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357


  叶韬这一次是不得不去工坊了,因为钱顺前几天的来信说起了一件事:那些来自海外的玻璃工匠们起了内讧。
  原本那些工匠就不都是来自一个地方。有的来自萨米尔家族有着庞大势力的海湾地区,有的来自于更远的弗洛伦撒等地区。玻璃的制法,在成品加工阶段千变万化,可在原料阶段,大家的技术非常雷同。而这些工匠都曾在萨米尔家族的玻璃工坊里工作,最熟悉的还是萨米家家族的那套玻璃制作流程,大家各自国度的略有区别的技术特点被压制着。而来到的云州,在叶氏工坊却是完全另一种情况了。这些玻璃工匠并没有像先前来叶氏工坊的各种各样的工匠和艺人那样直接获得自由,解除他们的人身契约,主要是因为萨米尔家族担心玻璃技术的外泄和回流,但这些工匠其他方面的生活安排,比起那些各行各业的匠人一点都不差。而在云州的叶氏工坊研究院里,更是有比较独立的一整个居住、生产、研究的单元来安置这些人。
  叶氏工坊从无到有已经发展出来的玻璃制造的体系固然是让这些人惊叹不已,而宽松的生活、研究条件更是将大家积郁许久的创造力全部释放了出来。这些外来工匠们和原来叶氏工坊的工匠们一起,主要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玻璃的材质如何更加澄清均一,另一个,则是玻璃产品的多样化。
  而就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和大家不同的研究方向。让工匠之间终于因为技术流派问题而吵了起来。
  “到底是怎么回事?”来到了工坊之后。叶韬就先和钱顺碰头,问道:“师兄你也没办法决定吗?”
  钱顺嘿嘿一笑,说:“现在他们搞出来的几种东西,我觉得是各有千秋,委实不好分辨。我们原来的那帮工匠现在也卷了进去。有的是改进现在的配方,有的是弄出了新配方来,至于还有一拨人,把那些杂色的玻璃弄得漂亮无比……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吧。所以还是由你来分辨比较好。我被他们吵得头痛死了。另外,不是另一个作坊马上就要开工了吗?我得盯着那边。”
  叶韬点了点头,问起了比较详细的细节,而钱顺则从他办公室里的保险柜里取出了各种颜色、各种款式的玻璃制品,一共有十多件。
  扫了一眼这些东西,叶韬暗暗吃惊。他布置的课题在他没办法即时管理的情况下居然一下子冒出了那么多分支来。钱顺只说那些工匠们想方设法将杂色的玻璃弄得漂亮了。可叶韬看到的却是有意识来进行制作的“琉璃”类的样本,做成一个两寸见方的小正方体的琉璃块里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而且搭配得相当合拍,看得出来工匠们对于什么样的金属矿物能够引导出什么样的颜色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那些在工匠们中间引发争论的玻璃材料,更让人惊讶。叶氏工坊原来的玻璃配方已经有意地想方设法去除沙子中的铁质,加入了含锰的矿砂来让颜色更澄清透明,而不是呈现为淡绿色,从配方上来说。至少是相当近代化了。然而叶韬现在看到的却是三种几乎完全纯净透明的玻璃。三种玻璃制成的形体完全一模一样的瓶子放在那里,只有在光线的照射下,才能看出不同的特性来。
  其中一种自然是不断改进原来叶氏工坊的玻璃工艺弄出来的东西,不知道怎么地,工匠们改进了滤除石英砂里杂质的方法,原本比较明显的绿色已经消褪得几乎无形了,但现在的玻璃看起来却更具水晶的质感。玻璃的配方显然是改动了不少。叶韬马上想到了工匠们的招数:铅。只有含铅量高到一定程度,普通的玻璃才能够呈现出这种水晶的质感,虽然略微损失了一点玻璃的机械强度,但这种视觉效果的确是很能吸引人的。
  另一种玻璃呈现出来的透明度倒是差不多,但折射出来的光线却更锐利挺拔。钱顺解释道:“这种玻璃比原来那种配方改进出来的硬度更高一点。而且,敲起来的声音很好听。就是做起来实在是贵啊,不管是矿砂的煅烧还是辅料的抽取。都麻烦死了。”
  叶韬皱着眉头问道:“是用木炭来煅烧吗?然后再加草木灰类似的东西?”
  钱顺惊异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记得我没在文书里写啊?”不过,因为叶韬这个小师弟一贯以来就给大家带来了太多的惊奇,钱顺似乎一点都没有想要追问的意思,说:“算了,你知道就最好,不过也就是因为这个玻璃比较硬,那种表面雕花的法子都不管用了,老是要把瓶子盘子什么的弄碎。现在搞这种东西的那帮家伙正在和工坊工具部门的那些小伙子们花心思搞新器械呢。这个,我倒是照准了。因为看起来那种东西用来加工原来那种配方的玻璃也成。”
  叶韬笑着说:“玻璃的性质不同功能也不同啊,最多都做就是了嘛,也无所谓两个派别的争执。这些东西实在是让人惊喜呢。没想到这么好的东西那么点时间就做出来了。”叶韬自然对这种性质的玻璃有点了解,这不就是以前在欧洲流行了好多个世纪的“森林玻璃”吗?同样也被称为“波西米亚水晶玻璃”的这种东西,是无铅玻璃的代表,风靡欧洲好几个世纪,而后,一些捷克工匠更是在玻璃溶液里加上了各种金属元素。搞出了五光十色的“水晶琳”。现在这种玻璃的制成虽然刚刚发展出来,必然成本昂贵。但将来的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
  钱顺扬了扬眉毛,似乎早就会料到叶韬这么说,他指着那第三个玻璃瓶子说:“那你看看这个,我让弄出这东西的那几个家伙做个瓶子出来,他们还老大不乐意,说是暴殄天物呢。”
  “哦,这倒是要看看了。”叶韬将瓶子拿在了手里,对着窗外的日光一点点地旋转着,而他的神色也一点点地严肃了起来。“这是什么材料做的?”叶韬问道。
  “不知道那个东西怎么叫的,那帮人说要多找点矿石啊什么的。我就让去弄。开始的时候是工坊一个学工拿来了点矿石。说是他们那边后山有的是。然后来回拉了快有四车矿石给工匠们试制。”看到叶韬的神色,钱顺说:“小师弟,你放心,那整座山我都买下来了。现在这种矿石,我们叶氏工坊可是独一家的。”
  叶韬松了口气,说:“师兄啊,那些工匠不愿意做瓶子也很正常,这种玻璃的透光性、均匀度,还有折射率和前面两种玻璃完全不同。要说光学特性。比起有些天然水晶都好。这是很适合用来做透镜,来全面汰换那些望远镜和弩炮瞄具里的镜片的材料啊。那帮工匠肯定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对要弄成瓶子很有意见的。”
  钱顺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我是只管让他们出样品,大家一样的样品才好比较。你这么说了以后再改变怎么对待他们的办法,那可是另外一回事了。”
  叶韬点了点头,现在钱顺已经有一套管理心得了。对于让工匠们在工坊的体系内工作和对于让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之余还能有创新的余力可是很有一套办法的。钱顺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很值得琢磨。
  “师兄,那你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叶韬问道。
  “他们不是内讧吗?这个自然我会处理的,不过你作为工坊大当家的,总要露面去鼓舞一下他们才好,既然小师弟你说这前面两种玻璃各有千秋,那也简单,两个组分别称为玻璃甲组,玻璃乙组,将合用的各种东西拿出来大家看。看看能把成本控制到什么程度,能把工艺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另外,就是要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买这些东西了。估摸着,大概是不会少的吧,我已经拿了些东西去诱惑有些人了,那些人肯出的价格让人忍不住要流口水啊。不过,我们自然不会卖那么贵,也算是小小给大家一点惊喜吧。既然你说这第三种玻璃适合用来做透镜,那也简单。现在对天然水晶透镜的研磨几乎全都集中在丹阳那边,我们另外搞一套研磨装备,放在云州。专门就在云州生产制造这种玻璃透镜的各种望远镜和瞄具之类的东西。虽然这种玻璃的成本很高,加上要搞明白怎么研磨比较好,还得花不少钱和时间。但总比天然水晶镜片便宜很多了。主要是,天然水晶镜片没办法保证原料,而这种东西就行。不过,师弟,一旦这种东西开卖,再将望远镜之类的东西挂在博世工具行里卖是不是不太好了?估摸着又得弄个新的商号出来吧?……可那些五颜六色的东西。你准备怎么办呢?”
  
第二百九十三章
琉璃工坊
  叶韬笑着说:“师兄,你看我们把这些五颜六色的东西也专门搞个商号来做如何?”
  钱顺沉吟了一会。问道:“你必然不会准备那这玩意儿当常规的玻璃什么的做瓶子罐子卖吧?”
  叶韬说:“也不是不行。但哪怕同样做的是瓶子罐子,应该也不是当作日用品来卖,而是作为装饰品、奢侈品来卖的了。其实,还有另一种东西不妨尝试一下,就要看色彩是不是够多了。但是,好像我们这边一贯的风格,就不缺乏颜色吧?”
  钱顺愣了下。但叶韬这个时候已经取下了放在办公室醒目位置的画板,从抽屉里去取出了彩色铅笔,很快地勾勒出一个建筑的轮廓。和叶氏工坊原先那些建筑相比,这个建筑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整个正面的立面在宽阔的拱形大门上方,整个都用鲜明的黑色线条的框架填充了起来,看起来,应该是黑铁材质吧。在黑铁框架分割出的一个个小型的框架里填充上各种各样的颜色,拼凑出一整幅的图画。
  钱顺没有天真到会以为这也是叶韬的急智,叶韬虽然聪慧过人,但这样一整个完善的建筑构划,也绝不是这一转念之间就能形成的。
  钱顺开心地问道:“你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吧?亏你也忍得住,一点都没漏出来。”
  叶韬将笔放在了台面上。说:“也不算很久吧。在我们开始自己建玻璃厂,我才开始想,如果有各种各样颜色的玻璃,大概,我们应该能够将这样的建筑做出来。我忍不住会去想象,在这样的建筑里。当阳光透过这样的彩窗透射进来。会在那宽阔的大厅里营造出什么样的景象。那是瑰丽的、神秘的、宗教式的、接近神一般的境地的。而这种建筑,应该是多美啊。”
  钱顺的嘴角翘着,那是极为温和宽厚的微笑。“小师弟,当了叶经略之后。还能有这份心思,看来你还真没少偷懒呢。”
  叶韬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说:“不然岂不是太无聊了。那么这个彩色玻璃的商号,叫什么好呢?”
  钱顺同样耸了耸肩,却只表示了自己的无奈。“想名字从来不是我擅长的,你来吧,反正我只管把所有的生产和运输给你安排好。我们师兄弟几个,就我手底下功夫不行,也就会这些了。”
  叶韬说:“那就叫琉璃工坊吧。”
  “琉璃工坊?”钱顺回味了下,说:“不错。你不是要给每个商号都设计一套包装和招牌吗?有谱了没有?”
  叶韬脸上漾起地笑意表明了,既然这样一个名字跳了出来,那他有脑子里自然已经决定了怎么抄袭正版的“琉璃工坊”。自然,如果将整个彩色玻璃的整个囊括进去的话,这个隶属于叶氏工坊的琉璃工坊,在经营门类上可就大大超出那个正版的东西了。至少,那个正版的琉璃工坊,不会把窗画作为自己的经营门类吧。叶韬相信,只要琉璃工坊在几个城市里开张。一定会引起一股热潮。琉璃这种材料太特殊了,它极具穿透性,表现力极强,空灵高贵、细腻含蓄、静谥从容且极其脆弱,可以吸纳华彩又晶莹透明。可以美艳惊世又霎间毁灭,可以化身万象却又亘古安静。这种独特的气质一定会引得各种各样的人趋之若鹜。现在那些弄出琉璃的工匠在加工工艺上或许还不是那么有想法,没关系,叶韬可以直接将脱腊玻璃铸造法教授给他们。而琉璃以及彩色玻璃在建筑上的使用,可就要等大师兄关海山来看了这些现成的东西再说了。
  玻璃甲组和玻璃乙组的矛盾很快就被叶韬和钱顺理顺了。本来大家也就是在传统工艺和新兴手法中摇摆不定,唯恐自己这边的想法被否决了之后减损了自己的发言权。但现在,既然两边都得到满足,那就皆大欢喜。玻璃甲组虽然在拿出样品的时候加大了在玻璃中添加的氧化铅的含量。来呈现出更水晶化的质地。但是,叶韬却要求玻璃甲组更注重于材料筛洗,尽力降低甲种玻璃的生产成本。在更类似于水晶材质方面,含铅玻璃似乎怎么都无法比得上“波西米亚水晶玻璃”,但这种最基本的材质却有成为日常家居消耗品和常规建材的潜质。只要成本足够低。叶韬甚至可以许诺在刚铎和以后的东平国都的建造中大批使用。而甲种玻璃所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由于加工比较容易,成品率高,叶韬首先就批准了开始逐步生产,陆续上市。而上市的场所。自然是缺少热点很久。都快要沦为叶氏工坊学徒学工们的实习场所的宜家家居了。作为这个时空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巨头。叶氏工坊有着太强的产品配置能力了。
  玻璃乙组则发展中高档的水晶玻璃器皿,他们接到的首批订单就是灰雁酒庄的精酒和百龄谭的酒瓶。这批订单足够让乙种玻璃项目组忙活一会,将自己从原料管理一直到储运等方面的各种问题解决了。自然,随着更换酒瓶,灰雁酒庄也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将精酒和百龄谭两种现在声名显赫的烈酒卖得更贵一点。乙种玻璃随时可以同样正常上市,只要到时候钱顺觉得成本和价格合适。
  那种最适合做透镜的玻璃,在叶韬考察了材料之后,确认了的确是天然萤石材料为主,加上一部分其他材料混合熔铸而成。叶韬忍不住要想象一下,要是以后条件成熟了,那应该就可以弄出成像素质相当高的照相机。天然萤石镜头在现代社会是多少摄影师的奢望,昂贵到死的价格让多少人望而却步。但现在,说不定就能在自己手里诞生了。叶韬可不会老老实实地一步步从银版照相术开始来折腾,一步步地走过他所知道的照相技术的发展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