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1174

  尽量将事儿闹起来,这样消息传得更快,但不能动手,也不要吃亏。如果对方要来横的,那就跑,冯宇会来帮他们找回场子!
  内退的工人,一汽的职工子弟都可以招,但绝对不能招一汽的在职职工,那机械公司可就真不占理了。
  马爱国也在两位面前拍着胸脯保证,肯定给汽车分厂招回来至少三十名熟练工,保证都是四级工以上。于是他带着十多个工厂宣传处的职工,开了两辆小面包来吉城一汽门口。
  特意选择在工人倒班的时间,很多工人并不住在厂区,一出厂门,就能看到他们的条幅。
  再加上马爱国让人拿着大喇叭喊,喊机械公司招聘的条件,喊机械公司的福利待遇。虽然喊来了一些不上班的一汽工人和家属,但也把叶林华这个保卫处的人喊来了。
  叶林华一看,这么多人干嘛呢,他还以为门口出事故了呢。要是里面有他们一汽的职工,那就绝对不能让自己人吃亏了。
  可凑近了一看,才知道竟然是哈尔滨机械公司招聘的,他这哪儿能干啊,这他妈不是到澡堂子买拖鞋么!
  可吵了两句,他竟然没吵过马爱国。马爱国以前可是机械公司宣传处出来的,负责的就是宣传工作,叶林华一个平时只会骂人跟动手的大老粗,怎么吵得过马爱国。
  赵总来了,让他抢条幅,他也没敢,那可真是越权执法了。如果对方是个平头老百姓,他还不怕,可对方也是一位领导,要是动手,可不太好弄。
  赵总指着马爱国的鼻子:“你招聘内退工人,在我们一汽门口,这还用解释吗?”
  马爱国慢条斯理地说道:“赵总不太懂法律吧?我上面可没有这么写,是你自己想的。当然,如果你们厂的内退工人主动申请要来我们机械公司汽车分厂,那也怪不到我们头上。或者赵总可以在厂里宣布,不准到我们机械公司挣钱,哪怕要穷死了,也要咬牙挺住,不能羡慕,不能妒忌。”
  马爱国吵了一会儿,看到赵总已经急了,让叶林华动手抢,出了事儿他负责。马爱国马上招呼大家将条幅收起来,往车里一装,开车离开。
  赵总不知道的是,刚才在吵架的时候,已经有人偷偷将一些宣传手册发了出去,这会儿肯定好多工人都知道了。
  第二天,一汽工会主席看着桌上一大摞的内退申请,头发都快揪光了。这他妈是怎么回事,怎么有这么多人要内退?这个五十四岁,工人五十五就能退休,你一年都等不了?内退跟退休工资差多少不知道吗?还有这个,才尼玛三十六岁,你家里有人接班吗?
  工会主席问了问秘书,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这些人,都是打算拿着一份内退的工资,然后去哈尔滨机械公司上班挣钱。本来距离也不远,甚至周日休息一天都能回家。更何况机械公司给的返聘工资,竟然比一汽职工的工资还高!
  当工会主席,各车间主任都来找赵总的时候,赵总都快气疯了!这哈尔滨机械公司,也太不要脸了,这还是兄弟城市的兄弟工厂吗?
  “这次内退的,一概不批!谁要是不服,工资停发!还有,不准在厂区内传哈尔滨那破公司的事儿了,谁要是再传,也把工资给停了!”
第284章
重工设备大甩卖(上)
  半个月后,冯宇看着马爱国的报告,对马爱国的工作非常满意。居然从一汽招来了五十多名熟练工,并且职级都不低,其中竟然还有三名六级工,简直是意外之喜。
  再加上从机械公司调过来的工人,还有从哈尔滨其他工厂招收的内退熟练工,已经足以保证汽车厂正常运转了。
  如果不是林省的吉城领导打电话给哈尔滨领导,可能还能从一汽和吉城其他企业招来更多的人。张瑞强听说后,很肯定这绝对是冯宇的主意,别人想不出这种损招。
  他打电话给李明德后,李明德也表示接受市里的批评,不去兄弟工厂挖人了,其实是已经挖够了。
  汽车分厂的厂区也开始建造,估计在八月份,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速度不够快,但冯宇也算满意,今年年底之前,肯定能有一批新车上市。
  最后一批飞机也在四月份正式抵达哈尔滨机场,各航空公司人来验收之后,算是完成了合同。
  这次卖飞机,总价超过十五亿RMB,冯宇的利润接近五个亿RMB。这一次倒腾飞机,各方都很满意。
  各航空公司省了钱,以很低的价格,现货采购到了一批大型飞机。哈飞厂也很满意,冯宇承诺他们的发动机样机跟技术,都已经送到,让他们省了很多研发的费用,并且获得了更多的上层拨款。
  苏联那两个飞机厂也很满意,将卖不出去的飞机换回了一大批的生活物资,改善了工厂工人的生活,也充实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冯宇跟基里连科自然更加满意,他们两个赚的是最多的,还都扮演了好人。
  只不过这次冯宇要米格的技术参数,让基里连科非常为难。米格系列他们也不是没往外卖过,但核心部分,都做了保护,让你拆卸之后,只能得到损坏的部件,根本无法研究,也就保证了技术不会外泄。
  米格可是苏联最得意的战斗机,技术资料保存的自然更加严密。基里连科本身也不想答应冯宇,更何况他也根本不敢弄。这可不是民用客机,他根本接触不到这种等级的机密资料。
  但冯宇说了,如果弄到这个技术资料,其他资料可以少一些。再说冯宇要的也是那些淘汰的资料,并不是要现在最先进的,哪怕是米格最初代的战斗机技术资料也行。
  基里连科这才答应下来,如果要老旧淘汰机型的资料,那还真不是没可能弄到。比如米里直升机设计局的资料,他不就弄到了一些么。
  自从冯宇跟他说过苏联反正要解体了,让他趁机大胆一些,多为自己某求一些利益后,基里连科的胆子果然大了很多,几次都问过冯宇,要不要枪支大炮什么的,他可以在边境偷偷交易,价格保证便宜。
  这点被冯宇拒绝了,弄那个回来干什么,当军火商?在华夏,你要是敢动军火,那就等着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吧。不过冯宇对于技术资料依然非常感兴趣,如果基里连科能弄到那些军火的设计资料,冯宇还是很开心收下的。
  资料可以通过哈飞厂捐给国家,但直接捐军火,除非是战时,否则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如果不是基里连科在矿企股份上亏了冯宇一些,要用这些补偿,军火的技术资料冯宇都不打算要。
  当然,基里连科之所以敢这么承诺,也是跟他父亲刚刚被提拔到了中将有关。塞申科当上中将之后,对冯宇也更加感激,在加上在矿企入股上面,冯宇竟然说只要给他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多少钱都行。
  而冯宇果然也没食言,竟然拿出来二十亿美元入股。他明明记得,当初冯宇找他帮忙贷款卢布的时候,根本没有多少钱,现在怎么忽然能拿出来这么多?这也让塞申科更加坚信,冯宇在华夏上层肯定有关系。
  塞申科也为了将来得到冯宇更多的消息,好让他能更进一步,同意帮助基里连科,弄到一些技术资料,让其交给冯宇。
  冯宇其实对这些根本不太在乎,能弄多少,他也一毛钱换不到,只能捐赠。他其实更喜欢的是基里连科承诺的提供一大批苏联重工业设备。
  重工业不但可以出售,冯宇自己也可以留用一些。生产汽车,对材料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而且上次买了一台超高功率电炉给哈飞厂后,已经不止一家大厂联系过泰华公司,也想要这个超高功率电炉,还有点名订一些其他设备。
  这些冯宇都嘱咐吴志刚暂时口头答应下来,能弄到,肯定卖给他们。更何况这个利润真的不错,而且弄到就绝对不担心卖不出去。
  重工业,华夏跟苏联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冯宇倒腾过来,里面的利润空间也很大。不要以为有了更好的设备,华夏的工业水平就能提高一大步,如果观念无法转变,用不了几年,当这些设备再次落后之后,还是会出问题。
  比如最初机械公司,拿到了苏联的先进设备跟技术资料,但根本不考虑技术革新,市里领导一味的抽取利润,要不是冯宇成了大股东,改变了做法,机械公司不出十年,还是会跟前世一样,陷入技术落后,产品卖不出去的尴尬境地。
  别的地方冯宇管不到,但机械公司是绝对不会再发生这种情况,他会让机械公司的技术,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并且目标成为世界领先。
  这虽然暂时需要投入不少的资金,但这样才是良性发展,才能让机械公司的产品,一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哈尔滨最近又来了很多人,都是各工厂的采购人员,听闻又有苏联的二手设备抵达哈尔滨,他们来看看有没有适合他们厂的。
  ……
  “我国领导人江大民,受苏联方面邀请,决定于本月6号访苏……”
  张瑞强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内心在疯狂翻涌。冯宇预言的领导人访苏,竟然真的发生了,就连大概的时间,都说对了。这么说,苏联真的今年就要解体了吗?
  看完新闻后,张瑞强走进书房,摊开一份早就写好的稿件,开始在上面详细修改。明天,他要把这份稿子拿给省1号看看,然后投稿《人民日报》!
第285章
重工设备大甩卖(下)
  “张瑞强,这就是你说的那份重要的稿件?简直一派胡言!你说苏联要解体,这点我可以理解,现在苏联经济崩溃,确实很多人认为苏联会解体,但你居然还预测出了苏联解体的具体时间,你这是哗众取宠!”
  省1号很不满意的看着张瑞强,他很欣赏张瑞强的工作热情,能力也不错,但从来没发现,张瑞强竟然是一个表现欲如此之强的人。
  预言苏联解体他能理解,但预言具体时间,对了,平步青云,错了,整个政治生命就走到了尽头。但这个预言,可能对吗?中央那么多领导都分析不出来,张瑞强接触的信息量远不如领导呢,凭什么能分析出来?
  “领导,我这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我有具体的消息渠道。您看完我这份稿子,上面有具体的分析。”
  “具体的消息渠道?什么渠道?”省1号很好奇,张瑞强不像是在狡辩的样子。
  “领导,您应该也听过泰华公司吧,就是那个入股机械公司的私企,跟哈飞厂、电机厂合作开发加湿器、电风扇的那个。他们最初就是做对苏贸易起家的,我跟他们公司的总经理冯宇也认识不是一年两年了。他们苏联的合作伙伴,是一位军方领导的公子,那位军方领导的上峰,是叶李钦!”
  “谁?叶李钦?”
  “没错,就是目前苏联呼声最高,接替乔夫的人。而且冯宇还跟我说了,苏联此时经济已经崩溃,他们会迫切的寻求我国的支持,所以我国领导人江总访苏了。但我国的支持,恰恰就是乔夫被推翻的诱因。领导,您可以想想,苏联领导需要我国的支持,这是否会被苏联民众认为,是一种叛国行为?!”
  省1号眼睛猛地瞪圆,他这才发现,似乎张瑞强说的很有道理。乔夫要华夏的支持,也恰好说明了乔夫对苏联的掌控降低到了最低点。
  苏联强则强矣,但还是有很大可能会解体的。张瑞强如果真的得到了确切的内部消息,推算出苏联解体的具体时间,还真有很大可能!
  “这个稿子你放这儿吧,我再看看。”
  ……
  哈尔滨火车站的站长这几天可忙坏了,每天接到各种找关系的电话,每个电话都让他不知道怎么拒绝,所有的电话都是一个目的,要车皮,运送大型机械设备。
  他问了下面的人,才知道泰华公司竟然又从苏联弄来了一大批的工业设备,而且这次还全部都是重工业设备,是欧美原本对华夏技术封锁,绝对不卖的设备。
  泰华公司原本就弄过苏联的工业设备,但都是轻工业,这次竟然弄到了重工业,让人根本想象不到。重工业,可谓此时大国最重要的技术实力之一,产品都很少出口呢,泰华公司竟然能弄到设备。
  而且听说这些设备,都是八五年以后的设备,在世界上技术都算是领先的,苏联从来不对华夏出口,这泰华公司不知道怎么弄的,竟然弄到了这么多。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这批设备的价格,比国际上的报价还要便宜三成!
  现在哈尔滨很多人都在传,说泰华公司是属于国家有关部门的,代表的是国家,所以才会这么便宜,都是为了国家建设么。
  但也有人说,泰华公司就是一家私企,只不过老板特别有本事,能弄到别人弄不到的苏联东西。这种说法,很少有人支持。国家都弄不到的设备,你一个私人能弄到这么多?
  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不得不说,国人的想象力真的爆棚。很多想象出来的版本,冯宇听了哭笑不得。
  我姓冯,领导人就没有这个姓的,居然还说他是领导人的私生子!
  当然,这些传言,冯宇没有想办法阻止,任其随便流传。越是这样,敢来找泰华公司麻烦的人就越少。
  虽然冯宇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关系,但远远不够。这个年月,领导的一句话,有时候会凌驾于法律之上!
  冯宇每天就是在公司晃悠一圈,签署几份销售合同,连学校都很少去了。
  因为基里连科实在是太给力了,送来的苏联重工业设备越来越多,就连吴志刚都经常要蹲守在火车站,公司只能是冯宇来坐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