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1174

  “什么农场格局太小了,就建在农场,你去给我弄好!那粮食加工厂的扩建,也不行了呗?”
  “老爸,当初我建造那么大的厂子,您还觉得浪费呢,现在怎么觉得小了?粮食厂也是一样,要开分厂,可以在辽省,还能趁机进军京城市场。这就像打仗一样,要战略布局,一个兵团,守住一片地盘,这样才能发展壮大。”
  “嗯,那行,你也去给我弄好,粮食厂和天蓬猪场的账上有近千万呢,够不够用?”
  “不够您也不用担心,有您儿子呢。不过这回咱可说清楚了,那边请人管理,您别两头忙活了。有空带我妈出去旅游,国内玩够了,咱们出国玩。去年您去京城看亚运会,不就挺好的么。老爸,您放心,我保证,以后全国人一提到猪,就能想到您。”
  “嗯,嗯?臭小子怎么说话呢,看来好久没抽你,你皮又痒痒了!”
第307章
爱华的定位
  “光正,我打听到,风雨咨询的资金忽然大量转移到了美国,你说冯宇这是想干什么?想到美国发展吗?”付荣进皱着眉头问道。
  “老豆,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即使冯宇将香港的资金全部转走,他内地的生意也绝对不会放弃。别忘了,他是一个内地人。再说内地的金融,比不上香港,冯宇要想做金融,还是会来香港的。大伯昨天告诉我一个消息,前几天,威尔逊大律师也去了一趟美国。”
  “威尔逊?这么说,冯宇是在美国投资了什么东西?”
  律师出马,应该是签合同。付荣进非常想知道,是什么投资,需要将风雨咨询的资金掏出大部分,数额可有好几亿美金呢。
  “老豆,您还是别盯着人家风雨咨询了,既然这次冯宇没提,那么就说明这次投资人家没准备带我们。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将爱华公司的销售做好。”付光正倒是对此很看得开,他现在就认准一个道理,以诚待冯宇,冯宇也肯定会以诚待他!
  “嗯,香港、澳门、台湾这边,我来给你安排,内地就靠你自己了。”付荣进点点头,香港爱华公司,市场是整个大中华地区。
  付家的销售渠道非常健全,但在内地,还未建立起来。本来付荣进的意思,是找一家内地的大型销售公司做代理,但付光正拒绝了。
  付光正很清楚,冯宇在内地,已经有很成熟的家电销售渠道,家电当然包括录音机,随身听,应该也没问题吧?
  再说爱华本身就是AIWA的大中华区销售公司,AIWA的控股大股东就是冯宇,冯宇怎么会拒绝呢?
  如果不是因为AIWA先跟付家合作成立了香港爱华公司,付光正认为冯宇会亲自在内地销售AIWA的产品。
  付光正在内地做过市场调查,内地现在有随身听在卖,主要品牌,是索尼。而他也买了索尼的进行对比,无论是外观、音质,还是价格,AIWA的都全面领先。
  尤其是音质,这个最为重要,相信在内地推出高保真概念之后,销售肯定不会太差。
  ……
  “你想要我们泰华公司电器经销商的联系方式?可以啊,一会儿我让吴志刚拿给你。不过,你知道怎么跟那些经销商谈吗?”冯宇笑眯眯的问道。
  付光正心说,虽然你冯宇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我们付家谈过的经销商成千上万,我难道还不懂得合同谈判了?
  但冯宇说的,肯定不是这个意思,难道这谈判,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应该怎么谈判?”付光正好奇的问道。
  “我手中的这批经销商,可以说都是各省的龙头经销商,资金和渠道都非常不错。如果是你谈,你打算给他们什么条件?”
  “一台随身听,给他们十块钱的利润,这个应该很高了吧?”
  现在随身听的售价,要超过百元,这放在内地此时年平均收入不足一千五百块来看,绝对是大件,甚至可以说是奢侈品。
  十块钱的利润,已经是非常高了,付光正认为,这个条件,那些经销商应该都能接受。不用算太多,一年一个经销商卖上万台,那就是十多万的利润,那还少吗?
  “不是说你给的低了,而是说你给的高了。”
  “给高了?”付光正一脸的困惑,十块钱的利润,还高了吗?
  “我认为,一台随身听的利润,给五块钱就行。然后设立奖励机制,就是销售量达到多少,就给一定比例的奖金。这样他们最终可能拿到的利润,不足十块,也有可能超过十块,但超过十块的,肯定销售量比你预期的要高!”
  付光正点点头,这种销售奖励制度,他们家也做过,他一听就懂了。但那样来算,保底销量是不是要定的低一些,一万台,那些人能答应吗?
  “这个我懂,也知道怎么操作,可是保底销量呢,我原本是想跟他们商量,保底销量一万台每年,如果这么弄,是不是还要降低一些?”
  冯宇内心暗笑,付光正对内地市场还是不够了解啊,至少冯宇从今年的无叶风扇销售上,就能推断出内地的富人越来越多,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前世不算其他品牌,单是索尼的随身听,Walkman,就创造了每年几百万台的销量。而内地的总销量,一年绝对超过一千万台。
  虽然现在时间比较早,索尼在内地一年也不到二十万台的销量,但那是索尼质量不行,音质不好,不如那些大录音机,而且索尼的宣传,也没有抓住重点。
  随身听的消费主力人群,是青少年,是中学生。而前世的时候,那些中学生缠着家长买随身听,借口是什么呢?学英语!
  索尼的宣传,还是在听音乐上面,在内地父母看来,听音乐,就是玩物丧志!学英语,就是好孩子。
  冯宇连广告都想好了,一个中学生,带着随身听,听英语,听俄语,学习知识。那些盲目的家长,不但不会阻止,甚至还会主动买给孩子。
  至于是真听英语学习,还是听英文歌,这点冯宇就管不着了。但这样一来,随身听一年的销量,绝对能超过付光正的预期,至少冯宇认为,今年这半年时间,达到五十万台销量就没问题!
  “保底销量一万台,太低了,最少一万二。记住,我说的是一个省的平均数。其中一些省份,还应该提高,比如京城、上海、广东等省份,还有一些省份,则不做任何要求,比如蒙新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人本来就少,城市发展也慢。但至少能有二十多个省份,年平均数在一万二以上。我说的不是一整年,而是从现在,到年底的时间。”
  “什么?从现在到年底?这才半年时间,你认为一个省平均销量能超过一万二?那一个月岂不是能有两千台的销量,这可能吗?我做过市场调查,索尼去年一年的销量,还不到十五万台,今年才有望达到二十万台,我们这半年时间,您就认为能超过?”
  冯宇笑眯眯地说道:“广告的事情,交给我。之所以索尼的销量上不去,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索尼是日本企业,而爱华,是我们华夏人自己的企业!”
  前世爱华在内地能超过索尼,靠的就是爱华这两个字,让消费者误以为这是华夏品牌。不过这辈子他们不用误会了,这爱华,现在就是华夏人说了算!
  华夏的市场,还是交给华夏人掌控吧!
第308章
你们不想做了?
  冯宇虽然说得很好,但付光正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可能。要说一年时间,追上索尼的销量,付光正认为绝对没问题。但半年的时间,就想超越索尼一年销量,这太难了!
  索尼是什么公司,世界顶尖的大公司,电子产品的巨无霸!AIWA去年还是索尼的控股子公司呢,要是AIWA真的能有全面超越索尼的实力,索尼会把AIWA的股份卖给冯宇?
  付光正觉得,冯宇太过乐观了,索尼虽然没有全面进入华夏内地市场,但凭借索尼在欧美的成绩来看,成为华夏市场的永远老大,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冯宇只是对付光正说,不如你先按照我说的跟那些经销商谈谈,如果那些经销商接受,当然最好,如果不接受,那么再按照你的想法来谈。
  付光正想了想,并没有返回香港,而是将那些经销商,约到了哈尔滨来谈。这样随时可以跟冯宇沟通商量,免得冯宇觉得是他没谈好。
  那些经销商听说,有一款新的随身听品牌,要找经销商,他们一个个虽然有兴趣,但决定联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利润。
  毕竟销售渠道在他们手里,他们只要统一口径,就不怕利润抬不起来。
  但他们得知约他们去哈尔滨谈的时候,脑海中都冒出了一个人的样子,那个人脾气极臭,动不动就让人滚蛋,但偏偏销售的产品,还非常好卖,让他们都赚了不少钱。也正是跟这位合作,他们才能有今天。
  当初跟他们规模差不多的经销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而凭什么他们脱颖而出了呢?还不是靠着卖这家公司的产品,才能一步步走在了别人的前面。甚至现在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地盘,都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提起他们的名字,人们脑海中都会冒出同样的想法:这个人啊,是个大老板,有钱!
  ……
  “黄老板,这香港爱华公司,你了解过没有?”
  “我虽然在广东,可香港的爱华公司,还真没听过。还有什么爱华牌,我也没听过,应该是一个新的电子产品品牌。”
  “可公司叫香港爱华公司,不应该注册地在香港吗,为什么从最南面,约我们到最北面来谈?你觉不觉得……”
  “你是说,这香港爱华公司,跟泰华公司有关?”
  “怎么就没可能,公司的名称,都有一个华字啊。”
  “可联系我们的,并不是泰华公司的人啊。”
  “但我们这些人的联系方式,这个爱华公司是怎么得到的呢?”
  这帮经销商相互之间也都熟悉了,互相打听,到底这个香港爱华公司的老板是何方神圣。可谁都不清楚,甚至之前都没听过这家公司的名字。
  ……
  “各位老板,我是香港爱华公司的总经理付光正,今天约各位老板过来,是想谈一谈我们公司的爱华牌随身听与各位的销售合作。各位都是各地区最成功的经销商,我相信我们合作之后,肯定是双赢……”
  付光正租了一个会场,跟这些经销商谈,没有用泰华公司的会议室。他按照传统,先夸了一下这些老板,然后介绍产品的特点,希望能吸引这些老板,跟他合作。
  可惜付光正说了半天,这些老板的反应,似乎并不太热烈,甚至还有人打哈欠。
  付光正内心有些着急,怎么回事,难道他说的这些优点,还打动不了这些经销商?如果经销商们不动心,那一会儿怎么压价?
  “付总,你直接说批发价好了,我们看看合不合适。”有人懒洋洋地说道。
  “批发价一台一百五十块。”
  “这一百五十块都包括什么?就一台随身听?”
  “还有配套的耳机和一盘试听磁带。”付光正解释道。
  “那些都是标配,也就是说,批发价一百块,那么运费谁来承担?”又有人问道。
  “运费当然是你们来承担,我负责将产品运送到广州的港口,我们这是进口产品,价格高一些是正常的。”
  “市场上一台随身听的售价在一百五十块到两百三十块之间,你批发价定的这么高,再算上运费、仓储、广告宣传等,我们的成本要超过一百七十块。那么我们再批发给次级经销商或者商店的价格该多高?零售价要多高?你一个新产品,零售价比索尼的最新品还高,你觉得能有销量吗?”有人言辞激烈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