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174

  一个班级四十多人,就弄这么点玉米,这要是放在农场,五个人一天不到就能干完。在冯宇看来,同学们兴致还挺高的,似乎都当做了秋游一样。
  不过也有的同学再抱怨,家里本来就是农场或者农村的,自家地都没干活呢,却被学校强制着扒玉米。
  冯宇跟文东军等几个因为是农场出来的学生,对农活明显比那些城里的孩子更加熟练,老师也安排他们用镰刀将玉米割倒,剩余的同学在后面聚堆扒玉米。
  文东军这个蛮牛,吭哧吭哧的速度飞快,不一会儿就遥遥领先。
  “看看,哥们弄得多快,哪像你们几个,慢的跟蜗牛似的。”文东军将镰刀扛在肩膀上,一脸的得意。
  冯宇摇摇头,这个白痴啊。
  “东军,你没发现你是所有人中割玉米杆最快的一个?就连高三的学生都不如你快,你就不想想为什么?”
  文东军挠挠头:“为啥?”
  “因为地就这么多,你把玉米割完了,下午难道看着别的同学扒玉米?也就是说,你干的越快,干的就越多!你觉得老师会表扬你,还是同学们会佩服你?”
  文东军傻眼了,原来不是别人干得慢,而是别人都在故意偷懒。他回头看了一下,那些坐在玉米杆上扒玉米的同学,也都是聊天多过于干活,整了半天,就他一个傻小子!
  “喏,学学我们,干一会儿,站着休息一会儿,或者还可以坐在玉米杆上休息。你要是真的继续这么干下去,可就凸显出我们偷懒了,你觉得这样好吗?”冯宇耐心的教文东军偷懒的精髓,这小子平时的机灵劲儿都哪儿去了?
  文东军二话没说,一屁股坐在玉米杆上,开始休息。可不一会儿,他就坐不住了,没事儿干,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干坐着太无聊了。
  看到玉米杆,文东军想出来一个好主意。
  冯宇看到两根还明显绿着的细玉米杆,他用镰刀砍断,削掉一块儿皮,留下中间带汁液的部分,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甜水。
  南方有甘蔗,北方则有一种跟玉米、高粱一样的东西,叫做甜杆。手指头那么粗细,味道跟甘蔗差不多。而玉米杆如果长得慢,雨水足,晒到的阳光少,下面一块也会留下很甜的几节。
  冯宇用镰刀三两下将自己咬的地方削去,然后将两节玉米杆削皮,拎在手里,朝李娜走过去。
  “渴了吧,吃点甜杆。”
  冯宇将尝过的那根递给李娜,而另外一根,则被李娜的同桌胖妞夺走了。这堆玉米只有李娜跟胖妞两个人,现在其他同学不大敢跟李娜一起玩,还不是因为胖妞说冯宇家人是黑社会,而李娜则被冯宇给连累了。
  李娜曾经犹豫过,但这个年纪的小心思,怎么斗得过冯宇四十多岁的心智。几句话就让李娜打消疑虑,两人依然跟以前一样好,情愫还在继续累积。
  李娜咬了一小口,慢慢的在嘴里咀嚼,眼睛眯成了月牙,露出幸福的笑容。
  “真甜。”
  “呸呸呸,什么甜杆,就是一股馊水味儿,还有点涩。”胖妞一边吐着渣子,一边不满的控诉。
  冯宇淡定地说道:“可能你运气不好吧,这毕竟只是苞米杆,不是甜杆,有不甜的也很正常。”
  李娜看了看,用力把手里的甜杆掰断,然后分了一节给胖妞。胖妞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还真甜!
  “你把这个掰断,一人一半。”李娜把手里剩下的一节玉米杆递给冯宇,她看冯宇的嘴唇似乎也有些干。
  “我也掰不动,你吃吧,我在前面割苞米,肯定还能找到。”
  李娜执着的把玉米杆递给冯宇,最少也要咬一口。冯宇正准备凑过去咬一口呢,尤其目标是李娜咬过的地方。
  “谁?谁打我?”冯宇愤怒的转头寻找,刚要咬的时候,就感觉后脑勺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
  “哈哈哈,怎么样,哥自制的苞米弩怎么样?这么远,一下子就打中你小子的后脑勺了!”几米开外,文东军双手端着一个用玉米杆自制的弓弩在那里得意的看着冯宇。刚才打中冯宇后脑勺的,就是一小块玉米杆。
  你妹,你个二货,又打扰老子的好事儿!
  “苞米弩是吧?我看看你那个准,还是我扔的玉米杆准!”
  冯宇低头捡起来刚才胖妞扔的那节玉米杆,随手掰断一块,用力砸向文东军。文东军一边后退,一边还击。冯宇将玉米杆掰成小块儿,一块块的砸过去,今天非得教训教训这个二货不可!
  李娜看到冯宇随手就把一节玉米杆掰成了小块,再想想刚才冯宇说掰不动,然后打算咬一口,她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第82章
借钱的烦恼
  国庆节加上周末,一共休息两天,这个年月可没有什么黄金周的概念,甚至双休还没实行呢。
  下午的时候,冯宇他们就把玉米扒完了,等农户开着拖拉机过来的时候,他们把玉米装上车,这次活动也就结束了。
  附近农场H县里的学生都直接回家过节去了,2号周日晚上返校就行。冯宇已经提前告诉了父亲,冯兴泰的小吉普此时就停在地头。
  冯宇他们四个人坐上车,一起返回农场,周日下午冯兴泰再送他们回哈尔滨。
  三个小伙子坐在后面,李娜坐在副驾驶。她脸一直红红的,低着头,不敢看冯兴泰,偏偏冯兴泰还总是问她话。
  文东军和刘坤很不厚道的在偷笑,冯宇则一直想办法岔开话题。如果冯兴泰知道冯宇跟李娜在早恋,恐怕冯兴泰回家就会祭出家法,鸡毛掸子狂抽冯宇的屁股。好不容易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居然不思进取,就知道搞对象!
  先把李娜和刘坤送到场部,小吉普一拐,走小路回连队。
  到家门口,冯宇看到门外的路边停了好几辆自行车,他觉得很奇怪,这是家里来客人了?
  冯兴泰看到自行车脸色一变,车也没停,绕了一圈,把冯宇又送去文东军家里。
  “你先到东军家玩一会儿,半个小时后再回家。”
  冯宇一脸的好奇:“爸,咋地了?”
  “你别管,半个小时后回去就行,听话!”
  看到冯宇进来,文东军也挺惊讶。冯宇不是刚回家吗,怎么又过来了,干了一天活他不累吗?
  “冯宇,你爸妈下地了?吃点花生吧,喝水自己倒。”
  “我家地上个星期就收完了,下什么地?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反正我爸让我在这儿等半个小时。”
  文东军母亲这时候接话道:“肯定又是有人到你家借钱去了。现在天天有人去,你爸比东军他爸这个当队长的还忙!”
  “借钱?借什么钱?”文东军一脸的疑惑,冯宇家在连队就没有亲戚,谁来借钱?
  冯宇这时候明白了,这就是连队不好的地方。太小,哪家发生点什么事儿,一天不到,全连队就都知道了。
  连队的人都说,冯家现在发财了,女儿找了一个市里的有钱女婿,你看,冯兴泰小吉普都开上了,队长都只能骑小嘉陵(嘉陵摩托,最早的那种黄色弯跨的嘉陵五十)呢。
  有跟冯兴泰关系尚可的,到冯家一开口,三千块,冯兴泰眼睛不眨就借了。这下子其他人确定了,冯家肯定是发大财了。
  一些人也来冯家借钱,要么说家里想买拖拉机,还差几千块钱;要么说今年种地没挣钱,老婆孩子没饭吃,借点钱度日;甚至还有人说想买联合收割机,借的也不多,十万块就行,过两年一准还给你!
  刚开始,冯兴泰因为家里有五六万块钱,有人张口借三千,他也不好意思不借。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家里借钱,甚至脸皮厚的不但不给利息,还说三五年还不上,以后慢慢还,更有不要脸的说什么当初帮过冯兴泰扛种子,冯兴泰现在发财了,怎么不得给个三五千的,这就不是借,而是要钱了!
  冯兴泰不胜其烦,我儿子挣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你们说借就借?开始那几个人还不错,说好明年还,也答应比银行高一个点给利息。后来都是什么人啊,我们家也不是开银行的,更不是印钞票的!
  可是乡里乡亲的,冯兴泰也不太好翻脸,只是说钱都借出去了,剩下的留着过年的。可是那些人不信啊,还有的说你都借给XXX了,凭什么就不借给我?
  冯兴泰听了这话好悬没气死。我的钱,我愿意借给谁就借给谁,怎么的,你的语气,我不借给你,就像我欠你钱不还似的?
  冯兴泰也不高兴了,现在不管谁来借钱,就两个字:没有!
  半个小时候,冯宇走回家,门口的自行车都不见了,冯宇以为人都走了呢,哪知道进屋一看,家里还坐着两位,看样子是打算留下蹭顿晚饭似的。
  “哟,小宇回来了,怎么样,在市里上学还习惯吧?也对,你姐姐找了个市里大老板的对象,对你差不了。”
  “就是,冯大哥多有福气啊,女儿钓个金龟婿,儿子也有出息,是个大才子,将来考上大学,分回来不得当领导啊。”
  冯宇忽然好奇地问道:“宋叔,郑叔,你们咋在我家?这个点了,你们不回家吃饭吗?”
  两人脸上的笑容都凝固了,这孩子是要撵他们走啊。
  好在这时候冯兴泰开口了:“小宇,说什么呢!”
  两人重新露出笑脸,冯兴泰还是要面子的吧,一会儿得留我俩吃饭,炒几个菜不说,还得管酒,然后我们在当着孩子的面找你借钱,看你好意思不借?
  冯兴泰接着说道:“你宋叔和郑叔咋能不知道回家吃饭,这还用你提醒?”
  两人脸上的笑容再一次凝固了,这时候他们难道还能说不回家,就要在冯家吃饭?别人没有留你的意思,你赖在这儿也没用。
  “是啊,是啊,我们要走了。冯大哥,我明天再来啊,我们继续商量。”
  “我也走了,冯大哥不用送了。”
  看着两人离开,冯兴泰叹了口气。张沐华这时候也从外屋走进来,看到冯宇,脸上的愁容瞬间消失了:“儿子,饿了吧,妈给你做饭去,想吃什么?”
  “炒土豆丝,还想吃咸鸭蛋。”
  等母亲去忙着继续做饭了,冯宇才问父亲:“爸,咱家借出去多少钱了,借给了多少人?”
  “借出去四万多了,十几个人吧。都打了条,有一年还的,也有两年还的。唉~~这钱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冯兴泰点上一根烟,用力的吸着。
  “爸,搬场部去住吧。今年场部不是新盖了一栋楼吗,咱们买一套到那住去,离这些厚脸皮的人远点。”
  “不行,买了楼,他们不是更认为咱家发财了,有借口借钱了?至少今年不能搬!”
  “爸,借出去就借出去了,咱家确实发财了。别说四万多块,就是四百多万咱家也有。不过这么借钱不是个办法啊,尤其宋叔、郑叔那种人,天天就知道打麻将,家里的地也不好好种,这种人借钱给他们也白搭,他们还不上的。要不我给咱们连队想个发财的路子,您多带几个人一起挣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