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174

  那边走海运,时间会很长,冯宇这儿走铁路,距离近,运输快,冯宇很有信心迅速占领东北市场,逐步扩张到整个北方。
  基里连科他们都露出复杂的神色,他们想过冯宇会要很多东西,凭他们的家庭背景,就算是一些违禁品,都能弄得到。但没想到,冯宇偏偏要的是二手车。
  这个他们手中根本没有资源,要大量弄,会很麻烦。可惜牛已经吹出去了,他们不能打自己的脸。
  “冯,二手车我们能弄到,但是量不会很大。”基里连科为难的说。
  冯宇一挑眉毛:“不要紧,你们就挑豪车好了。不管是奔驰、宝马、伏尔加,还是法拉利、兰博基尼这样的跑车,我只要贵的!”
  要是基里连科弄一些拉达什么的过来,哪儿还有什么利润可言?
  欧洲国家相互之间关税较低,一辆同样的宝马,在苏联和华夏的价格能差一倍以上。冯宇从苏联运输二手豪车过来,这边检修翻新,翻倍往外卖,绝对不愁销路!
  “冯,那除了这些呢,你就不想要一些别的?我们国家的很多机械都不错,你不需要吗?”
  冯宇捏着下巴想了想:“那就一些零配件好了。比如农具的零配件,拖拉机的零配件等,我这边还在做市场调查,需要的时候会通知你。”
  “没问题,这些东西我们都能轻松弄到。”基里连科他们都松了口气,这些东西,以他们的门路,想弄多少有多少。
  这次他们有五十万卢布,要了一百万卢布的货,但冯宇却有一百万卢布,要一百五十万卢布的货。
  冯宇这个以物易物的方法,能让双方都能每次多采购一些货物。而双方所持有的货币,在本国使用就可以了,省掉很多麻烦,账面上只有帐,不需要钱!
  谈好了之后,冯宇很好奇的问:“你每次运输那么多商品回去,是怎么交税的?”
  每次基里连科买的东西都很杂,却堆在一起,他怎么过关,怎么交税,冯宇非常好奇。
  基里连科眨眨眼睛:“那些货物都是军需品,我们不需要交税!”
  擦,这帮人比他想象的脸皮还厚啊。打着军需品的名义,大把的赚钱揣进自己兜里。
  不过他们能做到,冯宇可怎么办?他这边公司的名义是私企,必须要交税的。二手车虽然关税比新车便宜多了,但还是很贵。那些金属零配件,冯宇打听了,税率也不低,怎么能合理避税呢?
  冯宇想到做二手豪车生意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跟律师也商量了,可以用其他名义来进口,虽然还是要交税,但交的会少九成以上,而且合理合法。
  进口车要交税,那进口零件呢?进口废铁呢?每辆车只要都把四个轮子拆掉,座椅什么拆掉,就完全变成废铁了!轮胎、座椅等则变成零件进口,到国内可以重新组装成一辆车。
  本来百分之五六十的税率,会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以下,这就是钻空子。
  只要能做个三五次,冯宇手中的一百万卢布,就能变成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那时候他在华夏的金融市场,也就算是排的上号的人物了!
第48章
联系组装
  基里连科他们很快回去了,这边留下了联系方式,泰华公司采购完成后,给基里连科打个电话,他就会联系好火车运输。
  基里连科寻找到冯宇要的商品货源后,也会打电话跟冯宇联系,主要是看冯宇是否接受他们的报价。
  采购的事儿,冯宇交给李世强他们了,都是上次合作后的客户,以上次相同的采购价格跟对方谈就行,能做就做,不能做,冯宇再找别人。
  冯宇自己,则带着吴志刚,再次来到电机厂。
  “冯总,是来看订单进度的吗?放心,肯定不会耽误你们的事儿,第二批也完成大部分了。”
  “恭喜了,听说老厂长要退休,李厂长终于要扶正了吧?”
  “哈哈哈,还没定呢,没定呢。”嘴里虽然这么说,但李厂长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他带领厂子走出了一条新路,让厂子扭亏为盈,老厂长因病要提前退休,这厂长的位子,还能有谁跟他竞争吗?
  “第一个是恭喜,第二个是看看生产的进度,第三个嘛,则是想问问,电机厂做不做的了汽车组装的生意?”
  “汽车组装?恐怕不行。”李厂长遗憾的摇了摇头,他到是想做,但真心做不来。电机什么的,他们厂子里人才一大堆,在国内绝对顶尖,可是汽车,他们厂子里没有人做过,也买不起生产线。送上门的生意,就这么跑了。
  “不是很麻烦,不用什么大型机械,就是把车的轮胎、座椅什么的装上就行,外表再喷个漆,这个咱们厂里的师傅应该没问题吧?”冯宇笑着问道。
  别说是能组装电机的八级工了,就是冯宇,他自己也能装上。
  “只是装轮胎、座椅?我每太听懂。”李厂长有些茫然的看着冯宇。
  冯宇解释了一番,自己会进口几批“废铁”,然后组装成车,外表翻新,对外出售。数量不少,需要一些工人和场地。
  “这……合法吗?”李厂长有些担心的问。
  “也没说犯法吧?汽车销售的批文我来搞定,每辆车要多少钱,李厂长开个价。”
  “这个……我要开会研究一下,明天再给冯总答复如何?”
  冯宇起身:“没问题,如果李厂长为难,我可以去找哈飞厂,他们本身就生产汽车。”
  冯宇走后,李厂长马上召开全厂车间主任以上干部开会。这个活儿到底能不能做,如果能做,应该要多少钱。
  一听说又有活儿干了,这些车间主任一个个争着抢着要做,至于说不能做的事儿,没人考虑过。
  就算这事儿真不能做,他们也不会亏。反正合同一签,如果泰华公司拿不出钱来,他们就把车扣下抵债。责任推给泰华公司,他们一个正厅级的国营大厂,市里还能把他们怎么样?
  市里要是不让做,或者对他们进行处罚。行,工人的工资市里来发吧。
  这个会在讨论了不到一分钟后,就演变成了各车间的竞争。装个座椅轮胎而已,比他们组装大型发电机简单多了,这儿还能不会干?
  冯总不是说了,如果电机厂不做,就联系哈飞厂吗?干什么便宜他们,他们现在日子可比电机厂好过多了!
  要说电机厂其实也不是没钱,账上一直有钱,国家拨款做科研的。可那是专项资金,根本不能动。账上有钱,却不给工人发工资,一些欠款还收不回来,厂里领导压力能不大吗?
  现在好了,有送上门的钱,还有推出去的道理吗?
  就说那个风雨牌电风扇,市面上多好卖啊,听说已经卖向全国了,没有谁说过是劣质商品。厂子的声誉没被破坏,厂子工人还得到了实惠。冯总做生意,还是很靠谱的。
  下午的时候,冯宇接到李厂长亲自打过来的电话。只是装座椅轮胎什么的,他们绝对能做,但是数量太少不行,一次不能低于三十台,而且每台的利润不能低于一千块。
  冯宇一口就答应下来,虽然收费高了一点点,但他绝对能接受。这些车运回来,装好后翻新,他的利润能有几百万!
  冯宇还跟李厂长说好,翻新后的车暂时放在电机厂,他付租赁费,保证一个月内,全部提走。
  等了两天,基里连科终于打电话过来,可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冯宇并不知道,在这个年月,苏联跟前些年的华夏一样,属于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状态。
  他们国家现在跑的车最多的就是波罗纳兹,拉达和伏尔加,还有少量的英国进口车和日本车。
  而冯宇言明,不要苏联车,那就剩下英国进口车和日本车了。其中日本多是走私车,所以驾驶位多在右侧,还需要改装,只有英国车符合冯宇的要求。
  冯宇有些遗憾,只有这么一个国家品牌的选择吗?德系车、法系车等欧洲车你们都不进口吗?
  他这才想起来,苏联跟德法的关系似乎都不太好,就算有进口,数量也很少。要说是民族抵触情节吧,偏偏他们走私的日本汽车卖的还不错,真不知道如何评价。
  算了,英国车就英国车吧,都有什么品牌啊?冯宇想听听,有没有后世听过的大品牌。
  哪知道基里连科这一说,冯宇又激动起来了。
  劳斯莱斯、美洲虎(捷豹)、阿斯顿马丁、罗孚、路虎、宾利、莲花,这些哪一个在后世不是响当当的豪车品牌?虽然有被其他公司收购的,但品牌价值依然存在。
  这些品牌都要!只要车子底盘、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没什么问题,其他都无所谓,有多少要多少!
  冯宇也要换车,这破拉达该淘汰了,他要换成劳斯莱斯,要换成阿斯顿马丁,要换成路虎!
  基里连科这才把准备好的报价告诉冯宇,他已经联系好了一个专做英系二手车的商人。其实是冯宇上次签合同时,刺激到了那些军二代,他们感觉丢了面子。
  所以这次一定要弄好,把面子找回来。那个商人开始还不想卖给他们,嫌他们给的价太低了,这帮二代直接告诉对方,军队采购,必须卖,价格还必须便宜,否则……
  反正车辆的价格,已经让他压低到最低了,售价大多在一二十万卢布的豪车,现在二手车平均价还不到六万卢布,而且已经收到了三十多辆,总价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卢布。
  冯宇马上表示,那些农具零件可以不要了,都要这车,赶紧运过来,差多少钱,他给补。
  这些车只要稍微翻新一下,冯宇的资产就要翻倍了!
第49章
翘首以盼
  电机厂生产的电风扇速度果然很快,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部完成。
  那些签了合同的批发商将最后一批货提走,泰华公司的账上,也多了几百万RMB的巨款。
  听说南边已经有一些其他牌子的廉价电风扇出现了,可惜手艺太糙,大商场又已经被风雨牌电风扇先行占据,在市里根本没有什么销路。他们竟然另辟蹊径,专攻县城和乡镇,销售竟然也不错。
  冯宇非常满意,这些经销商都很不错,知道学哈尔滨这边,先跟大商场签订合同,占据了先机。
  至少今年,没有任何电风扇厂家,能跟风雨牌电风扇相比。无论是销售数量还是利润,风雨牌电风扇都遥遥领先。
  不但是冯宇大赚一笔,那些经销商,一个个也都没少赚。在南边,无论是城市发达程度,还是人口规模,或者是天气温度,都远超哈尔滨,他们提价了百分之十五,依然销售火爆,甚至还有人要再订一些呢。
  给基里连科他们采购的商品,也装上了车,出口单子上填的是食品和纺织品,有了外经贸厅的帮助,一切都非常顺利。
  五十万卢布的货款,打入泰华公司的账户。朱行长第一时间知道消息,非常激动。这小冯老板还真有本事,这才多久啊,又弄了五十万卢布回来!而外经贸厅的领导们也都非常高兴,总算是对省领导有所交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