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10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6/1174

  银行现在什么情况,他们这些股东也都一清二楚。要是没有那些负债,别说是一百五十亿英镑了,两百亿英镑他们都不卖。可这些负债,还有银行对于现金的短缺,让他们根本毫无办法。
  其实这家银行此时的第一大股东,根本就是英国政府,而如果不是英国政府的帮忙,他们银行恐怕已经破产了,根本无法保证现在的市值。
  美国那边的银行惨状他们可都看到了,像是资产上千亿美元的大银行,都直接破产了。美国政府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了。
  如果他们继续这个态度,那么弄不好雷曼兄弟银行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冯先生说,八十亿英镑,银行所有的债务和资产,他全部接收,这也包括了银行的员工。如果这些压在我们头上,我们还能扛过半年吗?你们如果谁能找来哪怕六十亿英镑,我也有把握让银行渡过难关,至少不会破产。”
  “这时候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趁着现在还有卖的价值,就赶紧卖了吧。拿了钱,还能投资别的产业赚回来。如果继续这样,恐怕最终一分钱都拿不到,也错失了这个脱身的好机会。具体怎么决定,你们考虑一下吧,冯先生给我们的只有三天时间!”
  这家银行政府的代表也在跟上面汇报,当财政大臣得知冯宇要收购这家银行的时候,高兴坏了。
  八十亿英镑,虽然看起来少了些,但是却能让政府拿回来一些钱,少亏一些。否则为了让这家银行不破产,他们还要投入多少钱啊,尤其是在他们此时资金也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解决了这个银行的麻烦,还能有余力去帮助其他企业渡过难关,一举两得啊。
  冯宇此时在房间里浏览新闻,英国这边的经济形势,比美国好的也有限,尤其是伦敦,同样是重灾区。
  冯宇相信,那些股东最终会妥协的。虽然他压价比较狠,但是谁让此时别人拿不出来这么多钱呢?
  这家银行跟冯宇原本也没什么关系,冯宇没有义务替他们考虑。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隔了一天,冯宇就接到了波特的电话,他们同意了,只等待上头审批。
  挂断电话,冯宇笑了笑,这个审批,绝对不会被阻止的。要是真的不让收购,损失的还是英国人。
  这时候的买家,在他们眼中就是上帝!
  这家银行拿下了,冯宇会马上派人过来接手,仔细对银行的业务进行一番梳理,同时对人员也要进行一番调整,然后冯宇注资之后,就能盘活了这家银行,并且并入到民声银行旗下!
  他的银行版图,扩大了一倍不止!
  ……
第1868章
老摩根的心思
  “冯宇收购了英国一家银行,还是规模不小的商业银行,这件事,你们怎么看?”斯坦·摩根闭着眼睛,靠在沙发上。
  “冯宇原本就有一家商业银行的股份,最近在我们美国这边没少收购相关的企业,看起来,他要大举进入银行业了。”
  “而且冯宇本身就擅长金融投资,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根本,冯宇要扩大这块业务,也是我们早就想到的,但是我们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开始了,势头还如此的迅猛。”
  “不过相比于我们摩根仕丹利,冯宇的银行根本不值一提。他收购的英国那家银行不过只有两三百亿英镑的存储额而已,而他那家民声银行,恐怕还不到两百亿美元存储额。”
  他们这些银行业的巨头,哪个不掌控万亿美元的资产啊,区区几百亿美元的银行,他们根本没放在眼里。
  斯坦·摩根猛地睁开眼睛:“那你计算了他们掌控的有价证券价值吗?你计算了他们在华夏那边的业务吗?你是否知道,目前冯宇拥有了多少分支机构?”
  他们摩根财团能屹立至今,不只是因为他们财力雄厚,还因为他们足够谨慎,每一次决策,都不是轻易下达的。
  否则历史上崛起的富豪那么多,为什么大部分后来都消失了呢?
  摩根财团很强大,但也不敢说比得上欧洲那些古老的家族,谁知道那边底蕴有多么的深厚。
  冯宇是目前蹿升最快的富豪,一颗星星,甚至挡住了月亮的光辉。如果以为冯宇只是运气好,那就大错特错了。
  运气再好,也不可能投资什么都赚钱,没有人会有这么强横的运气,所以归根结底,就是冯宇的能力。
  他们这些大财团,谁没有调查过冯宇的背景资料,原本以为冯宇是华夏某个家族的人呢,后来发现,冯宇竟然毫无背景。
  靠着一己之力,竟然做成了这么大的产业。冯宇第一次让他们知道名字,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前苏联大量的贷款,然后投入到原油期货市场,高倍杠杆卖空原油,赚了一大笔钱。
  那时候大部分的金融专家分析,原油价格都是要上涨的,这个人竟然料定了原油会下跌,还全部押上去,这种信心和能力,让他们也禁不住感叹后生可畏。
  接着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这个冯宇竟然能联系了许多香港富豪,联手将索罗斯打的惨败不说,还赚了一大笔。
  也是在那一次,冯宇的身家再次暴涨,真正成为了世界顶尖富豪之一。
  再后来冯宇成为了微软的股东、董事,算是真正进入了他们这些大财团的视线,然后就看到冯宇大肆在北美投资互联网相关产业。
  偏偏那个网络泡沫,还是冯宇挑破的,这让他们当时都看不太懂。按说这个泡沫越大,投资了那么多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冯宇才能赚的越多才对啊。
  结果行业衰落之后,冯宇投资的产业反而蒸蒸日上,现在好多都发展成为行业数一数二的,这种投资眼光,他们实在是钦佩。
  似乎冯宇总是能发现那些潜力巨大的企业,他们摩根财团也做投资,而且投资也非常多,但是论起投资回报率,远远无法与冯宇相比。
  不过他们也了解过冯宇当初投资的情况,冯宇总是给创始人足够的利润,并且给予对方足够的权力和尊重,这些他们摩根财团都做不到。
  正常情况,我投资的钱最多,这家公司就应该我说了算。管你是不是创始人,管你是否比我更了解这个行业。
  我们堂堂摩根财团,有什么行业是不了解的?就算不了解,只要我们想,就能做到了如指掌!你了解,也只能给我们打工!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冯宇居然又是大获全胜。据说他光是在原油期货的买卖上,就赚了几倍的利润,还在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上有所斩获,他一个人的财富,就相当于一个中型财团了!
  当初冯宇弄那个支付宝和贝宝的时候,他们就怀疑,冯宇有一天想要进入传统银行业。那个支付宝和贝宝是对他们传统银行业的挑战,他们联合抵制之后,冯宇也退了一步,在现金滞留、往来账目这些财富上,还是他们传统银行占了便宜。
  如今冯宇果然开始大举进入银行业,在北美这边就有许多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同时开业,欧洲那边此时也开始布局了,冯宇所图甚大啊!
  此时的所有银行业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营业额和利润都在下滑,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裁员呢,冯宇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扩张,一下子就让许多人看到了冯宇的实力雄厚。
  而且冯宇收购了那么多金融类公司后,许多业务也就都直接开通了,他们想要限制冯宇的银行发展,也极为困难。
  这时候如果他们在公开排挤冯宇的银行,那么会对美国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他们这才明白,冯宇选择的这个时间,也是有着深意的。
  眼睁睁看着对方扩张,他们却无可奈何。
  现在看来冯宇的那些银行发展还不咋地,虽然有了不少收购来的业务,但是大部分都还处于亏损状态呢,尤其是那个民声银行储蓄额很低。
  可他们没有忘记当初冯宇是怎么推广支付宝和贝宝的,冯宇登高一呼,以自己的名义作为担保,竟然比他们这些实力更为强大的银行更加让客户信任。
  可以说论到个人品牌,他们这些大财团的掌舵人,甚至是美国总统什么的,都远远无法跟冯宇相比,世界首富这个头衔,对冯宇的声望有着极大的加成。
  之前冯宇做什么网络、电子之类的产品,对他们的利益有影响,但并不大。而如今冯宇大举进入银行业,那就动了他们的蛋糕。
  冯宇在金融投资上或许很厉害,尤其是股票、期货什么的非常牛,但是传统的银行业,跟那些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一次他们就要让冯宇知道,传统银行业,你冯宇发展不起来的,除非,你的银行让我们入股,否则就要一辈子被我们压着!
  ……
第1869章
立拓的形势
  “冯,你跟那个银行的谈判进展很顺利啊,我看媒体已经报导了你收购的事情。”基里连科为冯宇的顺利感到高兴。
  “还行吧,我给的价格已经很高了,这时候能拿出来这么多钱,又愿意购买他们银行的人没几个,他们选择本身就不多。”
  冯宇靠在火炉前的沙发上,在寒冷的冬天烤着火炉,真是一种享受啊。还好之前拉尔夫早已经做过工作,冯宇只要过来拍板就行了,当老板就是这么好,只拍板,不需要做其他事情。
  “一切顺利就好,立拓这边我也联系了,不过我们却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有竞争对手了?冯宇记得前世好像立拓也传出过被收购的传闻,但是最终好像不了了之了,也是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冯宇敲了敲脑袋:“是淡水河谷还是必和必托?我猜一下,是必和必托?”
  这两家是目前世界铁矿石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企业,立拓排名第三。巴西的淡水河谷占据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铁矿石出产量,差不多是必和必托与立拓加在一起的量。
  所以基本上世界上铁矿石的售价,是淡水河谷来制定的,他们是行业的龙头老大。不过立拓的第二总部就在澳大利亚,跟必和必托的关系也不错,双方也一直联合要抗争淡水河谷。
  考虑到垄断的因素,淡水河谷即使想要收购,也不会成功的。否则他们占据全世界铁矿石的一半,别人还怎么玩?那么这个竞争对手,就是必和必托了?
  基里连科露出钦佩的眼神,他还没说呢,冯宇就猜到了。
  “没错,就是必和必托,他们去年就要收购立拓公司,整体收购。最初的报价是一千五百亿美元,今年年初提升到了一千七百亿美元以上。”
  “那时候两家公司的股价,都在飞快上涨。不过随后不就迎来了金融危机么,必和必托的股价与立拓的股价都在下跌,双方的协议本身就没谈妥呢,这下子再次搁置了。”
  “这也给了我们机会,要是他们早就谈妥了,此时我们还真没有收购的机会了。而且因为金融危机,工业发展速度也在下降,比如汽车行业,机械行业,建筑行业等都在下滑,钢铁的需求量降低,也导致了铁矿石等的价格一路走低。”
  “目前按照股价,立拓公司的市值只有一千亿美元出头了,他们的股票比巅峰时期下跌了百分之四十以上。”
  基里连科一脸喜色,要是按照巅峰市值来计算,那么他们还真未必现金收购的起。而且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不会时间太长,钢铁行业现在处于低谷正好,说明他们收购的价格,绝对不会溢价太多。
  冯宇一挑眉毛,只有一千亿美元出头了?这个价格,应该低于其真实价值了。毕竟立拓除了铁矿石,还有其他多种矿产资源呢,而且技术优秀,还拥有许多富矿。
  “财务情况呢?立拓是上市企业吧,他们今年是否亏损了,明年预计亏损额或者利润有多少?还有仔细查一下,他们的财务上是否有造假问题。”
  财务如果不是真实的数据,那么他们的分析就会出现错误,影响判断后,他们可能要多付出很多钱。
  既然今年钢铁行业整体下滑,那么立拓公司出现亏损也很正常。某一年亏损,并不代表这家企业一直会亏损,毕竟他们还有许多矿产在,这些也算是保值的不动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6/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