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174

  “华梅西餐厅怎么样?我来订位子。”
  朱行长眼睛一亮,华梅的菜可是很贵的,这个冯宇很上道嘛。
  “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晚上五点。”
  当冯宇开着一辆拉达来接朱行长的时候,朱行长忍不住对冯宇又高看一眼。这年月,能买得起进口车的,肯定非常有本事。
  五点钟,李厅长的车准时出现在华梅西餐厅的门口,朱行长快走两步,双手握住李厅长的右手上下摇晃。
  冯宇却只伸出一只手,搭了一下,就算握手了。李厅长的眉头禁不住皱起来,这个年轻人,有些傲啊。
  还好餐厅让李厅长很满意,冯宇点的菜也全部是华梅的招牌菜,什么马哈鱼、小羊排、烤虾之类的全部都点了。
  吃了一会儿,朱行长开口说道:“李厅长,冯老弟公司批文的事儿,还要麻烦你啊。”
  李厅长放下酒杯,慢悠悠地说道:“这个不太好办啊。出口贸易的话,现在国家是鼓励,我打个招呼就能帮着把所有的手续办了。但是进口,现在不太好弄啊。”
  “李厅长,现在国家开放政策,鼓励我们进出口贸易。我虽然是进口,但也是丰富国内产品,提高咱们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
  “你的意思,你是功德无量喽?”
  李厅长这句话说得很不客气,讽刺意味十足。冯宇却不以为意,朱行长比他还着急呢,他可是打听了,朱行长今年的外汇任务也比较重,再说他就不信搞不定这个李厅长。
  “李厅长看这份《人民日报》,咱们国家现在跟苏联是什么关系,正是化解冰冻,恢复友好的重要时期。就说我的客户,每次都能一车皮一车皮的往莫斯科运送商品,这是展示我们国家发展的好机会。再说进口,我们现在需要的一些东西,暂时造不出来,但如果买回来苏联的东西,我们自己研究呢?这算不算是为国家现代化做贡献?”
  李厅长看着《人民日报》,上面的意思很明显,鼓励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跟苏联和美国,签订了很多合作条款。
  沿海那边走在了前面,内陆有国家经济调控,但他们龙江,地处边疆,位置就非常尴尬。
  昨天开会,省里领导还要求外经贸厅重点关注边境口岸的进出口贸易,要多多鼓励,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搞上去。还要他们厅里拿出章程,保证今年能有几家进出口贸易公司,营业额要达到多少钱。
  他其实正发愁呢,现在很少有人做苏联的进出口贸易,在国人的印象中,苏联是老大哥,需要咱们的什么东西吗?苏联的工业产品,价格不得老贵了,怎么赚钱?
  朱行长这时候也凑过去小声说道:“李厅长,帮老弟一次,老弟的银行可还差着不少外汇任务呢。”
  李厅长刚才那么说,其实是欲擒故纵,他巴不得现在有人做进口贸易呢,对上面他也好有个交代,他也有任务啊。
  “你要是这么说,那还可以考虑一下。这样吧,小冯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我回去开会研究研究。”
第33章
这不是市长么
  一顿饭,就将批文的事儿敲定了。冯宇回去之后才想起来,好像今年中苏的贸易就要攀上一个高峰,上面也早就开口子了,他正常跑,也应该能跑下来批文。
  其实一直以来,包括跟苏联翻脸的时候,龙江跟苏联的贸易就没有停止过。官方的没有,走私的可不少。
  冬天一上冻,江面上直接可以跑卡车。关系打通了,检查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商品不就流通了?
  就说拉达和伏尔加汽车,在龙江可是全国最多的地方,甚至数量远超进口数量。
  第二天一早,冯宇开着车来到外经贸厅,外经贸厅跟好几个厅公用一个办公楼,但别的厅门口都有好多人在排队,只有外经贸厅,门口竟然冷冷清清的,由此可见,李厅长的日子肯定不太好过。
  敲门,一个秘书模样的人走出来,冯宇说明来意后,就被请了进去。
  李厅长正在低头看报纸,似乎根本没看到冯宇一样。这套晾人的手段,对付其他人或许好使,对付冯宇,完全没效果。
  李厅长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冯宇正靠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这小子,似乎不着急啊。
  “咳咳~~小冯来了啊,什么时候进来的?”
  “刚来,打扰李厅长办公了。”冯宇客气地说道。心里却腹诽,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信你秘书没跟你汇报!
  “对了,昨天你说你有一个公司,有出口的手续,现在要弄进口的手续是吧?”
  “没错。”
  “这个我们开会研究了一下,手续倒是可以给你办,但你进口的东西,需要限制一下。”
  “上面不让进口的,我们绝对不会进口任何东西。”限制个屁啊,正常商品老子都能赚一大笔钱,还用得着弄违禁品吗?
  冯宇的意思很清楚,进口种类只要允许的,他都做。
  “你一年能进出口多少商品,我是说价值多少钱的?”
  冯宇想了想,伸出一个巴掌:“今年应该就有五百万。”
  半年五百万,一年岂不是有上千万?就算有些水分,那七八百万总有了吧。这个小年轻,生意做得还挺大啊。
  冯宇补充道:“卢布。”
  嘶~~李厅长深吸一口气,卢布?那换算成RMB,一年岂不是有三四千万?这可不是小生意了,一些国营大厂,一年的贸易额也未必有这么多。他们外经贸厅今年的进口任务也才一个亿卢布而已,这小子就能完成十分之一?
  虽然吃惊,但李厅长表面上还要装出镇定的样子。一副不以为意的口气发出一声哦,表示知道了。
  冯宇查过,一年进出口上千万卢布,在龙江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在私企中,绝对是第一。现在李厅长已经知道冯宇公司的实力了,接下来冯宇就要反过来要求外经贸厅给一些便利。
  “李厅长,咱们省缺什么,只要苏联那边允许出口的,您只要说,我就能买过来。咱们省说不定过两年,就能成为对苏贸易最多的省份,进出口公司也会越来越多,税收也会越来越高。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李厅长的领导下完成的。”
  “诶~~都是在赵书记和王省长的领导下完成的。”李厅长乐开了花,嘴上还在故作推辞。
  这个公司能创汇,能增加税收,如果说是外经贸厅鼓励下发展起来的,那对他来说就是一笔硬邦邦的政绩,他退休前,说不定还能向上动一动呢。当然,前提是这公司真有冯宇说的那么好。
  他今天已经叫人到工商查了一下,注册资本不过二十万RMB,居然说一年进出口额度能达到一千万卢布,这小子肯定是要钻空子!
  这年月,各种法律还不够完善,其中有很多漏洞可以钻。比如李世强现在异地倒卖国库券,就算是钻了空子。要是像后世一样,全国联网,统一价格,这生意就没得做了。
  但现在不但能做,又非常赚钱,更不用上税,还合理合法,只不过知道的人,没有几个罢了。
  李厅长不想理会冯宇怎么钻空子,只要能帮着厅里完成任务,其它的他都不想管。这小子要是钻空子被抓住了,那更好,财产没收,李厅长有信心把这个泰华公司变成外经贸厅的下属单位。
  重要的是有了第一家私营公司,他就能跟领导有个交代,也让领导多重视重视他们厅。
  看看别的厅,门庭若市,外经贸厅,门可罗雀!
  “喏,拿着这个条子,去找张副厅长吧,相关手续他会告诉你该怎么办的。”
  批条到手,冯宇看了看,上面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记号,传说领导签字有玄机,甚至就连标点符号都有玄机,反正冯宇是没看出来。
  “多谢李厅长,等批文办完了,李厅长说个地方,咱们聚一聚,我还想听听李厅长的指导呢。”
  李厅长很满意冯宇的态度,不过吃饭就算了,现在上面查的严,尤其他怕冯宇钻空子被抓住,连累他怎么办?
  拿着李厅长的条子,冯宇找到张副厅长的办公室。
  进去看到张副厅长,冯宇总感觉有些熟悉。再一看墙上一些规章制度,负责人张瑞强,冯宇终于想起来了。
  这个张副厅长,不是未来的哈尔滨市长吗?而且正处在九七国企改革的时候,很是被市民大骂了一通。但后来,很多人有说他做得对。如果不是当初壮士断腕,那些人依然不下岗,靠着低保过日子,也不会有后来的好日子过。
  这可是一条大腿啊,未来可是要进入部委的领导,现在抓住了,以后好处多多啊。不过没想到现在他居然在这外经贸厅这种清水衙门,怎么跟他拉上关系,看来还要下一番苦功。
  不求将来这位能帮着冯宇太大的忙,只求他能公正的让冯宇不被别人找麻烦就行。用不了几年,冯宇的公司就会越做越大,到时候你不找麻烦,麻烦会找上你的。
  “张厅长,我来办理一下公司进口的手续。”冯宇将副字省掉了,听起来好听一些不是?
  张厅长抬起头:“材料都带来了吗,拿过来我看看。”
第34章
电风扇
  看着冯宇早就准备好的材料,张瑞强一张张的翻看。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只不过这公司的总经理,好像不是眼前这个人啊。
  “冯兴泰是谁,怎么没来?”
  “那是我爸,出去联系业务了。张厅长,您看着还差什么材料吗?”
  “不差了,这张表格你填一下,材料都放这儿,一个星期后过来拿吧。”
  冯宇有些贱贱的失望,怎么都不为难一下,好方便他想办法拉近关系。不过同时又觉得正常,如果不是官声良好,未来张厅长怎么能一路高升?
  从外经贸厅离开,冯宇心情十分爽朗,这出口的手续办下来,他这公司就该挣大钱了!
  冯宇把公司那些小伙子都派出去,做市场调研。不懂什么叫市场调研?没事儿,你们就去各大市场、商店问问,现在苏联的什么东西好卖,或者想买什么苏联的东西买不到。
  这些小伙子虽然没经验,但是肯吃苦,并且一个个都挺机灵的。可惜把他们都放出去之后,冯宇却后悔了。
  偌大的一个仓库,现在就他一个人,连个说话的都没有。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别说电脑了,连个电视都没有,而且闷得要死,一点凉风都没有。冯宇只能提起精神,开始撰写公司规章。
  这时候忽然来了灵感,简直文思如泉涌,一百零八条根本不够,一千零八条会不会太过分了?
  冯宇在写第三百六十八条的时候,那帮小伙子回来了,一个个都是满头大汗。这才刚到夏天,天气就已经这么热了。
  “明天去买几个电风扇吧,这天气简直能闷死人。”冯宇嘀咕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