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1174

  不只是《人民日报》,还有多个报纸,也刊登了类似的文章,当然,国家几大汽车产业基地的报纸,没有刊登这些文章。
  计委的大领导,将这位发表文章的人,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他想听听,这个人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篇文章来。
  两人谈论了许久,计委大领导也被对方说服了。
  确实,国家在这个五年计划,将汽车工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下个五年计划,即将作为支柱产业。
  如果支柱产业的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那一旦对方将技术撤走,就像当初苏联专家从华夏撤走一样,那么华夏的汽车工业,必然会倒退十年!
  不过事情也没有报纸上说的那么严重,现在的合资,对方的技术都要转让给华夏方面的,可以极大的提升华夏方面的技术力量,在这些技术的技术上,继续深入研发,才有可能追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
  但这个哈尔滨机械公司,竟然能自主研发成功全国领先的轿车,据说某些技术,在世界上也处于前列,这可真是不简单啊。
  虽然他已经知道,松江牌汽车,进口的就是前苏联伏尔加的生产线和技术,并融入了哈飞厂的汽车制造技术,可他万万没想到,两个都不算太强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竟然产生了这么明显的进步。
  那华夏的各汽车企业,能否将技术联合起来,研发出更先进的技术呢?
  如此一来,那么等合资的合同到期之后,就可以不再续约,专心发展民族汽车品牌,做到真正的振兴民族汽车工业!
  而总设计师,此时这也认真的读这篇文章。当这边文章要发表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也点头同意,他喜欢将问题说出来,让大家讨论,不喜欢藏着掖着。
  而且他也不在乎哈尔滨机械公司是国企还是私企,只要是华夏的企业就行。今年的春天,他还在深圳那边巡查的时候,发表了猫论呢。而哈尔滨机械公司,无疑就是他说的那只好猫。
  虽然报纸上的说法,有些反对合资的意思,但他却并不生气,只有大胆摸索,才能找出最正确的道路。这个哈尔滨机械公司,很有意思,应该抽空去看看!
  当天上午,冯宇就接到贾台长的传呼,让冯宇到央台,商谈汽车采购的具体事宜。
  冯宇大喜,双管齐下,果然成功了,以后这些公车,就都换成松江牌好了!什么奥迪、大众、本田,全部靠边站吧!
第441章
先求保本
  从央台出来,冯宇很是不开心。这可是央台诶,居然只订了三十辆车!总价才不到四百万!据说这还是他们超量采购的,原本部里只批了二十辆车的采购量。
  前世一个县城要采购汽车,也不止这么点吧?那时候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兼任其他职务,可能配车不止一辆,现在的政府,实在是太穷了!
  台长做松江-国奥豪华款,副台长才坐尊贵款,下面的领导,更是只能配十万的经济款,要不是还有几辆松江-越野和松江-红星,冯宇都不想卖了,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利润远不如松江摩托车。要是四百万的摩托车,机械公司最少能赚一百多万,可这些汽车,毛利润才十几万而已。
  过两年肯定就好了,冯宇不断的安慰自己。
  央台采购了一批松江牌轿车,给李明德,给机械公司的其他人,打了一剂强心针。这次就连哈尔滨市政府都没有采购松江牌汽车,他们以为汽车分厂,肯定是要赔钱了,冯宇跟他们说的很清楚,这车目前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就是机关单位。
  可就在他们认为元旦前,可能一辆都卖不出去的时候,第一个订单就来了。而且还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一辆两辆,而是三十辆。
  当然,这三十辆,相比于现在一个月一千辆的产量来看,还是微不足道,但总算是开了个好头。
  吴志刚跟那些代理商都联系了,他们没一个人肯交一百万押金代理的,不交押金代理,他们都能做。又要拿出来钱租店面,又要押金,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虽然今年一年,光是松江牌摩托车,他们就没少赚,但短时间暴富的他们,钱花的也快,根本没有这么多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松江牌摩托车,今年的产销量已经是全国第二,超过了二十五万辆。随着明年一些工厂的建成投产,松江牌摩托车的产销量还会提升,必然会成为国内摩托车行业的龙头老大!
  没看市场上新推出的摩托车,外形都开始仿造松江牌摩托车了么。现在松江牌摩托车的车型设计,就是华夏摩托车市场的潮流趋势。
  不过坏消息是一些摩托车厂商,也发现了明星做广告的好处,在央台做广告的好处,这次央台的广告招标拍卖会,好像就有好几个摩托车厂家的老总。
  那些代理商,都不愿意做汽车代理,这点让冯宇很生气,他让吴志刚态度强硬一些,是不是很久不收拾他们,他们都以为泰华贸易公司,离不开他们了?
  吴志刚态度强硬了,但还是没效果,他们是真的没钱!不过他们都表示,可以每人买一辆松江牌汽车,表示对松江牌汽车的支持。
  尼玛,总共就二十多个代理商,每人买一辆,哪怕是最贵的,才能有多少利润,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这时候吴志刚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去年摩托车销售时候采取的办法。摩托车销量第一的,奖励一辆摩托车,那这松江汽车销量第一的,就奖励一辆小轿车!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么大的奖励,还怕他们不出力?
  冯宇想了想,这倒是个办法,但要设定一条底线。不能别人一辆都没卖,就一个人卖了一辆,然后就奖励给他一辆,那他不是白赚了一辆车么!
  冯宇想了想,设定了一个规定,全年销售量不低于五百辆,才能竞争这个奖励,如果销售超过一千辆,不管有几个代理商完成了,每人都有一辆,且第一名还有不低于三十万的现金奖励。
  这个条件,恐怕只有那几个掌握京城地区和沿海市场的代理商有可能完成,其他人,应该也能保证年销量在三百辆左右吧?
  冯宇下了狠心,先给他们提供样车,只需要五十万的押金,六款车全部送过去,但这些代理商,必须要保证有一个店面,能展示这六辆车,哪怕是放在摩托车的店面里头也行。
  现在这六款车,都只有一个亮黑色的配色,亮黑色,其实是最怕脏的颜色之一,而且这经济版上车身的喷漆质量也一般,要是风吹日晒的,万一损坏了怎么办?
  卖出去,损坏了可以拿回来售后保修,但还没卖呢,就坏了,那谁还买松江牌汽车?
  五十万押金,就能提走六款样车,这下子那些代理商全部同意了,还有的问代理了两个省的,是不是也是五十万,但却可以提走十二辆车。
  冯宇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差点没气死,这帮人,脸皮比文东军的还厚!老子说的是一个省!
  “零售价必须按照我们规定的来,百分之五是你们的代理费。每次货款,需打到我们泰华贸易公司的账户上,然后我们将代理费当月返还到你们账户。大家也看看到了,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卖给了央台三十辆车,所以你们销售的目标是哪儿,就不用我说了吧?”
  这帮经销商也都在政府有关系的,这摩托车,他们就没少卖给政府部门,现在不过是将摩托车,换成了更贵的小轿车而已。但他们各自也都清楚,哪些单位有钱买,哪些单位绝没钱买。
  以最便宜的零售价十二万的汽车为例,他们要是卖出去十辆,那么代理费就是六万。哪怕每个月只能卖出去二三十辆,那么一年的代理费,也将有一两百万,而他们要付出的,只不过是五十万的押金和店面的租金而已。
  这种好机会,他们怎么可能错过?要不是摩托车的押金提高了,他们也不是凑不齐这一百万。
  当然,冯宇给出这么优惠的条件,必然也有这保底销售的要求。他打听了一下,今年桑塔纳的产量超过了八万辆,销售一空,奥迪100超过两万辆,同样销售一空。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机关单位采购走的。
  而明年,这些产量还能提升百分之三十,并且市场预估,依然有很大潜力空间。那多了松江牌这些车,应该也不是问题,前提是,能够拿到机关单位的采购订单。
  好在冯宇卖给了央台一些,算是做出了榜样。央台作为国家的喉舌,都采购了松江牌的汽车,下面那些想买车的单位,还不跟着有学有样?
  只要这些代理商,今年能卖出去一万辆车,那么松江牌在汽车项目上,就不会亏了!
第442章
基兄,买车不?
  只有国内这点市场,显然让冯宇无法满意,做生意,哪有目标是保本儿的?临近不是还有一个很大的市场,亟待开发么?
  “喂?基兄啊,你要买车不?”
  基里连科接到冯宇的电话,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他有好几辆车,跑车、越野、商务,甚至还有加长款的豪车,怎么还需要买车?
  这些冯宇都知道啊,为什么会这么问?难道是冯要给自己推荐什么定制款的豪车?那他还真有些兴趣。
  “冯,什么车?什么牌子的?”
  “松江牌的轿车。”
  松江牌?轿车?
  基里连科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有哪家大公司,有松江牌的车。而且这松江两个字,好像是汉语发音,冯宇给他推荐的,该不会是华夏的车吧?
  基里连科这才想起来,冯宇从他这儿买走了好几条伏尔加的整装生产线,这车,难道是冯宇自己工厂生产的?
  “冯,这是你公司生产的车?”
  “没错,质量保证比你们的伏尔加强。”冯宇笑眯眯的回答。
  “冯,说句实话,虽然伏尔加是我们国家生产的,但车的质量,真的不怎么样,否则我们后来也不会大量从英国进口汽车了。”
  基里连科还有一句话没说,除了英国的进口车,俄罗斯的土地上,包括前苏联的土地上,都有很多日本的走私车在行驶,那可是跟他们一直不对付的日本啊!
  宁可买敌人生产的车,也不买自己国家的车,就足以看出来,他们自己的车质量有多差!
  冯宇买回去的,也不是什么先进的生产线,本来就是前苏联的二手生产线,比日本和美国最少落后二十年。而且冯宇还买了相关的技术,就证明冯宇手里没有好技术,这技术也不是伏尔加最新的,你说冯宇能生产出来什么好车?
  他认为,冯宇说的质量保证比伏尔加强,那是比华夏早些年买的伏尔加强,那些车,在俄罗斯也都快淘汰了,比那破车强的车多了去了,他没什么兴趣。
  “基兄,我当然知道,伏尔加的汽车,质量不怎么样,但我们现在生产的松江牌汽车,其实质量可以媲美德国的奥迪和美国的切诺基。”冯宇抛出两个响当当的汽车品牌,吸引基里连科的注意。
  “冯,你确定没有喝酒吗?”
  冯宇“……”你当谁都跟你一样,大早上起来都能整杯伏特加?我根本就不喜欢喝酒!
  “基兄,我很清醒。我想你最好有时间,来一趟华夏,来哈尔滨的工厂,我让你看看,我们的产品到底怎么样。我保证,你会大吃一惊,而且你能赚一大笔钱!”
  俄罗斯可是一个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甚至基里连科的能力,可能不只是俄罗斯,前苏联那些盟国,基里连科应该多多少少都有些办法。
  别看那些盟国,很多都穷的要死,但国家穷,不代表那些国家的人穷。前苏联那么腐败,即使解体之后,肯定还有很多富豪,他们的购买力,不可小觑。
  在未来很多年,俄罗斯的汽车,主要都是进口。虽然俄罗斯工业复苏很快,但汽车,尤其是轿车,一直到冯宇重生前,普京第二次上任,都没什么起色。
  这么说吧,俄罗斯的政府,自己都不采购伏尔加的汽车,可见这车烂到了什么样!听说是技术很多年没什么增长,从世界前列,逐渐变成了世界末尾,甚至后来有人说,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可以跟三胖的国度媲美!这可真是最大的“赞美”!
  冯宇想过了,国内有合资车作为竞争对手,还有进口车不断的涌进来,日本的、欧洲的、美国的,让松江牌很难快速打开市场。
  但是俄罗斯不同啊,他们主要就是进口车,而且主要就是英国车。至于德国?美国和日本?呵呵……前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跟这些国家的关系啊,比跟华夏跟日本的关系更恶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