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1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4/1174

  “你要学的还很多,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尊重。无论是刘勇好还是宗庆先,你换成他们,绝对没有现在的成就。这些,你多跟陆少学学吧。”
  ……
第2012章
年轻化与讲资历
  周邦汉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上有这么多问题,而且他看到冯宇明显还是收着说了,如果都说出来,恐怕会把他说的一无是处。
  “来来来,吃东西,我都饿坏了。”陆少插了一嘴。
  周邦汉闷头吃东西,冯宇则跟陆少聊了起来。陆少这段时间工作很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过了年,他就要顺序接班了,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
  一任五年,他就有机会再次向上。不过最终能走到什么位置,取决于他自身,家里已经不太能帮得上忙了。
  他能走的这么顺,也多亏了冯宇的指点。如果不是冯宇,恐怕当初他就会被牵连,连汀级都没戏,前世的陆少不就是如此么。
  而后来他的几次重要选择,也都是冯宇给了建议。并且每一次冯宇给的建议,都非常不错,无论是去企业,还是到布委,他都很轻松的做出了成绩,没出现什么意外。
  他内心对冯宇是充满了感激,很庆幸自己能交上这么一个朋友,甚至他觉得是自己占了便宜。
  家里也跟他说过,要他一定跟冯宇保持良好的关系。冯宇的能量,不可小觑。
  就说那个张瑞强,如果不是有冯宇帮忙,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吗?张瑞强有什么根基啊,还不是政绩显著,而且非常的耀眼?
  陆少跟冯宇岁数更为接近,两人或许更能聊得来。家里给陆少的支持也就这么多了,陆少年纪轻轻,就走到如今的位置,多少人为之侧目呢。
  再想往上走,需要的助力更大,需要的政绩也更硬!
  由于跟冯宇成为朋友,陆少在经济方面颇有建树,很是得到一些老人家的看重。现在不是提倡干部年轻化么,否则陆少此时绝对走不到这个位置。
  许多人说干部年轻化是好事,这是跟国际接轨,年轻人精力更好,接受新事物能力更强,受到教育程度更高,更容易激发活力,更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可是许多人属于赵括、马谡这样的,纸上谈兵很牛,出谋划策也很厉害,真正让他独当一面了,很多缺点就会暴露出来。
  过去的许多干部都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走上去的,经过了层层锻炼,能力不断提升,经验十分丰富。
  而不断的强调年轻化,或者过于强调年轻化,就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
  比如周邦汉,如果放在过去,哪怕是家里很有能量,也无法把他推到这个位置上。这种亚洲顶尖的国资控股企业,哪儿轮得到他这个岁数执掌啊,不是每个人都是伊犁的潘钢,能够如此年轻,就走上高位。
  有些时候,资历确实很重要,因为资历代表着威望,而有威望,他的政令才能转化为执行力,才能让理论上一些很不错的策略,真正不会走样。
  而且岁数大的人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审时度势,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很多时候做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完全不同的。
  任何一件事,都有两面性,能把优点不断放大,缺点不断缩小,那就是成功了。
  这一点上,冯宇认为哈尔滨机械制造集团做的更好,高管的资历与能力并重,年轻人同样可以走上更高的岗位,同样能赚的更多,但是最终拍板的那个人,一定要有一定的资历和威望,否则企业很容易出乱子。
  就比如风雨物流,当初吴志刚没去之前,各高管之间相互不够配合,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李世强都头痛死了。
  吴志刚虽然也年轻,但是最初他当泰华贸易公司经理的时候,带领的就是一些年轻人,威望也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
  后来冯宇不断的提点,让他一步步成长。重要的是吴志刚算是从下面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能力得到广泛认可,非常有群众基础,也就是说能够服众。
  在冯宇组建泰华控股集团的时候,吴志刚成为副总裁,也没有任何人说不合适,姜万猛、徐立华等资历不是比吴志刚老得多,但现在吴志刚成为第一副总裁,他们也没有任何人说不合适。
  当然,冯宇也认为林跃这个北大仓集团的董事长不太合适,很多问题,林跃都已经看出来了,但是却没有阻止周邦汉的行为,这就导致了周邦汉对林跃的轻视,然后内心不断膨胀,好高骛远。
  那时候宗庆先没有反对周邦汉成为北大仓集团CEO,就是因为有林跃的存在,他认为林跃会把控好大方向,北大仓集团的发展不会偏离既定的轨道。
  但是事实却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同,林跃守成有余,但是无法带领北大仓集团更进一步。周邦汉有一些不错的想法,但是没有实施的能力。
  偏偏周邦汉还自视甚高,以为自己能力极强,完全看不起宗庆先他们,认为他们就是赶上了好时候。
  可是赶上好时候的人多了,为什么只有少数的人才崛起了?这里面不只是有眼光和胆量的问题,还有能力的问题。
  古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年纪更大,阅历更加丰富,人脉更广,做许多事情,会更加的容易。
  冯宇对泰华控股和风雨控股那边培养年轻人也是不遗余力的,他要让这些管理层形成一个后备梯队,保证企业未来永远有足够的人才。
  这一点,他也告知了那些子公司。他不会插手现在这些创始人的管理,但是如果未来换人了,而这个人冯宇不满意,那么冯宇也不会介意换掉这些人。
  就像北大仓集团一样,周邦汉无法带领企业更好的发展,那么就让他离开。哪怕是现在的林跃,冯宇也说不定会让他提前退休或者换个窝等退休。
  冯宇不想自己规划好的企业走上了歪路,他不希望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他希望看到企业不断的强大下去,然后站立在世界之巅。
  这个时间哪怕长一点也无所谓,但是企业的发展一直要不断向上,不能落后,更不能掉队。
  他还想着早点彻底退休呢,现在要安排好一些企业的发展方向,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他要亲自去跟刘勇好谈谈,希望能够打动对方。
  ……
第2013章
招揽刘勇好
  历史上任何一个大企业的发展路上,都充满了收购与兼并。包括微软、可口可乐这样的行业第一也都是一样。
  哪怕是风雨电子、风雨电器等,也收购了不少的小企业,合并了对方的优质资产。
  很多时候,世界第一的企业,都是合并后才坐上了那个位置,比如北极熊矿业集团,如果不是收购了立拓集团,怎么有如今的地位?
  但是一味的兼并扩张,也会带来极大的隐患,像是世通集团,不就是这样破产的么。市值接近两千亿美元,结果一步踏错,百不存一,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所以企业的收购扩张,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产业,并且要量力而行。而这其中有一种办法,比较稳妥,那就是兼并。
  兼并就是一种根据契约关系的所有权合并,不过一般都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甚至未必会保留小企业的品牌。
  而两家公司如果规模差不多,或者地位相差不是特别大,这样的企业兼并是最具优势的,不过也是最不容易的。
  因为地位相差不大,谁愿意成为从属关系呢?尤其是那些企业股东,他们都想掌控企业的权力,尤其是经营管理权。
  当初必和必托之所以没能收购立拓集团,一个是因为差钱,另外一个就是无法满足立拓集团管理层对于权力的需求。
  可这在北大仓集团与希望集团之间,这个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冯宇决定亲自跟刘勇好谈谈,希望让刘勇好同意合并,将希望集团变成北大仓集团的子公司,双方能够合并提升的地方有很多,规模和效益一下子就上去了。
  不过这里面的难点,就是希望集团是刘勇好说了算,或者说是他们兄弟四人说了算,而到了北大仓集团,将会是谁说了算?
  ……
  “老刘,这次请你过来,是想重谈北大仓集团与希望集团整体合并的事情。你先听我说完条件,再决定是否答应。”
  “我知道你们四兄弟的希望集团做的非常不错,华夏民营农副产品企业龙头,在全世界也是赫赫有名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够执掌全世界第一的农副产品企业?而这一切,并不是镜花水月。”
  “我知道之前周邦汉跟你谈过,你跟他不欢而散,但是我是什么人,想必你也清楚,说起来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刘勇好兄弟们都是民生银行的股东,虽然现在只是小股东了,但是刘勇好还是董事。并且在光彩事业上面,刘勇好是最主要的发起人,冯宇当时也是格外的支持。
  北大仓集团与希望集团在饲料等生产销售上面,也是没少合作,甚至不止是这些,还有其他产业也多有合作,双方本没有什么冲突,合并后的利益,也是看得见的。
  “我想请你来担任北大仓集团的董事长,甚至可以兼任CEO,或者说让你家老大成为董事长,你来当CEO,这些都没问题。”
  “按照北大仓集团与希望集团的规模来计算,北大仓集团市值大概是希望集团的三倍多,资产是你们的三倍左右,你们的资产并入到北大仓集团旗下,我保证不会少算你们一分钱。具体怎么核算,你可以提出来,我们商量着来。”
  “而且希望集团的管理层,暂时也不会动,到了该动的时候,我相信你不会手软,你也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事业被庸才破坏掉。”
  “甚至你们四兄弟,都可以进入北大仓集团的董事会,如果你认为这样有必要的话。哪怕是你想培养你的女儿成为接班人,这点我也不反对。”
  “宗庆先的女儿在娃哈哈上班,姜万猛的儿子在风雨电子上班,徐立华的儿子也在爱华电子上班,甚至我在国外的子公司,那些股东的子女想要接班管理权我都不反对,只要你能证明他们有这个能力,能带领我们企业更好的发展就行。”
  冯宇从来不反对接班,不可否认的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能够跟随长辈亲身感受、学习管理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也学不到的。
  甚至现实一点,穷人家的孩子不是不能成才,但是成材率远低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哪怕是犯罪率,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更高,只是不太被报导出来罢了,因为他们自身的关注度没那么高。
  冯宇这个条件,让刘勇好更加动心了,他的女儿,还有可能接班?
  “我在国外也有一些面子,许多方面可以帮得上忙,如果北大仓集团的发展需要我帮忙,我绝不会推辞。”
  “这些条件,不知道能否打动你?”
  冯宇看着刘勇好,希望刘勇好点头,那么北大仓集团的规模,将会再次扩大很多,跻身世界第二,距离世界第一也不会太远了。
  “冯董,别的我不谈,你说的这些,我相信。但是我记得北大仓集团的控股方是龙江国资,他们会同意股权被稀释?”
  “而且我要重新分配股权,我们兄弟的希望集团并入到北大仓集团,正常情况下差不多有百分二十五左右的股权吧,我要求我们也要有这么多的投票权。”
  给了股份,却不给那么多的投票权,万一将来冯宇退休了,不管这些了,他找谁去?尤其是这里面涉及到国资,他觉得很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4/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