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357


  七海商社还没来得及在蛟牙屿上大兴土木地整修生活设施和防务,现在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海盗风格。除了岛屿顶上的粗犷的大厅之外,就是分布在岛屿名处的零散的中小规模的房舍,以及为数不少的天然或者是人工开凿的山洞。不过这些对于习惯了高堂大院的许多传统商人来说,是个不错的体验,能够跑海上的商人都不是那么娇气。而对于像齐镇涛这样从海盗转型而来的海商来说,则更是有怀旧的味道。幸好,齐镇涛只是有些怀旧,却没有烧坏脑子,最后还是没有采纳那个在最大的山洞里点燃了篝火开会的提议。齐镇涛一脚端开提了这个馊主意的那家伙,骂骂咧咧地说:“也不看看天气,躲洞里等那么多事情讨论完了,人也该熟了。”
  七海商社的会议议题非常严肃也非常关键,虽然抱成了团做生意到现在也没多少年,但这些年来,这些商社的发起者们可都充分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而他们凝聚起来的力量,更是让大家感觉到迥异于单纯做生意的快乐。他们现在要讨论的话题,要做的事情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商人了。
  南阳的垦殖工作进展颇为顺利,但从招募人手整户整户地移民过去的事情却进度缓慢。在东平,只要有把子力气,又肯吃苦,基本上是不会活不下去的。这种情况下绝少有人愿意迁移到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去拓荒。哪怕他们的这种拓荒条件非带好,七海商社不但提供房屋、田地和一些的保障措施,还负责保障他们的安全,保障他们在积极协助七海商社的拓展和垦殖工作之后都会得到可观的报偿。这些报偿很少以金银珠宝的方式来进行,因为当地的不发达决定了很多民间小额交易又退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方式。可虏获来当奴隶的当地人、土特产、珍贵的植物种子、鱼类和牲畜却都是珍贵无比的资源。在这次会议上,已经有人提出是不是能够不仅仅从东平招募流民迁移,可以从春南、西凌这些地方招募一些。反正,到了万里之外,还不是任七海商社揉搓,很快就会归化在七海商社代行的涯州治理权下了。
  可能真的是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从萨米尔家族那里得到了颇多好处之后,他们必然要提供相应的帮助,来维系双方亲密的关系。对萨米尔家族在海湾地区已经因为一次意外而爆发开来的立国战争来说,最关键的倒不是钱、不是军械也不是普通士兵,而是那些能够领兵打仗的将官型的人物。萨米尔家族毕竟是个商业世家,他们太缺乏这样的人才了。经过几次大战之后,他们充分意识到了没有足够数量的中高级军官,要打胜仗实在是太难了。而萨米尔家族的背景,或许能够收买一些有能力的将军,却无法获得真正的忠诚勇敢的军人的效忠。那些最典型的军人,在海湾地区的狂热的宗教气氛里,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真主当作是莫大的荣耀。这样的人,不能指望以任何方式来说服。
  于是,七海商社动起东平退役军士的脑筋。商社执事们中间有不少人身边都有军人出身的护卫。这些很有钱的商人们自然挑选的都是最精锐的老军士,而现在已经有好几人,在拿着双倍乃至数倍的薪酬在海湾地区参赞军机,协助指挥战斗了。东平的职业军人制度让这些在军中至少都呆过六年以上的老军人们各个都有比较扎实的军旅经验。限于原本不甚高的职位,可能在战场指挥的大局观上有些欠缺,可在掌握基层部队拼杀,组织日常战术行动,行军,训练的时候却着实让萨米尔家族的人赞不绝口。继续寻找愿意去海湾地区当雇佣兵挣钱的人估计是不难,东平的好战分子实在是多。可如何寻找更高层次的军事指挥人员呢?大家都没有头绪。叶韬没有表态,但他觉得,从退役的老军人里找几个校尉级别的应该还是做得到的。而戴家让出了云州,大批原来在军中的戴家或者是戴家的姻亲家族的中年实权军官,为了方便东平方面接手放弃了军权、解甲归田,从那些人里找上几个,似乎也不是做不到。
  而其他方面,七海商社能做的就比较有限了,毕竟他们目前还是个商团,而不是一个军事团体。而他们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南洋建州,由七海商社代行治理权的事情。的确,这个南洋可以算是七海商社自己赚来的,但国家承认了这片飞地,并且给予七海商社极大褒奖不说,还让七海商社继续“承包”,这种事情他们可都没想到。商人们的确是逐利的,但他们也同样有着报国之心。在大批拓展稻米种植的议题上,没有人提哪怕一句减少香料生产损失很大之类的话。
  如果南洋的那些岛屿粮食生产能够到一定规模,那光是南洋出产的粮食就足够维持东平军队的日常消耗。那将是对东平的综合实力的一个极为有力的补充。七海商社为了各种生产工作,进行的准备是非常细致的,不但不远万里地将大量的农具和生活必需品运去一户户的人家,甚至连数量可观的耕牛和挽马都运到了南洋。在人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南洋那边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自然村和他们所建立的农庄为单位,以移民为核心以少量的当地人为辅助,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展农耕和种植、养殖等一系列生产工作的。而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随时都有人汇总,通过飞鹰传信来协调。在南洋,甚至有一艘专门的战舰装载着十几个在各方面有兽医的兽医,和在救治牲畜的时候可能用到的各种工具、设备、药品等等,来回穿梭来应付各种情况。之所以人没有享受这种医疗待遇,是因为村落、农庄和将这些点联系在一起的港口都有医生和药品储备,而从现在的情况来说,似乎人比起动物来,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得多。
  就发展水平、生活条件来说,南洋比起东平的绝大部分地方都要艰苦得多,但七海商社的各种保障措施落实后,却很是有了一点世外桃源的味道。只不过,这个世外桃源,在防卫方面下的功夫实在是不小。每家每户都有简单的武器和铠甲,每个村落都有专门的战备口粮、药品等等东西,而每个港口都有弩炮、神臂弓、投石车和火油弹等等东西。七海商社计算过,按照他们现在的这种投资速度和建设水平,大概两年之后才能形成收支平衡,而要到五年之后,当南洋涯州各种体系正常化正规化,生产也形成了足够规模之后,才能产生让人瞩目的利益。还有一个辅助的条件是萨米尔家族在海湾地区能站稳了脚跟将自己的国家发展起来。但是,现在大家在乎的并不是时间长短,也不是投入的资金多寡,大家唯恐投资得不够多不够快,建设不够扎实稳固。这可是彻彻底底由商人们为东平拓开的领土,大家全都陷入了建功立业的狂热情绪中去了。而如齐镇涛等人,知道若干年后,在东平和春南开战之后,他们还要适时地从南洋夹攻春南,到时候,他们这些半辈子泡在海上的商人们甚至能够真正享受一下挥旗卷千军的豪情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
今夜有暴风雨
  叶韬这几天又开始有时空错乱的感觉。他并不是因为现在是云州经略使而被要求在七海商社的经营里扮演重要的角色的,而是因为,越是随着七海商社的发展,和政治结合得就越是紧密,而对于各种各样的技术要求同样也越发地高。叶韬的活动中心还是宜城的时候,在叶氏工坊还是个小小的木工作坊、还要承接很多农具修配的工作的时候,他就玩票似地弄出过脱粒机打谷机之类的东西,一直到他担任云州经略使,在云州南方大力发展农业,这些东西才被一些在工坊里年资深厚到不行的技师们重新挖出来用。原因无非是,原来宜城周边不怎么缺人力畜力,但云州缺。能够将一个人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去做能产生更大价值的工作,各种能够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的工作是必须的。而在南洋,人力更缺乏,只要有什么东西的效率能抵得过几个人用,可靠性什么的又没问题,七海商社的执事们一点都不会犹豫。
  另外,则是因为叶韬在治理方面的很多想法和建议,在实践过程中一一应验。为移民们建立强大而完善的保障体系,最初就是叶韬的建议。叶韬可以以人道主义等等规范来约束自己,但是,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七海商社的执事们。他提出的说法是“总体拥有成本”他从七海商社内部找了几个经手过一些实务的执事、会计,来建立了一个经济模型。这个经济模型比较了建立一个有力有序的保障体系的花费,和没有这样的保障体系,需要不断从中原地区招募移民并且运送到当地安置的成本。从眼前看,可能建立一套保障体系并不是最经济的手段,但如果七海商社真的是准备好好经营南洋,准备长久地发展下去,为移民们建立保障体系反而是比较经济的。而这套东西建立起来,和不建立起来,在进一步招募移民的时候,对老百姓们的吸引力可就是完全不同的了。
  当看到那些原本在各地过得不是很好,狠下一条心想着索性拿命一搏的移民们,虽然目前仍然在辛苦地开垦,却有着由衷的笑容。看着不少人甚至已经开始对南洋这片凝聚着自己汗水的土地产生了归属感,商社的执事们那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对于商社的要求,叶韬虽然觉得身上事情已经不少,但还是答应了下来。一方面,这是因为齐老爷子和齐家的关系。早年在宜城的时候,叶氏工坊能够茁壮成长起来,和老爷子的照应是分不开的。对于老爷子来说,当时也就是一句两句话,但却能够让当时还弱小的叶氏工坊、宜家家居避免很多的麻烦。而从叶韬和齐老爷子联手建立了天梭钟表行,并且将天梭的品牌打造成为这个时代第一流的计时工具的代名词开始,几乎叶韬随便想做什么生意,老爷子总是或多或少地表示自己的兴趣,总是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方面帮衬一把。哪怕这些都不提,光是每年维持叶稻的工作室做各种试验的材料需要,和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工具乃至于奇特的物件来给叶韬,齐家也没少花脑筋。可以说齐家和叶氏,早在他们因为天梭钟表行的合作时,就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而七海商社现在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个商团而已,叶韬的确是没有不多出力的理由。实际上,齐老爷子还一直想着让齐家和叶家的关系更加深一层了。当然,齐老爷子倒是没有脸皮厚到将自己的孙女塞给叶韬做妾(估摸着齐老爷子也很明白,在叶韬的阵容强悍的妻妾队伍里,恐怕这没什么优势),但据说齐老爷子倒是考虑让这个孙女去服侍叶劳耿……在这个念头终于因为叶劳耿严词柜绝而打消,老爷子终于将两家联姻的可能放在了再下一代身上。现在,老爷子对于叶韬的妻妾们的肚子,比叶韬和其他任何人都关注,就等着叶韬有了孩子,就直接将自己目前只有三个半月大的最小的孙女,或者是刚刚嫁人没半年就怀上了据有经验的稳婆说必然是男孩的外孙女的孩子送去云州和叶韬定下亲家……至于辈分,反正不重要。
  但是,叶韬答应下来在七海商社的管理和决策中多出力,却让自己彻底套了进去。七海商社的各种准备工作的确是充分了,各种生意的展开、运营也井井有条,内部外部的资金流管理很有现代企业的派头。可这也意味着,七海商社成为了这个时空有着最庞大的内部文档的商业团体,这一次来开会,光是各种计划书、帐目、实施细则和反馈以及各地反应上来的售后、技术的各种问题整理而成的卷宗,就足足装了一艘虎牙舰。为了能了解现在七海商社的规模、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叶韬至少要粗粗把其中比较重要的东西看一下吧?而要能够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协助做出重要的决定,至少要对其中相关的内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吧?于是,叶韬这些天几乎每天都在看文件、全体会议、内部小会议、睡觉这样的流程里打转。对了,甚至还有一杯接着一杯的咖啡。原产伊索比亚卡法地区,中度烘焙,香醇无比的咖啡。
  文件、会议、装在马克杯里的咖啡……再也没有比这些更像是叶韬原来那个时空了。其实,叶韬倒是蛮适应这种工作节奏的,而且,这种工作节奏似乎也是叶氏必要的。在七海商社的会议里,虽然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互相扯皮的情况,多少还是有些商家,尤其是实力不是很强,担心南洋投入大了影响自己平时运营的商家,或者是觉得树大招风了不太好的大商家,还是有些小小的推诿,可总的来说,效率是非常地高。要知道,七海商社现在在南洋的种种布置,甚至要比东平和春南除去云州之外任何的一个州的事务还要繁琐,但大家居然在短短几天里就商议出了大致的条款来。还不止如此,七海商社在落实南洋,也就是现在的涯州的各种事务的同时,还耍保证整个商社和其中各个成员的盈利能力,因为只有保证了盈利能力,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涯州的开发输血,才能够保障不至于因为涯州几年里不断的投入而枯竭了大家的财力。
  七海商社决定将商社的总体管理机构划分为南方局和北方局两个部门。南方局主要统筹涯州的建设、安全保障方面的事情,并且要开始秘密开展军事训练和屯兵事宜,不管是为萨米尔家族的立国战争提供帮助,还是考虑将来夹攻春南,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北方局,主要的工作是原来的经营事务,不断拓展七海商社现在各种各样的产品线,盘整商社直属的或者是商社成员所属的各种产业,研发新型战舰和其他种类的武器,并且积极展开招募愿意移民去涯州的百姓。而在叶韬的要求下,招募的流民也可以选择去云州。
  自然,和这样规模的整改联系在一起的,必然是内部职位的清理。过去几年里,商社成员已经有不少选择将自己的产业折成商社的份额,也就是选择被收购,成为商社的全资产业。而这样的选择,随着商社的日益壮大,现在看起来很是英明,不少商社成员都在考虑这种选择。现在,七海商社越来越有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味道了,而在这个时空,恐怕不是五百强不五百强,要说七海商社是天下第一的纯商业组织估计问题都不大……毕竟,萨米尔家族正在对他们所在的海湾地区国家进行“管理层收购”,正在转化为一个政治经济合一的实力团体了呢。而七海商社为了协调内部决策和决策权问题,创造出了股权份额和表决人数双过半才能够实行方案的制度,充分重视小股东权益,也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特别表决权、否决权等制度来解决小股东造反的可能性。
  会议一直进行到第十天,叶韬倒是越来越进入状态,表现很是符合他这个新任的七海商社北方局总执事的身份。可一直在边上协助叶韬进行各种准备工作的丰恣可受不了了。
  “大人,你怎么能这么对我?……难道你当初所作所为都是假的?”某天晚上,终于累得半死,不堪重负的丰恣两眼噙着热泪,以无比幽怨的语气对叶韬这样说。
  “别!别这样……”叶韬的第一反应是四处张望,看到四下无人,这才如释重负地说:“还好没人,让人看到了还以为我把你怎么了呢。怎么这么说话啊?记得……记得你没这方面的爱好啊?”
  丰恣一下子怒气冲冲地说:“大人啊,这些事情不是不用急着十天半月的就全部落实吧?多大的一摊子事情?有预案是好的,不过也不必把自己累成这样子吧?在这岛上倒是不敢说没什么好吃,好歹装了一船好吃好喝的,还每天运新鲜蔬果,比我们在云州过得都好。可每天都没时间好好睡觉啊,这怎么行?我当初跟着大人你,给你当幕僚图个什么?不就是大家都懒散来懒散去,图个日子舒心,不用整天忙那些有的没的吗?您呢?将我骗到手了就原形毕露啊……”
  呃……叶韬不知道怎么说了,这丰恣果然是疯子,说话越来越不靠谱了,居然连“把他骗到手”这种暖昧到极致的话都冒出来了。不过,丰恣的这番做作的表现倒的确让叶韬的注意力彻底从那些文件上挪开了。
  “好吧,你到底是想说什么。”冲着丰恣这样的人,叶韬是无论如何没办法生气的。
  丰恣翻了翻白眼,叹道:“大人,我是来告诉你。外面起风了。一个船上的老舵手说,好像是今年的飓风提前来了。老舵手说这种飓风也就三五天的样子,不碍得什么。不过,这几天恐怕是没办法离开蛟牙屿回余杭了,本来大人不是准备明天后天把会开完的?现在至少多出来一两天,慢慢来吧。大人……你累着点没什么,可我需要休息啊。你看我,几天没睡好,皮肤都粗糙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雨一直下
  “早知道这里有那么多事情要做,而且都是这类事情,你就不该让陈楷搭船先回宜城。留他在这里,作用比我大多了。文书什么的我还凑合,帐目之类的我可是一点都没辙。”终于劝得叶韬扔下工作和自己一起以风声下酒,赏玩海岛夜色,丰恣还是不由得长叹了一声,如果是让精熟于商业和帐目的陈楷留着,估计很多事情早就做完了。或者,当初就应该把留守云州的柳青一起带来这里。
  叶韬呵呵笑着,解释道:“陈楷的身份毕竟特异了些。恐怕大家会有想法。还是早点把陈楷送回云州,让他开始熟悉民政三处的事情比较好。这些天可真是辛苦你了。”
  丰恣摇了摇头,说:“倒也不是真的怕辛苦。我也知道,这么忙活一阵,今后几年都可以轻松很多。只是,七海商社规矩完备是完备,就是太烦琐了。”
  叶韬叹道:“是啊,既要完备,又要不让机构臃肿,让反应速度慢下来,这商社的运作,我可是越来越没把握了。”
  丰恣点了点头,说:“大人……或许不该在这时候提起,但我还真有要求着你的事情呢。”
  “哦?”丰恣这个属下,平时可是很少提什么要求的。他好歹是大族里的少爷,父亲和外公都是很有来头的家伙,本来就不贪图那份当官任事的俸禄,哪怕叶韬开给他的俸禄是那么可观。而叶韬,却也从来不问丰恣到底要什么,或许是因为叶韬一直将丰恣当作自己的朋友而非下属。问了,那就有收买的味道了。
  “大人,您建议陈楷复兴陈家,这话听着舒心。在那之前,倒是我,先要成家了。我平时不扛着曲姓,父亲没说什么。可现在这一把年纪还没成家,还没妻子孩子,这日子可就越发不好过了。以前,是没有遇到能让我倾心的女子,那也罢了。可现在,终于是遇到了。我琢磨着,快点成家生子,最好多生两个孩子,一边交给父亲去操练着以后去封侯拜相,一边交给外公去教养成一代名医,我么,可就真的可以清闲下来了……”
  “你……喜欢上了谁?是要我去为你提亲吗?”叶韬一头雾水。
  “……就是你叶家的首席帐房,薇芝小姐。”丰恣侧着头,一副温柔的表情。“薇芝自己是没什么意见,和我颇为相得。不过,薇芝说,当年是大人将她们十二个舞姬收下来,一步步培养起来,她们不但没有沦为男人的玩物,反而成为了让人倾慕、敬仰、崇拜的人物,个个都有自己的一身本事。虽然当年大人就毁去了她们的卖身文契,但却无法改变她们视大人为主君、为家长,或者,至少是为父兄。而在下想要求娶薇芝,自然是要大人首肯。”
  叶韬对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这桩恋爱故事,居然毫无觉察。他瞪大了眼睛看着丰恣,说:“果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她们十二个里最漂亮的一个啊。你放心,既然你们是两情相悦,还用担心我不答应吗?我们回云州之后,立刻为你风光大办。只是……薇芝毕竟是异族,我们在心里可以没有疙瘩,可是,你家里人会怎么说?你的父母,你的外公会怎么说?将来,如果薇芝不受他们待见,又该如何和他们相处呢?既然……当年的舞姬,现在除了薇芝,也就只有两人还是单身。那些嫁了的,男方家世都只是一般,既然她们视我为家长为父兄,有我撑腰,自然也没什么。可你家呢?”
  丰恣的脸上漂浮起了惯常的那种玩世不恭,万事不萦于怀的笑容,而那笑容里又掺杂了一点点坚决,他说:“我是铁了心倒插门入赘。回头把孙子交出去,他们能奈我何?”
  叶韬很是不自在地说:“好嘛,当你的上司真不好当。不管你家里到底怎么看,我为你办了婚事,你老子就又要开始看我不顺眼了。这下子为你挡的事情可真是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