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1174

  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冯宇一手支着下巴,一手在桌子上轻轻的敲着。他总觉得,索罗斯邀请似乎有些太简单了,这种事儿,虽然是多联系人,多筹集资金胜率更高,赚的更多,但冯宇之前,跟他们都不认识啊。
  比如冯宇想要在香港狙击这帮国际金融炒家,就联系了付家和李家,那因为这两家他比较熟。至于联系其他人的事情,则交由这两家来做,冯宇不会贸然过去邀请对方。
  可这索罗斯直接来邀请他,这里面透着古怪啊。尤其冯宇是亚洲人,香港护照,这就更不对了。
  如果他们真的是谁有实力就邀请谁,那么付荣齐肯定是要被邀请的,但他打电话给付荣齐问了,付荣齐还在等冯宇的消息呢。
  “冯,你怎么又跑回纽约了,俄罗斯的两家电子工厂已经收购下来了,我那边资金不够了。”基里连科进入冯宇的办公室,大声说道。
  这边的助理尴尬的看着冯宇,他拦了,他真的拦了,可没拦住啊,这位基里连科先生的力量太大了。而且他也没敢真阻拦,他知道,这位基里连科先生跟老板的关系很好,帝国大厦是二人共同持有的,就是证明。
  基里连科很随意的到冯宇办公室的酒柜那里取了一瓶伏特加,给自己倒上一杯,咕咚咕咚两口就喝干了,就像很多人天热喝冰啤酒,似乎就为了解暑一样,基里连科喝烈酒,就像是解渴似的。
  “出去吧,不是跟你说过,基兄来了,不用拦着么。”冯宇挥挥手,让助理离开,“基兄,你收购工厂,怎么也没跟我说啊,我这就把钱打给你,一共花了多少钱?”
  “没多少,换算成美元,四千多万吧,主要是设备价值比较高。”
  “一家四千多万美元?”冯宇皱着眉头,比他想象的贵了不少啊。
  “两家,一家哪有那么贵。有些设备都老旧了,要是新的,还真值这么多钱。我们还要更新设备,还要负责安置那些工厂的工人。不过所有债务,我都找人平了,但工厂账上也没钱了。要开工,还需要投入一笔钱。”
  麻烦都解决了,这个最好。更新设备,提供启动资金什么的,都是小事儿。重要的是俄罗斯的熟练工,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技术好。当然,更好的是德国的。
  “好,我先打给你一个亿,如果不够,我再出。”基兄先垫钱,这可太厚道了。
  “应该够了。如果不够,差的也不会很多。”基里连科说道。毕竟冯宇只需要出百分之七十的资金,启动资金,也用不了多少。
  两人之前连合同都没签呢,要等四家工厂全部收购下来,才签订合同。双方都很信任对方,这一个亿美元的资金,他们都相信对方不会搞鬼,毕竟两人之间,还有那个此时价值几十亿美元的矿业集团呢。
  “你就为这事儿,专程来一趟纽约?”冯宇有些好奇,以他俩的关系,一个电话就够了吧?
  “那倒不是,我前两天就回来了,见一个大富豪。这不才知道你回来,我就过来了。”基里连科随口说道。
  俄罗斯那边的工厂他已经搞定了,但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工厂,他的朋友还在弄呢,要过几天才能搞定,主要就是要将帐都给平了,账上可以没钱,但不能有负债,不能有任何麻烦事儿。
  冯宇很好奇的问:“大富豪?美国的?纽约的?”
  “对啊,在华尔街还很有名呢。我还提到了你,他没去找你吗?”基里连科放下酒杯问道。
  “你说的该不会是乔治·索罗斯吧?”冯宇长大了嘴巴。
  “好像就是这个名字,弄对冲基金的,叫什么量子基金,还有用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嘿,你还别说,用自己名字命名公司,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基里连科感叹道。
  草,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是对方先找了基里连科,然后才找的冯宇!
  “基兄,我跟你说过吧,今年会有好的金融投资,我们可以赚一笔。”冯宇皱眉问道。
  “说过啊,他们也是。你不是说找了一堆朋友么,我想着人越多,资金越充足,咱们才能赚的越多啊。怎么,你没答应那个老头?我也还没答应呢,你要是不同意,我也马上拒绝了。”
  冯宇一拍脑袋,这个夯货!
  我他妈当初叫上你,是联手对付他的,你现在却要跟他合作?如果索罗斯那个老家伙是真心想要合作,并且绝对不会香港动手的话,那么合作是很好的选择。
  但就那犹太人贪婪的样子,这有可能吗?
  “基兄,我答应了。”
  “啊?你答应了啊,我就说你肯定会答应的。一会儿我也给他打电话,我也答应了,咱们一起赚钱。这个老家伙,听说在华尔街非常有名啊。”基里连科有些兴奋,在金融市场上,终于他也能帮冯宇一把了。
  “你不是最讨厌美国人吗,怎么会跟他们合作?”冯宇好奇的问道。
  “啊?美国人?他不是犹太人吗?”基里连科大惊。
  “他是犹太裔的美国人,你先别着急,我们先跟他们合作,但最后,肯定要对上的。到时候,我们联手,坑他们一次,有兴趣没有?”这才对嘛,就说基兄一直恨美国佬,怎么就跟他们合作了呢。
  “坑他们一次?有兴趣,太有兴趣了!”基里连科大喜道,“可是我们怎么坑他们?”
  “开始在对付大马、南洋、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时候,我们跟他们一起,大家一起赚钱。而他们肯定会忍不住,进攻香港。那时候,我会联手香港的一些大家族和香港政府,狙击他们,甚至我们华夏政府也会支持。你认为集合我们这么多人,还有两地政府,还不能让他们损失一大笔吗?”
  “好好好,这个办法好。咱们既没少赚,还让他们亏了,就这么干!那我们多准备一些钱?我得想点办法。”基里连科低头沉思。
  “嗯,矿业集团的股份,咱们也拿去抵押贷款,尽可能的多筹集资金。我在美国的这些股票,也准备全部拿去抵押贷款。这一次,我保证咱们能赚很多!”
  “赚多赚少我不在乎,我就想看那些美国佬倒霉!明明是个美国人,居然骗我说是犹太人,回头坑死他!”基里连科愤愤地说道。
  冯宇摇摇头,在华尔街不知道索罗斯是美国人的,也就你这么一个人了吧?
  不过这次事情有些难了,他防着索罗斯,索罗斯又何尝不会提防他?
  ……
第880章
筹资
  基里连科返回莫斯科了,冯宇留在纽约,开始筹集资金。
  一些不太重要的股票,能抛的就抛掉,而像是微软的、亚虎等网络科技公司的股票,则用来抵押贷款。
  虽然这样能得到的资金会少一部分,但这次亚洲金融风暴,持续时间会超过一年,而一年时间,这些网络科技公司的股票就算不能翻倍,但也不会差太多。
  这样,可以让冯宇的利润最大化。
  而且他一旦大量抛售微软的股票,必然会引起微软股价的剧烈波动,那么冯宇很有可能,就会被踢出微软的董事会。
  虽然冯宇在微软没有多少话语权,但联想银山软件公司,还在发展期,跟微软还有不少的差距,甚至国内很多新兴的软件公司,都能在部分应用上跟联想银山叫板。
  冯宇需要微软董事这个身份,保护联想银山软件公司,保护华夏的软件市场。他可不想落得跟前世那样,最赚钱的软件,都是国外发明的。
  而亚虎则更不能抛了,亚虎股价今年就会有一次飙升,卖掉绝对亏大了。
  这回冯宇没有盯着一家银行,一个是一家银行,未必会给他放贷这么多,另外一个,冯宇也想分散注意力。
  这些银行的股东,说不定就有某一位,是索罗斯的朋友。冯宇不想让索罗斯知道,他到底有多少资金。
  越是模糊,索罗斯就会越投鼠忌器,而冯宇的胜面就会越大。
  第一天下午,冯宇就筹集了十亿美金,而接下来几天,冯宇一直在跟纽约各银行的高管进行联系,目的都是一样,用股票抵押贷款。连续一个星期,冯宇将能抵押的股票,全部抵押出去了,资金转入瑞银的账户,随时可以调动到亚洲市场。
  ……
  “老板,那个华夏人,正在筹集资金,据我们的打听,好像他将所持有的所有微软股票,全部拿去抵押贷款了。”
  索罗斯放下手里的酒杯:“这么说他筹集了差不多有五十亿美元?”
  “好像没有这么多,应该不到四十亿美元。他之前已经抵押过一部分股票,资金部分投入股市了,部分转回华夏了,应该是他在华夏需要资金周转。”
  索罗斯点点头,四十亿美元,这个冯宇,比他想象的胆子更大啊。索罗斯的资产,也不过六十亿美元左右,当然,他能动用的资金,绝对不止这些。
  但也足以证明,报纸上对这位冯总的身家猜测,绝对没有夸张,这一位,还真是超级富豪呢。
  不过只有四十亿美元,就是在其他国家,先让他赚了一大笔,给他算翻倍,八十亿美元,那么也挡不住他们这些人侵略的脚步。
  正好,他也不想出现这么一位年轻的金融高手,那会严重的影响他的地位。顺手打击一下这个所谓的天才富豪,是多么畅快的一件事啊。
  “好了,我知道了,你准备一下,带着人先去清迈吧,我们的计划,最迟三月份就要开始。”
  下属离开后,索罗斯喝光杯里的酒。索罗斯是一个贪婪的人,掌控欲望也极强。那些他联系的大财团,都是听从他的建议,或者说是命令。
  而这个冯宇,还有那个俄罗斯的基里连科,貌似不太想听话。既然如此,那我们合作之后,就别怪我顺便坑你一次了!
  ……
  “大伯,冯宇开始筹集资金了,我们是不是也准备一下?”付光正问道。
  付荣齐摆摆手:“香港没有回归之前,我猜那些国际金融炒家,不会针对香港,更不会针对港币。筹集资金的事情,没必要那么着急,七月一号前完成即可。”
  “大伯,冯宇说七月一号之前,索罗斯他们就会动手,或许三四月份就开始布局,第一个目标,就是泰国。咱们资金筹集晚了,第一杯羹,不就分不上了?”付光正急道。
  “光正,我知道,你想赚这笔钱,但你要记住,我们这次,投入的资金数量,占我们付家整个资产的七成以上。一旦失败,对付家会是严重的打击!没错,我们还有实业,有超市,有地产,有贸易公司。但那些公司,能赚多少钱?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充足的资金,我们的超市会能挤走别的零售商吗?我们的贸易公司,渠道能开展这么好吗?我们的地产公司,能拿到那么多地皮吗?”
  付荣齐是付家的掌舵人,虽然这次主要是付荣齐的资金,但其他三个兄弟,包括付光正他们这些小辈,也没少投钱进来,说要参与一次。
  他们是看上次跟冯宇袭击日本公司的股票,没少赚钱,这次想再跟着赚一笔快钱。但付荣齐去比较谨慎,这次可是国际游资,还有索罗斯那位华尔街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操盘,饶是付荣齐做金融的时间也不短了,还是在主场,但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小辈们就是要有冲劲,因为那些小辈,一旦亏光了,还有他们能兜得住。但付荣齐不能太冲动,一旦他这次投资亏光了,不但是资金的损失,还影响到整个付家,在香港、甚至在东南亚的地位。
  几百亿港币资产的家族,跟一百亿港币资产的家族可完全不同。虽然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不可触摸的超级富豪家族,但影响力,可就差远了。
  “可是大伯,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啊,还有李嘉诚他们家,还有冯宇,还有那个俄罗斯的富豪基里连科,还有我们香港这么多富豪的参与,我们不可能输的!”
  香港,是全世界富豪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付光正认为,他们必胜。
  付荣齐摇摇头:“知道那些国际炒家为什么要弄对冲基金吗?对冲基金明明会影响利润,就是为了降低风险。他们尚且如此谨慎,我们有怎么敢大胆?去吧,按照我们正常的计划,慢慢筹集资金,在七月一号之前,准备好就足够了。”
  付光正还想说什么,看到大伯挥挥手,他只能离开了。虽然他内心有很多不服,但他明白,论起金融上面的经验和能力,他跟大伯比差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