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357


  嗖——
  一支短矢钉在潘觉他们一行人中落在最后的那个人的身上,毫无准备之下,巨大的冲力将他推出两步,然后他拉长出一声惨呼,朝着崖底掉落了下去。
  “他不是一个人。”毕小青好整以暇地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将弩收好,放进了背包里。
  先前石头滚落山崖的时候,在祭坛中心的羽士只是嘴角抽动了一下,不动声色的继续鼓动着教徒们。可这声惨叫却再也掩盖不住。教徒们纷纷转头朝着不算很远的地方看去……也就一百步不到的样子开外大断崖顶端,六个鹰堂的成员和两个来历不明的人对峙着……
  在关欢身边带着的这几天,毕小青也十分憋屈,他的身手绝对是过硬的,但在关欢面前,却好像完全不起作用一样。而现在,既然不是那种只能被点到即止的对手,他可就要好好撒一把野了。刚刚将弩放回背包的动作还是那样悠闲缓慢,转眼间他就扑了过去,和一个菜鸟对了一掌,然后落地、蹲身,积攒了全身的力量让另一个家伙做了平抛运动……又是一声凌厉的惨呼从空中直到山底。
  潘觉想要夹击毕小青,但他刚踏出一步,关欢的刀就递到了面前。“你还是考虑自己的性命吧。”
  关欢甚至没有多费多少功夫对付潘觉,他只是让潘觉疲于应付而已。而他随手砍出的几刀,却把潘觉带来的两个人放翻了。他手里的兵器可是不知不扣的凶器,在现在这种技术条件下,炼制一柄钨钢的骑兵剑到底有多大难度,到底费工费时多少,已经不是他能计算清楚的问题了。他只知道,手上稍微加一把劲,要斩断对手的兵器很简单。而以细绳缠绕的握手,虽然看起来寒掺了点,但却让骑兵剑真的好像是他手臂的眼神一样,有着极佳的握持感觉和灵敏度。
  “……两位壮士,那是我圣教的护教勇士,有什么误会可以坐下来谈,打打杀杀的伤了和气。我向两位壮士保证,我圣教一定会秉公决断……”羽士一句话还没说完,崖顶上的鹰堂成员就只剩下了潘觉。其他人全被解决并扔下了断崖。而潘觉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关欢的刀尖抵在了他的喉咙口。
  关欢的刀子是那么稳定。以至于潘觉更需要担心的是自己呼吸太重让自己蹭破了皮。关欢用刀子抵在喉咙口,用刀尖轻轻提起潘觉下巴的动作,比起任何一个纨绔子弟用手指轻轻抬起美人的下巴来仔细观赏一番动人容颜的动作。绝不会更有难度,至少对关欢是这样。
  “护教勇士?”关欢几乎是用鼻子喷出这个轻蔑的疑问。
  “你如此屠戮我道明宗的护教勇士,将我道明宗视若无物,他日必有所报。我道明宗教众何止百万,哪怕是追杀到天涯海角。也要将你这等圣教的敌人斩成肉泥,为我护教勇士报仇。”羽士站到了原来的吊桥的位置上,大声恫吓着。而他身后,数以百计的教徒大声应和着。
  “哈哈哈哈——”关欢发出狂放的笑声。那笑声仿佛能压服夜晚山间的寒风,在道明宗教徒们的呼喝声中仍然显得那样鲜明而刺耳,那笑声豪气的仿佛能够遏止行云……
  “护教勇士?造天马山孙家庄灭门惨案的是你们的护教勇士,灭清心剑顾习一家逼奸顾习妹妹未遂的也是这样的护教勇士。当有人站出来对你们说不,当有人稍稍阻挠你们就要灭门,这就是你们的护教勇士?……这又是什么道理?”
  “我圣教的护教勇士诛除邪妄,自然是有神明的意思,又岂是你们这种凡夫俗子能懂的?与我圣教为敌,满天神佛都看在眼里,你不怕天谴吗?你放了他,我还可以为你祈福祷告……”羽士听到背后已经有教徒在嘀嘀咕咕。在询问事情是否是真实的,不由暗自叫苦。可也只有硬着头皮抬出神明来了。可他没想到的是,他的一句话又没有说完,潘觉就捂着自己的脖子倒了下去。他的喉咙也被切断,鲜血不断的从他的指缝里涌出,他只能发出轻微的“嗬嗬”声,随即就倒下了。
  “……护教勇士……嘿嘿。”关欢的行为比他的说辞更有力量,“如果这样的禽兽也算是护教勇士,如果这真是你们的神明的意思,那么……你们也没什么了不起么。”
  羽士指着关欢,气的说不出话来,他怒喝道:“你可敢留下姓名来?……你……你……须得让你知道,我圣教……”
  “在下关欢,随时候教。”关欢昂着下巴,倨傲的回答。
  他身后巨大的蜡烛被毕小青悄然点燃,明亮的光被周围的那些光洁的冰面反射,让整个崖顶顿时亮堂起来。成四十五度角的冰面将光线整齐的反射上天空,但在那个瞬间,在众人看起来,却无法明确地说,是不是一道明亮的光斩破苍穹落在崖顶。而在光线中,将刀背在了身后的关欢,显得是那样圣洁。
  “不过,你们还是不是要派这种垃圾护教勇士来吧……派点你们的神明来,如果你们的神明真的肯庇佑这种禽兽……如果你们的神明真的肯庇佑这种禽兽,嘿嘿,那我要对不起了,正好让天下人看看你们的神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帮废物和伪君子。我要这天,再不能遮我的眼,我要这地,再不能埋我的心……我要这满天神佛,都烟消云散!!”
  或许是被关欢的豪言壮志所摄,或许是被关欢蔑视神明的这番话震惊,整个空间居然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特种蜡烛然尽了。这种能够发出纯净强烈的白光的蜡烛,正是叶韬当年曾在和尚宝堂斗技术的时候用过的那种,燃烧率本来就高,而现在更是无限制地要最快的烧完,就更是如此。而在明暗转换的一瞬间……关欢和毕小青在对面的那些人看来,仿佛嗖的一声消失在了空气中……
  虽然关欢刚刚出现在大家眼中的时候,那些分散在竹君殿各处的鹰堂成员和原本就隶属于竹君殿的护教军之类的人已经拼了老命一般朝着通向断崖的那条路赶去,但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动作快的来到了断崖底下,那条已经被碎落的巨石阻断的小径的口子上,不管是当时他们所看到的,还是事后在道明宗中高职司的教士的询问下努力努力回忆乃至想象中的,小路上都没有人下来。
  而在山顶,虽然必然有人觉得蹊跷,但更多的人是瞠目结舌,不知所措的看着仿佛神奇一般的景象。当人群逐渐散去,陆续回报的人仍然未能捕捉到哪怕是两人的一线身影,怀疑和恐惧就越发在大家心目中滋生。
  假如道明宗的教士们理解墨菲定理中那条:假如面包掉地上,必然是涂了奶油的一面着地,他们此刻一定会举双手赞同。在之后一天多的时间里,混杂在人群中观摩法会的雷煌等人开始使劲的造谣。他们并没有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仅仅是说了一些诸如:“灭门啊,也太作孽了,老人和孩子好可怜”或者是“我们还是小心一点别犯错,不然让护教勇士们知道了要牵连家里人”之类的站在教众立场十分现实的忧虑,而这点忧虑则随着谣言逐步扩大、蔓延……
  
第一百七十二章
申斥
  靠着两个8字型的铜环,关欢和毕小青以极为标准的速降姿势从崖顶落到地面,仅仅是两次呼吸的时间而已。抽走了绳索之后,他们就飞快地朝着预定的地方跑去,那里还有自己人在等着接应。他们甚至不必奔命似的躲避追捕,只要躲在马车里,在最紧张的这段时间里躲开道明宗能够进行搜索的范围就行了。无论道明宗事后根据他们发现的东西作出怎么样的解释,都不能影响关欢和毕小青已经进行了一次极为成功的行动。法会之后,那些教徒们怎么样都要散去了,没几天之后就是新年,大家都赶着回去和家人团聚呢。而其中还有些不怎么地道的教徒或者伪教徒,本来就是打着领了道明宗的赈济粮食回家过年的念头,更不会为了等调查结果多停留哪怕一秒。等道明宗的调查结果出来,在这个还没有广播没有电视的时代,压根不可能再对这些已经存了先入为主的印象的教徒们再有半分影响。而到时候那些解释,就算到了教徒们耳朵里,按照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普罗大众的心理,到底有多少说服力还要存疑。
  由于叶韬一行已经远离,他们这时候也不着急赶上去。反正说好了在东平境内再会合就是了。
  叶韬在回程中却并不轻松。虽然带队实习有些虎头蛇尾,但这一次近距离接触道明宗的教派组织,接触教徒和神职人员,接触非教徒的西凌普通百姓仍然有很多收获很多心得。在回程中,既然躲在马车里没什么事情做,叶韬也就抽出一些时间来,开始撰写报告。
  在叶韬看来,西凌的社会阶层划分远比东平简单而且鲜明,贫富差距更悬殊,社会地位差距也更大……也就意味着西凌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李家城堡,临时的雷音魔宗总部周围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李氏一族被突如其来的力量完全歼灭之后。从卓显晨开始大大减轻依附于李氏一族的佃户和其他人的经济负担之后,周围立刻就安定了下来。而当后来卓显晨离开。新来的人迅速和当地官府达成谅解,还在观望的佃户和农户就开始将控制着李氏城堡的人视作理所当然的好东家。甚至在被放出去的那个农民的鼓动劝说下,有人已经宣誓效忠,开始毫不迟疑的接受雷音魔宗的领导。
  道明宗的崛起,一方面是以宗教学说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让西凌的统治者们,尤其是对社会矛盾感受最深切的地方上的大家族们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和强大的经济力量缓解了一部分人的生存困境有极大的关系。道明宗不可能长期维持经济上对贫困无依的百姓的资助,开始时候的宗教救济和宣传,一方面寻求大世族和西凌执政方的支持。他们不断接受大家族的捐赠,又不断将得到的捐赠更有效率地动用在传教活动中,另外还不断通过狂信者,通过各种其他渠道掌握财源,终于现在达成了一个相对比较良好的动态平衡。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道明宗却逐渐成长为一个隐隐有和西凌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宗教力量。这种结合的确是背离了道明宗创教伊始的时候的救世目标,却让道明宗尝到了甜头,一发而不可收拾。问题就在于,现在道明宗到底对西凌的影响力有多大。而西凌的统治者又有多信任道明宗。
  在叶韬看来,道明宗是存在许多问题的:
  首先就是他们和政权的结合,让他们不得不谋求从一个普通的,对民众有蛊惑力的宗教向一个能够吸纳社会各阶层注意和信仰的正教的转变。其中有很多会让道明宗阵痛的因素。
  他们需要不断修建庙宇、神殿以及更宏伟的标志性建筑,而不是随随便便地纠集教众集会,也需要在许多方面向西凌政权作出让步,甚至还要在进行这种高难度的工作的同时主意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要让道明宗的力量在没有强大到可以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引起西凌统治者的警惕乃至于不得不采取断然行动。但他们这方面的平衡,至少现在看起来还是进行得不错的。他们建立的护教军在云州为大军断后,大大减少了战败损失,更以超高伤亡率却没有溃散的简直是可歌可泣的成绩,赢得了西凌朝野的一致称赞,并允许护教军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自然,随着他们掌握的力量的扩大,和他们掌握的蛊惑人心的有力武器。他们有更多筹码来争取西凌更多力量的支持,甚至是投靠。
  第二个问题是。为了服务西凌政权,他们组建的道明宗鹰堂这样一个组织,虽然有着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但其本身和道明宗这样一个以宗教起家的组织有些格格不入。从鹰堂急于扩大力量而引起西凌武林界的反弹和普遍敌视,还有在处理事情上的不谨慎态度来看,鹰堂很有可能成为影响道明宗声誉的一招败笔。而对于宗教组织来说,他们的根本力量就在于能够控制尽可能多的人来为了他们的目标服务。一旦教徒开始动摇,那就是道明宗本身力量出现问题的时候。在这个问题上,如果雷音魔宗要发展起来,是大有可以利用的地方的。
  第三个问题是道明宗虽然在教义体系里弘扬善良、宽容、容忍、与人为善,但在转型时期并没有因为面对教众有所变化而调整出一个更体系化的教义,或许是道明宗高层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且,除了教义之外,和教义相关的行为没有准则,都是根据各地传教者的个人理解来进行规定。在吸收神职人员和教徒的时候,标准十分宽泛,基本上是以主观印象为主……尤其是道明宗有一段时间是以拉了多少人进来作为考评传教者是否合格的标准,完全无视地区差异性和人口密度等等其他数据,以至于靠着威逼利诱进入道明宗的底层教徒为数不少,教义传达率并不高。
  有了这些理解,加上对于西凌的百姓构成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在如何调整雷音魔宗的发展模式上,叶韬洋洋洒洒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首要的一条就是因地制宜,不追求人数的膨胀而追求组织的健康度。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短时间内就和道明宗发生冲突,另外也是叶韬心目中的有严格管理的会员制的团体所必须的。而叶韬在这方面尤其夸赞了雷煌对于民俗的研究,并且希望不仅仅是雷音魔宗,哪怕是新建立的正在调整组织结构的情报局都应该分出一部分非核心人手来进行民俗、方言、地区特有习惯等等的了解,不仅对于雷音魔宗的传教,哪怕是对于将来征服后的地方治理,这些资料也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其次是调整传教者的结构,让整个传教者队伍看上去更贴近自然人口的比例,不然,一大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巧舌如簧地去传教,被有心人看到了,难免满是疑窦,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一些,则是调整了原先雷音魔宗在传教中使用的东西,比如叶韬先前所设想的印花臂章和冲压金属臂章,因为印染技术和金属冲压成型技术都有明显的和东平所特有技术的传承性,这些方案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印花臂章改为简单的绣花臂章,而冲压的金属纹章则替换成以传统得多的铸模灌注技术制成的东西……
  还有另外一些小方面的调整和建议,叶韬也就随手记录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