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6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8/1174

  “摩托车速度多少?电动车可以限速,让它最高时速也就六十,甚至限制到四十以下,平时大家不会骑超过二十,更加安全。摩托车骑一百以上的不常见,但骑六十以上在主干道嗖嗖跑的可不少见吧?这速度,交警都不一定追的上。摩托车的事故率,可比小汽车高多了。”
  “那你为什么不给摩托车限速呢?”张瑞强问完自己就乐了,也是,摩托车要是只能最高跑六十,估计买的人也不会这么多了。再说了,在一些农村地区,车比较少的地方,摩托车可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呢,有点急事儿,还不得骑快一点啊。
  “好了,不说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哈尔滨机械公司,真的有上马电动自行车项目对吧?”
  “是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就是可以当自行车骑的,电动摩托车,外观就像那种踏板的小摩托,没有脚蹬子的。两种速度也不同,电动摩托车,高速可以达到六十迈,电动自行车就不行。”冯宇强调道。
  “行了,你就别跟我说这些了。总之公司业务要增加,规模还要扩大对吧?你算算,现在公司就有多少个分厂了?有多少职工了?”
  “领导,您这么说就不对劲了吧?我这公司规模大,职工多,还不是给市里和地方解决就业问题,合着我还不对了?”冯宇一副很冤枉的样子。
  “你少打岔,我什么意思,你能不知道?公司越大,管理起来就越困难。我看你那个泰华控股集团的管理模式就不错,控股公司只抓人事和财务,子公司独立经营,遇上困难了,控股公司才出面帮忙解决。这样各公司管理更加简单,也能更加的细致。”张瑞强白了冯宇一眼说道。
  “您要这么说,也不是不行。研究所啊,各项业务都可以分拆,形成几个子公司。管理起来,确实更加简单。其实我也有这个想法,只是觉得还早。既然市里也这么认为,那就好办了,明天我就让泰华控股集团的人带着审计公司的人过来,将哈尔滨机械公司改制重组。”
  拆分之后,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都是在一家总公司旗下,相互之间还是可以合作,品牌和销售渠道一样可以共用,财务还会更加清晰了呢。再说可以让子公司单独上市融资,将来发展更方便。
  “那改制的时候,可否将咱们哈尔滨轮胎厂、玻璃厂什么的合并进来?”
  冯宇斜眼看着张瑞强,这才是你的目的吧?当初哈尔滨机械公司就收购了省里的那些小机械厂,安排它们生产零配件,发展也还不错。现在又想把轮胎厂、玻璃厂合并进来。轮胎厂还好说,那个玻璃厂有必要吗?
  “这是您的意思,还是上头的意思?”
  “都有吧。轮胎厂还是不错的吧?玻璃厂虽然一般,但也不是亏损企业吧?”
  “呵呵,轮胎厂贴上我们松江牌的商标,就能赚更多的钱,玻璃厂也是一样。市里这是打算借用我们的商标,来给你们赚钱啊。那玻璃厂合并进来也行,除非你让哈飞厂将他们防弹玻璃的厂子也合并过来。”
  冯宇翘着二郎腿,一只脚抖啊抖~~
  张瑞强咬咬牙,反正是为了市里,哪怕哈飞厂有军工背景,也要试一试。
  “好,我试试!”
  ……
第1155章
争权
  松江汽车一直都有军方的订单,自然也生产一些经过特殊改装的汽车。比如,防弹车。钢板什么的倒是好说,这技术没什么难的,实在不行加厚也可以。
  但是玻璃,哈尔滨机械公司之前从来没研究过这玩意,而且上头还有规定,一般企业,不让研究这类技术。之前车上用的,都是从哈飞厂订购的。
  冯宇曾经想过,华夏很多技术落后,是否跟这些限制有关系。
  不过还好,这技术被军方交给了哈飞厂,方便这边生产出符合他们要求的车。冯宇对这个觊觎很久了,挺好的技术,都不知道拿出来赚钱,放哈飞厂手里不是白瞎了么!
  安在直升机上是不错,可直升机一年才能卖多少辆啊,汽车能卖多少量呢?虽然舍得买防弹车的肯定不多,但也是一个宣传噱头啊。哪怕是简化一下,用来提升松江高端车的档次也好啊。
  不知道张瑞强是怎么谈的,反正过了三天,冯宇就得到了张瑞强的回复,上头同意了,将哈飞厂的特殊玻璃制造厂与哈尔滨机械公司的一些业务部门合并,且哈尔滨机械公司出一笔现金,成立哈尔滨玻璃制造公司。
  如此一来,这松江汽车的玻璃方面,就能提升一大截的性能,冯宇对此还是非常满意的。
  哈尔滨机械公司进行业务拆分,将成立一家哈尔滨机械制造集团,作为总公司。下设一些子公司,包括哈尔滨汽车公司,哈尔滨摩托车一公司,哈尔滨摩托车二公司(三轮摩托公司),哈尔滨电动车公司,哈尔滨农机具制造公司,哈尔滨机械工程技术研究所,哈尔滨零配件公司和哈尔滨玻璃制造公司。
  这总公司倒是好说,李明德当董事长,这个没有异议,三位副总,依然还是副总,聘为董事,各股东的董事代表席位也都不变,增加了哈飞厂一个董事席位,毕竟除了玻璃公司,还有研究所也有哈飞厂的股份呢。
  而各子公司的老总位置,让人抢破了头。这些不只是暂时的权力,还是他们上升的台阶啊。哪怕是这些高管,董事,也都想安排自己的人。
  虽然他们都知道,将来这公司的董事长是谁,还得听冯宇的。但这李明德一直兼任的总裁,总该让出来了吧?大家能力都不差,就算是有差别,相差也不会很大,下面支持的人多,他们上位的机会就更大。
  可当那些中层干部,都去找李明德,甚至找市里想办法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没有动,那就是李大福。
  当初冯宇可是单独去请过他的,只是他没答应。后来他又上赶子来了,并且变卖了资产,购买了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份。嗯,当初还只是购买了摩托车分厂的股份,后来才通过置换,变成了总公司的股份。
  李大福曾经也是单打独斗,赚取了千万身家。他的心里,还是有些自傲的。而且他加入哈尔滨机械公司后,从摩托车分厂,走上了公司副总的高位,也不是受到照顾,那是他的能力,别人压不住。
  李明德岁数也不小了,估计再干几年,也就该退休了。一个岁数太大的人当公司的董事长,并不是好事。一旦身体出现问题,那对公司的人心影响会非常大。
  李大福的目标,可不只是这个总公司的总裁位置,他可是知道,冯宇没空管理公司,也懒得管理,那么这董事长,将来还是从他们这些董事中选出来。
  他要是能接任总裁的话,就有很大可能,等李明德退休的时候,成功公司的董事长!在公司股东会都基本是走过场的情况下,这董事长,可就是公司真正的决策人啊!
  再说了,各子公司的老总位置也还没定呢,各位董事,还不是都想兼任一个子公司的老总?
  李大福当然也想,但他更想直接当上总公司的总裁。他很聪明的没有去找李明德,当所有人都不去找的时候,他去找了,那么他就是最特殊的,容易被李明德记住,甚至传到冯宇的耳朵里。
  而当所有人都去找,他去不去的时候,效果是一样的。
  反正他还是被任命成了公司董事,副总裁,就算这一招失败了,他也不会落魄。他现在,就是在赌。
  ……
  “老李,你说好多人都来找你了,向你汇报工作,找你请示,可只有李大福,还是在安安心心的工作?”冯宇饶有兴致的问道。
  李明德叹了口气:“没错,他们都看出来了,公司改制后,表面上管理更加简单了,但实际上,也让各子公司的老总权力变大了,比以前的分厂厂长权力要大得多。而且我岁数大了,好几个董事都在试探,我是否有将总裁位置让出来的打算。”
  “那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找个人帮你分担工作?”冯宇笑着问道。
  李大福也该培养一个接班人了,否则五六年后,李大福真正退休后,公司没个合格的接班人怎么办?虽然可以直接从副总中提拔,但就像古代皇帝都要立太子一样,早一日将接班人定下,更容易让权力平稳的完成交接。
  否则李明德忽然退休,提拔上来的人未必就能服众。到时候为了管理,那么就有可能需要压制一些公司有能力的人,这对公司发展也是不利的。
  李明德点点头:“我觉得公司应该选出来一个新总裁了,这个位置,我不想兼着了。”
  虽然少个职务,就少一份薪水,但对于被奖励了公司股份的李明德来说,薪水远不如他股份分红来的实在。反正他还是公司董事长,依然是一把手,公司的权力,暂时还是会在他手中的。
  要是显得太恋权,让冯宇忌讳,那他可能会更早的就被退休了。
  “你倾向于谁?”
  “李大福。论到管理能力,李大福很强。论到对市场的把控,李大福同样非常优秀。就连人格魅力,李大福也让我刮目相看。他来当公司总裁,有我在,我想不会出什么意外。将来这公司由他来掌舵,也不会跑歪了。”
  李大福一个外来的,都能获得那么多人的支持,人格魅力可见一斑。当然,这个人格魅力,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权术。
  “好,明天把李大福叫来,我们跟他谈谈。”
  ……
第1156章
公司我说了算!
  李大福今天很兴奋,李明德叫他到家里去,这可是李明德主动邀请他,这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他一直以来,就想着做出一些令华夏人骄傲的事情,比如做出世界顶级的汽车,让那些老外知道,不只是他们,才能造出好车。
  可是开始他这个梦想,根本无法实现。当他想通过造摩托车,一步步实现自己这个梦想的时候,却发现市场上已经充斥了各个品牌的摩托车,其中卖的最好的,就是松江牌。
  然后他加入了哈尔滨机械公司,一个是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另外一个,也是想让自己的事业发展的更好,赚更多的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钱他是赚的更多了,但却未必就比他当初的工厂赚的更多。当初那工厂,也是价值千万呢,而且有技术,有客户,发展到现在的话,说不定能比现在赚的更多。
  不过他并不后悔,这哈尔滨机械公司,哦,不对,以后应该叫哈尔滨机械制造集团了,虽然拆分改组还未完成。
  加入这个公司,他相信自己一样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李明德都能得到公司奖励的股权分分红,他相信自己未来能得到的会更多。
  而且纵观跟着冯宇的那些人,有哪个亏了?
  到了李明德家,李大福发现冯总竟然也在,他更加激动了。看来他要升职的事情,八九不离十了!
  “冯总,董事长。”
  “大福来了,坐吧。今天是冯总想跟你聊聊,我就把你叫到家里来,一起吃个饭。”李明德笑呵呵地说道。
  看着李大福期颐的眼神,冯宇却并没有直接说,而是指着桌上的菜说道:“李总,吃菜啊。”
  冯宇越是不说,李大福心里就越着急。冯宇想要看看,李大福究竟能忍多久。居然能忍住不找李明德,这一点,就让冯宇非常欣赏。
  他不是看不起那些找领导求升职加薪的人,而是对李大福这份自信,更加的欣赏。李大福不去找李明德,心里无非就是两种想法。要么是认为总裁这个位子,非他莫属。要么是觉得,他找了李明德也没用。
  至少在这一点上,李大福比其他人看的都透彻。那些董事、副总什么的,明知道冯宇在哈尔滨,怎么没有一个来找他的?哪怕是找冯宇老爹也行啊。
  这么久不露面,他们该不是忘了,这公司是谁说了算吧?
  李大福还真就安心的坐下吃菜,偶尔举杯,喝一口啤酒。跟冯宇吃饭,他们当然迁就冯宇的习惯。
  过了半个小时,大家聊了很多生活中的琐事,却对公司的事儿,一字没提。菜吃好了,酒也喝的差不多了,冯宇冲着李明德点点头。
  李明德看着李大福问道:“大福,如果你是公司总裁,那么你觉得,公司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
  李大福本来有些佝偻的腰板瞬间挺直:“如果我是公司总裁,那么主要发展的是以下几点。第一点,继续增加我们对于品牌的宣传力度,要让我们的品牌,彻底的盖过那些合资车,那些进口车,进口农机具等。”
  “第二点,继续拓展海外的销售渠道。虽然我们在海外的销售,利润微薄,但随着车型的增多,和品牌的增强,利润会越来越高。而且将我们的车卖到国外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拦他们进入华夏的脚步,对我们的品牌形象提升也有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8/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