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357


  攻击长石关的行动进展似乎极为顺利,在军事会议之后几天,绥远城外秘密进行了一次血麒军的发烟剂的试验。结果证明那种不知道是血麒军的哪个捣蛋鬼搞出来的东西真的很有用,丰恣的恶搞精神略略发作了一下,在发烟剂里又加了些料,发烟剂不但有了烟熏的效果,更有了一部分的麻醉致幻的作用。而在大批制作了这样的发烟剂并且超大规模直接在长石关前燃放,攻击长石关的行动成为这个时代第一个“生化武器”的实用案例。而效果还出奇得好,整个攻击行动中,余福忠所率领的三千多将士,最后只有十九人受伤,无一死亡。其中有四个人还是因为在面对从长石关里跌跌撞撞地冲出来的西凌军士的时候,他们太过于兴奋,以至于一把扯掉了蒙在自己口鼻前有些碍事的湿汗巾,结果被自家的烟雾熏倒了。
  石榴安安稳稳地得到了那个将自己的弟弟送去血麒军的机会,而在犹豫再三之后,她决定成为中军营的首任营正,从无到有的组建这个只有一千来人编制却集中了无比繁复的数十种专业人员的部队。余福忠虽然没在有太大的进取心,但他扎实的军务能力和在基层士兵中间的良好声誉让他出乎意料地被任命为八个守备营的统领。而他获得的信任甚至还超过了这个职位,余福忠不但将负责八个守备营的组建训练,甚至将负责管理长石关的重建,长石关的物资管理权也交给了他,因为从此之后他就要根据经略府的指示,将一部分军资秘密地转交给雷音魔宗的人。
  至于西凌方面,虽然失了长石关之后极为恼怒,但镇北军司的江旭京这个时候还偏偏抽不出足够的力量来反击,这次有着极低人员损失和很少财物损失的失利,背后隐藏着云州和东平还不想会面开战的信息,江旭京领会得非常清楚,江旭京何尝不知道越是等待越是容易让东平坐大,但西凌北方的乱局不仅仅牵制了他手里的军力,更让他没办法组织足够的军资来保障作战的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唯有骂骂咧咧地写奏折如实汇报,但除了命令长石关附近的守军多加戒备之外,没有做任何明确的指示。
  随着军事会议的正式结束,长石关落在手里确保了云州四境不会发生突如其来的战事,发展云州的各种方略也开始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对于云州广大百姓来说,最显而易见的莫过于各地衙门的变化。要在各地设置专门的司法执法机构?这个时代要做到一点可相当不容易。在这个时代,地方事务还是相当简单的,任命的县尉之类的官职,处理官司才是最繁重的业务,收税和地方基础建设反而只能算是再常规不过的琐事。叶韬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剥夺地方的司法权实在是不太现实,新设机构来处理更是浪费人力物力,但他是做出了一些调整。比如他发文明确了所有案件的“非刑讯”原则,从操作层面上让“无罪推定”变得可能。另外就是乡老听讯制度的建立。任何案件的审理都必须有六名和诉辩双方无关的乡老旁听整个过程,乡老们不能左右审理结果,但一旦有疑问,一旦不能一致同意县尉的判决,就可以将案子递交到更高一级的地方。杀人、抢劫、强奸等一系列重刑事罪的死刑判决,必须由经略府所属的司法处复核之后才能执行。这项举措的确是降低了地方司法执行的效率,却也避免了许许多多屈打成招和由于县尉的偏见而造成的错误宣判,更是造成了一个鲜明的结果:好的地方官和差的地方官,精于案件处理的地方官和拙于此类事务的地方官被迅速地分拣开来,为云州在不远的将来彻底将这类事务从地方政府中剥离出来做了人才储备。而对于老百姓们来说,虽然不能左右县太爷的意见,但却可以旁观整个过程,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而且叶韬可没宣布过旁听都要隔离的条陈,微妙的形成了舆论和司法执行的互动,不得不说,在这个淳朴的年代,舆论实在是相当可靠。
  而云州经略府下属的几个重要部门,也开始逐渐完善自己的架构,逐渐发挥起作用来了。无论是统帅部、制造局、商贸局还是农牧局,以及经略府直属的诸多小部门,都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大量有相关经验的官员或者是民间人才,建立起整套班子实在是相当不容易。招募人才也无非是让人推荐、招募地方贤良以及派人寻访这些道路。叶韬需要的是大批能做事情的人,而不是少数“很有才”的幕僚,那些所谓的需要经略大人亲自上门邀请的人才全部被他无视了。叶韬的说法也很简单:爱干不干,少了你又不是云州就不行了。
  而在机构建立的同时,云州几大部门的视觉识别形象也陆续出台。云州经略府索性就使用了当初叶韬在宣传云州的时候所设计的那个城楼漂浮在云朵之上的标识,从宁远城的经略府治所为中心,开始逐步部署这套视觉识别标识。经略府下的几大部门,相比之下,标识都可爱得多了。云州制造局的标识是半枚齿轮露出云层,而商贸局则是半枚铜钱露出云层,至于农牧局的标识,则更加Q版一点,是一只绵羊的头枕在云朵上,绵羊的那张小脸甚至带着一抹幸福的微笑。这样的标记的确不够威武,但却让人油然感觉到:这就是生活。
  其实,最核心的那朵白云的形状没有丝毫变化,这是云州的核心标记,但通过不同的附件,赋予了这个云朵不同的功能。而统帅部的标识则不同,其他几个标识显示的都是在云朵的承托下的特定的物件,而云州统帅部的标识则是一面盾牌云朵掩蔽于盾牌之后,充分显示了统帅部管理云州军队,维护云州安定和谐的首要职责。
  这样的一套视觉识别标记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第一次的部署政府级的视觉形象,而这些简明却含义准确深远,甚至隐隐有些幽默感的标识,自然成为了设计领域的经典之作。
  
第二百零八章
架构
  由于这个时空相对比较低的文档流通量和交换量,在不长的时间里,云州的主要机构就都换上了有各自标识的信纸、信封,各种凭证也开始陆续换发为简明易读,有各自机构标记的新的印刷品。由于所有的制版、印刷工作现在都集中在宁远、绥远两城,都有相当严密的设计制作流程和保卫工作,这样的举措实际上也断绝了地方官随意制定地方税种,加重百姓赋税负担的路。虽然不至于在所有的印刷品上都采用防伪技术,但特别的纸张、精细的金属雕版和墨绿色的油墨结合起来,在这个时空已经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仿造出来的了。这些公文用纸、票据和视觉标识的挂钩,还只是云州经略府基于这些标识的一系列举措的最初步的一环。毕竟这些机构要先建立起来,开始将各自范畴里的事情理顺,开始在百姓和各类其他人士面前建立了自己的形象才行。
  当几大机构才开始有了初步的架构的时候,关于几大机构的管辖权问题的争执就开始了。首先就是制造局和农牧局对于商贸局全面垄断云州的对外贸易事务都有自己的意见。大家都不否认,在做生意方面的确是现在商贸局聚集的那拨人经验丰富,有诸多的手段和人脉,但如果完全靠商贸局来进行各种物资的销售,那将来就会有利润分配上的疑虑。商贸局固然是需要资金来建立渠道,可制造局何尝不是需要资金来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汰换?农牧局同样需要大笔的资金来进行农庄的建设、各种不是云州本地的物种的试种,各种农牧产品的研发和改进,而水利设施的建设、防治虫害,或者是预防畜类的疫病,哪一项都是需要相当的前期投入才能看到效果的。
  而对于几个部门的负责人来说,还有一个疑虑是:如果由商贸局全面垄断云州的各类商务活动,那实际上商贸局和制造局、农牧局就不是平行的机构,而是高了至少半级。当商贸局的影响力足够大的时候,甚至可以左右经略府的决策。对于这样的疑虑,谈玮馨也果断的做出了改进,各种产品的销售都由生产方为主,自主进行。商贸局只是从旁协助。商贸局也会逐渐被建设成一个集招商、推广、物流、公关和经济策略研究为一身的大型综合性服务部门。不过,这种调整和权责的划分只是未雨绸缪而已。现在的云州能够引起外部重视的,可能只有云州的军马吧。
  原先叶韬和谈玮馨灵机一动想出来的那个军马销售的分级分类策略,已经在诸多对空上领域有专精的专家的协助下开始进行了。农牧局的局正戈兰亲自主持了军马的普通马匹的考核标准的制定和分级。戈兰将云州出产的所有马匹按照产地和特性的不同,分为了四种,每一种又分为四个级别。其中最高等级的特级马,并不是按照比例进行遴选,而是很大程度上要看机率。戈兰眼里的特等马,倒不是稀有到了能够在史册上留下印迹,但至少是千中挑万中选的程度,不但有绝好的身体素质,还必须有相当的智慧和对马群的领导力。也唯有这样的特等马,才能成为威武的将军们征战沙场的良助,或者是让远方的冤大头心甘情愿的搬出大堆金钱将其纳入掌中。
  比如戈兰先前赠送给叶韬的那十匹良驹,在戈兰眼里,能算得上是特级的只有叶韬的坐骑“夜星”和另外两匹小白马,其它几匹马只能算是一等马中比较好的。戈兰带着那批马可是准备去丹阳献宝,结交谈家和丹阳的其它世家,很是有些炫耀的意思。而这种情况下精挑细选,赠送给叶韬的十匹马都只有三匹特等,可想而知特等马是如何难能可贵了。现在,哪怕是云州最有战斗力的铁云骑,装备的马匹也仅仅只是“平均”算得上是二等。进行这样的分级之后,其实每年能够对外销售的马匹数量并不会有太在的增长,但是,哪怕是由于一匹匹的测试马匹而要耗用相当的人力物力,更是要承担相当长时间的饲养费用,但云州在马匹上的收益将至少增长三成。这种增长并不会体现在东平的军费飙升上,因为云州已经获得许可将马匹直接卖给急于建立有规模的精锐骑兵的春南园。在三等马、二等马的定价上,云州方面甚至做到了和卖给东平兵部一样的价格,只是因为运输路途的增长而加收了一笔沿途的运输开销。这种价格还让负责斡旋此事的春南官员连连称赞东平和云州实在是够朋友,不枉两国结盟之谊。
  相对独立的统帅部则基本完成了五十个营的重编工作,确定了所有的营正的人选,并且以坚实的步伐开始换装整训等各种事务。在调整了五十个营的驻地分布之后,新的营房开始渐次建设。尤其是换装工作,虽然由于叶氏工坊尚在建设调试阶段,而原本云州的冶炼待业也正在盘整而缺少足够的生产能力,但叶韬硬是靠着丹阳和宜城的工坊,靠着联邦快递和敦豪天地快运的强大特资输送能力,硬是在第一个换装季的第一个月就将一个铁云骑骑兵营,一个景云骑骑兵营,一个守备营,一个重步兵营和两个斥候骑兵营换装完成。看到整批整批簇新的精良的盔甲和武器,更激发了云州诸军练兵整备的热情。大家都想用良好的训练表现和成绩来让自己成为下一批换装的部队。
  在叶韬上任之后的几个月里,云州已经开始发生各种各样让人可喜的变化。由于对云州各种物产的详细调研、对云州各级府衙、各种机构的整改还在进行中,而叶氏工坊刚刚安装完毕全套的冶炼、锻造和冲压设备,才刚开始一边测试装置一边小规模的进行军械生产,大批的生产和研究设备乃至厂房和辅助建筑本身都还在建设,和叶氏工坊联系紧密的云州制造局目前也只不过在整合自己的资源,朝着规模化效益化的方向进行整改……可以说,云州的发展甚至还没有开始发力。但眼下的云州,即使在这种没有发力的情况下,所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也足以上任何人啧啧称奇,而联想到叶韬和谈玮馨两人在几个方面做出的调整步幅都不大,但互相联系起来,就像是用几个小规模的变轨让云州真正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中。这种见识和才能,越发让人感觉到谈晓培的大胆任命,确实有着独到的地方。
  
第二百零九章
来客
  居贤王常洪泉和他的女儿常槐音又一次来到了丹阳。常洪泉是来落实莲妃常菱回国省亲的事情的,而顺道一起来的常槐音纯粹是为了游玩。
  虽然是非常严肃的公务,但想要切身了解一下东平的现状的常洪泉在到达丹阳之前一直没有摆出亲王的仪仗,而是假扮成一个春南世族中的显赫人物。从余杭到丹阳,已经有一条通行能力比较充足的大道,而沿着大道延伸出去的枝杈,为这条大道的沿途带来了繁荣。在抵达丹阳之前,常洪泉没有看出太多的变化,最多也就是沿途的驿站似乎更客气更容易打交道了,那些小官吏很少再表现出对豪门大族的谄媚,也很少有身为官府中人的傲慢无礼。但来到了丹阳,来到了这个阔别数年的城市,看到这个东平王都的变化,父女两人都大吃一惊。
  由于丹阳的繁荣,让大量行旅和车辆拥堵在城门口完成检验关文、收取城门税会大大降低效率,现在这一系列的程序都在城门外专门设立的城关司进行,随后行旅和车辆就可以凭着入城关文直接通过城门,进入丹阳。在大批处理文书程序的时候,那些小官吏嘴里的“欢迎来丹阳”的话到底才多少诚意,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以这样的问候替代了原先的呼斥喝骂,必然是让人窝心不少的。而在城关司这里,丹阳那些比较大的客栈、行舍、宾馆都有人或者车辆等着。让那些对丹阳不甚熟悉的客旅们能尽快落脚,免去来回奔波的麻烦。稍稍询问才知道,要能够在城关司设立这样的接待站可是要付给城关司相当一笔“管理费”的。而这些有资格设立接待站的旅社行舍。基本上都有相当好的口碑,斩客之类的情况绝少发生。
  同样是因为繁荣,为了方便商人进行交易,丹阳甚至诞生了一种专门的行当。商人进入丹阳,可以将自己的货物寄放在这家名叫天安物业的货栈里,而自己则可以带着随身的行李住进条件好的多的旅社。不必时刻关注自己的货物安全了。对于携带少量货物的行脚商人!或者对于家大业大有自己的一套仓储物流系统的大商家大世族来说,天安物业提供的服务多此一举。但对于那夹在中间不尴不尬的中等商人来说,天安物业提供的这种服务可以说是极为贴心。商人们尽可以带着样品去销售货物,到时候买家只要带着存取凭证,交易记录和完税记录去天安物业就可以提取货物。随着各地商人对于天安物业的逐渐了解熟悉。已经有过好几次货物多次转手,在转手中价格翻了一倍甚至更多,最后来提货的人拿着的是厚厚一叠交易和完税记录和一张转手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存取凭证来取货的事情了。
  随着本地的一些贸易商家发现精简机构,将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更有利可图。就索性裁撤了自家商号里负责搬运的工人,卖掉了用于堆栈货物的仓库,将所有的仓储工作交给天安物业,以及那些在丹阳有着店铺的商家屡屡成为外来商人的货物的最后的整体销售目标,又一个物流企业被催生了出来:同城快递。同城快递的业务,最早居然是以这种大宗货物的同城运输为主,实在是让人满头冒黑线的事情,但这第一家同城快递企业。还是拥有了一个让叶韬和谈玮馨窃笑不已的名字“顺丰快递”。
  天安物业和顺丰快递说起来只是两家经营范围非常小的商号而已,但当常洪泉半是玩笑半是测试地将他们一行顺便带来的那些准备当作礼品的宣纸、丝绸、漆器、干果蜜饯之类的东西一股脑全部存进了天安物业的货栈。自然,常洪泉要详细地询问如何存放,怎么算仓储的费用,怎么样能够按照需要来分批提取货物,要是找顺丰快递送货又怎么计算费用等等……而当他在很短时间里就得到了详细的回复,不仅是存放的费用和分批存取的手续,还包括了在货物减少之后,天安物业将征求他的意见之后整理他的货物来腾出空间。既是减少了常洪泉的存货费用,也为了天安物业能有更多空间为其他客户服务。整理的过程可以由常洪泉派人自己来进行或者派人来监督,而对在整理或者是平时提取货物中发生的由于天安物业的人的不恰当操作而发生的玷污、损毁,天安物业有详细的赔偿条款。这样详细严谨的回复让常洪泉着实吃了一惊,恐怕春南许多军队的库房管理都没天安物业那么严谨规范,春南军方的物资递送比起顺丰快递能做到的要差多了……
  自然,常洪泉是不会对顺丰快递这个名字有什么反应,除非他自己也是穿越过来的。但他好歹对于东平的情况有所了解,稍稍动动脑子也知道这个什么天安物业和顺丰快递恐怕又是那很有才的谈玮馨公主殿下或者是同样奇思妙想的叶韬搞出来的。自然,对于任命叶韬为云州经略使,他并不像春南国内的那些官员所认为的是任人唯亲。在得知叶韬娶了谈玮馨,随后被任命为云州经略使的时候,常洪泉就常常在想,到底这一对夫妇能够搞出点什么花样来。对于春南来说,哪怕是对作为盟友的东平原有疆域的了解都不够,更不要说距离更加远、对春南而言更加疏离的云州了。
  “槐音,你不是想去看看你的好朋友吗?绣公主现在在云州,你想去着看吗?”在常洪泉会见了莲妃常菱,觐见了东平国主谈晓培之后,他这样问道。
  常槐音转头看着常洪泉,说:“父王,你怎么肯让我去云州了吗?……我们能在东平呆很久吗?一来一去,至少也是一个月吧?”
  常洪泉撇着嘴笑了笑,说:“你只管去找绣公主玩吧。云州风景秀丽,有一望无际的平原草场,这种景致在春南可是看不到的。如果想要到奔狼原,也尽管去吧。想来谈小姐一定会热情接待你的,云州戴家和叶韬他们也一定会好好招待你的……至于其他的事情,你就不必管了吧。”
  常槐音皱了皱眉头,马上就明白了。她自己自然是可以好好玩的,但那些侍从,有的来自春南朝廷各部,有的则是居贤王常洪泉自己府里信得过的人,他们将成为常洪泉的眼睛,去观察在云州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
  常槐音自然不会为了这种事情生气,她当年自然是一派天真,但她毕竟生长在一个朝野各方角力比东平复杂得多的国家,成长在那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各种各样的事情,她也有自己的成长。常洪泉努力保证了她没有卷入到复杂艰险的斗争中去,她自然不能阻止常洪泉各种各样实际上一直直接或者间接地起着保护她的作用的行动。
  常槐音迟疑了一下,问道:“那阿晋能和我一起去吗?能带着悦儿和轩儿一起吗?”
  常槐音指的阿晋是她的丈夫孙晋,以前孙晋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士人,在居贤王府所设立的族学中教导族中的孩子,其中自然有地位相当崇高的王族子弟,不消说是非常难伺候的,但当常洪泉发现孙晋授课的时候居然有绝高的出勤率的时候,他不由得小小地注意了一下这个出身低微,似乎也没有在春南复杂艰巨的科举制度中有什么表现的年轻人,随即注意到了这个拿着非常少的报酬却能够自得其乐的有趣的人物。孙晋能够将无比枯燥的典籍和历史讲得简单明了激情四溢,他有着一手好字,绘画技艺十分精湛,甚至还吹得一口好箫……在常洪泉将孙晋选进自己的书房成为他的幕僚的时候,族中不少小孩子居然磨着家里大人来他这里抗议,着实让他有些哭笑不得。而孙晋哪怕是成为了别人极为羡慕的居贤王府的幕僚,却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似乎对常洪泉庞大的藏书和字画的兴趣远远大于为常洪泉出谋划策。常洪泉的其他幕僚倒是懒得排挤他,但常洪泉却非常欣赏这个特立独行的家伙。而当几年前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常槐音经常去“请教”孙晋一些明显不需要请教的问题的时候,他动了这个心思……他无视了春南诸多世家为他们子弟求亲,独独选择了这个穷小子,让这个压根拿不出聘礼的家伙娶了常槐音。常洪泉的理由很简单,自己的儿子们的确是和世家结亲,那个无所谓,反正婚姻不和谐了还才小妾和诸多……其他的解决手段,但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婚姻是否幸福可就是没办法以常规手段来解决的事情。而常洪泉放弄了结交一个强援的机会,选择了维持现状而不是越发加强他在朝野的影响力这一点,却着实让对他有所忌惮的人大松了一口气。而他远离春南朝廷,主动请求来联络莲妃省亲的事情,一下子要离开相当长时间,更是充分显示了他绝无把持春南朝政的意图……但是,他毕竟是常洪泉,该做的调研还是要做的。
  而悦儿和轩儿,则是孙晋和常槐音的两个孩子……毕竟,好多年过去了,事情就是这样变化的。对于和自己一般大的谈玮莳现在不但没有成婚,甚至连个准消息都没有,常槐音别提有多奇怪了。
  对于常槐音的问题,常洪泉只是简单地耸了茸肩,说:“尽管一起去。顺便一提,你正好能赶上给叶经略和戴督军的婚礼送上一份礼物。”
  
第二百一十章
小事情,大问题
  “殿下,马车已经准备好了。直接从叶氏工坊调来的,一共六辆全新的四轮马车,很漂亮呢。”一个侍从向常槐音禀告道。
  “哦?”在丹阳显得有些无聊的常槐音抛下了手里的书本,说:“去看看。终于能把那些破马车扔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