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7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5/1174

  “贾台长,我们真的拿不出来那么多钱,不要说流动资金,就算是固定资产,也就这么多,这要是都赔出去,我们肯定是要破产的。外资企业在你们华夏被告破产,这个传出去也不太好听吧?而且我们公司正打算继续追加对华夏的投资,为华夏的税收做出更大的贡献。”约翰跟其他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说道。
  贾台长撇撇嘴,谁他妈稀罕你们的税收啊。要是把你们的公司都赔过来,以后税收和利润都是我们的。
  贾台长慢悠悠的放下手中的茶杯:“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只是一个电视台的台长而已。怎么,在你们国家,不同的部门可以随便插手管理吗?”
  约翰被贾台长这句话给顶住了,他很想说,这里面要是没有你们华夏政府高层的事儿,我他妈就在面前这个咖啡杯里淹死!
  你们上面都发声支持你们了,还说没关系?没关系的话,为什么是你们央台第一个跳出来?
  这很明显,就是你们华夏政府自导自演的,现在还给老子装!不过眼下,他们还是只能忍。
  “贾台长,我相信你应该能帮帮忙,跟那些企业说一下,这个赔偿金额,是不是可以降低一些。”
  “贾先生,你插手其他官司,这个不合规矩吧?而且我们现在谈的就是这个官司,其他的,可以下次再谈。”威尔逊故意说道。
  约翰怒视威尔逊,这个该死的律师,分明就是想要讹他们。他知道,很多律师都是按照比例收取费用的,威尔逊很显然不想让索赔金额降低。
  “诶~~威尔逊先生,我们华夏是大国,应该有一些胸襟气度。就算是犯了错误的人,也要给对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嘛。不过这也要看对方的诚意,诚意好,可以留下一份人情,要是没了诚意,我们也不介意按照法律条款来处理。”贾台长打着官腔说道。
  约翰他们对视一眼,他们这些人也算是华夏通了,诚意是什么意思,他们似乎懂了。
  “贾台长,我们会把你当成好朋友的,我们会让好朋友……”
  “你这是暗示向我行贿吗?”贾台长忽然黑着脸打断他们的话。
  张律师赶紧圆场:“贾台长误会了,他们的意思,是你有什么条件,直接提出来,我们尽量答应。”
  张律师心里暗骂,这些白痴,居然当面暗示行贿,这要是被记录下来,他这辈子也甭想当律师了!
  贾台长这才笑眯眯地说道:“是这样啊,我觉得合资企业,既然是在我们华夏,那么我们华夏控股比较好,你们认为呢?”
  ……
第1348章
我愿意帮忙啊
  听到贾台长这句话,他们终于明白,这些事儿为什么会发生了。原来就是因为他们从当初的合资企业,慢慢的成为了控股方,甚至独资方,现在华夏想要收回去。
  当初他们吞并那些股份,虽然也都付了钱,但却是仗着他们在股东会有更大的话语权做到的,虽然表面看似正常的商业行为,但其实他们将很多口头上的承诺,全部选择性的遗忘了。
  现在华夏这是摆明了要秋后算账,他们这才吞下苦果。
  知道了华夏方面是什么意思,他们也知道该怎么谈了,不过这件事,还是要总公司才能做决定,他们可不敢答应。
  在威尔逊不时的催促威胁一番的情况下,在其他律师还不停的在国际上攻击他们的时候,这些公司终于再次跟贾台长等开始了谈判。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麻烦,那就是他们不敢保证,贾台长承诺的话是否能够兑现。万一贾台长答应了他们,但是泰华超市集团等公司又冒出来控告他们怎么办?
  或者又蹦出来什么小公司告他们,这麻烦不就没完没了吗?
  威尔逊对他们说了一番话,华夏的企业,一般是不会跟国企对簿公堂的。所以只要那些企业变成了华夏国资控股,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些企业的资产其实也不低,他们说什么两个亿美元就可能破产,那有些夸张了,但两个亿美元,绝对会让他们资金链断裂。
  于是这些企业想到了一个好点子,那就是以企业的资产进行抵押贷款,用贷款来进行赔偿。你们不是要这个公司的股份吗,可以,到时候就接手一个负资产的企业好了。
  然后看你们华夏还能否拿得出钱来,填上这个窟窿。要是填补上,这控股方还得是他们。他们就不相信,华夏还敢在玩一次这种手段,那华夏的名声可就真的臭了,不会再有人给投资了。
  保证其他人不再告这些公司,他们需要泰华超市集团和那些网络公司的代表签署一份协议,以保护他们的利益。而这些,贾台长他们还完全没注意到呢。
  “贾台长,就这事儿啊,没问题,我可以答应了。而且这个忙,我也愿意帮。”
  贾台长找到冯宇,说了情况后,冯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先不说其他企业是否真的能想到状告那些企业,就算是想到了,也如同贾台长说的那样,当这些企业变成华夏国资控股之后,小企业是不敢告的。
  而贾台长最担心的就是冯宇再让人去告状,那事情变化就太大了。
  得到冯宇的承诺后,贾台长喜笑颜开。这件事办好了,对他也是一笔硬邦邦的政绩,虽然不敢说一定能让他升官,但上头领导肯定会对他非常满意,至少他退休的时候,提个半级待遇应该没问题吧?
  在双方都有意加快速度的情况下,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约翰他们听说得到冯宇的保证后,顿时放心了。
  冯宇身为世界首富,是肯定不会践诺的。甚至他们觉得,冯宇的保证,比贾台长的保证更好使。
  不过他们跟贾台长说了,公司的股份,需要拿出钱来购买才行,他们是不可能用股份作为抵偿的。而购买的价格,也要合理,不能肆意压价。
  这一点,贾台长也跟某国资的代表一起答应了,这位国资的代表,就是来谈收购那些企业股份的人。
  当然,这个企业的股份,肯定不能让这个国资全部拿走,还要给地方政府让一些,但是大家加在一起,股份一定要超过百分之五十,并且要在董事会的席位上,保证多数。
  经营权可以继续交给这些外商,毕竟他们对企业更加熟悉。可是董事会的大权,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防止这些外商再次搞鬼。
  一家被当做典型揪出来的公司,也是这些公司中,实力最差的公司,被索赔了一个亿美元,其他公司索赔金额,都没有超过五千万美元,总计不到五个亿美元的赔偿金,创下了华夏索赔历史的天价。
  按照威尔逊等人的计算,以央台这么大的收视群体来计算,这个索赔金额简直太低了。不过他们也明白,这是冯宇的意思,而冯宇也跟那些律所签订了一些合作协议,这些律所也都非常的满意。
  更何况这样也能分得两个多亿的赔偿金,他们还是非常满意的。按照他们的了解,在华夏,别说几个亿美元的赔偿金了,几千万RMB都没有,他们这已经创造了历史。
  更何况这一次,还让他们有了进入华夏市场的机会,至少那些有外贸生意的企业,会对他他们的服务有兴趣。而之所以他们能拿到这么高的佣金,也是因为他们所属不同的国家,说起来,这个案子的影响,也被他们给分担了。索要这么高违约金的是他们这些律师的主意嘛,律师还有你们自己国家的呢。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快速的解决了,双方进行了庭外和解,同时这些公司都跟那家国资企业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当国资拿着从央台这儿得到的资金,兴高采烈的跟那些公司签订了正式合同后,这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
  首先这一个多月,那几家公司的产品都严重滞销,生产也停滞了很长时间,偏偏工人的工资,也压了一个月的。
  其次就是公司的账上没钱了,根本不够重新开工的,甚至连原材料都买不起。而这时候,他们又发现了问题,公司竟然还欠着银行不少的贷款,如此算起来,他们就相当于花钱,买回来了一个包袱。
  当国资这位代表质问的时候,对方还振振有词。我们当初真的赔不起那些钱啊,于是只能贷款啊。至于你说流动资金哪儿去了,给工人发工资,按要求给母公司上交利润,这不就没了嘛。
  现在公司没钱开工,大家是不是按照股份比例出钱,先让公司不至于完全停滞啊。还有那些贷款,以公司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到期恐怕未必能还的上啊,咱们是不是想办法凑钱先还一点?
  这时候国资这位才明白,还是小看了这些外商的手段,他们当初光顾着高兴接收股份,忘记了再仔细查看了,在合同上,又被对方做了手脚。
  而当时又不能封了那些公司的账户,否则矛盾会进一步激化。不过好在,他们要的股份已经得到了,企业也没有变成空壳子,品牌、技术、工人等还都在呢。
  这个国资哪儿有钱继续投资了,央台给的那笔钱,他们还是又填上了一笔,才买的这些股份呢。最郁闷的就是,那些律师竟然分走了一半的赔偿金,怎么会那么高?
  冯宇听完吴志刚的汇报,轻轻点了下头:“果然又是在合同上,让对方钻了空子吗?不过没关系,不就是缺钱嘛,我愿意帮忙啊。刚子,去跟XX国资联系,我们愿意入股那几家公司。”
  ……
第1349章
给领导上课
  这几家原本被外资控制的企业,在华夏发展的都非常好,至少品牌非常的响亮。一个好的品牌,加上好的宣传渠道和销售渠道,产品哪怕质量一般,也能赚钱。质量要是也很好,那就能很赚钱。
  如果这几家企业没有搞事情,冯宇还真不好入股呢。正好借此机会,让泰华咨询投资了一笔钱,得到了那些企业的一些股份。
  这样的话,国资的股权比例虽然降低了,但是加上泰华咨询的股份,却超过了百分之六十七。
  这就意味着,只要双方合作,就能彻底将外资撵走。当然,暂时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毕竟还是要考虑影响。
  华夏这边控诉外资利用商业手段,霸占了华夏品牌,挤走了国资。不能这一转身,就把人家外资全盘踢走了啊,那想要吸引外资发展,可就真的太难了。
  前前后后冯宇花了不少钱,但是冯宇并没有亏。大部分的钱,都是那些外商出的嘛。这一次的结果,就是企业的资产大部分,都落入了华夏国资和冯宇的手里,而企业的实力却并没有壮大。
  总算是那些外商还没有完全丢弃华夏的市场,而且也都提走了一笔现金,否则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单结束。
  ……
  “冯总,这次事情,竟然真的让你做到了,不得不说,这方面,国家需要向你取经的地方很多啊。”鲍委员笑着说道。
  “鲍委员客气了,我们这儿也是群策群力,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再说了,如果不是国家鼎力支持,结果也不会这么好。这次的事情,对咱们国家的招商引资,没有太大的影响吧?”
  “影响是肯定有的,一些原本打算投资的外资,态度又变得含糊了。不过无所谓,我们华夏也不能为了吸引外资,而一味的媚外。我看了那些资料,当初那些企业经营的多好啊,结果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外方控股,甚至独资。”鲍委员叹了口气说道。
  “这些也都属于正常,毕竟当初我们对于合同这些并不太清楚。我们华夏人做生意,尤其是那些老生意人,嘴上答应了,那就是合同。而他们老外则不然,他们更注重白纸黑字。再说那时候我们也属于摸着石头过河,难免要交一些学费。如今我们学成了,一些当初的错误,就不会再犯了。”冯宇安慰道。
  “交学费?这个比喻好!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反思,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但是过去的事情,也没有后悔药,至少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是越来越好了。曾经的我们没有重视过品牌价值,直到你的崛起,我们才发现,原来品牌这种无形资产,也能值很多钱。”
  “你不用谦虚,事实就是如此。也是从这一点上,我们才开始重视曾经的民族品牌,想要重新振兴民族品牌。以前我们国家有不少产品,在国际上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但是我们不懂得品牌的经营,也不懂得技术保护,慢慢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不断的同行追上,赶超。”
  “而如今,我们明白过来了。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从现在开始,我们会不断扶持曾经的民族品牌,推出优势品牌,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冯宇心里感觉好笑,连国内市场都没占领呢,就想着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了。虽然这样也可以,但却等于舍弃了自身的优势,扬短避长。
  身为华夏的民族品牌,先要考虑的,就是占领华夏市场。不说将那些外资品牌撵出去,但也要成为市场老大。
  就像冯宇弄得风雨牌、松江牌等此时的名牌一样,都是先占据华夏市场,然后向海外扩张。华夏市场,毕竟是他们最熟悉的市场,宣传、销售最具优势。
  这样不但能提高自身的利润,用于产品研发和宣传,还能降低对手的销量。此消彼长,就能拉进双方的差距。
  比如健力宝,如果不是在国内市场独孤求败了,怎么会考虑进军海外市场呢?如果不是有国内销量第一的光环加成,国外市场怎么会有分销商愿意分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5/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