成化二年进士,之前担任翰林侍讲学士,现在的提学御史官职也是经方应物指点得来的。
  原来今年是商辂七十大寿之年,商翰林先前想请假回家祝寿。怎奈浙江距离京师路途太远,来回几个月时间,这假期十分不好请,朝廷基本不会准这种太长的假期,除非丁忧。
  商翰林正在发愁时遇到了方应物,聪明的方应物便给商翰林出了个主意,说当下官场有个规矩,直隶提学官必须要用翰林充任,以示与各省不同。
  而商良臣可以请缨为南直隶提学御史,这样便可以到南方上任,距离老家浙江淳安就近了很多,来去也大为便利。
  最后经过运作,朝廷便委任商良臣为南直隶提学御史,放他去了南方,算是给商家一个恩典。
  但此时此刻,商良臣突然出现在这里,实在是吓煞人也……刚才还闹闹哄哄的士子们顿时鸦雀无声,全场一片冷寂,他们甚至连逃走都忘记了。
  要知道,天下不知有多少官职,但唯有提学官才会被读书人称为大宗师或者老宗师!宗师这两个字,可能是随便叫的么?
  对士子们而言,方钦差与提学官绝对是两种不同的人,围堵方钦差和围堵提学官也绝对是两种不同的事件。
  读书人都知道三纲五常乃立身之本的道理,天地君亲师这五常里有一个师。
  而提学官可以视为辖区内所有读书人的老师,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当街围攻老师,这不是罪名,那什么是罪名?
  就算撇开虚伪的道义不谈,从实际利益角度来说,提学官大宗师也是直接掌握读书人的前途的人物。
  首先提学官是本科乡试的当然主考官,士子想中举那必须要从提学官笔下走一遭。提学官想抬举谁或许碍于严密的制度很难办,但想要刻意打压谁,那难度就低多了。
  其次,提学官除了主持乡试之外,还肩负着巡行各地考核学校生员的责任,很简单就能直接废掉一个秀才的功名。
  在苏州这种文风鼎盛的地方,考中秀才的难度不比中举小多少,一旦被废掉功名那就彻底从士子阶层变成平民百姓了。
  总而言之,除了独立办公的提学官之外,其他任何官员都没有上述这些针对读书人的权力。其他官员想要处置读书人,必须要经过提学官。
  所以对普通读书人来说,提学官和其他官员是要区别开的。其他官员是平头百姓的父母官,但提学官却是读书人的父母官。
  士子们宁可得罪巡抚这种封疆大吏,也不敢去得罪提学官,有些心性不佳的甚至还会想方设法的逢迎大宗师!
  但是,在场这些读书人约莫有二三十个,就在刚才那段时间里,偏偏围攻了自己的父母官大宗师!真真正正的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在场的读书人们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站着发傻。
  即便平时头脑最聪敏的人,这时候也不敢轻举妄动当出头鸟,只能暗暗想道,大宗师是在辖区里巡行按临的,听说才到北边常州府,那么他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苏州府?而且大宗师是从钦差公馆里出来的,他与钦差又是什么关系?
  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呐……方钦差缓缓地从公馆里踱步出来,看着呆若木鸡的众士子,颇为唏嘘地感慨道。
  当时方应物指点商良臣,纯粹是出于同门义气帮忙,根本不指望对自己有什么用处。但却没料到,随后他方应物也到了南方,与商良臣相会于江南。
  以至于一封书信,便能把这位同门大师兄从常州府请到了苏州府,还是掩人耳目悄悄来到的……
  商良臣没有说话,面无表情神色冷峻,目光不停地扫来扫去,但无声胜有声,足以让一干士子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出。
  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方应物无声无息地飘到商良臣身边,与商大宗师并肩而立。
  而且率先打破了静默,谈笑晏晏地对商良臣道:“这些读书人不晓事,估计也是有人教唆煽动。所以应当严惩主犯,至于从犯,训诫几句就行了。”
  众士子听到这句话后,很多人都松了口气,大概以为自己是从犯的缘故。至于主犯是否被揪出来,要严厉处置到什么地步,那暂时不是他们所能关心的了。
  商良臣板着脸,冷哼一声,仿佛不置可否。方钦差没有再废话,随便指着一个黑脸士子道:“方才我看得真切,此人拍击座轿力度最大,像是主犯!”
  黑脸士子急忙叫道:“钦差大人何出此言?在下哪里算得了为首之人?”
  方应物反问道:“哦?你不是主犯,那谁是主犯?”
  黑脸士子哑口无言,难道他能当场指认别人出来?那和出卖有什么两样?
  方应物手指头随便划拉一下,又指向一个瘦长士子,“方才我还看得真切,此人拉扯轿夫的动作最为剧烈,恐怕也是为首的主犯!”
  这瘦长士子立刻慌张起来,“钦差大人明察!晚生为了同窗从众到此,并未煽动他人,怎能算作主犯?”
  方应物淡淡的责问道:“来了这么些人,总有居中串联的带头人罢?那你说主犯是谁?”
  这瘦长士子口中也卡住了,就算知道是谁,也不便公然指出来啊!
  无论说与不说,方应物仿佛完全不在意,视线又开始乱转,手指头也懒洋洋的抬起,突然指向一名矮小士子:“本官看得真切,你也是主犯,出来一起受罚罢!”
  这矮小士子登时张皇失措,后退几步,手臂下意识的连连挥舞,“不是我,不是我!”突然又指着旁边一人:“我是被顾文山喊来的!”
  “好!你检举有功,免掉处罚!”方应物立即大喝一声,然后转头对商良臣道:“商前辈,你看这样如何?”
  商良臣很配合地点点头,同意了方应物的意见。但那被指出来的顾文山却勃然大怒,盯着矮小士子骂道:“高裕请慎言!休要血口喷人!”
  在几乎生杀予夺的大宗师面前,谁敢扛下责任?这顾文山即便真是领头人,也不敢就此承认!
  在普通官员面前,硬气一把还能博回名声,不算什么把柄。但在大宗师面前招认出过错,无异于自寻死路,大宗师手里实实在在捏着他的前程命运,犯了大宗师那就是鸡蛋碰石头!
  登时人群里议论声嗡嗡响起,有对顾文山不满的,觉得他像是缩头乌龟太没担当;又有埋怨高裕嘴巴没个守门的,随随便便就暴露秘密,把同学陷入绝地的。
  议论了一会儿,围绕着顾文山和高裕两位同学,众士子竟然小小地吵了起来。
  方应物心里冷笑几声,他的目的可不是找出什么为首之人,只不过是要挑拨这些读书人之间的关系而已。让他们之间先陷入内讧内斗中,免得再齐心合力,然后自己才能一劳永逸!
  有了商良臣这个提学御史撑腰,苏州府还有哪个读书人敢嚣张?他方应物又不求众口皆赞,只要在今年任期内,这些流氓文人别给自己捣乱,见了自己躲着走就行!
  所以,再火上浇油一把好了!方应物便又对着众士子叫道:“还有检举的么?若无检举,那就是顾文山等三人为首犯了!下去后等着大宗师考察处置罢!”
  众士子忽然感到深深的蛋疼,方钦差之心路人皆知,但却无法可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4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