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9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9/1174

  负债多一点,他们根本不担心,大企业有负债,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只要负债率没超过安全线,那就没事儿。
  而他们打算出售的华夏等合资公司的股份,就需要找一些有实力的人接手,同时还不能壮大竞争对手。
  所以他们排除了欧洲、日本、韩国的公司,瞄向了自己的盟友风雨电子等。于是汤姆孙主动联系了刘传志,表达出了出售合资公司股份的意向。
  刘传志询问冯宇,是否收购这家合资公司的股份。他们衡量过,这些业务还算不错,合并之后,可以提升他们在华夏甚至亚洲市场的份额。
  冯宇直接拒绝了,提升份额听起来很美好,但是那是一个包袱啊。那合资公司,可并不包括汤姆孙公司的品牌,如果包括的话,那么这个报价才值得考虑一下。
  汤姆孙得知被拒绝,非常的愤怒,他们威胁到,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可就要投入其他阵营了!
  ……
第1715章
注定被坑
  “老板,汤姆孙也太不知好歹了。当初您提醒过他们,经营上有问题,但是他们根本不理会。现在出了问题,想我们援手还这么嚣张!”吴志刚一脸的不悦。
  你卖的价格那么高,我们凭什么买啊?想我们提供一笔低息借款,我们总也要得到一些好处才行吧,我们想买你们的一些专利技术授权,你们一口就拒绝了,这还是我们的错?
  冯宇摆摆手:“很正常,有的人就是这样,失败的时候,从来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失败,而是认为别人没有帮忙,将错误全怪罪在别人头上。”
  “帮忙是情谊,不是义务。我们只是盟友,并不是合伙人。当初我们也不过是简单的结盟,共同对抗日本强大的电子消费品企业。”
  “现在呢,日本的电子消费品企业虽然还那么强大,但我们也已经跻身第一集团了,没有了汤姆孙,我们还有飞利普、塔塔电子等强大的合作伙伴。汤姆孙也是一样,没有我们,但并不是没有其他公司愿意跟他们结盟,所以还比较硬气。”
  企业之间,追求的永远都是利益,而不是什么人情。股东越多,人情就越难做。你跟人家关系好,但不代表其他股东也愿意付出。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汤姆孙虽然今年注定亏损了,但是未必不能渡过难关。前世汤姆孙是陷入了破产风波,但谁知道这一世会不会发生变化?
  一旦汤姆孙转身跟其他曾经的竞争对手合作,凭借他们的一些尖端技术,重新焕发生机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前提,他们需要壮士断腕,需要先好好整顿一下他们的业务和工厂。
  “老板,可是汤姆孙的许多销售渠道是非常强大的,跟他们闹掰了,对我们的许多产品销售,也是会产生很大影响的。”吴志刚有些担忧。
  “产生影响是必然的,但无非是拖慢我们扩张的脚步而已。没了汤姆孙的销售渠道,我们的产品就会滞销了吗?付光正这段时间在欧洲那边,可是联系了不少合作伙伴,不跟我们结盟,我们也一样能够继续高歌猛进!”
  付家本身就是以零售见长,这是他们家族的传统业务,也是让他们家族崛起的业务。这段时间冯宇他们在金融市场搅动风云,但是付光正也没闲着,他在欧洲那边多个国家走动了一圈,签订了许多合作合同。
  有的是老的合作伙伴续签合同,有的是新开拓出来的合作伙伴。冯宇他们的合作伙伴数量变得更多了,少了汤姆孙这个强大的伙伴,虽然会有影响,但也不会太大。
  付光正在泰华控股和旗下许多子公司可也是有股份的,他也是泰华控股集团的副总裁之一,这些问题,付光正也会想办法解决的,更何况也能给付家带去不少的利益。
  吴志刚犹豫道:“老板,龟田总裁告诉了我们一个消息,日本那边对此事的报导,可是对我们很不利啊。”
  汤姆孙与泰华控股这边的合作终止了,双方分道扬镳,这让日本那些消费电子领域的巨头笑的合不拢嘴。
  竞争对手变弱,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好事。尤其是没有汤姆孙帮忙之后,他们仿佛看到了风雨电子等在北美销售陷入困境。
  毕竟汤姆孙是北美家电市场的老大,且销售渠道非常的强大,风雨电子之前多有借助。
  现在分开了,那么风雨电子等在北美的销售怎么办?重新寻找销售渠道?还是自己建立?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拖慢风雨电子扩张的脚步。
  索尼公司最为开心,甚至大贺典雄还公开宣称,今年要在北美市场,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老大。
  虽然美国的经济受创,但是消费能力依然强大,而且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成为一个市场老大之后,对他们的品牌宣传也有极大的好处。
  冯宇简直是自己作死,这么好的扩大在北美市场份额的机会,就被这么浪费掉了。
  汤姆孙要卖一些业务,大可以提出必须包括北美市场的销售渠道什么的啊,全收过来,风雨牌必然会变的更加强大,冯宇这回可是失算了。
  甚至大贺典雄认为,冯宇这是太过自大,以为甩开了汤姆孙,风雨牌依然能在北美畅销?
  一个完整的销售渠道有多么重要,他们一清二楚。广告做的再好,品牌知名度在高,没有销售渠道支撑,还是白搭。
  消费者想买你的产品,结果买不到,那还赚什么钱?
  如果销售渠道足够优秀,哪怕是广告一般,品牌知名度一般,也能让产品畅销。
  就比如你的产品能出现在所有可以出现的零售网点,那么只要别人路过,就能看到你产品的商标,那或许比电视广告的效果更好呢。
  冯宇不跟汤姆孙合作了,索尼等则在汤姆孙主动联系的时候,开始跟汤姆孙进行谈判。当然了,此时他们开出的条件,也格外的苛刻。
  失去了一些盟友的汤姆孙公司,很明显在走下坡路,当他们急需钱的时候,索尼等公司怎么能不狠狠的压低条件?
  冯宇知道汤姆孙打算跟日本的企业合作之后,一脸的不屑。汤姆孙的这个选择,又错了!
  日本本身就是世界最强大的电子消费品团体,汤姆孙的技术和渠道等,只能是锦上添花。如果是两年前,大家还能说是强强联合,但是现在,汤姆孙因为缺少资金的事情被日本的企业知道,那么就已经处于弱势地位了。
  跟日本企业合作,那就是很典型的与虎谋皮。成功了,自然就能脱困,但是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对方吞掉。
  前世汤姆孙也是在跟日本企业接触,打算合作或者出售一些业务的时候,才真正被拖垮的。
  日本那边的企业一直说有诚意,但却偏偏拿不出一些诚意的条件。汤姆孙降低了条件之后,日本那边的企业再次压低条件。
  就这么拖了一两年的时间,生生将原本还有救的汤姆孙公司,愣是弄得申请破产保护,最终一个强大的品牌衰败了。
  这一世汤姆孙又选择了这条路,那么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汤姆孙要被坑了,而且会被坑的很惨很惨。
  或许只有被坑过之后,汤姆孙才会明白,当初宣布脱离冯宇组建的这个联盟,是多么大的错误!
  ……
第1716章
最强大的销售渠道
  汤姆孙以为他们拥有强大的销售渠道,所以这次宣布脱离联盟,转头跟谁合作都不会处于弱势的地位,甚至还有可能,让冯宇他们重新主动找上门跟他们结盟。
  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提更高的条件,让汤姆孙获得最大的利益。要说汤姆孙这几年没赚钱吗?赚了,而且赚了很多钱。
  但是这些钱,都被拿去分红了,落入了那些股东的口袋。
  现在汤姆孙不赚钱了,他们却不愿意拿钱出来帮助汤姆孙渡过难关,因为衡量过之后,觉得这样很不划算。
  说白了,都是利益作祟。他们觉得不拿钱出来,汤姆孙应该也能渡过难关。
  在他们一边跟日本企业联系,一边等着风雨电子等主动找上门的时候,更多的电子消费品企业开始跟汤姆孙联系,打算合作。
  这样汤姆孙更加的确信,离开了风雨电子的联盟之后,他们一样能发展的不错,一样能轻松渡过难关。于是在跟其他同行合作的时候,他们也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因为太多企业想跟我们合作了嘛。
  可是他们一直期待的风雨电子等回头的情况却并未出现,他们发现风雨电子在欧洲那边出现了许多新的合作伙伴。
  这些不只是付光正的功劳,还有基里连科也帮助了一些。当然,作为风雨电子等的重要盟友飞利普,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汤姆孙还是认为这只是虚张声势而已,至少在北美,这个电子消费品非常受欢迎的地区,没有能跟他们汤姆孙竞争的。
  而他们也了解过,这边主要的就分为日本阵营,韩国阵营,欧洲阵营等等,至于说北美阵营?好吧,北美自己的电子消费品品牌,除了计算机和手机,其他的根本排不上号。
  在他们看来,风雨电子也就能跟这些不入流的企业合作了,计算机和手机的品牌,会跟风雨电子合作吗?跟小企业合作对风雨电子的扩张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会被这些小企业所牵连。
  此时北美的经济形势不好,太多的企业破产了,这种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差,一旦破产,那么销售款将无法支付,风雨电子等也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可他们却忽略了一种新兴的销售渠道,并且是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销售渠道。而年轻人,也是电子消费品的主力买家。
  亚马逊,世界最大的网络商城,线上产品品种繁多,超过了传统的大卖场。而此时亚马逊拥有二十三大类,超过百万种商品在线销售。
  而且亚马逊这些年在欧洲、南美、亚洲等收购了多家网络商城公司,业务更加的多种多样。
  而且去年底,亚马逊就开始为第三方卖家提供外包物流服务,这让他们更加受到用户欢迎,许多人也很享受这种足不出户的购物体验。
  易呗,同样是超级电子商务公司,虽然并不是冯宇公司旗下的,但基里连科是大股东,同样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棒的销售渠道之一。
  还有许许多多的电子商务公司,这些都是冯宇目标的销售渠道。这种销售渠道,也是暂时并不太被重视的销售渠道。
  但是这种销售渠道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省掉店面租金这个重要成本,让产品的利润空间变得更大。
  那么产品就可以降低售价,从而来吸引消费者。
  在美洲、欧洲还是亚洲,电子商务网站,都是在进行着蓬勃发展。许多人虽然意识到了这个产业未来潜力巨大,但也很悲哀的发现,他们似乎无法找到突破口了。
  因为行业的先驱者已经发展成了巨无霸,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用户,给他们留下的发展空间太小了。
  除非他们能够找到一些新的卖点,才能发展起来,否则最好的结果,就是被这些顶尖的电子商务网络公司收购。
  亚马逊等刚开始也只是做图书销售,然后才开始逐渐涉猎其他产业。从书籍到玩具、电子产品、软件,再到服装首饰、美容用品、家居园艺、体育运动户外、办公耗用品和耗材,甚至现在发展到了销售机械零部件。
  这些业务,很多都不是亚马逊自己做起来的,而是一些其他的电子商务公司做起来一个雏形,然后被亚马逊收购。
  借助亚马逊庞大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口碑,将这些业务逐渐做的更大。而亚马逊的营业收入,也在这种情况下,快速的增长。
  电子消费品,本身就是亚马逊自己做起来的,这方面的口碑在经过亚马逊自己品牌的电纸书销售后,变得更加的好。
  而且冯宇很确定,未来的电子商务会发展的越来越快,这一点从亚马逊这几年的营收规模增长就能看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9/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