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357


  就在当天的大剧院里,那些各方势力的代表都被震慑住了。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任何人敢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前朝的事情。在整个剧目里,末代皇帝杨殷是一个悲剧性的,却又是非常复杂的人,而璇贵妃这个在大家解读里充满意外和戏剧性的角色,却成为了贯穿整个剧目的重要线索,由于刘湘沅的出色表演,在大家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
  假如在场的观众都是对于当年帝国秘辛不甚了解的人,那可能看这样一出剧目只是猎奇和欣赏,但当剧目贯穿着如此多的似是而非,经过了艺术加工的真实细节,那就由不得大家不多想了。在剧目给大家带来的震撼过后,大家不由得开始思量,到底谈玮莳弄出来的这出剧目有没有谈晓培的授意,到底是想说什么,到底想说给谁听……而这也恰恰是这出剧目能够做到的。在整个剧团在巨大成功之后的兴奋感过去,开始纷纷被疲倦袭扰,一个个坠入睡眠的时候,谈晓培、叶韬、卓莽等等等等人却聚在大剧院里的一个特设的贵宾宴会厅里,一边吃着丰盛的夜宵,一边笑谈着,仿佛明天一早的朝会挪到了这里。
  “今天晚上,不知道多少人睡不着。”谈晓培满饮了一杯百龄谭,感慨道。有他和王国诸多重臣同时出现在观众席里,不管大家观赏剧目的态度是多纯粹,总有人会遐想的。而纯以这个剧目来说,也足够让一些爱好者们兴奋得睡不着觉了,哪怕是他自己,都被剧中那些唱段深深感动。整个剧目,仿佛将帝国末日的凄惶搬到了眼前。虽然人人都知道,剧目不是现实,但表达出来的却是比现实更强烈的情绪。
  “自然是的。”叶韬笑着应道:“想必是没有多少人敢相信,这仅仅是玮莳搞出来的普普通通的剧目而已吧。”
  “当年的帝国毕竟是当年的帝国了,多少年过去了,越来越少的人还能知道当年的事情了。不过,从今天开始,恐怕大家记得的,就是莳儿写的这个故事了……叶韬,你和馨儿当初给莳儿的那个册子里的诗词、句子,好像这个剧目里还真用了不少啊……当年的帝国衰亡到底是为了什么,本来就无须讳言,越是不敢说,将来等天下一统了,就越容易再犯一样的错误,这个道理我还是知道的。必定有人会觉得莳儿放肆,目无尊长,不敬先祖。嘿嘿,天晓得呢,说我谈家最后居然还是忠于帝室,已经是为尊者讳了。要知道当年的谈家老头子可不是那么好的人,要不是凭着他和手下从帝都抢出来的文书卷册和金银珠宝,我东平立国哪里能那么容易?当打仗治政是谁都能干的吗?”谈晓培说得兴奋,但叶韬却没有搭话。
  看着叶韬有些不知道怎么才好,谈晓培轻松地说:“你们不必在意。谈家先祖那个老土匪山贼,在这等时候居然抢的文书卷册比金银珠宝多,当年父亲告诉我们兄弟的时候,我还奇怪了好久呢。可惜了,父王看不到今天东平的盛况,如果东平当年就有今天的实力,我的兄弟们何至于战死沙场啊。我这个国主,却还没馨儿懂得治国呢。这十几年来的盛况,真是多亏了馨儿,还有你。”
  叶韬连忙道:“陛下,馨儿是真的懂得经营,不管是一城一地还是一国。我可是可着劲花钱的主,您看,刚铎城这一开工,好几年云州都得受着穷呢。”
  黄序平接口道:“云州可能独立支持吗?虽然马上要和北辽开战,但现在户部还是有不少存银的。”
  卓莽嘿嘿一笑,说:“老黄,叶韬哭穷也能信啊。你看看馨儿折腾内府没多少年,内府都快能够和户部的财力相提并论了。云州现在到处是花钱的地方不假,但以馨儿的本事,就算宽裕说不上,至少也是应付有余。老黄,你又不是什么财计的行家里手,这事情你可别操心了。要是真的云州财力紧张,陛下早就调内府的钱去建刚铎了,也不会现在手里还屯着那么多钱准备造新都城。”
  卓莽一提到新都城,大家的兴趣就都上来了。在综合考虑了各种情况之后,新都城还是在现在丹阳的位置,将现在的丹阳纳入其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在西面,都城有溯风城和铁城拱卫,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三角形。而运河工程将进行二期衍生,直接从新都城中间穿过,来保障新都城能尽享水运之利。新都城建造完毕之后,将现在丹阳的朝廷各种衙门迁移过去,将王宫迁移过去,将所有的居民迁移过去。而后,将对现在丹阳的区域进行全面翻新,将在丹阳增设下水道等等基础设施,拆除老旧的房屋,新都城自然有符合将来国家体面,却又不是非常奢侈的皇宫,而原先在丹阳的王宫,则会改建成景色秀丽的园林建筑群。现在的议政被命名为凌烟阁,来供奉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各行各业的翘楚。以后,丹阳将主要作为文教娱乐的专门区域,将会有更大规模的藏书楼、太学、国子监、乐坊等等。而大剧院,仍将是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甚至,将比现在更加重要。成为整个新的丹阳区的核心。
  
第三百零一章
新都城
  相比于铁城、溯风城、雷霆崖、刚铎这些抄袭作品,新都城的设计才真正是对叶韬的巨大考验,他还是第一次那么原创地设计一整个城市。说起来,刚铎抄袭指环王的,毕竟只是山体上的堡垒部分,地面的大片地区也一样是重新设计的。但从风格上来说,刚铎太西方化了,那是叶韬喜欢,而云州人也会喜欢的风格,但却不是能够用来当作未来帝都的风格样板。刚铎充其量也就是让叶韬尝试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分步骤的城市开发计划罢了。在新都城方面,叶韬决定最大限度地使用他并不是很熟悉的中式建筑,其中必然会有加以创新的地方,但风格却能够和将来整个王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相适应,不会让远方来的官员以为是到了另一个国家,有太深刻的格格不入的感觉。
  叶韬想了想,还是接着刚才的话题说:“说到刚铎,云州还真不缺钱。再说,不是还有预售拍卖吗?应该就是最近,在丹阳进行一次,在宁远进行一次。能筹到多少钱不好说,但必定足够刚铎建造所需了。这几天,云州的商团都已经带够了银子来丹阳了。他们卯着劲,不想让太多地盘落到云州以外的人手里呢。这事情倒是我欠考虑了,要是让他们花费太多,虽说我手里宽裕了,却是损了云州地方士绅的财力。但事先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最多也就是借着其他方儿补偿他们吧。”
  谈晓培不以为然道:“我连新都城都想这么来弄一次了。从来没想到,地皮还没开始造东西就能卖的,还居然有人买。新都城的建设经费数额巨大,虽然现在东平并不是负担不起。但一边打仗一边造新都城,实在是没太大把握能挺下来。嘿嘿,叶韬,从你开始来丹阳,好像建造城市就没停过,早有人不停上弹章,说你是在抽王国的血呢。”
  叶韬很无所谓地耸了耸肩,说:“陛下,这是没办法的,反正我一向是有多少钱能办多少事的吧。从铁城、溯风城开始一直到现在,这几年里光是建城和募兵养兵,我花掉的钱何止亿万。不被说,我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呢。”
  叶韬的新都城计划,目前只做了基础的设计,比如一些宗庙建筑、城门城楼、王宫大致规划等等。但摆在沙盘上,已经很是能看出宏大的体制。要说花费,新都城可能要比刚铎高出好几倍来,但从建筑难度上,却要比刚铎那种从来没有人造过的东西要简单上不少。最吸引人的,就是新城的十字星式的五个区域布局,现在的丹阳,只是将来整个新城的南区而已。这个上应天象的而已,加上明确的不同区域的功能划分,让人充满了期待。
  “陛下,新都城还不着急。和刚铎一样,先从基础的工程做起吧。光是水利、下水道等等工程,没有一年两年是做不完的。等到真的开始动工建造城市主体,想必北辽战事应该能结束了,到时候,自可有一段时间来安心建城。”叶韬接着说。
  卓莽嘿嘿笑了笑,黄序平也撇了撇嘴,倒是池先平一直趴在桌子上,专心致志地和美酒佳肴做斗争。看到气氛变得古怪了起来,叶韬不由得奇怪道:“陛下,难道不对吗?”
  谈晓培挥了挥手,说:“今天就散了吧。叶韬,跟我回宫,我们接着聊。”
  在场的其他人纷纷告退。今天的聚会人太多了一点,而谈晓培想要说的内容是其中一些人的地位还不够格知道的。
  来到御书房,谈晓培才问道:“我有一件事情一直没有告诉你,因为直到现在,我才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你去春南的时候,捕获了冯疆,是大功一件,但事后你却一直没问过这件事情。你是真的不想知道,还是早就胸有成竹了呢?”
  叶韬一愣,讪讪道:“冯疆交给陛下那就是陛下的事情了,做臣子的不敢置喙。”其实,本来他是想问的,但回到云州以后事情太多了,让他一时没有想起这件事情。而这种事情他自己不提,他的手下是不会提醒他的。人毕竟是在情报局、在国主的手里,又是这个很棘手的人,大家唯恐触及什么王室秘辛。而现在谈晓培语气古怪,倒是让叶韬吓了一跳。
  “哈哈……”谈晓培大笑道:“没事,吓吓你而已,聂锐问出的结果倒是把我也吓了一跳。冯疆的确是被春南太子买通,而要冯疆杀的,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人啊。你猜得到吗?”
  叶韬愕然,冲口而出:“我怎么猜得到……”
  “是玮哉。”谈晓培喝了一口茶,淡淡说道。
  “小王子殿下?”叶韬愣住了。
  谈晓培点了点头,说:“本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次江砚一来,找我谈的事情让我明白了,春南的常老头子真是有点花样的。他身体不好,又想靠着最后几年时间为春南稳住局面。王位之争在春南是愈演愈烈了,常老头子想把玮哉接过去,好好疼爱自己的外孙。”
  叶韬想了想,说:“是为了故意压抑朝中的派系,把小王子殿下装作是继位人选之一?”
  谈晓培点了点头:“江砚真是敢想,这是他的主意。虽说这种事情听起来不可能,但如果我愿意帮忙,却能够让他化腐朽为神奇啊。只要有哪怕一小撮人信了这事情,觉得玮哉有可能即位春南,那常老头子自然可以在江砚的协助下从容分化,拉拢,打杀。而挟大胜西凌余威,陈序经对常老头子可是很忠心也很关键的。随便他怎么干,还真没有人敢忤逆,可问题是,我得帮忙。”
  叶韬的脑筋有点打结,说:“春南的事情陛下能帮什么忙,不就是是不是允许小王子殿下去春南吗?”
  “不光是这样……我还得表示点什么。比如,春南和东平永为兄弟之邦。”谈晓培冷冷笑了笑:“这样,联想可就丰富了。而且,听江砚的意思,玮哉是真的有可能继位。要是那两位王子闹得太离谱了,常老头子可是真的做得出这种事情来的。虽然春南王室血脉中断,但宗室却保存了下来。而想想玮哉和他母亲,虽然真的是兄弟之邦,可玮哉未必和玮明会有多亲密。但还有个可能,要是玮哉同时继位东平,那两国自然而然合而为一,如果能这样,连我也不能不动心了。”
  叶韬开始翻来覆去地考虑着其中关节,他总觉得其中有点不怎么对劲。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那么……您是真的考虑过立小王子为储么?”
  “怎么可能?我又不傻。”谈晓培说:“只是不管怎么样,这是个很好玩的事情嘛。我已经答应江砚,让玮哉到余杭去。反正他跟着常菱也不见得能怎么样,越来越不讨人喜欢了。反正都是生活在春南人身边,相比于常菱身边那些,我还是对江砚、衍公这些人的感觉好些。这事情我已经和玮明说了,他也觉得挺好玩的。卓莽、黄序平、池先平都知道了这事情,然后就是你,你得在云州帮我看着玮然。”
  叶韬点了点头,说:“陛下,您是不放心他,怕他冲动吗?其实,玮然远比你认为的成熟。虽然他并不一直在王国中枢,在为您出谋划策,但在云州,他已经是军方当之无愧的第二号人物了。”
  谈晓培笑了笑,说:“我并不是担心他会冲动,只是担心他会消沉而已。他将辅佐玮明作为自己的毕生目标,要是我这里口风变了,他毕生的志愿也就落空了。玮哉虽然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也是现在谈家最格格不入的一个。或许,从一开始我就不该把玮哉留在常菱身边吧。现在呢,已经来不及了。我知道玮然这孩子是顾大局的,假如我说会有可能让玮哉即位,来让东平春南两国自然地合而为一,他仍然会是国之利刃,但难免要消沉很长时间,直到他知道,事情并不是那样。我倒是想事先也和他说明白这事情,只是,玮然他的城府没有玮明那么深。到时候反应不太自然,装得不像了难免引起怀疑,那可就不好玩了。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自己当年就是这样。当兄弟们一个个阵亡,只留下了我一个继承国主之位。别人或许以为我应该很开心,毕竟我抓到手里的是一个靠着几十年的作战荡平了内忧外患,蒸蒸日上的国家,一个已经初步显露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国家。东平,有强大的军力和成体系的优良的军械制造各级工坊。对外的贸易,当初也是由那帮大海商们靠着多年钻营,突破了春南海商的封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多年和云州的互相合作,尤其是危急时刻明里暗里的互相支援,为大家带来的利益都不小。尤其是,原来只是步兵强大的东平,有了自己的强大的骑兵部队,虽然规模还很有限,但却是在大战中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两万精骑……但是,大概一直过了两年,我才渐渐像是一个国主,像是一个能够肩负起父兄重托的人。我不希望玮然也像我当年那么苦,这样的苦并非没有好处,只是,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必要罢了。”
  
第三百零二章
金口玉言
  叶韬点了点头,说:“陛下,我明白了。但是,这样一来不是便宜了春南吗?我觉得,似乎我国从中获不得什么利啊,江砚虽然是个好谋士,但应该也明白这一点,他是怎么说服您的呢?”
  “说服我的不是江砚,”谈晓培淡淡笑了笑,“而是黄序平,我们的司徒大人虽然这几年都快变成一个普通的文官,而不是当年那个策士的模样,但黄序平毕竟是老当益壮啊。他说了几件事情,我就越发觉得,这似乎是个好主意,春南固然是感觉到了我国的威胁而想方设法地要自保,而我们却也同样需要时间,春南喜欢在阴谋诡计中消耗时间和精力,我们同样需要时间攻克镇北军司、拿下北辽并且让北辽百姓归心。这些硬性的军队调动的时间,积攒粮秣军械、养成一代代军士的时间是摆在那里的。我恨不得能够在几看里把所有要打的仗打完。但那可能吗?北辽还算是血性,只要我方举措得当,不出十年至少不会比现在的云州差,而北辽和其他国家并不接壤,将来唯一可虑的就是北辽王室遗族以及北方海上的瀛洲岛上的那个小国家。到时候,从北辽征调十万军队,应该是轻而易举的。可现在,我们需要这点时间,另外,黄司徒说的是,江砚不见得知道冯疆的事情,他们的太子爷没胆子让他们这些人知道。现在看起来,是春南王室的夺位纠葛,比我们料想得更激烈更艰险,春南太子现在最有实力,但却也不是没可能被夺了储位。二王子花招迭出,培植党羽方面也下了大工夫,两方现在朝堂内外的争执不少。甚至于差点危害到春南这一次对西凌的反攻。另外,虽然看起来有些让人怀疑,但春南实际上从有血脉亲缘的家族过继孩子来继承国主之位,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早就有了先例,想必江砚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策划了这样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