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1174

  于是四大银行的代表,再一次来到冯宇的办公室,想跟冯宇详细谈谈,到底冯宇有什么条件。
  “我跟朋友的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支付软件,也就是提供一个支付平台,想要得到各银行的支持……”
  冯宇将支付宝的想法,跟四大银行的代表说了一下。
  华旗银行代表皱着眉头,支付软件,这个他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之前就跟另外一个支付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还有一家大公司,采用了这个支付平台。
  只是这个支付平台,现在利用效率并不是特别高,大部分的用户,还是选择直接使用网络银行,他们对于这个支付平台,并不信任。
  现在冯也要弄支付平台,还打算跟他们合作,这是要抢夺那款叫做贝宝的支付平台客户吗?
  也就是说,亚马逊,要跟易贝打擂台了啊。
  其实在他们看来,亚马逊跟易贝和平相处才最好呢,因为他们这些银行,同样持有不少的易贝股票。哪一家亏了,都是他们的损失,要是都能赚钱,才最划算呢。
  “冯先生,你说的这个支付宝,好像并不是独有的吧?据我所知,现在就有一款支付软件,叫做贝宝,已经被易贝采用了,发展的还不错。”华旗的代表说道。
  看来冯也不过如此,连市场调查都没搞清楚,支付宝或许很好,但有了贝宝这个竞争对手,能发展的多好呢?
  其他三位银行的代表,脸上也带着一丝嘲讽的笑意,但很快隐藏起来了。他们是来寻求合作的,可不是来嘲讽冯宇的。这个冯宇的脾气可不太好,年轻气盛,他们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而得罪冯宇。
  就在他们以为冯宇会露出吃惊的神色时,冯宇却淡淡地说道:“你们说贝宝啊,那个公司,也是我的!”
  ……
第1146章
支付宝与贝宝
  四大银行的代表大惊,贝宝竟然也是冯的公司?!
  贝宝并不是易贝开发的,而是另外一家公司开发的,不过他们第一个大客户,就是易贝。易贝曾想要收购贝宝,但却被基里连科叫停了。
  因为贝宝,已经先被冯宇收购下来。
  当初易贝计划花费三亿美元,收购贝宝,可是贝宝的股东却认为,贝宝的价值很高,最少值六亿美元。虽然此时,贝宝还未上市,市值还不值一个亿美元呢。
  双方的价格相差一倍,自然谈判没可能成功。不过冯宇却大手一挥,让拉尔夫去谈,价格高点无所谓,重要的是,一定要快。
  结果在冯宇不惜代价的情况下,六个亿美元,直接将贝宝买下来。同时给予贝宝两位创始人,各百分之四的股份,让他们继续管理贝宝。贝宝的原技术团队,也被奖励了百分之二的股份,让他们继续为贝宝做技术上的支持。
  有了贝宝,冯宇为什么还要开发支付宝呢?
  原因有两点。第一点,贝宝与支付宝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第二点,那就是一家公司做到事实垄断后,必然会受到整个行业的针对,比如微软,不就差点被强制拆分么,而亚虎,则已经被拆分成亚虎美国,亚虎亚洲,亚虎欧洲等公司了。
  与其被拆分,不如自己弄出来一个竞争对手,那就不会形成垄断了,而且能够更加全面的,占据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个市场。
  前世贝宝跟易贝的发展方向就有很大不同,贝宝相当于网络信用卡,而支付宝,则相当于网络储蓄卡。
  贝宝设计之初,就是基于网上银行,慢慢的发展为虚拟信用卡。而支付宝的设计,是以支付担保为基础的,担保才是核心,慢慢的向着虚拟储蓄卡发展。
  贝宝有昂贵的手续费,这是贝宝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支付宝则主要是帐,无论是资金的沉淀,还是基于消费数据数据而得到的大数据价值,都比那手续费更为重要。但这一点,就动了那些银行的利益了。
  所以前世贝宝发展的很快,但支付宝在国外发展则有些慢,因为受到那些银行的抵制嘛。帐这种东西,当然要银行自己知道才最好。
  贝宝倾向于保护买家,只要买家有异议,就可以拒绝付款。而支付宝则倾向于保护卖家,亚马逊是B2C模式么,卖家就是公司自己啊,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买家拿了商品,却拒不付款。
  贝宝更适用于喜欢超前消费的西方人,而支付宝则更加适用于不喜欢超前消费的亚洲人。哪怕是在冯宇重生前,很多华夏人一辈子也没用过信用卡。而在欧美等很多国家,到了岁数可以申请信用卡的时候,他们都会赶快申请。
  信用卡可以刺激消费,但容易形成次贷危机,也就是所谓的套刷。不需要你有收入,从A银行贷款消费,然后从B银行贷款,还A银行的信用卡,再从C银行贷款,还B银行的信用卡。
  贷款、还款积累到一定金额后,透支金额还会因为信用的提升而提升,看似是一个永远不用赚钱,而就能有钱花的好办法。
  但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这个人就会破产了。破产的话,就会形成一个坏账。一个人两个人无所谓,但当一百万,两百万人都这样的时候,甚至更多人这样的时候,那么危机就来了。
  所以说贝宝跟支付宝,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未来可以展开一定程度的合作,但绝对不会合并。
  当然,前世的时候,支付宝受限在华夏发展,结算货币为RMB,而贝宝则含着全球通用结算货币美元这个金钥匙出生,所以支付宝才会在开始,一直被贝宝死死的压制住。
  但随着支付宝进军美国后,支付宝不就打了一个翻身仗么。支付宝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那么高昂的手续费,这部分钱,支付宝承担一部分,银行免去一部分,给予客户最大的优惠。
  反正支付宝有帐在手,不怕没有赚钱的机会。更何况支付宝还有一个七天延迟结算的特点,让支付宝有更充足的现金沉淀,相当于可以拿客户的钱去投资赚钱。
  如果在冯宇的指挥下,投资还赚不回来那点手续费,那支付宝也太失败了!
  而且贝宝和支付宝还有一点很大的区别,那就是贝宝的卖家可以即时提现,而支付宝,除非买家确认,否则就等七天吧,甚至买家还可以进行付款延期。
  两种支付平台,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同之处,当然,他们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专注于在线支付业务,主要业务体,也比较类似。
  这些细节,冯宇当然不会解释给这些银行代表们听,说白了,贝宝他们能够轻松接受,还能因此获得不错的利润。可是支付宝就不同了,这相当于分走了他们很大一部分利润。
  “冯先生,我们可以让贝宝发展的更快,但是支付宝这种模式,我们认为不太合适。”云通的代表说道。
  “不合适吗?有什么不合适的?该付给你们的手续费,我不会少你们的,但我们的用户流量如此之大,对你们的发展,也有好处,所以手续费方面,你们应该给我们一个折扣。”
  “冯先生,你说的这个支付宝,会泄露客户的隐私,我们认为,这一点很不合适。”
  泄露客户隐私?扯淡呢!好像你们银行,就没有掌握客户隐私似的。怎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说白了,银行还是想要将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想被别人分走。
  “如果未来我允许你们入股这个支付宝呢?”嗯,将来也仅会允许他们入股美国的支付宝,换取他们对这个支付宝的支持。
  “未来的事,太遥远了,如果是现在就让我们入股,那么可以考虑一下。”华旗的代表眼神中透露着精明的光芒。
  他说的是入股,而不是融资,说明他要投票权,要成为这支付宝公司的真正老板之一。
  “你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吗?那么各位可以离开了,美国,可不是只有你们四家银行!”
  ……
第1147章
动了银行的蛋糕
  冯宇如此强势的回答,让四位银行代表再次坐蜡。
  他们本以为这次来,可以跟冯宇好好商量一番,大家如何合作。但没想到,一言不合,冯宇就再次摆出送客的态度。
  他们的脸上,也都露出不渝之色,这个冯宇太嚣张了些吧?那话是什么意思,要甩开他们四大银行?
  不过同时,他们内心也有些震动,难道冯宇已经跟其他银行谈妥了吗?他们怎么不知道?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影响可就非常大了。
  别的银行都跟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只有他们四家银行不合作,这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客户体验。
  冯宇肯定是在诈他们,那些银行,怎么会同意这么荒唐的合作?这不是相当于,将自己的蛋糕,分给冯宇了吗?
  就像他们银行一样,没有谁是控股方,大家商量着来,共同推举董事等高管。而如果冯宇同意,让他们入股支付宝,那么就相当于开设了一家新的网络银行,那么当然没问题。
  可现在冯宇这意思,是想独吞这部分利益啊,那他们怎么能同意?你说将来分给我们一份,谁知道这将来是多久啊?而且将来你不分怎么办?分给我们的少了怎么办?
  “冯先生,无论你网络上如何发展,也离不开我们银行的支持。可以说,任何公司,都离不开我们银行的支持。你这么做,让我们很为难啊。”
  冯宇瞥了那位说话的摩根达通高管一眼:“你说任何公司都离不开银行,这点我相信。但是你们能代表所有银行吗?世界上银行成千上万,少了你们四家的支持,我无所谓。而网络支付平台,我们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少了我们的联系,未来你们的用户,会越来越少!既然你们觉得为难,那就算了。”
  就像前世在华夏,如果哪家银行不能跟支付宝关联的话,那么真的会非常影响客户。支付宝在前世的时候,在那么多支付平台的围剿下,还能保证如此的强势,这一世竞争对手暂时还只有贝宝,肯定会发展的更好。
  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强势的地位,随时可能倒转。
  四家银行的代表再次离开,拉尔夫有些担忧地问道:“老板,你不是说过,那个支付宝是从东欧和华夏向欧美扩张吗?怎么现在直接就要从美国开始了?”
  “我只是给美国用户提供多一个选择而已,当然主战场,还是在华夏那边。”支付宝和贝宝,代表着的是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念,当然主战场会有所不同。
  但如果能够直接进入美国市场,在全球发展,当然就更好了。
  支付宝的价值,可比贝宝更大。数据的价值有多大,从专门从事大数据分析的甲骨文公司的市值不断上涨,就能看出来了。
  冯宇也不是没有投资过银行,比如现在国内的第一家民营银行,民声银行,冯宇不就参与投资了么。
  只是这民声银行在国有银行的挤压下,发展很难。要不是有这些企业家们的公司支持,恐怕早就黄摊子了。
  就算是现在,这民声银行也还不赚钱呢。主要原因,就是上面的区别对待。比如贷款方面,上面对于国有银行支持力度很大,但民营银行,则政策总是晚一步。其他业务,比如基金、保险金什么的,也是如此。
  说白了,民营银行,受到的限制太多,否则早就发展起来了。
  光是通过吸储投资,冯宇就能让着民声银行,比国有银行发展的更快,哪怕民声银行,还不允许到境外投资。
  而国有的投资机构,已经在境外投资银行了。那些投资机构很大,资金充足,但在冯宇看来,他们的很多投资都瞎了!
  比如这次美国的网络泡沫,华夏的一些投资机构,也没少损失。他们一味的追高,开始的时候不敢投资,等投资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
  这都没什么,一样可以赚钱。可该撤退的时候,他们又认为能够涨回来,导致利润越来越少,甚至一些投资,都有损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