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8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8/1174

  这一点李泽楷完全同意,他很清楚,一旦老豆的资产等分成两份,那么李家在公司中的话语权就不再那么高了。
  公司一旦失去了控制,李家这种超然的地位,也就无处存在了。
  现在公司的总市值有八千多亿港币,不能说是巨无霸,但拥有的势力,可绝对不小。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各地,最重要的就是港口控制力。
  本来李泽楷也对继承公司兴趣不大,他感兴趣的是,自己一手创下一片基业来。冯宇能够赤手空拳,在如此短的时间成为世界首富。付光正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创下数百亿港币的身家,他李泽楷为什么不行?
  李泽楷从来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甚至他觉得他应该更好,还有着李嘉诚这个大靠山。
  李嘉诚虽然将公司交给了李泽钜,但是他手中的现金也绝对不少。前几年,李嘉诚名下的企业税后利润可都将近两千亿港币呢。实业让他们公司市值不是那么高,但是盈利能力绝对不差,而且更加的稳定。
  公司给李泽钜,那么李嘉诚这些年攒下来的现金,或者说投资的其他个人产业,就是留给他的,而这一份资产,也不会比李泽钜继承的资产少太多。
  这是李嘉诚跟他们兄弟二人谈的,都是自己的亲骨肉,他又怎么会厚此薄彼?
  现在李泽楷跟冯宇搭上了关系,他却觉得还不够,应该让李泽钜也跟冯宇搭上关系。
  当初李嘉诚的企业就是多跟同行合作,一个是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拥有更多的人脉渠道,另外还可以降低风险,也能避免大家竞争,互相消耗。
  李昭基,当初的香港首富,也是李嘉诚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还有郑家老大,也就是周太福的掌舵人,都是李嘉诚的好朋友。
  那时候甚至付家的资产,也在李嘉诚之上。
  但是他们各自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可以说是各自为战。李嘉诚则与这些家族都有联系,结果最终的香港首富,就变成了李嘉诚。一度李嘉诚还是亚洲首富,世界华人首富等等。
  当然,现在这些头衔都到了冯宇的头上,李嘉诚就剩下一个香港首富了。
  “李伯父,不知道是让我跟你们合作投资那几个港口,还是给我一个入股长实或者和黄的机会?”
  这个冯宇要问清楚,一个是冯宇在那些小港口拥有一定的股权,另外一个则是在母公司拥有一定的股权,话语权也完全不同。
  “都可以。”
  都可以?!
  这么说,李嘉诚是打算跟我全面合作?
  冯宇看了看李泽楷,李泽楷依然低头沉默,冯宇也看不出什么来。
  “好啊,那我决定投资长实。不知道李伯父,肯卖给我多少股份?”
  李嘉诚只有长实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也就是说李嘉诚也不是长实的控股方,但却是大家推举出来的掌舵人,他也掌握着最多的投票股。
  即使是召开股东大会,又有谁的威望,能够超过李嘉诚呢?
  而和黄百分之四十九点九的股份属于长实,且李嘉诚自己的基金会,也有一些股份,所以和黄这个老牌商行的控制权,也在李嘉诚的手里。
  还有其他拆分出去的业务,也都是李嘉诚说了算。当然,李嘉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是其他股东所信服的。
  这一次李嘉诚想要拉冯宇入股,并没有提前跟其他股东商量,不过李嘉诚相信,他只要开口,其他股东不会不同意的。
  不只是他李嘉诚的面子在,冯宇这块金字招牌,多少人想要合作呢。
  “我们长实不要现金,要泰华控股集团的股票,我们交叉持股。当然,风雨控股集团的也行,我们也很愿意。”
  交叉持股?
  这个倒是不新鲜,只是冯宇要跟李嘉诚说清楚,泰华控股集团和风雨控股集团旗下都有一些未上市的优势资产,所以股票估价,会很高很高。
  长实是上市公司,股票是市价,没什么可说的,只有高,不会低了。
  “李伯父,我们泰华控股集团旗下很多资产可还未上市呢,一旦上市,资产会再次提升一大截,所以我们的股票价格,可能会高一些。”
  “理解,既然你同意,那么我们随后详谈?”
  “可以。”冯宇点点头,泰华控股集团到底估值多少,这个回头一定要仔细研究一番,冯宇没打算占便宜,但也不能吃亏啊,其他股东的利益,也是要保证的。
  十个亿美元打水漂了,冯宇眉头都可以不皱一下,但是其他股东可做不到这一点。
  看到冯宇如此痛快的答应了,李嘉诚很高兴。泰华控股旗下的很多产业,都跟长实的产业有互补的地方,大家联合起来,实力定然会更上一层楼。
  至于说风雨控股那边,李嘉诚则不担心,跟这边联合了,就相当于跟那边也联合了,都是冯宇的产业嘛。
  李嘉诚奉行多元化投资战略,他的公司涉及到能源、地产、基建、物流、零售、通信、日化及其相关的产业,这种复合投资方式,也让他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极强。
  而很多业务,是可以互补的,让他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降低许多。
  多元化,联合投资,就是李嘉诚的生意经,靠着这种生意经,才有了他今天的地位。
  而这一次,跟冯宇拉近了关系,他很高兴,或许可以提前退休了。
  ……
第1516章
付光正的古玩心态
  第二天,李泽楷就跟着李嘉诚一起返回香港了,付光伟去忙着泰华超市集团的工作,许多之前的工作方式,都需要调整,工作量可不小。
  付光正闲下来,打算去几个大收藏家那里看看,是否有他喜欢的古玩。
  当初为了事业,付光正暂时放下了古玩这个最喜爱的行当。而现在他的许多投资都能带来非常稳定的高收益,且不需要他费心,所以他重新拾起了对古玩的兴趣。
  冯宇恰好没事儿,就被付光正拉着,一起去看看。
  冯宇很好奇的问:“光正,你们这收藏古玩,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啊?”
  付光正笑笑:“最初我可不是收藏古玩,用你的话就是倒腾。从内地买来,然后拿到香港卖掉。那时候香港就有这种高手,内地一百多块买下来的东西,回头拿到香港卖了几十万港币!”
  “还有的几千块买的,拍卖上百万。我倒是不求几百块钱买,上百万卖掉。我只是想十几万买,几十万卖掉,挣个差价。”
  其实最初付光正也是抱着捡漏的心态,那时候他在家里也不受重视,每个月能拿到的零花钱也不多,泡妞开销又大,他一个世家子,出手能小气了吗?
  可是他哪儿懂什么古玩啊,属于那种感觉良好,自以为是的人。
  每一次看到什么东西,都以为是真的,都以为捡到大漏了,转手能有上万倍的利润。
  可结果呢,这种所谓的“大漏”,都是打了眼。钱没少花,买回来的却都是工艺品。
  后来他学乖了,请了一个有点经验的“专家”,这回倒是没那么瞎了,偶尔也能捡漏一次,刨去他在吃喝玩乐的开销,勉强能混个收支平衡。
  结果付光正看别人捡漏跟他显摆,多少钱买的,回来赚了多少倍什么的,他心里不平衡啊。于是下了一番苦工,立志一定要捡一次大漏。
  当然那时候他豪情满志,可惜结果却打了他自己的脸,没有一次成功。最终是他在内地花了高价买回去一件真品,然后愣说是几千块淘的,把脸面保住了。
  要说那时候付光正对古玩有多么的喜爱,还真没有,他就是左手买进,右手卖出,想靠这个赚钱。
  后来跟冯宇合作了二手豪车,又入股了机械公司,利润每个月都是蹭蹭往上涨,他也就变成了香港富豪人人口中夸赞的对象,不需要再靠着捡漏争面子了。
  一年捡一次大漏,够频繁的了吧?能赚多少钱?一百万,还是三百万?那时候他在内地的投资,一年能有上千万的利润。
  而现在呢,一年几个亿都不止!
  他的心态,也从感觉良好,到自以为是,到灰心丧气,再到平静如水。而如今,随着他身家暴涨,已经有数百亿港币了,香港年轻一辈除了继承家业的李泽钜,有谁比得上他?
  现在他就算是买到了假货,也没那么愤怒了,上当了,也不会灰心,家里现在还放着他当初买到的一些假货呢。
  用他的话来说,看着确实漂亮,虽然不是前朝,而是前年的,但是我喜欢啊,就当它是一个工艺品,放那就放着吧。
  别人当草,我当成宝。
  伴随着这样的心态,也让他这两年没有再次被打眼了。
  因为他不是想要捡漏赚钱,而就是自己摆在家里看。也不像一些收藏家似的,东西都放在保险柜里,别人摸一下都舍不得。
  他买回去的清朝花瓶,就放在家里,当成普通的装饰,跟那些工艺品放在一起。
  在香港那边,很多大富豪的家里,都摆放着古董装饰,但是人家放的都是真的古董,没有付光正这样的,真假掺和在一起啊。
  曾有位比较有名的收藏家问付光正,你不知道那里面有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假货吗?这样一来,别人看你家里的东西,就都是假货了。
  付光正反问一句,那又如何?
  反正他也没打算卖,只是自己留着玩的。真真假假,比他的喜欢更重要吗?
  这一次他去京郊的那位收藏家那里,也是他认识了很久的一位大藏家。当然,这家的东西也是有真有假,全凭买家的眼力。
  冯宇笑着问道:“你现在都不带鉴定师了?还是你打算问我的意见?如果你要问我,那你就做好买一堆假货回去的准备吧。”
  古玩那些东西,冯宇是一窍不通。当初能捡漏一个宣德炉,纯属是运气,因为谁都不知道那个是古董。
  并且冯宇对于这个古玩也没什么喜爱的,他身上从来都不戴什么装饰品。很多富豪喜欢买佛珠、古玉什么的辟邪,但是冯宇却觉得还是保镖安全。
  他只是用保镖来防止意外,至于信仰,他其实根本没有。他每年捐款,只是做点好事儿罢了,力所能及,还能看到那些人感谢的目光,心情舒畅,何乐而不为呢?
  付光正瞥了冯宇一眼:“我问你意见?我也是看自己喜欢就买。不喜欢,就是对方说的天花乱坠,拿出各种证明,我买回去干什么?现在不是投资,是自己留着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8/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