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357


  “人家现在也有飞艇了……这还真难说,不过,也要对方能想得到这里才行。”叶韬说:“一旦开战,战线向前推进了,那这里就没太大意义了。如果高森旗掌控战局,恐怕不会在这事情上犯错。”
  “你和我说这些可就没用了。”赵大柱摇了摇头说道,“这种事情本来也不是我能掺合的。反正,你记得等天蒙城鼓捣完了,还有什么好玩的事情让我去就是了。”
  对于赵大柱这种纯粹的技术上的热情,叶韬从来就是感佩和羡慕的,而这种要求,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他们师兄弟几个,关海山现在在涯州大兴土木,成为这个时空首屈一指的港关设计督造专家,也是海岸防御、防波抗浪类型设施的资深设计者,有着漫长海岸线的春南,已经不止一次重金请他去给沿海城市设计防波堤了。索庸进入了工部之后,也算得上如鱼得水,几年里大大改善了工部所属工坊的制造和研发能力,本来就有着财力物力上的优势的工部作坊体系,礼聘了不少资深工匠加入其中,改善了工坊的投资、制造和与其他部门合作的方式。现在在官方的营建项目和军械制造项目上,已经重新成为叶氏工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索铮现在可是兵部侍郎,也是这个时空唯一一个从来没有亲身上过战场却成为将军的人,在后勤管理上,已经自成体系,蔚然而成大师气象。钱顺虽然不太起眼,一直负责叶氏工坊的内部工作,但叶氏工坊现在可是个很了不得的存在了,本来就没什么野心的钱顺,现在可一点都不缺地位和财富。但只有赵大柱,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也已经成家立业,却仍然痴迷技术。这种执着,让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却又同时让大家都在羡慕。一个人,能够不考虑其他太多东西,单纯而执着地活一辈子,那是何等幸福的事情。
  叶韬想着,到底把什么项目扔给他呢?而在很短时间里,叶韬就有了决定。
  “师兄,要不……我把从刚铎到燕京的整个铁路工程交给你?”叶韬尝试着问了一声。
  “咦?”赵大柱奇怪道,“搞这个很好玩吗?”
  叶韬笑着说:“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修桥铺路,这向来是最艰苦乏味的活,但是,从刚铎到燕京,中间山岭不少,各种地貌都很齐全,不管是铁路的铺设还是桥梁建造,涵洞钻打,都有了……我想,师兄你把这个工程接下来,然后,一边建造一边整理材料,以后,我们的《铁路营建法式》就交给你来编纂了。”
  叶韬不用强调,这样一本教材和专项百科全书式的东西,会让赵大柱名垂青史,赵大柱明白这样的事情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叶韬这样的解释,让他好生有些踌躇。单纯地说,现在这类营建工作,的确对赵大柱来说,没太大的吸引力了。但这种涉及到全面而广泛的技术铺陈的项目,却又不同了,赵大柱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下来。
  而既然已经来到了天蒙城,叶韬索性将原先短暂停留,征求意见后迅速返回的计划作了一定的修改。部族首领们热情异常,如果不多留一阵,大家心里留下什么疙瘩可不好了。于是,叶韬带着卫队一路继续向北,巡视了许多部族。而这时候,叶韬才忽然发现,自己这一次还是来对了。叶韬这么想,自然不是因为在各个部族,受到的奢华招待,有各种野味珍馐,和云州那边的饮食迥异。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在这些个部族,看到了一些隐患。
  在这个时代,之所以能够在自己熟悉和不熟悉的领域都能够有所建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瞻的视野、理论以及常识。在观察部族生活之后,他发现,要让这些部族能够在将来真正融入到东平,必须得扶持他们一段时间,就如同当时他统领云州的时候,对待奔狼原上的部族那样,引导着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发展。现在,这边的部族在军事上已经因为东平的强力介入,有了颇为像样的军械和训练,战力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的部族,却仍然停留在比刀耕火种好不到哪里去的生产水平上。渔猎和简单的种植,在这里是极为普遍的谋生手段。现在处于战时,这种文明上的断代并没有太大问题,可一旦战事结束,要是没有妥善的安排,那这些部族面临的可就是灾难了,更别说,将来铁路修建过来之后,大量物质涌入这里,要是部族本身的生产力和文化不够强盛,那几乎就是覆灭的结局。而这些,叶韬不得不考虑清楚。从内心深处来说,叶韬也希望,这些部族能够像当初奔狼原上的那些一样,继续健康蓬勃地发展下去,让东平的样貌显得更多元化一些。可到底部族要怎么发展呢?叶韬需要调研,需要更多时间去了解,然后,才能够最综合地进行思考。
  可就在叶韬进行这种工作的时候,北辽方面还是对叶韬的来访做出了反应。他们在嘉门镇以西不到一百里的徐闻镇加派了重兵,然后调入了大约一百艘飞艇,差不多是现在北辽全国能够拼凑出的飞艇队伍的一半了。纵然叶韬自己并不在乎这种明显冲着自己来的布置,但他手底下的人从刘勇金泽开始一直到云州一号的艇长,都齐齐反对叶韬在结束了巡视之后原路返回。虽说他们的空战能力并不弱,但空战这事情,实在是很没得准的。
  于是,在天蒙城刚刚架设完成,有着高高的铁质发射塔以及夸张的风力供电机组的无线电报机,向中军营拍发了一条极为无奈的电报:归程有北辽飞艇集结阻截。虽说可以坐船先回宜城,然后从镇宁关方向再回到中军营,但这种事情说起来可着实没有面子。在和戴云、谈玮馨通过电报交换了简短的意见之后,叶韬决定:不走了,他就在天蒙城留下来,协同指挥部族联军和北疆经略府主力东西对进!
  戴云和谈玮謦觉得很是不满:叶韬归程受阻,虽然对他们的大进军和攻势调整完全没有影响,但对她们这两个当妻子的心情却还是有影响的。
  谈玮馨和戴云两人立刻将半个侍卫营装上了飞艇,一路轻装直飞宜城,然后在宜城换上全套崭新的装备,搭船北上。既然叶韬被阻拦在天蒙城回不来。那好,就将部队给他送过去。当然,半个侍卫营一千来人,那是绝对不够的。特种营得到消息,直接在北辽国土上潜行穿行,朝着天蒙城赶去。而消息传出,还在调集部队的谈玮馨和戴云发现,全国有那么多惟恐天下不乱的大世家们都想要“共襄盛举”,纷纷提供手里最精锐的,却又不影响对辽作战的军力一同北上。谈晓培固然是让将山城派出三千谈家的族兵、大将军卓莽让卓家两位青年子弟带着两千卓家精心训练的精锐骑兵也尽快赶赴宜城,准备搭船出海。师家巴不得有这种和叶韬沾上关系的机会,已经是东平的“政府工程”的最大的建筑材料供应商的他们,财力物力也足以豢养一支一千人上下的族兵了,而除了两百族兵留守老宅,其余八百人全派了出去。由于师家原本就有固定的船队不断输送材料北上,他们的这支小小的部队居然是最先到达的。
  各个大家族累计凑出将近两万人的部队,将陆陆续续在一个月内到达天蒙城。随着这些部队的陆续到来,往返宜城和北方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港口的船队也骤然多了起来。要知道,这次前往天蒙城,给叶韬撑场面的,可都是原先东平可能是除了血麒军之外,条件和待遇最好的部队。虽然到了东北边陲的飞地上,但既然有海运可以联系上,而且海运运力还是充足的,那可没理由让这些精锐之师过得太朴素了……
  对叶韬和东平上下的性子不甚了解的东路军指挥使,要是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布置居然给自己惹出偌大的麻烦来,不知道会不会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触即发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北辽东路及黑山道招讨大元帅谢博安在帅帐里来回走着,想要消散一下火气。他已经是短短一年里的第三任东路军、羽林军及编练新军的最高指挥了。第一任志得意满的刚刚上任,立足未稳就被刚才组成的部族联军乘着士气高昂,打了个灰头土脸,坚持了四个月之后实在是受不了和部族联军作战时时刻刻在考验神经的压力,在一次去前线督战的时候找了个时机坠马,然后被送回燕京修养了。第二任指挥是北辽国主的外甥,本以为又带来了大批军队,有着足足十五六万军队,怎么也能将这些部族联军连带着东平的这一支偏师飞速剿灭,他甚至还喊过要活捉谈讳然,和东平媾和的口号,结果呢?打了五个月,部族联军越打越强,已经从之前完全靠着士气血勇乱冲乱撞转变为有了精锐军队的样子,虽然一些战术动作仍然生疏,但在令行禁止方面,却堪称典范。后来,才听说了当时部族长老们对于部族军队处于转型的痛苦时期,对部下们的吩咐:所有命令,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在执行中加强理解……这些个话可能不是他们原创,但他们却做到了。几个月里,部族联军的各级指挥官们在谈玮然和池雷的领导、教育下渐渐成长了起来,知道了打仗除了前进后退,除了正面作战和设伏,还有无数种其他形态,感受到了自己的长进,这些部族的军官、将士们,热心钻研战术,狠抓训练,部族联军的几支王牌精锐,在这几个月里有了雏形。这种战绩,自然也无法让北辽上下满意,于是,谢博安上任了。
  谢博安个性沉稳,掌握大军之后也不冒进,而是节节攻击、层层推进,利用己方的兵力优势,迫使部族联军不断做选择:要么集中兵力会战,要么你们就后撤,他一度将部族联军的势头压制了回去。但是,这时候郁闷的事情发生了,东平从宜城出发的一支部队搭船在燕京东南方两百多里的海岸上登陆,一度攻占了四五个城镇,还有固守待援的态势。这下可把燕京的大大小的官员们吓了个不轻,要是燕京有失,或者在现在的两线作战之外,再让东平开辟出一路来,那这仗就没法打了。北辽立刻集结兵力反击,终于让东平知难而退。这支登陆大军登船返航,除了劫掠了几个城镇并不宽裕的府库,倒也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失。但从此,一支规模在两万人上下,非常强调机动力的精锐部队,就一直停留在这一区域。而这支部队中,有六千最精锐善战的军士,是从谢博安手里抽调走的。
  少了这么支箭头部队,谢博安郁闷了好久。但毕竟他的兵力占据着优势,现在还在和部族联军围绕着天蒙城拉锯。伤亡比方面,部族联军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但谢博安也不在乎,他就是要看看,部族联军到底能流多少血,他相信,再花点时间下去,一定能把天蒙城拿下。但就在这个时候,叶韬来了。
  谢博安布置了飞艇队准备拦截,其实也不过是题中应有之义。以前没有飞艇倒也算了,可现在已经有了飞艇了,总不能放任自己的领空让对方随意来去吧?可是,没想到叶韬居然不走了,还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搞来了那么多军队。东平的军队调动,尤其是这些大世族的族兵的调动,不可能瞒得过北辽在东平的诸多暗谍,大堆精锐猬集北辽东北方,让谢博安本来还比较有把握的战局,随时有崩溃的危险。
  “陛下怎么说?”看到捧着铜质的传令筒匆匆跑进军帐的副手冬流水,谢博安连忙问道。传令筒这回事,自从密码开始流行,就变得只是个形式了。冬流水肯定是翻译好了军令这才进来找他的。
  “陛下会再给我们凑三万上下的部队。但……其余的也就只有勉励了。”冬流水长叹道。
  谢博安同样是一声长叹,三万……这是东拼西凑来的三万部队,战斗力能靠得住吗?虽说东平方面归叶韬统领的同样是东拼西凑来的,但那是一个概念吗?叶韬手里新增的,可是精锐中的精锐,那些各大世家的族兵可不是养看来玩的,那可都是各世家的脸面。
  “让严丹、焦路敏两位将军来见我。”谢博安没有多说什么,来回在军帐快步走着。他仿佛决定了什么,原本焦虑的神情倒是纾解了开来。冬流水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高声应声,飞快的去通传了。
  严丹和焦路敏两个都刚刚从前线返回到谢博安的中军所在,他们两个分头指挥中路和西路作战,恪尽职守,可以说是谢博安的左膀右臂。对这两位分属羽林军和东路军的将领,谢博安从来就是非常满意的。要知道,这两个人可不是他的嫡系……但服从他的军令,却是从来不打折扣。
  严丹和焦路敏很快就来到了中军帐,两人都是睡下之后又被叫了起来,但知道军情紧急,却也没有什么怨言。
  严丹拱手问道:“大帅,召见我等,有什么吩咐?”
  “自己看吧。”谢博安将军令递到了两人面前。大堆勉励的话语,对他们这种带兵冲杀在第一线的将领来说,实在是没什么作用了,唯一有用的,就是看到有三万援军。
  焦路敏摇了摇头:“大帅,三万人……这……似乎不怎么够用啊。我们现在的打法,还是卓有成效的,只是叶韬这么一来,搅和得我们原先的战法都进行不下去了。要正面对敌,同样是三万的话,我们这边的胜率不足三成。”
  谢博安苦笑着说:“我何尝不知道啊?不过,这也没办法。云洲大军平节节进逼,高将军也打的很辛苦了,西路军抽调不出兵力来东路支援,我们也只能靠自己了。”谢博安停顿了一下说道:“我们现在还保持兵力上的优势,还有二比一的优势……再像现在这么打下去,恐怕也没什么好结果。我想问你们……三天之内,除了前线留守佯动的,你们能将多少部队抽调出来,集结进兵?”
  谢博安此言一出,两人膛目结舌,但严丹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谢博安开始调整作战方妾了,他终于决定,和部族两军进行战略决战,准备集结兵力,一路强行进击了。
  而在这个时候,叶韬却在天蒙城专门为他腾出的一整个炮塔里,在他当作临时居所的顶层大房间里和谈玮然、池雷在一起下棋。
  “好久没那么悠闲了,没想到居然是在这个时候,看来,父王说你总是能让自己过得舒服,还真是没错。”虽然是下棋,但他们还是在用行军棋推演着天蒙城周边的情势,那些数据虽然是虚拟的,但以他们现存对双方实力的了解,他们设定的数据和实际情况相差也不是很多。
  “既然来了,而且短时间里看起来是走不掉了,自然要舒服一些的。”叶韬对于谈玮然甚至于对谈家对自己的评价,并没什么意见,“陛下自己现在不也是么?”
  谈玮然笑了笑,没说什么。
  谈晓培自己有时候都会抱怨,现在越来越不像是个军人了。当然,没人会把他的话太当真,谈晓培,可完全不需要当个军人,他现在更需要成为一个强劲而稳健的君主,不像军人,那就对了。
  叶韬决定要在天蒙城待下来之后,就拿出了工具箱,就地取材地给自己定制了全套舒适的床榻、桌椅。加上后来从宜城运来的风力发电机组,叶韬的房间很快就成为舒适生活的标版。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就是眼热一下而已。部族首领们把叶韬享受最高质量的生活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谈玮然和池雷一直要到前线去指挥部队,倒也没什么意见,每次回天蒙城,他们到是会来这里,和叶韬一起喝茶、下棋,消散一下战争带来的紧张和抑郁。虽然战斗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既然几个主官们都是这样一份好整以暇的样子,全军上下也受到了感染,气氛居然就这么轻松了下来。这也让谈纬然、池雷两人意想不到,叶韬作为一个主帅的价值,仅仅在这一项上就体现无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