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357


  浓烈的战意,视死如归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是永远不会缺乏的。更因为,这些经验丰富的骑将们非常了解,三万骑兵的集群冲击,只能进不能退,一旦最前方的人收住脚步,没有冲进对方阵型,那后面就是拥塞在一起,互相挤撞踩踏的局面。为了突破东严的铁桶阵,他们需要这样的兵力,而因为这样的兵力,他们终究重重的撞在了用大量金属构筑的防线上……只是在两方交接的第一个刹那,大量鲜血就泼洒在了土地上。而后,迅速被砾石、细沙构筑的地面吸收,只留下一片鲜艳……战斗,从第一个瞬间开始,就如火如荼了。
  
第五百三十六章
鏖战
  战场的节奏果然是降低了下来,空中的作战并没有进行太大,或许是知道东平飞艇对于更高的飞行高度并不太感冒,一样能稳定进行击坠,北辽飞艇队索性和东平飞艇队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依靠数量优势进行了一波冲击。但现在东平的飞艇队,在有准备,有相应的武器以及更好的性能的情况下,对于数量优势一点都不怵。简简单单的进行反突击,而东平飞艇上的武器,则让他们对北辽飞艇的攻击尤其有效。空中的战斗只进行了小半个时辰就结束了,北辽残留的十七艘飞艇伤痕累累的带着少量燃料返航,而东平飞艇部队稳稳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地面就是另一种情况了,重步兵三个营虽然稳健的顶住了第一波的冲击,并且配合着后方的部队一起大量杀伤着北辽军队,但他们还是很快露出了疲态。开战第二个时辰,谢博安又调了两万人上来,步兵骑兵混合推进的方式。虽然在通过战场中段重器械营的封锁距离的时候,因为速度慢而稍微都承受了一些损失,但到东平阵前,却是另一幅样子了。轻捷灵动的北辽步兵虽然没有严密的护甲,却还是以灵活的作战方式让重步兵营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右路的敌军一部甚至差点冲溃了重步兵方阵的外围盾墙,杀入内部。幸好谈玮然看到这样的情境,立刻下令骑兵短促出击为他们解围。谢博安随即又扔了两万人上来,分别从左右翼包抄,想要将东平的骑兵也困在战场上。
  但叶韬却果断下令第二排的五个营向前推进了一段距离,接应骑兵回收。虽然阵线略有修改,但仍然在叶韬预定的步调中进行。
  谢博安灵活调度着兵力的回缩和出击,他让北辽的重器械营顶在了最前方,将东平的重步兵营方阵的一半笼罩在了射程里。虽然超远程的射击精度惨不忍睹,却也让重步兵方阵一片混乱,在付出了相当代价之后,险险维持住了阵线。谢博安这招没能得逞,却也算是杀伤了本来数量就不甚充足的东平重步兵部队不少军士,但付出的代价,让他肉痛不已。北辽的重器械营的射程和精度,和东平方面不能相提并论,在整整半个时辰的轰击中,谢博安手里的远程投射力量全军覆没。虽然这半个时辰,骑兵部队几乎可以不受阻碍的冲到东平阵前厮杀,但这种互相兑子的局面,谢博安很清楚,自己总体是吃亏的。
  但谢博安的战法终于还是等来了机会,到了下午,战斗不休的重步兵营终于累了。欧阳家的重步兵营首先出现了不支的情况。并非因为欧阳家的重步兵营弱于中路和右路的谈家和卓家的部队,仅仅是因为在北辽的将领看来,欧阳家更像是个软柿子,他们承受了更多的攻击,更大的压力。虽然从中路和右路紧急抽调了六百重步兵给左路,让左路不至于崩溃,但到这个时候,大家都明白,三个重步兵营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到晚上。三个营的伤亡全部超过了三成,而六百战士,已经是中路右路能挤出来的最大兵力了。身着重铠固然让重步兵成为了坚强的兵种,却也让他们在体力消耗殆尽之后,变得异常脆弱。
  “第二排五个营前推,变阵为一字横列。撤除三个营侧面的塔盾,全部正面御敌。重步兵营缓缓后撤,部族步兵营给我顶上位置。”叶韬下令。
  在战场上进行撤离和轮换,是需要极高技巧的作业。而谢博安在看到东平的飞艇部队加强了对三个重步兵营的支援力度,并且开始在战场中央投掷了大量的烟雾弹就意识到了叶韬的伎俩,而他却也没什么别的招数好用,又扔了一万人上来。一个上午,整整四个万人队被打残了。从中午到现在,又是三个万人队……虽然这部分部队整合一下,还能投入作战,但毕竟是锐气已失,再不复开战时候的杀气腾腾了。手里能用的部队只有六成了,谢博安也开始斟酌犹豫了起来,但他也明白,不抓住机会,那败局就是注定的。
  他很善于利用兵力优势,今天的作战指挥,在他从军几十年来,都能算的上是最准确果决了。但他却没有想到,东平大军的战力比他预料的要高得多,哪怕是那些成军不久的部族步兵骑兵,也以他们的狂热、勇猛,弥补了训练不足的劣势。他手里的伤亡已经累积有四万九千人,这是一个让所有将领都会晕眩和不知所措的数字,但他却顶住了压力继续在不断投入兵力进攻。可东平大军有多少伤亡呢?谢博安估计,可能连己方的一半都未必有。而他的估计,大致是准确的。
  先前或许并不成为什么问题的一万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却让叶韬很有些焦头烂额。部队的轮换,尤其是不同性质部队的轮换,纵然东平大军上下并非不知道其中的风险,军官们努力在进行着协调,还是出现了漏洞。一支规模微不足道的北辽骑兵居然乘势钻进了塔盾大阵,冲杀了一番。幸亏军士们拼死将他们抵挡住,硬生生歼灭在自家的铁桶大阵内。但在现场协调指挥的谈玮然却在混乱中受伤。一下子没有了副指挥,叶韬身上的指挥压力骤然增大了起来。
  谢博安在这关键时刻投入的一万人,让东平大军的前线风声鹤唳处处告急,但叶韬终于还是顶住了压力,将重步兵营撤了下来,用部族步兵顶了上去。没有了定海神针一般的重步兵营,疲惫的前沿立刻有崩溃的趋势。部族步兵们战力不差,但让他们担负守备,却实在是力不从心,他们强悍的战斗力无从发挥。
  看到东平大军意料之外的出现了全线松动的情况,谢博安立刻又压上了一万人。叶韬沉吟了一下,没有等对方的部队通过战场,叶韬就下令:“骑兵部队,全军出击。”
  “是!”相比于之前冷静而有秩序的调动,这道显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命令却更能让麾下的将士们热血沸腾。当指挥塔上悬挂起了全军出击的红色指令旗,号角声呜呜的鸣响起来,一个个将领还没从指挥塔上下来就开始冲着下面大声呼喝着“出击!”的时候,已经养精蓄锐了快有一天,在两个时辰前还饱饱的吃了一顿午饭。在这如火如荼的战场上,虽然他们都明白,这也是任务需要,但这种悠闲,实在是有些不搭调。积压着的浓厚战意,在这一刻被全面点燃。
  仅仅在几次呼吸之间,骑兵部队就动了起来,一支又一支骑兵部队穿过战阵中间留给他们的通道,直接呼啸着奔驰上了战场,恰好和北辽大军的刚投入战场的援军撞在了一起。
  “左右两翼,再各加派两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稳步展开,然后向心攻击。全军出动,亲卫营,着甲,准备出击。”
  “重器械营集中火力,进行分段覆盖。注意和推进部队的协调。”
  “飞艇队,自由攻击。”
  叶韬挥了挥手,侍从立刻帮着他穿上了铠甲。从叶韬下达全军出击的命令开始,战场的形态就在开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了。
  叶韬的战术还是成功的,经过几乎一整天的胶结作战,北辽大军损失惨重,尤其是士气更是低落到了一个相当程度。兵力上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双方现在兵力大致是均势的。但当叶韬一下子投入休息良好,战意高昂的总计四万骑兵之后,战况自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井然有序的防御作战,会变成一片混乱,双方会绞杀在一起,分出最后的胜负。而在这样的战场上,指挥自然也不会一样了。全军都已经投入了作战,呆在指挥塔上调配部队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而这时候,一个站在战场上的主帅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成为所有战士们的勇气所在。原本这应该是谈玮然的工作,但现在王子殿下受伤,叶韬责无旁贷。
  “重器械营缓慢步进,撤下来的部队保护好重器械营。”叶韬在绔上战马之前最后吩咐道。重器械营要开始玩绝招了,让重器械营在推进中不断进行攻击,这可不是随便什么部队都能做到的,没有了预设的阵地,不断平整面前的土地,校准坐标,进行射击,那些弹药还不断要跟随炮位运动。虽说重器械营步进是从这个兵种建立伊始,就在血麒军的体系里被当作是一种最高难度的秘技,不断被训练,而这套训练方法,也逐渐在东平流传开来,虽然从未在战场上被使用过,但却因为对各个位置、每个成员,每个环节的要求都极高,而成为了终极的训练套路。用得好,自然是让重器械营的火力能够伴随战阵不断推进,成为左右战场胜负的决定力量,而用得不好,却会让整个重器械营陷入混乱,无法发挥任何作用……而叶韬却是非常坚定的相信,自己麾下的部队,绝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叶帅上来了!”随着身着银光灿灿的甲胄的亲卫营在战场中间通过,两侧的士兵们沸腾了起来,叶韬上阵的消息,几乎立刻传遍了全军。叶韬不是个飞扬跋扈的将军,更不是斩将夺旗类型的战将,他偶尔几次上阵,毫无疑问都是在逼不得已的忙况下。这一点大家也都知道,叶韬从未将这些事情当作劣迹隐藏起来,有时候还和麾下将领们笑着聊当时身穿铠甲是多么万无一失他才敢上阵的。但此刻,作为主帅的叶韬却有一种奇异的力量。这是一个从普通人奇迹一般走到现在位极人臣的地位的传奇人物,而跟随着他作战,传奇仿佛也会伴随着每个人……而这,或许就是勇气与力量的来源。
  
第五百三十七章
流传
  叶韬带着亲卫营就稳稳的站在战阵中间的前列。叶韬没有下马作战,而是在亲卫的簇拥下,静静审视着战局,处置着各方传来的军情。谢博安调集重兵猛攻过这里,但这却惹恼了护卫两翼的东平大军,谢博安手里仅存的三支完整的万人队中的一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消灭了。重器械营集中了一半以上的火力,对叶韬面前的敌人进行了覆盖,当炮火停息的时候,地面仿佛都燃烧了起来,每一块石头,每一颗砾石都是滚热的。而少数能冲到亲卫营面前的战士,却被亲卫营一一点杀。亲卫营人人都有绝活,神箭手在这里都不算是个事情,没有人能冲到亲卫营五十步以内。
  而在这样的尝试失败之后,士气愈加低落的北辽大军,终于缓缓后撤了。但叶韬却没有放过谢博安,步兵部队自然是收拢阵型,清点伤亡战果,但骑兵部队则是全力追击。
  这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战斗,战果完全达到了叶韬的预想。北辽大军从二十万减少到了九万,谢博安撤退的时候由于骑兵追击,甚至无力带走伤员。而东平方面,总计付出了三万七千人的伤亡。但由于装备上的巨大优势,以及救护准备非常充分,实际阵亡数字仅有六千四百人,其余三万余伤亡中,有一大半可以在短时间内伤愈归队,有四千四百人需要观察静养。造成严重伤残的,仅有两千三百人。这样的战果,让部族上下欢天喜地。他们原来以为,这样一场大战之后,即使战胜,也有一半以上的部族勇士要魂归极乐了。他们,就是带着这样的准备,这样的决心来战斗的。但现在的结果,比之前料想的好了许多倍,而伤亡的将士,叶韬已经说过,全部按照东平军队的抚恤标准执行。而对于一直困守群山的部族来说,东平标准的抚恤简直是天文数字,一次性的抚恤加上之后每年的补助,可以让失去一家支柱的家庭,过上相当体面的生活。
  谢博安指挥北辽败军后撤过程中,才忽然发现退路已经被福涂港出发的东平部队封死。虽然各处驻扎的都是三五千人不等的部队,如果在平时,谢博安一定是一声令下就拿下了,但现在,军心涣散,后有追兵,谢博安只能选择绕道。但池雷岂能让谢博安如愿?他亲率五千精骑,连续进行骚扰和破袭作战,尤其是连续两天夜间袭营,大大迟滞了谢博安的进程,终于让后方追赶的大军撵了上来。谢博安无奈之下只好与追兵再战一场,再败之后,带着不到五万残兵,在北辽友军的接应下撤离战场。自此,北辽东北疆界,自福渝港一线以北,尽皆归属于东平。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部族联军已经能够威胁到正在与从云州方向攻来的北疆经略府下的大军与血麒军辛苦搏杀的西路军的侧后。虽然西路军有着足够的战术纵深,总不会让两路东平大军能够连接上,但要分兵照顾后方这种事情,已经足够让高森旗头痛了。他手里缺少的可就是部队。
  掌握了大量新地盘,已经有了充足的占领区经验的叶韬,渐次展开着各类治疗工作。现在的控制区毕竟和东平本土还有着相当距离,纵然有了福渝港,大大缩减了海运的距离,但现在靠着大量船运,也只能保证军队方面供应无虞。至于各类民政所需,只能保证亟需的粮食和药品供应了。被兵火毁坏的城市在逐渐修缮,对于恢复农耕,叶韬则是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并且有着大量的鼓励措施。那些在对抗东平的战争中不遗余力支持北辽方面的大家族,原本忧虑叶韬会不会对他们下手,毕竟家族的根基可不是想转移就能转移走的。
  但叶韬在这方面显然是非常宽容的,他并没有秋后算账,而是要求所有在控制区内的部族,一律按照东平的农税制度来执行。至于那些已经跑了的家族留下的荒地,叶韬毫不犹豫的发布了告示,征集流民集结为村落进行耕种,以家庭和村落为单位进行授田,并且言明以后就算原来的主人回来了,官府也不会将土地还给原来的主人。而这样的举措一出,大量躲藏起来的流民纷纷出来,热切的拉起亲朋好友,聚集成为一个个几百人的单位,申请土地。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是田产,甚至是那些逃跑了的家族留下的房舍,都一并作为村落公产了。但这部分资产,需要这些新的村民们分十年支付一部分费用。
  就算是加上这部分费用,按照东平的农税执行之后,农民的负担仍然大大小于北辽管制下原先的负担,更不用说最近几年,在应对东平的巨大的军士和经济压力的时候,北辽方面还有大量捐派的负荷。而现在,由于东平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预算决算的处置方法,要加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明年要加税,今年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条款出台。并且,这类税务负荷还是随着地区不同而不同的。各州的总督,拿到的只是需要上缴中央的总税收数字,具体加派数额由总督自己掌握。鲁丹在当宜城总督的第二年,面对一次数额不算很大提高上缴中央的税收要求的时候,就以灵活的手段,巧妙调动了农产资源、商家的资源,撮合两边,并且精编缩减了三千七百老弱的城卫军,没有在普通农户商户身上加征一文钱,就完成了中央指令,充分展示了执政手腕,也让之后几年相当数量的流民定居在宜城,让宜城的繁荣程度更上层楼。在东平这种地域广大,人口却相对比较稀少的国家里,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在不限定迁徙的东平,以人为本的执政方略才有可能真正执行……
  要巩固这部分地区的统治,可能要用上几年时间,但至少从目前百姓、官员、士伸们的反应来看,还算是比较成功的。虽然等于是变相要求地主豪门降低了租息,但却暂时没有改变土地和佃户的从属关系,而一个新建起来完全从属于东平的村落,则以全新的面貌融入到了本地的生产中,成为了东平统治的坚实基础。而东平方面付出的,仅仅是土地丈量和文书开具的业务而已。短时间里还看不出有多大的好处,但只要过个一年半年,这样的处置就会展现它的力量了。就如叶韬在中军镇周边实施的治理一样,当然,区别还是有的,在中军镇,叶韬可以静静等待那些治理措施发挥效果,稳定了东平的统治,但在这东北边陲,叶韬显然没有这样的耐心去等了。破灭北辽,恐怕也就是年内的事情,现在的处置,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在攻略北辽的过程中,后方不至于起火罢了。
  叶韬毕竟不能长期呆在天蒙城将所有事情做完才离开,等到池先平到来,叶韬交接了手里的大堆工作才从容离开。池先平已经预定是将来统御北辽疆界的总督了,现在让他来接手部族联军,一方面是让他能够先熟悉北辽的各种事务,也是为了让他能够积累足够的功绩,这样,将来在总督的位置上,才能坐得稳,不会被太多人攻击。而池先平的功绩,从另一方面来说,则是对北辽方面的积威。没有这样的威慑,他将来又怎么能统御这片刚刚落入东平掌中的彪悍的土地呢?
  而叶韬,则搭乘飞艇,直飞中军营现在驻扎的地方。在结束了垂香林之战之后,在云州这里的主攻方向,另一场会战就要展开。在叶韬部署垂香林之战的时候,本来只是让戴云在主战方向施加相当的压力而已,没想到戴云在节节进逼中,居然连续取得了几次小胜,让她一下子看到了西路军有些断档的战斗力。高森旗虽然厉害,但飞虎营兵力毕竟是有限的,除去能够和血麒军战力大致相当的飞虎营外,其余部队的战力并没有那么强大。戴云果断调集重兵进击,连着取得了几场大胜,也将高森旗逼到了不得不全力一战的地步。现在高森旗的大营在千泽湖畔,一旦千泽湖一线被突破,以云州大军的攻城能力,打下立安城估计是没多大难度的。而在立安城到燕京之间,几乎没什么适合进行防御作战的地势了,那是一整片开阔的平原。当年北辽定都燕京,就是看中这片平原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但现在,这却成为了相当要命的事情。而对于高森旗来说,更为窘迫的则是立安以东,就不是西路军的辖区了。一旦千泽湖立安一线被突破,那北辽甚至面临着被分割成三大块,互相之间很难沟通的局面。西路军一旦这样中路分割,那被集中兵力消灭只是个时间问题。
  高森旗从来不是愿意忍气吞声的人物,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忌讳向北辽朝廷开口要求援军,毕竟,看出现在主战方向的危机的,可不仅仅是高森旗一个人。高森旗能够在十五天得到六万人的援军,这可能是现在北辽国主能够拼凑出来,在保证了燕京的安全之下,最大程度的兵力了。除去西线、北线两个方向,以及协助防御镇宁关一线攻击的部分部队,现在北辽其余疆界留存的兵力,已经相当危险。而这种情况下,特种营在几乎不设防的北辽国土上兴风作浪。虽然高森旗知道特种营的威力,却也受制于兵力而无力清剿。
  千泽湖、立安一线,一场大战在即,而这时候,叶韬能够回到中军营来那是最好不过。
  叶韬刚回到了中军营,并没与急着看这段时间的战报,他将这段时间一直承担着总指挥重责的戴云从中军帐里拉了出来,陪他一起在中军营不远处的一尖风景秀丽的小河边散步。
  “为什么,我拿到的军情里总是少了一块呢?”叶韬笑着问。
  “没什么啊,你在天蒙城那边,我就吩咐他们别把关于城市和军心舆论之类的报告给你了。现在,有人在造谣生事,情报局焦头烂额呢。为了让你的威望不至于被那些小事情影响,这部分情报我先扣下了。你想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