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357


  提到了地图,托雷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起来。托雷和吉尔吉斯部族的首领胡克都进入过池雷的指挥帐,扫到过一眼那张北方草原全图。他们这些生活在草原上的人都从来没见过那么详细的地图,上面有一个个部族大致的位置,有大大小小的给水点,有各处交易的市集,有一个个大小商队和部族联合建立起来的一个个掩蔽所……天晓得为了能够搞出这张地图,云州到底在北方草原上花了多少时间多少金钱。托雷甚至觉得,这张地图可能比他们整个部族都值钱。但是,的确,池雷对于他们要进行的攻击,可能就不是那么了解了。沙盗的领地从来没谁能详细去测绘,那里太混乱太纠葛了,也亏得这些年为了顾忌到长期的利益,几大沙盗团体联手放开了一条通畅的商路,让他们需要的东西流进来,将他们领地里的东西销售出去,还能通过向商队征收过路费获得不菲的收益,用于采购各种东西,尤其是军械。沙盗们的力量一直在变化,但实际上大家了解到的,都是开放出来的商路和周边的一些情况。想必,池雷也只能走这条道路,再想方设法地通过强大的斥候队伍以及飞艇队伍来了解周围更大范围的情况,再做决断。但是,如果将托尔木等好几个被部族认为是不吉祥而被大家敬而远之的人交给池雷,那么,通过他们,池雷至少能够多出好多种选择。
  “好,就这么办。这事情你亲自去,带上两百名我的亲卫,直接跟在他们的队伍里,不要给部族丢脸。”托雷扯住千夫长,说,“你要看清楚,池雷是怎么样的人,再了解一下,那个叶韬是什么样的人……不管以后跟了什么样的主子,我们多少都得有些准备。”
  千夫长塔南带着托尔木等十几人,以及两百名部族最精锐的战士来到池雷面前的时候,池雷一脸不以为然,他直率地问道:“这些人知道戈壁的地理情况?”
  塔南看了一眼托尔木,又看了看池雷,小心翼翼地禀告道:“将军,他们……以前是沙盗,后来因为沙盗团伙内部的冲突被排挤出来,一路被追杀。原来,可都是好有来头的头领呢。我们部族这些年里,也是因为托尔木大叔和他们对戈壁滩的了解,还有原先留下来的一些人脉,才少吃了很多亏。毕竟……我们部族的底盘地方不太好,难免要和沙盗还有那些胆子很大的商团打交道的。”
  池雷的眼神越过了塔南,看着跪在地上,低着头的托尔木等人。“站起来!云州军中没有这个礼节,我们不兴这个。……托尔木……你觉得能给我些什么帮助?”
  托尔木的眼神冰冷,却一点都没有锐利感觉,仿佛是两眼冰潭。托尔木年纪的确是不小了,看起来五十好几了,在草原上,这也算是个不错的寿命。早年的养尊处优和后来的坎坷流离的痕迹,在他身上都体现得十分明显。托尔木平静地回答道:“那要看将军大人想要去戈壁滩做什么了。如果只是为了搅和一番,逼退那些沙盗,我至少会是个好向导。如果,大人需要更大的战果,那么……”托尔木欲言又止,他对戈壁滩上的权力结构非常了解,知道怎么样能够动摇这个靠着多少年互相之间血腥的拼杀才形成的相对平静的局面。
  “哦……我想要这堆杂碎五年里影响不到草原。”池雷随意地说。
  “……如果是要他们不敢南下,将军只要带着兵杀过去就是了,不留一个活口。杀个几万人的沙盗,捎带上他们的家人什么的,也就十几万人吧。杀光了,再有别人要南下,总得掂量一下自己的能量。如果是要他们无力南下,那就比较麻烦了,唯一的方法就是破坏戈壁滩上的实力平衡。一旦乱起来,商路是肯定要断了,一直到戈壁滩上互相攻伐得出一个结果之前,恐怕都不会有人南下了,五年是肯定能保障的。”托尔木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很是随意。
  “你……还真是个不吉祥的人。”池雷轻笑道,“我下不去手杀妇孺老小,你的第一条建议我就当没听到了。那第二条,还真是解决方案呢。等他们内部打够,要么就是大家都流干了血,谁都奈何不了谁,要么,就是这戈壁滩上也整合出了一个强大的独立势力,这还真是个难题呢。”
  池雷脑筋一转就道出了其中关键,这份见识让托尔木心头一颤。“是的,这就不是谁能决定了的。不过,以我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开通商路这几年,大团伙和小团伙之间的实力可是越来越远了。”
  “我们边走边谈吧,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我们今天要赶到甜水洲呢。”池雷张望了一下已经开始正常行军,速度已经飙起来的队伍,叹了口气说。
  
第四百二十一章
族裔
  “戈壁滩上,甜水洲这里已经不算是沙盗的地盘了,而是部族和沙盗之间缓冲的地带,也是进行交易的重要的地方,甜水洲,也由此而有甜水集之称。但是,从甜水洲再往西,就是穿越整个戈壁的商道了,实际上这条商道是一系列的沙盗团伙退让出一些补给点,尤其是水源地而成的。沙盗一般都不在商道上驻扎,最多也就是留下一些人维持治安……反而是那些小的沙盗团伙,除了收钱什么都不管。反正商队之间互相攻击,给对方使绊子之类的事情,在他们看起来太正常了。”跟随在池雷身边,托尔木开始详细给池雷解说沙盗的势力分布。
  “要说沙盗,其实有几次都有机会从一个个啸聚的团伙合而成为一个国家,或者,至少有一点耕作生产、发展各种资源的样子,但是,一方面是内部一直没有能冒出一个足够强大的势力,一方面则是外界的各方势力也不允许,始终对戈壁上的乱局推波助澜。北方草原在之前,自己也没多少必须的消耗品,更不要说能通过贸易给戈壁引进什么生活必需品,戈壁上的盐和茶的消耗多数是从西边,西南边的那些国家进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对方需要一条混乱的,不被任何人控制的贯通东西方的陆上商道,自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而戈壁滩行冒不出一个足够大的部族,说起来也简单,这里生活条件恶劣,互相之间攻伐不断,哪怕是那些比较大的势力的大头领,能活到五十来岁都算是运气很好了。……如果我一直生活在戈壁滩上,决计活不到现在。而一方势力,一旦大头领一死,分裂成几方互相打的、争夺遗产的、带着手下出走的,比比皆是。反正,只要能拉起一支队伍就是了。固然,还是会要依附一些大势力才能生存,但毕竟不算是没活路。还是这些年,狂沙旗等大势力越发加强了对商道的控制,大家对商道的依赖越来越大,这才让小部族的诞生和覆灭的速度大大降低了。现在,要敢随便打劫,最先下手的必然是那些大盗团,他们对商道的依赖程度更大……”
  听着托尔木淡淡的叙述,池雷的眼神越来越亮。托尔木果然是有几分本事的,不仅仅是个向导,而是描绘出了戈壁滩上的势力谱系。沙盗的势力固然是想要南下获取一片丰美的水草地,会有这样的想法的,如果不是那些在现在的势力谱系里生活得不太好的中小势力,就是那些想要将贸易的一端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大部族。池雷也就明白为什么他们互相之间毫无信任可言,一支支部队之间的距离远到了很难互相支援,如果不是池雷对于消耗战敬谢不敏,在有足够兵力补充的情况下,池雷说不定真的能够各个击破,一直挺立到最后。这种局面,自然也是资深的将军池雷会利用的。
  “那你说的……要彻底解决问题,有什么建议没有?”池雷随意地问。
  托尔木极为严肃地说:“大人能从东路保障戈壁滩上的食盐和茶的部分消耗,实际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了。现在的情况,就是越是靠近东面,越是难以获得食盐和茶叶等等必须的东西。当初倡议搞出这条商道,最先响应的就是东部的盗团,虽然并不能保证能有盐和茶输入进来,但是,至少可以靠着商道上的收获,贴补自己在食盐和茶叶方面,还有药品方面的巨大耗费,尤其是这些年走私进来的云州的那些好兵器,让东部的盗团好过了很多。但是,当初……我在的那个盗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覆灭的。我们老大不仅开始积极筹划商道的事情,想要让弟兄们从打劫商道转而护送商团,还在我们的领地里搞出了一些东西来,也可以搭在商团里往外卖。这下子,大家都顾忌了起来,老大的动作太大了,我们那班人里还有叛徒,内外交攻之下,也只有我带着一些后生逃了出来。”
  托尔木的神情仍然没有一丝波动,好像说的压根不是自己的事情。他继续说道:“输入盐和茶,但要尽量控制各种商品的流入,当商道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时候,为了生存、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戈壁上必然会乱起来。当然,这也要有前提,那就必须是这一次,要立足够大的威,要让谁都没自信能够在你们的军力面前讨得了好去,近期内不敢窥视草原。”
  “以大人所部的战力,要立威自然是没问题的。可是,在商道两侧这么慢慢扫过,实在没什么意思。如果大人允可,我建议大人让我领着大军攻击距离这里不算很远,大概……一百七八十里的一个中型盗团。坦率地说,这个盗团占据的老巢就是我当初出身的金门旗所在的地方。这个盗团大概有三万五六千的人口,按照盗团中的战斗人员的比例,大概有一万多的骑兵。只不过大人虽然兵力占优,但要攻下别人长年经营的老巢,也不免得付出一些代价。现在,这个盗团虽然也叫金门旗,不过,我想里面我认识的老人,恐怕只有寥寥无几,恐怕也没办法给大人太多帮助。不过,金门旗是整条商道上的一系列盗团组成的链条里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战术上,也称得上是个要点。打下了金门旗,可就是直接能威胁到大部分盗团准备南下的部队的补给。虽说沙盗向来不重视补给,不过毕竟也不能吃沙子过活。如果运气好,金门旗里囤积着不少其他部族的粮草都有可能。但这也是有利有弊,您也知道,大家互相之间是信不过的,所以,如果堆着很多东西,那就肯定会塞下很多人。”托尔木介绍着现在这个和他没什么关系的金门旗的情况。
  “就是这样?”池雷嘴角一撇,有些无谓地问。
  托尔木仍然是面无表情,但他说的话却让塔南这个对托尔木极为尊重极为敬服了好多年的人都愣住了。托尔木缓缓地说:“金门旗的地下,是当年草原之王的陵寝。我们老大当年发现的,里面各种各样的珠宝不计其数。我知道大人对这个没兴趣,但很多人会有兴趣的,消息传出来,攻在前面的那些部队就该回来抢夺宝藏了。大人,你尽可以各个击破,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互相之间更说不上配合。”
  “这还真有点难度……伊岚那小子以后身份地位都不同了,要是真的要这么干了,我回头怎么面对那个小同僚?”池雷笑了笑,脸色也不再那么阴沉了。
  “那就是若干年后,伊岚带着大军彻底扫平戈壁隐患的借口了。大可以让他带着个几十万大军,以报仇名义杀进来,杀个赤地千里,不留一个活口。愿意留着他们性命的,都拉回草原。这戈壁滩上,人口这么少了下来,要恢复起来没个三五十年都不可能了,这不是很好吗?”托尔木还接着补充了一句,“反正海上的商路掌握在叶经略手里,戈壁滩上的商道因此而中断也无所谓。就算不中断,想必亮出叶家的旗号,甚至亮出和叶家有关系的谁家的旗号,恐怕都能够横行无忌了。”
  托尔木的思维方式的确比较阴暗,要说可行性,虽说大部分时候,也是对操作这些事情的人的运筹能力的考验,但的确不能说是很烂的方案。尤其是托尔木自己就出身沙盗,对于沙盗的怯懦和勇敢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想了一想之后,对于托尔木的说法池雷虽然没有全盘接受,但也觉得可以尝试,池雷自然还是要做出一部分的修改的。
  “攻下金门旗应该是没问题。反正我是要找个人立威,至于找的是谁,没太大关系,只要能在我可以接受的损失的范围里吃掉就行。你说的宝藏不宝藏,其实我也不在乎,但等着别人来打,倒是有点不好,跑金门旗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防御作战,我还不如呆着不动,带着重器械营在那里守备。反正怎么样叶经略也不会不管我的。不妨放出声势,再对具体的情况加以利用吧。要吸引那些被我们穿插了身后的家伙返身作战,要么就是金门旗真的堆着辎重,要么……就是我们号称要把什么宝藏运回去,路上倒是可以玩玩劫杀和反劫杀的戏码。在这里,我还真不怕中圈套呢,沙盗的眼睛,可没我的亮呢。”池雷随口说道。而托尔木深以为然,恭敬地弯了弯腰。
  前方的烟尘蹭蹭地腾了起来,池雷扫了一眼,朝着身边的军士努了努嘴。这些跟着池雷多年的贴身近卫,不少甚至是从池雷在血麒军时代就跟着他的,对他的一举一动了解得透彻了。但是,那个被指示的近卫啥都没做,耸了耸肩,另一个家伙凑了上来,禀告道:“前队接敌了。一个敌军小分队,躲在路边树林里想要躲避我们,被包圆了。全队三百十七人,全歼,一百零九人被俘。我方七人轻伤。”
  池雷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不要影响行军速度。”
  
第四百二十二章
震慑
  池雷率军插入敌后攻击的消息一路从北方草原的西北方传到了南方的前进基地,又传到了奔狼原,追上了已经开始启程回叶家堡的叶韬。由于北方草原上还没有完整的通信系统,飞鹰传送飞行的距离长,更不要指望能够有电报之类大家已经习惯了的好东西,消息滞后了好几天才到。在北方草原情况大定,准备带着一共五万精兵去最后威压科尔卡部族,迫使其投降的谈玮然立刻挥军北上,由于加萨和吉尔吉斯等部族都友好地表示会提供沿途的基本食物、马料的补给,这一次谈玮然在行军速度方面,要求高得让人瞠目结舌。而辎重营也将原来囤积的准备用来安定北方草原的物资,先拨出一部分,一边被正在和沙盗对峙的前方大营运去,一部分则交给了加萨和吉尔吉斯等部族,作为对他们积极帮助池雷的大军,以及为谈玮然的军队提供补给和各种其他方便的报偿。在云州迅捷的响应体制下,辎重营临时调用的物资很快就能再补充来,倒是在护送补给方面有些问题,由于谈玮然的大军移动太快,辎重营怎么也不可能跟上,而运送的物资又不容有失,结果,最后只好又调来了刚刚在附近集结训练了一阵,还没有完全正规军化的两个荣军营来负责这件事情。这是荣军营第一次以正规军的身份执行战场勤务,那些装备精良到奢华的战士们极为兴奋。
  云州这一下子等于是又有将近七万大军入境,已经被打怕了的北方草原部族们噤若寒蝉,沿途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方便,甚至提供了许许多多补给之外的“休闲项目”。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见识到云州诸军的铁一般的军纪和松弛与紧张相结合的特色。
  谈玮然毕竟出身东平王室,在人缘方面的处理上非常有力有节,他不动声色地拒绝了一切对军队不好的安排,却没有得罪那些部族,没有用强硬莽撞的方式来处理,反而又拉来了不少的援军。等谈玮然强势介入了已经打得如火如荼的前线,将各类炮弹的存量消耗到只有三分之一存量的时候,他的麾下加起来也快要有十万大军了。
  由于加萨部族和吉尔吉斯部族都很是服从池雷留下来的部队的主官,重器械营的营正朱锦的调遣,三方协调之后,又是在重器械营和步兵营的优越表现下,虽然面对的是一批又一批和己方数量至少是相仿,多数要多出不少的敌军,他们已经连着打下了好几阵,损失的比率却还好,至少比先前加萨和吉尔吉斯部族想像的要少得多。而和云州的部队配合作战,着实是爽快淋漓,当大军会合,眼看着胜利马上就要到来,更是军心振奋。的确,再没有什么比实打实地并肩御敌更能增进互相了解,更能培养感情的了。如果说先前两个部族的军队服从云州军方的领导还是因为不想给自己的部族带来麻烦,现在在谈玮然面前,却是真心拜服。
  谈玮然不同于池雷。池雷在率领部队出发的时候,虽然也有着不小的把握,但冲动仍然是主要的情绪。谈玮然也是那么年轻,冲动起来也不比池雷平和多少,但见惯了各种事情,更多跟着仿佛天塌下来也不觉得有什么的姐姐谈玮馨和姐夫叶韬混的谈玮然,在这些陌生的部族面前也一样是一副从容的样子,可是,他问的那些问题,却是很要命的。
  “现在歼灭了多少沙盗?有没有把握组织一次长途进军接应池雷所部?后勤补给还能支持多久,还能打多大规模的仗?到目前为止,有没有如何对沙盗的主动攻击进行复仇的计划了?……”
  “启禀殿下,我们这里有一个预案。这几天打得昏天黑地,参谋部门也投入了第一线的轮换,没有来得及做详细的内容。”一个不起眼的军官认真而恭敬地说。
  这家伙名叫徐晁,轻步兵营的一个营正,这几天里最辛苦的就是他。整个营地的防务,和两个部族的协调交涉,内部各种情报、物资的收集和整理都是他在担纲。尤其是军官和士兵的轮替,是由他来负责的。在敌人紧密的攻击下,几方一直投入恰到好处的兵力,始终让一部分士兵在休息,这才保证了那么些天下来,全军阵容没有垮下来。而徐晁这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家伙,也让两个部族的领军者赞叹不已……云州居然这样的军官只能带一个营,虽然徐晁从不干涉作战决策,但他展示出来的协调和组织能力,远远超过他的统兵数量。
  在云州,还真是这样。由于军队的素质普遍比较高,对军官的要求也就水涨船高。和第一批的营正还是按照以往的履历选拔不同,第二批、第三批任命的营正,几乎都得有点特别的本事,靠资历完全行不通了。要是没办法在内部的选拔中拿出点绝活来让同僚信服,几乎不可能顺顺当当当上营正这个级别的职位。而在当上了营正之后,各种各样的培训也会接踵而来,如果在当了营正半年之后没有掌握几倍于一个营的兵力的能力,没有大规模作战的视野,那恐怕就是在任职一年之后在营正的职位上转入文职,或者是转入云州统帅部的其他部门。像徐晁这样能够将大兵团的内部工作做到家的营正一级的人物,在云州也不是绝无仅有,但像徐晁这样能在大战关头平稳而全面地展示这方面的能力,并且收获不错的结果,则意味着升迁距离他不远了。
  “好,有个预案就好。”谈玮然淡淡地说。他已经以发动一次规模宏大的攻击作为自己来到前线的表态,至少两天里对面的敌人是不敢发动进一步攻击的。实际上,他们再也没有发动攻击的机会了。谈玮然从容地吩咐道:“你们辛苦了,修整一天吧。两天后我们准备去接应池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