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8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6/1174

  “不是,怎么还有亏了的说法啊?你公司不是从来不亏的吗?我投资要赚钱的,你回头就给我一个本钱,那我还不如存银行呢!”陆少急了。
  “从来不亏,只是代表着过去。事实上我公司就有一个经纪人一次操盘失误,帮客户买了垃圾债券,最终亏了一笔,是公司拿钱填补上的。客户本金去拿回去了,但是那一年我们公司其他投资的年收益率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这么算起来,那个客户就最少亏了百分之三十!”
  “你还是买那种保底收益的基金吧,我们推出的有参照五年定期利息的保底基金,而且是封闭性基金,一年到期就可以兑换,还可以直接拿到市场交易。”
  “去年我们封闭性基金,最低的收益是百分之十七,最高的收益是百分之一百零八,平均百分之三十六点三,高于同行的平均数一倍以上。今年行情更好,这个收益或许会更多。”
  今年全球的经济形势整体变好,金融市场更是如此,股市迎来大牛市,投资肯定能赚钱。
  最低也能有百分之十七的收益?陆少已经自动忽略了那个保底是按照银行五年定期利息衡量的说法,要是能收益百分之一百以上,那就赚翻了啊!
  这样一来,他的政绩就更硬了!
  ……
第1528章
东施效颦
  与移东公司的春风得意不同,连通公司此时一片哀愁。
  信产布下文了,要求他们向移东公司学习,要尽快将手机号码实名制落实,要提高服务质量,还要提升销售额和利润。
  “大家都有什么想法,不管对错,都说说。”连通老总说道。
  “那我说一下吧,既然移东公司可以弄这个充话费赠手机,我们也可以。之前我们就跟手机厂商联合做过,买手机赠话费活动,我认为我们还是很有基础的。”一位副总说道。
  “哦?石总这个想法不错,但是怎么操作?”
  “我们看移动公司那边,合作的手机型号并不多,全部是爱华和风雨两个品牌,而且只有二十个型号。风雨和爱华的设计其实是一起的,只不过用两个品牌来经营罢了,所以他们真正拿出来的型号,不到十五个,太少了。”
  “我们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不只是型号,包括品牌。不只是国产品牌,还可以跟外国品牌合作。许多人还是喜欢外国品牌的,这点大家都承认吧?”
  “石总,现在风雨手机的年产销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了,而且距离世界第一的喏基亚差距也没剩多少了,按照现在的势头来看,明年风雨手机成为世界产销量第一已经不可阻挡。这还没算爱华手机的销量,如果合在一起,他们早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你认为别人会舍弃最好的品牌,去关注其他品牌吗?你自己看看,你用的还不是爱华手机?”另一位周副总反驳道。
  “周总,你也说了,风雨手机还不是世界第一,那么我们跟喏基亚合作又有何不可?还有国内同样响当当的摩托罗拉,甚至是韩国的三星,日本的索爱等等,我觉得都很好。而且不要忘了,现在我们国内可不是只有风雨和爱华两个国产手机品牌,我们有十几个呢。”
  “那些手机厂商的手机也都有特点,比如在声音方面,功能方面,价格方面等均有不同的优势,国家也在扶持,我们合作,上头应该也乐于看到的。”
  连通老总来了兴趣:“石总,你详细说说。”
  “我们就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移东那边不是只有二十款手机吗,我们有一百款,你说用户会怎么选择?而且移东公司有的,我们有,移东公司没有的,我们也有!我们要给用户一个印象,我们的手机产品更加全。”
  全?
  其他领导都在考虑,似乎听起来好像不错,但是操作起来,会不会因为没有宣传重点,而导致销售效果不佳啊?
  “我有一个问题,大家似乎忘了,移东的老总陆少,据说跟冯宇是老朋友了。我们如何保证,风雨手机和爱华手机会跟我们合作?我们如何保证,我们的预收话费可以买到泰华咨询的基金?”有人问道。
  “这个,难道有钱,他还会不赚吗?”石总反问道。
  “行了,就这么弄。石总,这事儿交给你了,马上安排人做出计划书,然后大家都看看其中是否有什么补充的地方,我们要尽快实施,避免落后太多!”连通老总一锤定音。
  散会后,老总有些唏嘘。那个陆少怎么就如此好命,跟冯宇成了朋友?如果跟冯宇成为朋友的是他,那么现在连通已经跟移东不相上下,甚至是反过来压制移东了吧?
  他也不得不感叹冯宇的神奇魔力,据说这次移东这个充话费送手机的活动,就是冯宇帮着想出来的,还有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手机实名制等等方案,都是冯宇的功劳。
  你说冯宇那脑袋是怎么长的,怎么就一拍脑袋就有一个金点子冒出来啊?
  还有那个陆少有什么本事啊,凭什么就得到了冯宇的青睐?就因为他是陆家的人?可是以冯宇此时的地位,不需要巴结陆家吧?
  或许两人就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不过就算有冯宇的帮助又能怎么样,我们连通可是现在国家大力扶持的,就是要制衡你们移东公司,这一次胜者还不一定是谁呢!
  ……
  “冯总,连通公司跟我们联系,想要我们也提供一批合约机,你看这个我们能答应吗?”姜万猛打电话过来询问。
  “没什么不能答应的,我们跟移东公司又没有独家协议,只要价格合理,咱们产能又能跟得上,完全可以答应啊。”冯宇寻思什么事儿呢,帮助陆少是没错,但是也不能枉顾公司的利益,毕竟这公司还有其他人的利益牵扯呢。
  “可是据我们了解,连通这边还跟多家手机厂商接触了,不只是国外的品牌,还有国内的许多品牌。”
  “那又如何?他们选择与谁合作,是他们的权力和自由,我们没必要干涉。难道你以为,凭一个连通的合约机,就能让其他品牌将我们的市场侵占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风雨手机和爱华手机的销售总监都应该下课了!”
  虽然前些年国内主推的是爱华牌的手机,风雨牌是自从那款399元的手机出现后才在国内开始推广,但是这两个品牌,也是国内最知名的电子电器品牌之二了。
  而且售后服务,一直做得非常好,品牌形象经营的也好,依然是国内市场的顶尖品牌。其中爱华第一,风雨第三,中间是喏基亚。
  并且在手机研发方面,因为风雨电子、爱华电子、风雨电器、爱华电器等技术人员是相互交流印证的,所以研发速度最快。
  又有着冯宇经常给提示,指引他们的研发方向,所以在新品功能方面,风雨手机和爱华手机一直是引领潮流的。
  不只是国内其他厂商,国外的诸如喏基亚这样的厂商,也是被甩在了身后。如果这样还不能保持领先,那销售总监的工作就太失败了。
  至于说连通公司这一次与这么多手机厂商进行合作,冯宇认为也是一个错误。品牌多,型号多,就会形成一种杂而不精的情况。
  在他看来,连通公司此举,就是东施效颦罢了。
  ……
第1529章
山寨机遍地开花
  此时华夏的手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除了爱华和风雨,还冒出来许多国产品牌。
  国内的那些手机厂商,很多都是从风雨电子和爱华电子购买了专利授权。不过他们也只能混迹于下层,出的都是千元左右的手机,竞争力不行。
  他们就是靠着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还有更为低廉的推广费用,来降低成本,其实利润并不高。
  这些厂商生产的手机,其实就是前世国人所谓的山寨机。他们仿造其他品牌手机的外形和功能,用一些更为廉价的材料替代,用更为廉价的配件,然后靠着在那些农村地区的小手机店销售。
  再稍微有一点实力的呢,比如曾经做过其他家电,有一点点知名度的,他们就在那些农村能收到的电视频道做广告,那种电视直销广告,让人以为这也是大品牌的手机,这个手机的功能,与爱华手机什么的没有差别,甚至还更好。
  还有的就是用那种传单,甚至是推销员上门推销,因为他们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的广告费,他们的品牌附加值,没有那么高。
  做手机的国产厂商中,大部分都是曾经做BP机的。BP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死了,连寻呼台都早已经开始关闭,现在更是所有的寻呼台都消失了。
  那些曾经的厂商,很多都破产了。设备能卖的卖掉,卖不掉的就干脆报废了。而其中很多工厂,都被其他一些电子电器厂商收购了,其中风雨电子等也趁机收购了一些。
  不过与其他厂商不同的是,风雨电子等收购的选择都是进行了一番划分,与他们原工厂在一个地方,才进行收购,好方便搬迁,也能保留原本的熟练工。
  至于太远的,除非那地方工厂很多,可以形成规模,否则哪怕是还不错,也不会收购。
  规模化生产,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这点大家都很清楚。并且工厂合并、搬迁也比较麻烦,还有就是很多工厂出售的时候,都要求不能开除员工,这也增加了成本负担。
  有的工厂还不错,没有各种吃干饭的闲人,那么收购过来当然没问题。但是有的工厂则一大堆闲人,各种亲戚朋友,他们还想进入风雨电子的工厂继续吃空饷?
  做梦!
  宁可提高收购价,也不会要这些人。一条臭鱼,真的能毁了一锅好汤!
  但是也有一些不挑的企业,比如富实康,他们在内地的发展,就趁机扩大了不少。
  他们不知道这些臃肿的人员,会给他们带来很大负担吗?他们当然清楚,但是他们有其他的办法。
  他们更加的强硬,收购了你这家工厂,告诉工厂的员工都要搬迁到另外一个城市,如果你们不去,那么对不起,我们就不是违约了,算你们自动辞职。
  领导来找?不好使,要么就跟着我们过去,接受我们的重新培训上岗。当然,培训不合格的,同样不要。要么就主动辞职,跟我们什么关系都没有了!
  他们通常在谈判的时候,就会拖一段时间,拖的其他竞争对手放弃,因为他们表面上给出的收购条件最好,领导当然愿意跟他们谈了?
  可是一到细节的时候,才发现这里面有很多附加条件,这样算起来,富实康的条件,其实也不咋地。
  富实康最狠的一点,就是所有的工人工资,都是按照当地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来定,然后规定了效率,达不到的,一律拿不到全额工资。
  想多挣钱怎么办?加班啊,加班的话,我们按照法律规定的加班费给你们算,最少是双倍啊。
  所以富实康的很多员工,都跟工作狂一样,工作起来非常的不要命,就为了多挣钱。
  但是不可否认,富实康培养的工人,效率特别的高。只是他们那一套管理模式,是把人当成了机器。
  华夏还是有很多的穷人,尤其是西部的山区,那边土地贫瘠,交通又差,很难发展商业,农业也远不如东北平原发展的好。
  这边的人,教育程度还普遍不高,如果不是国家强制推行义务教育,恐怕很多孩子根本不会去上学,他们觉得识几个字,会简单的算术就行了,这个在家里一样可以学嘛。
  孩子干什么呢?种地,务农,人口就是劳动力,就是生产力,所以这边的很多家庭,都喜欢多生孩子。
  甚至很多地区,根本不到法定结婚年龄呢,孩子都有了,三十多岁,就有很多都当爷爷了。
  在这种地方,如果有人回来告诉他们,在外面工厂打工,一个月可以赚两千多块,那所有人的眼神都是充满了羡慕,特别想也去挣大钱,也能到城里生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6/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