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357


  “……完全没有……那些古文超出我的阅读能力很多了。”叶韬无奈地回答。
  “那就是了。你休息不了几天的。天晓得父王要把什么事情派给你。至于婚礼,反正都是一帮很有经验的人在弄呢,哪怕是你那边,不是也让李眠去打理了吗?还有鲁丹帮忙。反正就是那个样子了。婚礼嘛,总是那么麻烦。”谈玮馨轻笑道。
  叶韬叹道:“只是觉得,你不像是那种会听由摆布的人。而且,以东平执行礼制方面的向来的漫不经心,总觉得是老丈人在故意整我。”
  “要是你来操办?又能弄成什么样子呢?”谈玮馨好奇地问。
  “……必然不是《河东狮吼》式的。”叶韬揶揄道。那个电影里的婚礼誓言虽然印象深刻。但也仅仅是印象深刻而已。
  “嗯,好吧……那你是不想听我的,不愿意听我的,还是……已经准备好反过来欺负我了?”谈玮馨撇了撇嘴,很难得地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却显得尤其可爱。
  叶韬蹲在谈玮馨的躺椅边上,轻轻捏了捏谈玮馨的鼻子,说:“哪里能呢?……你知道,我一直觉得很对不起你。毕竟我已经有了苏菲,还有秋妍……”
  谈玮馨的表情很值得玩味,像是有那么点感动,又像是有点无奈,她温和地说:“好啦,我不是没在意吗?你觉得我把伊莎贝拉和艾莉婕弄到你身边去做什么的?……我恐怕永远只能是你名义上的妻子,我明白这一点的。”
  谈玮馨撇了下嘴,说:“我一直很赞同一个说法:经营一段婚姻和经营一个公司一样。现在,我不是这个‘公司’的唯一持有者,而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之一和首席执行官。要始终保证自己在公司的领导地位,除了不断对公司有所贡献之外,最方便的莫过于不断稀释其他股东手里的股份了。”
  叶韬觉得自己应该冒出一身冷汗来对谈玮馨的这番话做出反应:“喂喂,你胡说什么……你不是想做什么吧?”
  谈玮馨挑战式地扬了扬眉毛,说:“天晓得呢。”
  不管叶韬有没有想过要参与到婚礼的筹备。实际上他都没有那时间了。谈晓培在又一次召见了他之后,让他去找聂锐报到,去协商给情报局的那些人们也讲一讲如何接近人、说服人的方法,还有就是如何从行为举止等等细节上研判一个人的方法。相比于从内府所属产业里挑选出来的那些“学员”情报局的这些人见识要广阔一些,其中有不少还是原先在江湖上混迹过一阵才被招募的。要说这方面的基础,可比内府秘密抽调给雷音魔宗的那些人好多了。但这部分人却不会像是内府的人那样。对于叶韬所说的那些内容全盘接受,反而会不断提出各种反例,来辩驳叶韬所说的那些东西。
  其实,这样的气氛,才有利于这种本来就很虚拟的学说的教习。心理学、行为学等等方面的应用,本来就应该是互动的。而叶韬虽然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可能对于任何问题都有解答,但他却不忌讳承认自己某方面的无知。他总是能够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导入到大家共同研讨、共同分析解决的道路上去。而在丹阳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环境里,情报局来参加培训的人又是那么多种多样。叶韬给大家安排了无数的“实习”。
  这种讲师的工作,对于现在的叶韬来说,还算是比较有娱乐性的。但是,另一项任务就很麻烦了。那就是继续完善他所撰写的那些历史研究类的文章。
  要说再撰写新的篇章,叶韬现在提不起这个念头,但在丰恣的帮助下,又有了组建不久。却已经有了规模不错的文献资料库存的档案局可以做后盾,将原来那些章节里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却不失为一个杀时间的好办法。可问题又来了,同样看过叶韬和丰恣原先写的那些内容的谈玮明、谈玮然两人,对于叶韬的很多看法都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谈玮明虽然现在还是运河总督,但他的身份就决定了他的这个任职主要是为了让他熟悉政务而不是让他沉陷在政务里。反正来往溯风城也不算远,他也就很乐于来回跑。而谈玮然,则是对军务政务都很有兴趣,尤其是最近在帮着谈玮馨建立档案局的过程中,他顺便阅读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对于比较务虚的历史研究方面的兴趣越发浓厚了。在春南或者北辽的太子和其他王子们为了将来能继承王位明争暗斗的时候,东平谈家的气氛却是一派祥和。谈玮然不但可以大大方方地表现自己在政务军务方面的兴趣,还可以明明白白地表示他想要多多历练。而两位王子同时来询问自己对于叶韬所提出的那些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解的时候,他们自己却因为互相之间的理解不同而吵了起来。
  在谈玮馨的有意鼓动下。在谈晓培、卓莽、卓秀等等东平核心人物的怂恿和默许下,争论迅速变成有组织的辩论。谈玮明、谈玮然和叶韬,每人都可以组建一个由五人组成的“辨手”团,还可以衡量着自己的力量组建一个为辩手团提供意见咨询和材料分析的顾问团。然后,他们就开始就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进行辩论,辩论在每天午后进行,在持续了几次之后大家就都发现,这种频率压根来不及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遂改为隔日进行,之后又改为每三天进行一次。
  谈玮明作为东平太子,本来身边就有各种各样的年轻一代的优秀人才想要博得他的注意,自然是毫不费力地组建起了豪华的辩手团和顾问团。叶韬虽然疏懒,但对于智力游戏向来有极大好感,又是那些历史研究方面的文章的实际撰写者,由他来担纲,加上现在也算是有非常扎实的军事和技术阅历的鲁丹,还有已经是禁军第二大首脑的池云,再加上黄序平推荐来的两个学生,阵容也十分强大。叶韬的顾问团更是集中了包括谈玮馨本人在内一大帮的杰出人才,更是有德勤会计行的首席会计师史魏和叶府的首席会计师薇芝在内的不少会计方面的人才,在为数不少的太学和国子监学生的帮助下,这样一个顾问团具备了短时间分析大量史料并迅速归纳出有参考价值的各种数据的能力。
  在这样的对手面前,谈玮然大喊不公平。虽然东平王室在开始就让谈玮明和谈玮然都有自己府邸,但谈玮然一方面是向来比较低调,或许也有些怕纠集自己的势力引起不好的反应,居然一下子凑不出人来。平时,谈玮然摊到什么任命的时候,要是手里没有合用的人才,总是让父王推荐或者是索性问谈玮明或者是谈玮馨借人。可现在如果不是由于他一直对军事很感兴趣,和血麒军中的军官关系很铁,邹霜文积极地站了出来,可能他就彻底抓瞎了。
  不过,为了让这次有趣的辩论进行下去。谈晓培点了一些很有趣、暂时又没有繁重工作在身上的人,加入到谈玮然的队伍中。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御史台巡检御史曲焉……他恰好是化名为丰恣并乐此不疲的曲丰梓的父亲。作为资深的御史巡检,并且很有可能将担纲御史台的全面整改,曲焉的阅历和能力自然不消说,尤其是对于东平的各种各样制度和这些制度的源流发展,他是绝对的权威,毕竟他就是靠这个吃饭的。
  邹霜文虽然了解军事,但主要是训练和人力安排方面,对于军事大局,对于军事与政治的关系这种更宏大局面的理解还很浅。觉得谈玮然的队伍还是比较薄弱,谈晓培居然邀请了戴氏的老将戴冶加入。而在经济、农业等等方面,又为谈玮然推荐了刚刚来丹阳向谈晓培和谈玮馨汇报去年内府所属各农庄总体情况并提交今年目标的老家臣穆安隆。穆安隆也是在谈玮馨全面接手之前,运作内府的人,虽说方针性的东西当时是王后卓秀来决定,但如何将方针变成具体的实施方略,却都是穆安隆在做。之后,当他发现从小看着长大的谈玮馨爆发出了惊人的商业天赋,则更是开开心心地将内府的经商事宜全部抛开,专心去打理内府所属的农庄,穆安隆原本就不擅长经商,他擅长的就是农林管理和种植技术开发。由于内府的农庄向来都是叫忠诚可靠,对王室最为热忱的老家人们在打理,近十年来穆安隆越发专注于研究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史,将别人认为养不活的东西养活,将别人养不好的东西养好,成为穆安隆最大的乐趣。而在这样充实的十年里,他阅读了大量农业方面的书籍,他或许搞不明白王朝更迭,但说道某时期地区的种植结构和产量,以及当时的天气灾害等等,他可是如数家珍。
  有了这样一大批国宝级人物的加入,再加上谈晓培拨出了包括李眠在内的一大帮人给谈玮然当顾问团,谈玮然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不单单有了和谈玮明和叶韬叫板的实力,更隐隐有将叶韬和谈玮明逼到死角的气势。
  
第一百七十五章
历史研究会
  谈晓培这样做自然是有私心的。他并不是不满意谈玮明的表现,而存了想要换个太子的意思,更不可能以这么拙劣的方式来挑拨两兄弟的关系,只是,相比于谈玮明,他更看好谈玮然在这次辩论里的表现。的确,因为谈玮然的身份,虽然他对于各种事情都很热情,也很勤奋,但他身边很难聚集起一支幕僚团队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谈玮然都必然是那种拾遗补阙型的人物。只是现在他受的历练还不多,虽然这几年来经手过工部、兵部、血麒军、丹阳城防军、内府的诸多事情,但还没有将自己的性子定下来,反而让他在有了多方面的初步见识之后,更有余裕去思考那些综合性、全局性,去比较务虚的内容。谈玮然在跟着谈玮馨学习经济学和会计方面,比谈玮明认真很多,也深入很多,尤其是谈玮馨提到的关于国家经济体制、核心竞争力、宏观调控、经济杠杆等等原理更是有着多方面的思考。对于叶韬当时灵机一动弄出来的雷音魔宗和相关的体系,他也下了不少功夫钻研。可以说,纯粹就观念来说,谈玮然要比谈玮明更前卫和全面。
  毕竟,两兄弟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谈玮明被要求的是了解和掌握全局,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了解如何有效率地使用和配置资源去达到目的,他的知识建构和思维方式是立足于实用和可行性的。而这样一场辩论来说,谈玮明无论有什么表现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他可以进一步地掌握手底下那些人的能力和品性。如何用好这些人,如何在这些人的口才之外发掘他们的其他才能。才是谈玮明需要关注的。
  谈玮明会是将来的帝王,而谈玮然……在谈晓培的思路中,希望能够将这个同样聪明勤奋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对于国政国策有着通达了解和深入思考的辅佐者,而到了最关键最危急的时刻,他需要是那个能够站出来,肩负所有压力,顶着所有的怀疑和压力来做事的人。谈晓培自己当年没有能做到这一点……而他现在相信,以他们兄弟的深厚情谊,以他们在天资卓绝的姐姐谈玮馨的影响和教导,在他一以贯之的长线培养计划下。这两个人能够将战争终结在他们那一代。
  说是辩论,但实际上这次的活动有着极为鲜明的研讨特性。只是在形式上采取了辩论的形式。而辩论的形式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开始的时候,是三方轮流发言,每方进行一次陈述。然后对这部分陈述进行辩论。陈述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完整进行,不能被打断,而第二次则是随时可以打断,提出问题。这种形式来进行辩论,实在是太冗长了,主要是不管准备多充分。总有无法说服对方的地方,总有存疑的材料,谁也无法说服谁。而后,在花了一天时间讨论辩论规则之后,他们大家都同意的方案是在三方辩论之外,再引入十二人组成的审议团。在三方辩论之后投票决定哪一方获胜。能坐上审议席的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多数都是各大家族的族长和高级执事,朝中三品上下的大臣,太学和国子监乃至于永安殿的学士、祭酒,各部有十五年以上工作资历的资深属吏,东平名士。生意大到对国家经济有影响的商人代表,有崇高威望的江湖宿老……等等等等。
  而由于第一次以这种形式进行辨论之后发生的审议团完全罔顾场面上的胜负和材料真实性的情况。他们迅速通过的补充规定,在开始辩论前,任意一方都可以要求更换审议团成员,以保证审议结果公平有效。
  这种……基本上就是陪审团制度翻版的辩论方法,让辩论逐渐走上了正规。对于每一个辩题,大家都要在时限内最大限度地进行分析和准备,又需要将他们总结提炼出来的材料极为凝练地提出,还要在辩论中设计各种辩论策略……
  虽然因为具有了相当的表演性质,或许损害了辩论或者是研讨的学术意味,但这种有限时间和空间里的大量的观点、材料的碰撞却是极为精彩的。审议团的席位固然是诸多觉得自己有资格的人所热烈申请的,到后来,甚至是旁听席都是一座难求。
  而那些辩题,则更是一个比一个尖锐,有些甚至是有些忤逆的。比如第一个辩题就是“正义性与正当性”,集中讨论了当时同样从统一国家中分裂出来的各个国家,其中自然包括东平,这种话题,平时大家哪怕想一想恐怕都要冷汗淋漓,更不要说光天化日地进行辩论了。而后则是“奢靡”“发展与过度发展”“从统一到分裂”“战争与国家发展”“政策一致性与政策一贯性”“奸臣的业绩”“收集、组织与罗织证据”……等等。这些话题涉及了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但由于本身就是一些大历史的命题,并未限定材料的时空,大家都有极大的发挥余地。而随着辩论的进行,当叶韬和谈玮馨不得不越来越深入和热情地参与其中,辩论不仅仅在探讨历史,更加入了许许多多对于东平各种政策的反思,甚至于是对历史研究本身的反思。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摸着石头过河”“宏观调控”“金融、流动性与过度流动”等等说法和理论一个个冒出来,大家都意识到这次的辩论可能对于东平未来的深远影响。
  更有启发性的则是经过大量的分析整理工作,叶韬谈玮馨一边弄出的极为扎实数据,这些数据无可辩驳地说明了当包括东平在内的诸国从统一国家分裂出来的时候,那个大一统的王朝究竟糜烂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到底低到了一个什么程度,而贪官污吏的财富集聚到底集中到了什么程度……
  而让他们震惊的则是通过一些公开数据的调研。他们发现被认为是帝国最后一个大忠臣的陈珈,在帝国灭亡之后所谓的举族隐退的真相:陈家虽然有些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但和陈家有各种连带关系的家族和产业几乎全部在之后的几十年上百年里荣华富贵。虽然王朝的最后那些年月以及王朝破灭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详细的文献和记录,让对于陈家的去向的追踪变得不可能,但通过各地的方志,以及各地收罗来的地方文人名士对于周围情况变迁的记述,在帝国破灭之后几年内忽然崛起的家族仍然有些进入了聂锐的视野……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耸动了,当消息传开,不仅仅东平朝野。连北辽、西凌、春南诸国都有所触动。但证据就摆在那里,不由得大家不相信。
  这可能是这个时空里,第一次对历史的研究不是由一个两个学问深厚的大学问家在自己家里孜孜不倦,而是以几个团队,以共同的分析努力来进行。也可能是第一次会计学、经济学的知识进入到历史研究的范畴。但那一组组的数字却是那么触目惊心。
  在辩论进行的同时,每一场辩论结束,不到十天,宝文堂印制的《历史研究》必然会将辩论的整个过程变成精美的印刷品,送上货架。这一系列的辩论由于有太多人参与其中,实在是不可能保密,而在不可能保密的情况下,谈玮馨的选择是,不如将官方发布掌握在自己手里,免得外面越传越玄乎。《历史研究》大概是这个时空第一种不定期的学术期刊吧。虽然由于历史研究是那种现场记录的形式,从阅读上来说,从理解各方观点来说,并不非常简明,尤其是在那种辩论规则下,不在现场看本身就是极大的损失,《历史研究》远不能反应辩论的全貌,但这个系列的书籍仍然成为这个时空第一种畅销书。以第一卷为例。首印三千册,而后陆续加印了十一次,在出版后的两年里,总印数突破了四万册。这个时空可是没有照相制版之类的技术,虽然宝文堂已经开始使用极为现代的铅活字、铜版纸、套色印刷、热胶装订等等一系列技术,却唯独没办法解决制版的储存问题。每次的印刷都需要重新制版,而一共二十二个版本每次都因为技术细节上的不同而有些微变化,也因为工序流程的问题而有诸如错字之类的问题,搞得不少学者头痛不已,而这个时代的一些藏书家们则以能够拿出所有版本的珍藏为荣……
  《历史研究》不单在东平广为传播,更是传到了周围各国。而后三个辩论团体根据各自的研究成果还出版了一系列书籍,比如《帝国的惆怅》(作者谈玮明),《拯救与逍遥》(作者丰恣),《帝国斜阳》(作者秦泽衡),《陈珈的骗局》(作者史魏、李眠),《帝国制度史》(作者曲焉),《天灾人祸》(作者穆安隆)……这个被称为“大历史文库”的丛书在很短时间内就占领了整个中土大陆几乎所有王公贵族、从国主一直到野心勃勃的小吏的书桌。而在补充的大量扎实的材料后,原本叶韬口述,丰恣执笔的那些论文也终于出版了,而首批出版的《雷霆崖随笔》两卷本更是在叶韬、丰恣之后添加了谈玮馨的署名。这套书不仅让叶韬在天下第一大匠师的身份之外,又成为著名学者、史学家,也将对于历史的这种研究方法和态度传播开来。
  虽然在连续两个多月里,在极为激烈的辩论中产生了大量对于治国理政很有参考价值的成果,但谈晓培却觉得得不偿失,的确,这些成果如果不是在这种极为激烈的对抗中,在大家挖空心思组织收罗材料,有大批经验有能力有观点的实干家的指导和归纳的情况下,估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在辩论中,各种不同的治国思想的激烈碰撞,尤其是对于东平十几年来的高速发展的总结和反思,还有对于将来的展望和计划,都让大家有开阔眼界的感觉。但是,随着这些材料的扩散,东平之外的其他国家也知道了这些思想,知道了东平为什么会强大,也知道了东平为什么能更加强大……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好在,老成持重的人还是不少,就在辩论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谈玮明和谈玮然两个自己就觉得不对了,他们两兄弟难得联合上书,提议组建一个常设的历史文化的研究机构,同时将辩论的议题表面化,逐渐淡化影响,而那些前前后后参加过审议团的人们,可以定期邀请进行国政国策的建议和研讨,来了解东平各方对于不同政策的反应。
  就这样,“历史研究会”低调地成立了,这个没有实权、只有比较高的查阅资料权限的机构网罗了方方面面的专家学者,有非常充足的资金让在其中任职的人不仅能够过得不错,还能够进行广泛的实地考察调研,或者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讲学、授课……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比太学、国子监、永安殿开放得多,却距离仕途比较远的机构。但无论是哪方,都看到了这个必然是“东平社会科学院”前身的机构的前景。
  就算是这样处理之后,谈晓培仍然觉得不安全,还是以筹备谈玮馨和叶韬的婚礼的借口,叫停了辩论,然后让谈玮然该管历史研究会,打发谈玮明回他的运河总督府去直到谈玮馨婚礼的时候才出现。但谈玮明在去溯风城之前,却恳切地请求谈晓培重用叶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