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精校)第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9/466

  方清之羞怒交加,感到大丢脸面,又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喊来方应物后,抄起棍棒就要行家法。
  而方应物抱头鼠窜,一路逃进了西院,然后将两个儿子呼唤出来。两个娃倒也机灵,一人抱住了方清之一条腿,困住了方清之这当爷爷的。而方应物躲在屋中,紧锁房门当起了缩头乌龟。
  方清之一时间奈何不得,逗了几下孙子,便又恨恨出门访友去了。方应物这才逃过一劫,此后便安静地坐在家中,没有像前两日那般东游西荡。
  到了午后,门子送进来一封文书。方应物拆开看,里面写道:今夜诚为良辰,邀君共登太白楼赏月,望不吝一行。又看落款,是个叫尹龙的人。
  这是谁?方应物想了一想也没想起来,而且也不大喜欢这种太过于装腔作势的邀请,他最烦别人这样。
  以方应物如今之名气地位,对这种莫名其妙的邀请大可不必答理,故而他将这邀请抛在一旁,对门子吩咐道:“送信的人还在否?若还在等回话,就告诉他没工夫!”
  然后方应物午睡去也,日头偏西时起了身,发了会儿呆,却又听门子来禀报:“那位尹龙尹大人登门造访,看名刺是翰林侍讲!”
  方应物微微一愣,因为他突然记起尹龙是什么人了!这翰林坊局里词林官加起来没一百也有八十,他方应物当然不敢说都认识,其实真正关注的只是那些未来大有前途的人。
  而这尹龙却也是有点特殊的一个,因为他父亲是尹旻,吏部天官尹旻,执掌吏部十来年的尹旻。
  但这位尹学士在翰林院是非常低调的,低调到存在感几近于无,以至于方应物先前猛然间看到名字后,竟然没记起此人是谁。
  想到这里,方应物本能地警惕起来。若这位尹学士素来飞扬跋扈,那并不可怕,但若能低调,才真正算是可怕。
  他为什么要见自己?方应物皱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和刘棉花筹划着拿尹旻开刀,与尹龙会面还真有些心虚。昨日自己大闹吏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制造话题,能让老泰山那边更顺利地切入吏部。
  难道尹家觉察到了什么,所以登门来试探?方应物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起身去了大门外迎接,虽然是不速之客,但该有的礼节也还得有。
  入目却见这位尹学士不过三十多岁年纪,倒也仪表堂堂,国字脸庞,目若朗星。
  虽然是对方登门造访,但方应物却感觉不到对方的半点热情,仿佛对两人之间的生疏无动于衷,并没有拉近关系的意思。
  方应物还感觉到,尹学士从骨子里便透着十足的优越感,虽然表现出来得很淡,但足以让方应物觉察。大概方应物也是同样的人,对这种同类气息自然敏感。
  有把持吏部十来年的父亲,三十多岁就能做翰林侍讲,如此家世和成就,自然值得骄傲了……方应物很满不在乎地想道,十年后的方家肯定更强。
  “有些事情,不便假于他人之口,只好亲自来拜访阁下。”尹龙淡淡地开始说明来意。
  这意思就是本不稀罕来,但又必须来么?方应物没有接话,继续听尹龙自说自话。
  不过尹龙颇为停顿了好一会儿,才重新开口道:“我是来劝你,退掉与刘家的婚事如何?”
  “……”方应物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甚至怀疑这几天没睡好,开始出现幻听了?
  而后确定这不是幻听时,方应物继续无语。难道是因为自己时不时突然袭击,动辄吓到别人,所以老天开始报复自己了?
  尹龙对方应物这浑然不当回事的态度极其不满,更受不了方应物把自己当神经病的眼神。又冷哼一声道:“阁下以为我是说笑?我是认真请阁下考虑退婚。”
  方应物嘲讽地笑了几声,“我为什么要考虑?就凭阁下一句话么,更别说是在今日之前素不相识的阁下?没什么可谈的,还是请回罢!”
  尹龙当然不会就此走人,抛出了条件:“你在吏部惹上了麻烦,我替你消除,穆郎中那边也由我来办;令尊选官之事,尽都包在我身上,必定让令尊不至于太吃苦。”
  方应物收起了听笑话的心思,此人竟然是认真的?
  尹龙毫不客气地说:“容在下说几句不中听的话,如今你娶刘府小姐没有任何好处了。大势所趋浩浩荡荡,刘次辅与你们方家都做了螳臂当车之人,如今齐齐陷入困境,还能互相指望什么?
  两个溺水之人互相牵扯,只能一起沉于水底。今后的刘次辅不再是以前的刘次辅,你们方家也不是以前的方家了,互相借不上力,那结亲还有什么意义?”
  方应物冷静地问道:“不必指点我该如何去做,我只问一句,你想做什么?”
  尹龙也很冷静地答道:“在下三年前丧妻,至今未曾续弦,不过相中了刘府千金。左右也是一桩于你无用的婚事,何不来换我的条件?足够让你父子今后尽可能舒坦,你并不吃亏。”
  方应物又震惊了,尹龙居然有迎娶刘府三小姐的心思?他前日建议刘棉花以攻代守,拿吏部尚书尹旻开刀,没想到尹家居然也打起了刘棉花的主意!
  这里面充满着无比复杂的政治算计,但方应物此刻却懒得琢磨。他只知道,自己的尊严是不能用来算计的,丢掉了这条底线,方家就彻底失去了赖以立身的根基。
  于是方应物也不再试探什么,坚决地站了起来,拂袖道:“满口胡言乱语,简直脏了耳朵,左右送客!”
  尹龙叹道:“阁下为何不肯走阳光大道,莫非还认不清当前处境,不到黄河不死心么?明日阁下该去都察院罢?那就过了明日再瞧瞧,到了那时,条件可就不如今日优厚了。”
  方应物冷冷一笑,明天真是不能输。
第六百五十四章
拖延症患者
  送走尹龙这个不速之客,方应物陷入了沉思中。虽然当面拒绝尹龙很硬气干脆,仿佛是不假思索,但并不意味着他事后不会仔细揣摩其中缘故。
  尹龙这样的人,做事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他意图迎娶刘府三小姐,看起来简直匪夷所思、莫名其妙,但究竟打得什么主意?或者应该问,不是尹龙打什么主意,而是吏部天官尹旻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想那尹天官实权和地位不比阁老差多少,又有刘珝这样的强援,哪里用得着刻意巴结刘棉花。
  再说在尹旻的眼里,如今太子岌岌可危,刘棉花投机失败又得罪了天子,说不定过几天直接罢官了,犯得上去结亲么?
  想到这里,方应物陡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难不成,尹旻是想入阁接替刘棉花?
  尹旻已经当了七八年吏部尚书,按照规矩早该迁转了,吏部尚书这种职务岂能让一个人长久把持。
  只是尹天官迁无可迁、转无可转,吏部尚书之上也就只有内阁大学士了,而尹天官入阁阻力极大,内阁又没有他的空位。但如果次辅刘棉花致仕呢?
  假设刘棉花投机失败,保不住内阁大学士位置,而吏部尚书尹旻与刘棉花结亲,对双方各有什么用处?
  尹旻通过结亲,可以接收刘棉花所有势力,丰富自家的班底,入阁之后根基也不比别人差。
  而刘棉花则可将后事托付给有力之人,避免了人走茶凉,自己被迫致仕后原有党羽被清算报复。交换条件大概就是结亲并推荐尹旻入阁。
  这是多么两全其美的事情,就算刘棉花本人没这个心思,他那些党羽只怕也会尽力促成。
  另外,内阁大学士刘珝虽然与刘棉花仇隙很大,但估计也乐见其成。毕竟尹旻接替刘棉花入阁,对他而言无异于壮大自己势力,甚至能与首辅万安掰手腕了。
  如此看来,刘棉花将女儿嫁给尹龙,好处也是不小的。如果刘棉花真被迫致仕并寻找后路的话,与尹家结亲肯定比落魄的方家要好。
  方应物忍不住冒几滴冷汗,若这一切臆想都成为现实,那就应了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他又猛然拍了拍额头,刚才忘了问尹龙一句,他是否先见过刘棉花?刘棉花是否知道尹龙来拜访自己?刘棉花是什么态度?
  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倒台的消息出来后,人人皆以为太子要被废,支持太子一方都要倒霉。刘棉花身为次辅,公认是首当其冲的人。
  而刘棉花又不以人品厚道、坚守气节著称,最著名的反而是实用主义,所以不能不让方应物犯嘀咕。
  既然尹龙敢来自己这里谈,那么刘棉花至少也该得到了消息。不知道刘棉花会做出什么样的决断?
  如果放在从前,方应物根本不会担心刘棉花有什么变卦,他方应物有这个底气。可是眼下正处在非常时期,他方应物自己对自己有底气,但别人又怎么能知道?
  不出意外的话,一切都取决于刘棉花对前途的判断,然后做出相应的选择。方应物默默想道。
  对前途悲观是一种活法,最大可能性还是想法子功成身退;而乐观又是一种活法,笑着垂死挣扎,结果不明。
  晚饭时候,方清之将方应物叫了过去,关怀备至地问道:“明天是否需要为父与你一起去都察院?”
  方应物连忙道谢:“多谢父亲大人惦念。”
  方清之很诚恳地说:“你我父子不必客气!为父可以将你绑着过去,摆出负荆请罪的架势,然后再当众行家法责打你,或可减轻朝廷你对你的处罚。”
  方应物感激得热泪盈眶:“千万不用父亲大人劳累了,儿子我不去!”
  方清之叹口气道:“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要总是说气话,朝廷法度纲纪在此,是你说不去就不去的?还是按照为父的法子办,大不了下手轻一些。”
  方应物含含糊糊应付几声,便溜回西院去。及到次日,等方清之使人来叫方应物时,却被禀报说,小老爷一大清早就出府去了。
  难道自行去了都察院?方清之想了想,只能叹声“由他去罢”,八成是心高气傲的儿子不想在自己面前丢脸。
  东安门外何娘子酒家里,方应物对何娘子吩咐道:“速速去传话,叫汪公子过来会面。”
  何娘子回道:“奴家可以派人去传话,但却不敢说什么时候过来,听说汪公子今日要进宫,时间可说不准。”
  方应物顺势坐下,“那我哪里也不去,今天就在这里等了。”
  何娘子给方应物到了茶水,又问道:“方老爷不是今日该去都察院么?怎的来到奴家这里?”
  方应物想着自己心事,漫不经心地答道:“因为我突然患上了拖延症,感觉去太早不好,晚几日也不迟。”
  “奴家不明白。”何娘子自忖聪明,却也想不明白方应物的意思。
  方应物握拳捶案道:“这叫抛砖引玉,引蛇出洞!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拖上几天,看看都是谁跳得欢实,看看都是谁落井下石,都是谁背信弃义!人世百态,总要跳出来才能看得清晰。”
  方应物一直等到了午后,才等到了汪芷。见面后汪芷忍不住吐槽道:“作为全天下对你最了解的人,你骗不了我。你的所作所为像是故意找死,其实肯定另有图谋!
  上次你遇到四面楚歌的时候,还是成化二十年年底弹劾刘珝罢?然后京师就地震了。这次难不成你又预感到有什么天变发生?所以再次施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把戏?”
  方应物若有所思,答非所问地说:“我不是大仙,预测不出人心,就算有天变,也与我的事情也没关系。”
  人心?汪芷猜测出几分,“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你仿佛对谁都信不过了,宁可躲在我这里发呆。但你还能想到来找我,实在是让我感动。”
  方应物无视了汪芷的温情,“我不是来听你这种低水平分析的,是来拜托你帮我查一查尹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9/4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