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9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7/1174

  “马尔福,很抱歉,暂时我们没有继续收购汽车类相关产业的计划了。公司账面上自然还是有钱的,但是我们还有其他的业务要收购,或许过两年,我们再合作比较好。”
  马尔福还想说什么呢,就听见了电话里的忙音,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过两年?同用汽车还能否撑得住两年时间?
  大家原本谈的好好的,我们连华夏最大的合资公司股权都卖给你们了,现在你们说其他的不谈了?
  这样一来,我们同用怎么办?
  原本卖掉华夏那边的上海同用全部股权,他们得到了一笔不菲的现金,这对缓解他们的财务压力有很大帮助。
  他们今年的退休金、医保金什么的是够用了,或许不需要再疯狂的抵押贷款度日,可是原本他们计划再出售一些业务,换取一大笔现金的。
  现在计划全部被打乱了,公司的经营还缺钱呢。他们再想拆借,可能要付出更高的利息,更多的抵押资产。
  风雨控股集团这一晃点他们,让同用的处境,变得雪上加霜。
  此时的次贷危机在媒体的渲染下,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偿还不起房贷,甚至许多人直接就从房子里搬出来,房子不要了。
  他们宁可租房住,也不要还这种房贷了,房价每天都在下跌,他们还贷亏大了。
  虽然一些地产商宣称,房地产并没有进入低潮期,现在是抄底的好时候,但是先动手抄底的几个房地产商都亏惨了,他们进入的时候,房价很明显还没跌入谷底呢。
  结果房地产贷款的违约率越来越高,房价也继续下跌,这段时间,又有几家房地产公司和房地产金融信贷公司破产了。
  同用旗下的同用金融公司中,不只是房贷违约率急速攀升,一些车贷的违约率也急速攀升,他们的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坏账。
  原本这家金融公司,每年最低能为他们创造几十亿美元的利润,这还是在一些贷款收不回来的情况下。
  但是如今这家公司不但不能为同用创造利润,反而成了亏损最多的公司。
  其他子公司、分公司得不到资金输血,这家原本的龙头公司也出现亏损,这就让同用的资金漏洞越来越大。
  今年的第一季度,他们亏损了十几亿美元,但是第二季度,就上涨到了几十亿美元。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第三季度的亏损,肯定要超过百亿美元,那第四季度呢,明年呢?
  第一季度亏损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危机,想要及时出售一些资产来扛过这次风险,同时他们也在想办法抵押贷款,让公司渡过难关。
  但没想到跟风雨控股集团谈的好好的,原本以为一切都会顺理成章的过去,但是风雨控股集团忽然放弃了收购他们业务的计划。
  马尔福已经表明,一些条件上可以让步,做出最大的让步,但是拉尔夫根本就不跟他们谈了。
  马尔福当然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因为风雨控股集团已经从富特那边收购到了足够的汽车业务。
  继续收购扩张看似很美好,但是同用就是一个反例。有些时候品牌过多,规模扩张的太大,反而是一种累赘。
  这会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极大的降低,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
  在这次危机中,富特走在了同用的前面,同用没想到,富特竟然那么便宜就将三个优秀的品牌全部业务卖掉了,甚至还搭赠了三个北美的工厂。
  可不得不承认,换做是现在的同用,也会如此选择。吃点亏,却能让公司的根本得以保留。
  现在同用是想要出售业务,竟然也无人问津了。原因就一点,同用的人工费太贵,其他任何企业也都养不起。
  眼看着同为美国三大汽车企业的富特业务缩减了一小半,科莱斯乐被一个财团回购了百分之八十多的股权,重新回到美国的怀抱,但就是他们同用最惨。
  他们虽然也卖掉了华夏的上海同用股权,但根本于事无补啊。这点钱对现在的同用来说,根本填不上漏洞。
  自从他们提高了车贷的审核标准之后,他们的汽车销量就严重下滑,这让他们的产品产生了积压。
  可要是不提高标准,那么担心更多的车贷根本还不上,变成坏账。
  这让同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哪怕已经停止了房地产信贷的业务,但是也不能将汽车的信贷业务也停了吧。
  那么这家金融信贷公司还剩下什么业务了,收入从哪儿来?
  可是同用现在还不能让工厂停产,更不敢关停工厂,否则那些员工肯定会罢工的。要是那些员工罢工,那么同用的损失会更大。
  ……
  “老板,已经跟同用那边说了,我们短时间内不会考虑收购同用的任何资产业务,我想同用肯定会后悔,当初没有答应我们的条件!”拉尔夫笑着说道。
  当初如果同用答应了,那么同用的那些业务,风雨控股还真会收购一些。
  可惜当初同用还以为他们是世界第一的车企,昂着高傲的头颅,一些条件坚决不放宽。现在呢,尝到恶果了吧?
  冯宇手指在桌上不停的跳动,他在回忆前世同用的下场。不过现在看来,好像同用会变得更惨啊。
  “嗯,不管同用开出来什么条件,都不要答应,哪怕他们是白送也不要!”
  拉尔夫不明白,如果对方真的开出很好的条件,难道也不要?那对老板扩大全球的汽车业务,有很大帮助啊。
  老板不是说过,想让哈尔滨机械制造集团做到全球最大吗?
  虽然他不知道老板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老板说的话,就是他的最高准则,他一定会照办。
  冯宇其实还是很喜欢同用的一些业务的,收购过来,对他的汽车王国确实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现在收购很不划算,等同用破产了,那时候再来谈不好吗?就算到时候收不到了,那么同用破产的时候,也是他们快速扩张的时候。
  或许那时候还能收购一些丰田和德众的业务,那就更完美了!
  ……
第1695章
资金问题
  “老板,还有一件事要向您汇报,我们跟TY超市的谈判进展的非常顺利,他们北美的股东们都愿意将手中的股份出售给我们百分之八十,但是英国的特意购却不愿意,这样一来,我们只有联合其他股东,才能跟特意购争夺权力。”
  “我们的收购价格还能否提高一些?”冯宇问道。
  收购业务的时候,也要衡量这家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多少年能够收回投资,然后接下来的时间又能为公司带来多少利润。
  通常这个利润空间,都是可以压缩的,也就是说收购价是可以提高的。
  当然,有一个底价,这个不能超过,超过了之后就会赔钱,那么收购过来就非常不划算了。
  “还能提高百分之二。”
  按照那些公司的市值来看,提高百分之二,也并不会特别多,未必能够影响特意购的决定。
  那家超市集团的市值也就百亿美元左右,特意购只有百分之五十的股权,提高百分之二的收购价,顶天也就是提高一个亿美元。
  相比于那家超市集团能够创造的利润,还有对市场的影响来看,一个亿美元显然无法打动特意购集团。
  “不能继续提高了吗?”冯宇皱着眉头问道。
  “继续提高也可以,但是我们衡量了今年的市场后认为,今年的经济状况不会很好,可能要持续两三年时间。两三年之后,谁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继续提高收购价格,很有可能让我们几年内都看不到利润。”
  拉尔夫他们分析的很正确,美国的经济肯定要受到严重影响,许多人都因此破产了,哪儿还有那么多人去超市购物啊。
  那么超市的营业额和利润都会不可避免的下滑,这笔投资的回本期限,就会变得更长。
  投资一百亿美元,不是赚回来一百亿美元就算回本了,还要计算通货膨胀,经济平均增长率等等,也就是说一百亿美元的本钱,在十年后收回来两百亿美元才叫回本,然后才是赚的钱。
  “你计算这家超市集团如果跟泰华超市集团合并后可以节约的成本了吗?计算这家超市集团对我们其他零售业务的扩张促进效果了吗?”
  拉尔夫摇摇头:“老板,这家超市集团不是风雨控股集团经营吗?”
  “不,这个要并入泰华超市集团旗下,所以一些相关的数据,需要重新计算,这一点你可以跟刘传志联系一下。”
  “拉尔夫,零售业务不是风雨控股集团的核心业务,汽车也不是,电子也不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就是金融投资、文化娱乐产业和IT科技,或许还要包括音乐电子产品和第六感这家特殊的公司。”
  “泰华控股集团那边则是机械制造、零售、医药、IT电子产品、电器、地产等等。”
  “虽然我们是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但也应该有一些侧重点。两家控股集团之间应该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竞争。”
  世界上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太多了,甚至许多公司的多元化可以涵盖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行业类别。但是相比较而言,那些注重几个方向投资发展的,崛起的速度会更快。
  都是冯宇的公司,哪边赚钱,都是冯宇赚钱了。但是对于拉尔夫他们则不同,泰华控股集团那边赚钱,显然不能提高他的收入。
  但老板的话就是命令,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他也不会反驳。
  反正他跟了老板之后,人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他这个年纪做到这种世界五百强企业高管的,可是少之又少呢。
  更何况风雨控股集团旗下的子公司,都有世界五百强呢,比如亚马逊集团。
  只要跟着老板,以后挣钱的机会多了。
  “老板,还有一个问题。汽车业务的收购,我们可以转手卖给泰华控股集团,先期的资金,也是华夏XX集团垫付的。可是这个超市集团收购,我们有将近七十亿美金的缺口。”
  “虽然可以让子公司提前上交部分利润,但是也根本不够,我们的资金该如何解决?”
  原本风雨控股集团上交利润最多的子公司,就是风雨咨询,然后是第六感、AIWA和亚马逊,至于谷歌、脸书等子公司,现在还没什么利润呢。
  但是目前子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风雨咨询那边正在做重大投资,调集了全部资金,今年肯定都无法上交利润了,只有第六感、AIWA和亚马逊上交的那部分根本不够用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7/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