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174

  虽然没有像苏联那样倾尽一切,但前些年各地政府都对工业更加重视,农业难免轻视一些。
  现在传统农业开始增长,但农副产品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说猪肉供应,就远远不足。很多人有钱,但买不到猪肉吃!市场上卖的猪肉,经常也都是不新鲜的。
  冯宇他们农场,就一直有养鸡场和养猪场,可惜都半死不活的,养鸡场去年更是直接黄了。农场嘛,跟农村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农场的地要比农村的多一些,机械化程度略高一些,但住在连队,哪怕是场部平房的人家,多半都会做一些副业养殖。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养鸡鸭,养猪牛羊的也不在少数,都是留着过年杀了吃,所以很多人都说,这个时代,农场人的生活幸福指标,甚至超过了城里人!
  家家户户都养这些,农场的养鸡场和养猪场自然没什么销路,而运输到城里,他们也想过,但打开销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冯宇曾经记得,上一世看国内的富豪榜,最初有一位上榜的富豪,做的就是猪饲料,在九十年代,他公司的饲料,畅销全国,给他赚取了大笔的现金。
  冯宇不求让父亲的小厂子能成长为国内第一,但龙江第一不过分吧?甚至往大了想,东北第一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现在的首要目标,是把这批积压的白糖卖出去!
  眼下冯宇就在跟哈尔滨粮食局的领导坐在一起,谈谈泰华粮食厂的产品进入哈尔滨粮油店的事。
  “周局,我们泰华牌精选油的销量你也看到了,至少占据了哈尔滨一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在快速增加,到了明年,至少能达到三成以上。我也有信心,在做一番运作,达到五成以上。”
  冯宇是在吹嘘,现在以泰华厂的生产能力,还要铺货全省,能占据哈尔滨一成的市场份额都勉强,别的地区销量也在增长,可不能缺货,影响现在的销量,这是提高品牌价值的关键时期!
  不过泰华牌精选油的来势汹汹,已经给粮食局打了一个下马威,他们没想到,一个地方小厂生产的豆油,竟然能占据这么高的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粮食局现在日子非常不好过,很多人包括领导都在问,这汽油泡出来豆油吃了是否真的无害。
  可是现在是市场经济,允许私人办厂销售这些产品,他又无法强迫对方不卖,更不可能让粮油厂更换出油率更低的压榨技术,放弃现在出油率更高的浸出油技术。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让供销社停止卖这种油,而把这种油弄到粮油店销售,而市里也支持他这种做法。
  但没想到对方来跟他谈的人竟然是一个半大小子,这个岁数,应该还在上中学吧?而他本以为很好对付的半大小子,竟然如此难以应付。不但要求粮油厂必须搭配的销售他们泰华厂的白糖,还要帮着给泰华厂的白糖做宣传,粮油店不宣传粮油厂的产品,宣传一个私营小厂的产品,哪有这个道理!
  可是对方说了,你要是不同意,那么我们的油也不会交给你卖,供销社不让卖了,我们就直接推向那些小卖部,反正现在小卖部跟雨后春笋似的,遍地开花,可比粮油店的覆盖率密集多了。
  周科华现在是骑虎难下,一方面想要泰华牌精选油的销售权,一方面又不想答应冯宇的苛刻条件,谈话僵持住了。
第99章
搞定销路
  “冯总,我们肯定不能给你们的糖做宣传,这点谁来说都没用,但我们会把你们的豆油跟糖放在一起,都在粮油站醒目的地方,这已经是我能答应的最大让步了。”
  冯宇看周科华的态度非常坚持,知道没有再争的必要了,反正他还有电视跟报纸的广告,保证这糖的销售不会太差。
  冯宇打算跟粮食局签三年的合同,再多不签。93年粮食局这个单位就该逐渐消失了,事实上从今年开始,粮油供应开放之后,粮食局的地位就不断下降。
  现在看周科华很牛,实权在握,过两年如果不调去去他单位,那就只能等着退二线了。
  “等一下,冯总,你这个糖怎么这么贵,给我们的批发价快赶上我们的零售价了。”周科华看到合同后惊叫道。
  “我这是绵白糖,口感更甜,而且是小包装精品,不是散装。再说我们用的是苏联先进工艺,不易变色,不易生虫,这些都是粮食局的白砂糖做不到的。”
  这年月买白糖,都是用方便袋称散装的,粮油店的白糖放在一个大口袋里,保存不好还容易招蚂蚁,个人买回家都用罐头瓶子或者麦乳精的瓶子存放,还容易变黄,哪儿有这种小包装的看着好呢?糖又不是盐油,不是每天都吃的。
  “绵白糖我们也能生产,成本根本没有多高,你卖这么贵,怎么会有人买?”周科华感觉冯宇是在瞎搞,老百姓买东西,都挑便宜的,谁会买这么贵的?
  “这点不劳周局操心,你们就按照我说的价格卖,销量不好你来找我,或者你们可以做代销,就是每卖出去一袋,我给你两分钱的分成。”
  冯宇心里感叹,老观念啊,还以为贵的没人买,等过两年,这种食品太便宜才没人买呢!
  “代销?这肯定不行,那就看看这个价格有没有人买,如果没人买,那么别怪我们不进货!”
  “合理,其他条款没问题,周局就把字签了吧。”
  冯宇带着合同离开,周科华点燃一根烟,低头沉思。这小子到底有什么把握,能让别人买他的糖。不就是白糖么,凭什么你的贵一些?
  冯宇打电话,通知报社可以把绵白糖的广告放出去了,还是软文类型的广告,连续半个月,冯宇相信,以现在人的见识,这绵白糖,绝对不愁卖!再加上省台的电视广告,足以让所有人都记住这个泰华牌绵白糖。
  将这份合同复印了十几份,冯宇安排吴志刚他们去省内其他地区,供销社毕竟还是不如粮油店,市里的人买粮油什么的,第一选择依然还是粮油店,让那些地区的粮食局看看这份合同,以同样的条件签下来三年,保证让泰华牌三个字,深入到所有人的心里。
  ……
  “你小子咋回来了,今天也不是放假啊?”冯兴泰在厂子里看到冯宇,并没有别人家父亲看到儿子的欣喜,而是一脸的怒色,“你小子是不是又翘课啦!”
  “爸,先别动手,我来是有重要的事儿。您跟场长谈的怎么样了,养猪场是否肯买咱们的饲料?”冯宇敏捷的向后跳了一下,躲过了老爹的夺命追魂掌。
  “场长倒是答应试试,不过数量不大。猪场拢共(方言,总共的意思)也没有多少猪,这饲料可咋整,你还让我抓紧生产!还有白糖,都堆在仓库呢,要不卖给分局的糖厂算了,他们要用来做糖块儿。”
  冯兴泰一说到白糖,就是一脸的愁容。别人白糖都是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谁家买一斤,用小塑料袋称上就行,就这小子作怪,非要弄成一斤的小包装,这包装不要钱啊!现在全砸在手里了,卖给糖厂都得赔钱!
  冯宇晃了晃手里的合同:“看到没,白糖的销路,我已经搞定了,马上联系车发货吧。分局的糖厂想要,他们做梦!”
  “销路搞定了,太好了。诶哟,这是哈尔滨粮食局的红章?总算是放心了一些,否则这豆油挣的钱,都搭到这糖里面了。对了,饲料的事儿咋整,咱们农场养猪的可不多,我看这生产一星期的,一个月都卖不完!”
  “爸,那我跟您说的,把猪场承包下来的事儿,您跟场长说了吗?”
  “承包个屁,这厂子我还忙不过来呢,你小子想累死我是吧?”冯兴泰大怒,扬起手想抽冯宇一下,却发现冯宇刚才说完话就退后了两步,他伸手根本抽不到!
  “爸,跟您说过好几次了,一个好老板,不需要事必躬亲,懂得用人,给员工足够的报酬就行,让您歇着,您就不是不听。咱们从农技站请两个养猪的专家来,饲料是咱们现成的,只要咱们的猪长得快,咱们的饲料就会越来越好卖!”
  “你就扯吧,不用管?养一只猪有多麻烦你不知道吗?小时候咱家养猪,把我累得啊,猪要生个病,更是能折腾死你!”
  “咱们不是有人管吗,您以后的工作,就是天天喝茶看电视打麻将,偶尔来厂子转转,无聊了就看看存折上的数字。再无聊了就跟我妈出去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足够您俩转悠十几年的。国内的看腻歪了咱们去国外,反正这辈子您是不会为钱发愁的。”冯宇开始给老爹画大饼。
  “滚一边儿去,你老子我还没老呢,什么天天喝茶看电视打麻将?你说你折腾个啥,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不行吗?也不求你光宗耀祖,总不能比别家孩子差吧?”
  “您放心,大学我肯定能考上,还能考上京城的好大学。咱不说这个了,走,去找场长,把猪场承包下来,还能赶上元旦跟春节的销售黄金时间。”
  冯宇强拉着老爹去找场长,一听是冯兴泰来了,场长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接待冯兴泰。这可是农场第一家私营企业啊,而且在全省现在都已经打响了名气,厂子是在他执政的时候落成开工的,这就是他的政绩,或许明年这时候,他能调到分局去当领导了。
  “你们要承包养猪场?老冯,这养猪场采购你们的饲料,我不是已经答应了吗,怎么,现在你们打算自己养猪了?”
  场长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卖猪饲料的,因为卖得不好,就自己养猪消化掉?这什么逻辑!
  “对啊,场长,这猪场我们不是承包,是买。还有猪场后面这块地,我们也买了,明年要盖更大的养猪场,现代化的养猪场!”冯宇用铅笔在农场地图上圈了一块空地。
  “现代化养猪场?”
  “现代化养猪场!机械喂食,机械喂水,机械清理猪舍,只需要几个人就能养上千头猪!”冯宇笃定地说道。
第100章
狮子大开口
  冯宇说的现代化养猪场,不过是他前世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而已,只是知道并没有多复杂,开始投入有些高,但规模起来了,反而比纯人工喂养更加省钱。
  而且建造这个养猪场还有很大的好处,那就是会得到上面的重点关注,会上电视,至少省台没问题,这样可比报纸上做广告好多了。
  至于销路,冯宇更不会发愁,接下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国内生猪的需求量会持续走高,不会有卖不出去的情况。农场卖不出去,就拉到市里,市里卖不动,那就卖到林省去,反正距离也不算太远。
  如果是承包养猪场,效果就不同了,一旦养猪场规模起来,利润会让人眼红。到时候场长调走了,下一任场长想要收回去怎么办?这种摘桃子的事儿,可是某类领导最擅长的技能。合同?当官的跟你一个升斗小民讲合同?
  “你们打算投资多少钱?”场长看着冯宇,他早就知道,冯家真正做决定的是这个还在上学的孩子。
  “初期最少几百万,光是猪舍建设就要不少钱。一年出栏生猪不会低于两千头,未来会更高!”
  冯宇最后可能花的钱没有这么多,但现在说的越多,就越让对方动心。如果不是一万头暂时太过不切实际,他还打算说一万头呢!
  “两千头?这个猪场可以卖给你们,具体价格,我还要开会跟其他人商量一下,不过你们不用担心,肯定卖给你们!”场长脸色通红,政绩又要到手了啊!
  现在这养猪场,半死不活的,一年都做不到出栏五百头,一下子翻了好几倍,这还不是政绩吗?
  冯宇眼睛一转,补充说道:“对了,场长,其实我们开始也没打算非要买这个养猪场,饲料的销路我已经联系好了,是文副场长非得劝说我们,我们才做出的决定。”
  冯宇知道,这是一笔政绩,他不能让这个场长都拿走了,怎么也得给文叔叔分润一些。东军将来的理想是从政,如果有一个当大官的老爹,路途无疑会顺利很多。再说如果东军父亲当了大官,哪怕只是副市长,都能给冯宇公司带来很大的便利。
  场长明显听明白了冯宇的暗示,冲着冯宇笑了笑:“文副场长当然也要参加,他也是农场的领导嘛。”
  农场开会讨论了两个多小时,主要的问题,就是将来这块谁负责,还有猪场包括这块地皮要卖多少钱。
  猪场年年赔钱,要是有人买,早就卖掉了!至于猪场那几个职工,哪个单位还安排不下吗?像养鸡场那样半死不活的撑着,最后还不是撑不住黄了。
  最终猪场的责任人跟粮食加工厂的一样,还是文德光。本来其他人还想争,但场长只说了一句话,别人之所以要买这个养猪场,就是看在文副场长的面子上。
  文德光知道,这次又是沾了冯家的光。别人眼馋也没办法,谁让冯兴泰跟文德光是一个连队出来的呢?
  最后大家对该收多少钱,开始了争执。有人说按照现在的价格,最少要三十万;有人说参照粮食加工厂的价格,应该要五十万;还有人说看冯家那么有钱,就应该多要一些,最少一百万!
  三十万就是文德光说的,其他人说的价格都比这个高,还有人直接问文德光,是不是要照顾冯家,听说你老婆在冯家的厂子里也有股份!
  文德光就不吭声了,谁让他资历最浅,年纪最轻呢。而且老婆确实在冯家的粮食加工厂入股了,这有什么不行吗?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小队长呢。
  最终开价最高那位副场长决定跟场长一起找冯兴泰谈判,多要来钱,可以做不少事儿,这些事儿可都是政绩啊。
  ……
  “你说完了?”冯宇看傻逼的眼神看着面前的徐副场长,这货以为我们家是人傻钱多,你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
  就养猪场那块地,地方又偏,周围还没什么人,还想要这么高的价格。有这价格,都可以在哈尔滨的郊区买一块这么大的地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