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357


  纵然孙晓凡暂时放下了在婚宴上进行破坏和刺杀的念头,却不代表他放弃了对整个事情的关注。再也没有比当下更好的时机去了解在这场婚礼之后所潜藏着的各种力量的结合联盟与分崩离析,去捕捉那些酒楼茶肆内在昏沉酣醉之后才会流露出来的不同的意见或者是不以为然,去捕捉那些在莫名其妙的讨论和争执中脱口而出的憎恶与怨怒……然后,其中一些人或许能够成为他的阴谋布局中的棋子。
  对于将戴云嫁给叶韬这件事情,有不同意见的人是非常多的,哪怕是戴家内部,对于将这个曾经一度被内定为下一任的戴氏族长的天资绝伦、身被赫赫军功的奇女子嫁给叶韬也是很有些龃龉。戴云这样的人岂是能给人做妾的?而那些云州本地的世族则是惊异于戴家在局势变化之后不但没有积极地维护自己原本在云州的根基,而是如此彻底地倒向了东平倒向了谈家。两任经略使治下,在各种调整云州政略军务的事务中,戴家居然一直秉公而行,一点都不照顾本地乡老的面子,其实,不论是徐景添还是现在的叶韬,采取的各种举措都可以说是和缓宽厚的,但既然是变动,就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戴家的公允在这个时候到了有些人的眼里就未免显得有些虚伪,有些像是既得利益者的推脱和掩饰。
  其实,哪怕在血麒军内,又何尝没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呢?只是那些曾经倾慕戴云戴督军的人,那些对于戴云一介女子带领大军建功立业有所不满的人所在多是,但总的来说,血麒军却是最了解最体谅戴云的。哪怕是那些曾经倾慕戴云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让戴云通过婚姻获得包括幸福在内的一些什么而不用褪去身上女武神的荣光,不用放弃对军队的掌握,不用委曲求全地将自己扮作是个温柔端淑的寻常女子的,恐怕也只有从来就没有让大家彻底理解过的叶韬了。
  正在孙晓凡行走于宁远的大街小巷,仔细地观察着宁远各个酒楼茶肆里的人群,倾听着各种人的高谈阔论的时候,一队骑兵在街道上呼啸而过,引起了孙晓凡的注意。在云州,哪怕是现在军人密度高到了令人发指程度的宁远,除了真的有紧急任务的少部分军士,也不允许任何人在街市上驰马,一般的常规巡逻和调动,哪怕是现在坐镇宁远的铁云骑的那个营,或者是地位相当不凡的血麒军,都只能按照规定列队策马缓缓行进。
  发生了什么?对这一点非常感兴趣的孙晓凡结掉了酒楼里的帐,朝着骑兵小队消失的那个方向行去。虽然现在的宁远颇为热闹,骑兵小队经过之后,街道上很快就恢复了行人如织、熙熙攘攘的样子,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在远方的街道上,骑兵踩踏地面的低沉的声音,仍然让孙晓凡这样的人能够跟住骑兵小队的行迹。
  没想到的是,骑兵小队并不是如孙晓凡料想的那样,是为了镇压城内的什么异动,而是跑出了宁远城,随后在宁远城外和一支斥候骑兵小队会合,形成了一支机动力和战斗力都非常强盛的队伍,消失在了漫漫的平原上。为了不至于引起守城士兵的警惕,孙晓凡自然不能去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且,他很清楚,按照云州经略府做事的风格,对于这种容易引起百姓误解的军事调动,都会稍后做出解释。
  不出孙晓凡的预料,在一个时辰之后,在云州经略衙门外的公示栏上,就贴出了宁远城军事调动的说明。原来是有人混在宁远的宾客的随从中,在一次酒宴上忽然发难意图刺杀云州统帅部高级军官,由于现场防备得力而没有得手。经过紧急调查,驻扎在宁远城的守备一营,铁云骑一营,和在城外驻扎的霜狼军一营各出一部,对宁远周围六十里地域进行快速搜查,搜捕刺客余部。
  这些简单的消息让孙晓凡警惕了起来,对云州现在的发展也好,对于叶韬和他所提拔的那些人越来越深地掌控了云州也好,或者仅仅是对于叶韬或者谈玮馨、戴云,以及他们身边的那些亲信,有人会有不满那是很正常的,但是,孙晓凡还真没料到居然现在就有人忍不住要出手了。同样没有想到的是,在现在的这种紧张而繁复的局面里,云州居然能够不但将叶韬等人保护得严严实实,更是能够将这种保护拓展到云州的诸多重要人物身上,看起来,云州经略府的实际力量,要比孙晓凡先前预料得更强大,或者,更严密。
  
第二百一十六章
结交
  关注着这次婚礼的人绝不只是孙晓凡,想要采取行动的更是有不止一组两组人,只是这些人谁都不知道,实际是此刻不管是叶韬、戴云还是谈玮馨,都不在宁远城。太多的各方宾客和随从,各种各样的适逢其会的商人和旅客,天南海北的各色人等让宁远这个小城变得太错综复杂太难以预料了。在婚典的时候短时间地保持最高水平的警戒是一回事,而要时时刻刻保持这种状态又是完全另外一回事了。于是,在叶韬的侍卫长关欢、谈玮馨的侍卫长刘勇、戴云的大管家戴世宗以及略略显得有些微不足道的谈玮莳的侍卫长金泽的联合建议下,现在最重要的几人都在距离宁远不到半个时辰路程的一处山庄。山庄处驻扎着刚刚完成换装的霜狼军的一个营,加上几人的护卫,总计有将近五千人的护卫力量。而由霜狼一营张开的搜索圈,更是保证了几乎不可能有闲杂人等靠近山庄,可算得上是安全非常了。别说是那些想要投机的刺客之流,就算是遇到大军进袭,靠着这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五千人恐怕也能坚持到至少援军来到了。
  实际上留在宁远城作着婚礼准备的都是那些长辈了。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池先平、戴世葵、叶劳耿等人。而这一天在某次聚餐里被莫名其妙地卷入刺杀的,却是池雷。刺杀者是一个一直跑北方部族那边的商人的一个草原部族出身的护卫,由于当时场面比较混乱,到底目标是池先平、池雷还是戈兰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定。池先平是东平军方大佬,池雷在当初对北方部族发动绞杀战的时候居功至伟,而戈兰则是草原部族的酋长并且现在彻底倒向了云州和东平,不管怎么样看这三个人都足够的理由被嫉恨到要采取极端的行动。可刺杀发生之后,搜捕其实只能算是习惯性的反应,这几个人还真是没把这种很不专业的刺杀放在眼里。
  宁远城内的治安维护是全权交给戴世恒这个原先戴氏的掌军者来大材小用的负责着的。而在这次婚典的无数准备工作中,实际上这已经是最有先例可循最容易的一项了。
  相比于宁远的治安维护,整个婚礼的筹备可是让大家绞尽脑汁,从原先的地位上来说,戴云的身份相比于谈玮馨可能是略逊一筹。可也相去不远,而在云州的地界上,戴云的号召力可就相当惊人了,说戴云是个公主,那是一点都不夸张。但婚礼的程序却不能按照公主的级别来操办,甚至不能按照一般大户人家嫁女儿的程序来操作。因为虽然戴云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极大的影响力,也不管将来这个奇异的家庭内会是怎么样的组织形式,戴云此刻是作为一个介于妻子与妾室之间的身份嫁给叶韬的,这种身份的模糊已经是大家刻意为之了。自然,这次没什么先例的婚礼,也要将这种身份的模糊贯彻到底。由于没有先例可循,大家只好大胆地发挥想象力,最后采用的程序揉合了部族女儿出嫁的仪式和传统的婚礼的形式。将打马虎眼贯彻到底,整个仪式里,没有任何字眼去描述戴云的身份到底是妻还是妾,整个仪式里需要司仪说的所有的话都是大家反复讨论之后决定的。而在这次婚礼的筹备中,反而是叶韬和戴云这两个当事人,一直被剥夺话事的权力,被当作可以听大家摆布的木偶一般。叶韬自然是省了麻烦,反正最终的结果是将一个很有特色的美人迎进家门,至于中间发生的任何事情。似乎都不是什么太重要的环节。而戴云自从想明白了嫁给叶韬的种种之后,就再也没有为仪式之类的问题操过心,看过了草场和雪原,看过了征战的沙场和许多人只能在想象里勾画的北溟浮冰,她对于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有着足够的豁达。
  而躲在山庄里,对于叶韬和戴云,这两个似乎并不怎么看重在婚前的避让的人来说,反而成了极好的交流的机会,或许是两人都有些笨拙,或许是两人最大的交集就在军事方面,居然讨论的话题不管从什么开始总能滑到云州的建军事宜和进一步整顿云州防务的问题上。由于对西凌的一系列动作,已经保证了云州西侧的安全,现在让戴云最不满意的就是面向北辽的云州东侧的防务极为薄弱,哪怕在云州的军队全部编练完成之后也一样。
  云州五十个营的编制的确是很明智有效的手段,也是云州能够负担得起的,五十个营总计不超过十五万兵力似乎很难保证云州全境的安定,哪怕这五十个营全部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都是职业军人。真的要是开打了,必然还是需要有足够的辅助兵力来填充战场的空间,来做迟滞敌人进度之用,或者哪怕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用来迷惑敌人的数字……终于在戴云的直陈之下。叶韬拉来了谈玮馨,结合云州的经济实力一同商讨了一个在五十个营编练完成之后,根据云州的经济实力,分期分批展开退役军人、荣军农场牧场人员的补充训练和装备汰换计划,保证在需要的时候,云州可以通过应急征召制度迅速扩充军力,还要保证至少三级征召二级征召出来的士兵有相当的战斗力,至少不会落后守备营这个级别的部队太远。
  或许是这种话题实在并不太适合当下的气氛,叶韬皱着眉头盼望着情况能有所转变。而情况还真的转变了。情况的变化来源于叶韬的大师兄关海山从迪拜回来了。萨米尔家族要建造的灯塔按照他的说法已经算是结构封顶了,只剩下了没什么难度的装饰工程,在这个对于关海山来说已经轻车熟路的大项目结束之后,他甚至还帮着萨米尔家族在迪拜港搞了一套海港防御建筑体系出来,萨米尔家族决定大量倾倒土石在原先的港区外直接堆出一条兼有防御与防浪功能的长堤的宏大决心让他动容,但除了给出一些工程上的建议之外,他却不是很想插手这个项目。在他看来,这个项目很大程度上和建筑、和工程学都没什么关系,而是看萨米尔家族的决心到底有多大,钱是不是够烧,更多的是一个工程管理的难题而非工程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关海山索性搭上了商船回东平来了。
  在宜城停留了没几天,关海山就带着妻子孩子赶来云州,就是为了能够赶得及叶韬的这次婚礼。由于某些原因,他是不能露面的,而关海山也就躲进了山庄。
  “你们很好啊,师父和你们几个把技师证书的前面的号码都给占了……稍微通融下给我留个好号码那么麻烦啊?”面对着叶韬的时候,关海山一边连连叹着气一边很是怨念地说道。
  叶韬被逗笑了:“大师兄,你又不是在乎这些事情的人?何苦呢?再说了,技师证书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每个月薪水的保证,对那些别家送来培训的人,更是向东家交差的凭证,可对我们这几个师兄弟来说,有用吗?谁敢说我们没资格呢?……而且,大师兄,给你漏了号的也就是木工证书,你都多少年没碰那些活计了。给你留了号然后失手了,那多没面子啊?”
  叶韬的揶揄让关海山极为不满,他重重哼道:“胡说。大概我是比不了大柱那么厉害,不过你没出生的时候我可就出师了,这一手活计可不是吹的。在丹阳的时候,赶着老二那里的考试,我就过了技师了,就是那编号……让我实在忍不住要抱怨下啊。”
  叶韬饶有兴味地问道:“编号是多少来着?”
  “二百五……”关海山叹道:“实在是很二的编号啊。”
  “哈哈哈哈……”叶韬大笑道:“没什么吧。以前可没发现大师兄你有这方面的忌讳。”
  “这不还是和那些胡人一起干了那么久闹的?”关海山摇了摇头,说:“那些人忌讳的事情真多,在工地上都不好好干活。迪拜那里的工地上一天早中晚要拜三次大神,烦都烦死了。要不是那里的石匠和雕刻匠实在是多得很,而且那帮人工作的时候真的很拼命,萨米尔家族要赶工期,也不太在乎人命,可能还真的不会那么快就能够差不多干完呢。”
  叶韬叹道:“你应该知道,萨米尔家族准备立国的事情了吧?”
  关海山点了点头,说:“那是自然,唉,不提他们了……对了,我回程的时候船在余杭停靠了两天,在那里我结识了几个很有趣的人,好像春南准备自己搞一套钟楼的建筑出来,不准备让我们讹他们一笔呢。虽然我认识的那几个人知道的事不算多,不过也够让我吓了一跳的。不知道春南人到底是疯子还是傻子,他们的那个钟楼方案,我估了下预算,如果那两位朋友所说的事情确实,恐怕余杭的钟楼的造价会是七海塔的两倍以上。”
  “哦?”叶韬眼睛里精光一闪,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百一十七章
理念差异
  看到叶韬来了兴趣,关海山反而卖起了关子,他忽然说道“你知道我通过技师考核用的是啥招数么?”
  叶韬看大师兄居然换了话题,也不恼怒,笑着问道:“如果料得没错,应该是建筑模型之类的东西吧?”
  关海山点了点头,拍了拍叶韬的肩膀,说:“你这家伙,还真是瞒不过你。我拿了一方木头,做了一个斗拱类型的大殿建筑的框架,然后往那个模型上垒石头,最后那个框架模型才三斤七两,可垒石头一直垒到一千一百五十斤这个模型才垮掉。嘿嘿,你没看当时周围那些人的表情啊。”
  原来大师兄看过了那么多的大场面,居然还是有这种童心,叶韬一怔之后,呵呵笑了起来,说:“这个比例的确很了不得啊。不过也只有模型可以啊,真的建筑再怎么着也达不到这种承重比例,当然,也没有方法可以测试。”
  关海山深以为然,说:“是啊。不过这么玩还是很意思的。我按着在余杭听那两个朋友所形容的,把春南那个钟楼的大致的结构模型做了个出来。可能也不完全准确吧,不过按着他们的说法,应该也差不离了。你看了那个框架就知道了,唉,春南人真是能糟蹋钱。”
  关海山扬了扬手,一个随从立刻将他带来的那个大大的木盒子捧了过来,放在了叶韬和关海山聊天喝茶的工作台上。关海山揭去了盒盖,整个塔式建筑的结构模型呈现在了叶韬眼前。
  和七海塔和丹阳钟楼已经开始使用的最新的建筑材料、建筑手段不同,春南人自己想要搞的这个钟楼居然用的是极为传统的东方塔式建筑手法。最中间是两根巨木组成的中轴,周围第一楼层的地板和中轴都空出一点缝隙。整个塔身就像是一个巨大厚实的套子,套在中轴外面,这种结构能够让高塔在地震或者台风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摆幅度。来避免建筑结构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的损害。这种结构,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叶韬就知道不少塔式建筑采用了这种结构获得了极好的效果,甚至有的塔历经数百年,最后有半边塔身崩塌了,另外半边却依然屹立不摇。而最让叶韬惊异的是,在巨大的中轴立柱顶端,居然有一个小小的配重块一样的东西。难道现在就已经有人意识到用这种水平阻尼装置来减少建筑的摆动了吗?
  仔细观察了一会之后,叶韬问道:“大师兄,这个模型你是根据图纸来的。还是你根据自己的经验重新设计过的?”
  关海山狡黠地一笑,说:“是有人帮我搞来了图纸。”
  叶韬皱着眉头,问:“传统的塔式建筑,尤其是这种中轴的做法,太受到天然材料的限制了。再怎么样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尺的高度吧?对于钟楼来说。是不是矮了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