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357


  
第五百四十三章
发动(一)
  “要永绝后患啊。”二王子殿下仔细思量之下,还是决定要将全部的力量发动起来,在此刻能得到最大支持的情况下,除掉哥哥,将国主之位收归囊中。二王子再次求见叶韬,叶韬却告诉他,无论如何,他都会把常菱带走,就看王子殿下的态度了。想来这也算是将态度说得很清楚了,要是他能在这件事情上帮忙,那叶韬还是会帮忙的。但叶韬接下来问他怎么干,他却愣住了。
  现在余杭城内禁军是他在掌控着,而城卫军是太子殿下在掌控着,两边的力量差不多。虽说禁军占据着比较好的地理位置,驻扎在王宫和周边的禁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城内任何地点,但城卫军却也差不了太多。城内的禁军只有不到三万人,其中有六千七百是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的礼仪部队,虽然看起来光鲜,但战斗力不敢恭维。城卫军却有足足六万六千人,两边要是冲突起来,这结果到底怎么样还真很难说。如果要在城内,发动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击,除掉太子掌控朝局,那城外的那些部队可派不上什么用场,等他们来了要是情况还没解决,那问题才大条呢。
  二王子手下主要负责此事的是禁军都尉常旭峰,也是常家的旁系子弟,已经跟随二王子十几年了,忠心耿耿,而无论武力还是才智,都是一时之选。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二王子反而是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该玩的玩,该宴饮的宴饮,那些准备好的行程,一件都不准动,他将全部事情都交给常旭峰决定,只将关键告知他即可。光是这个决定,就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这也让叶韬对这位王子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觉。
  叶韬也将事情全都交给金泽来决定。要说信任,那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更关键的是,叶韬觉得自己对这种业务实在说不上熟练。叶韬在城里,并且愿意合作,那就意味着可以为这次行动增加至少四十个身手一流的高手,以及近千有着卓越战斗力的士兵。叶韬的侍卫营到底有多强大,这件事情外界一直在揣测,但从东平国内的评价来说,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能比谈晓培的内廷侍卫都来的强。这也是谈晓培直接过问的结果,相比于现在一直呆在丹阳处理繁复的政事的谈晓培,一直到处奔波的叶韬显然需要更周全和强力的保护。叶韬自己并不过问侍卫营的建设问题,但总有人为他做到了这些事情。
  太子殿下这段时间也很合作,他原本就计划想方设法获得东平方面的支持,至少是让叶韬不排斥自己,之前他也在尽力促成让常菱和谈玮哉回到丹阳的事情。但以他和常菱的关系来看,尤其是结合现在的情况,显然他不太可能发挥太大的作用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没想到叶韬会那么快就和自己的弟弟达成了一致。太子殿下也是目前和几位大臣一起和丰咨在进行着谈判的人,每每到了双方分歧无法调和的时候,他都努力斡旋。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双方分歧显然不是他能够在短时间理解决的。谈判队伍里还有他和他弟弟各自的班底,本来矛盾就很大,而诸如商业利益,一些处置权限上的分歧,更牵涉到许许多多春南的世家,还需要做更多背后的说服调解工作,这就更不是短时间里能解决的问题了。但太子殿下也的确没想到,叶韬会在这个时候就决定支持二王子对自己下手了。从一开始,他就没把问题想明白,叶韬需要的并不是一份两国的新的同盟协约,而是把常菱和谈玮哉带回去。
  “大人,我还是留在这里比较好吧,使团要在第一时间撤出去,还是有不少麻烦的。”叶韬让刘勇也去协助金泽,一举解决问题,顺便也炫耀武力,让二王子知道,他想要反悔的话,刘勇这今天下第一人,可能也会成为天下第一可怕的刺客。二王子身边缺少的就是高手,足够量级的高手。
  “不,不用。这次使团只有这么点人,大部分都是护卫和战士,本来就是为了方便进行各种行动的。明天,我会让一部分人先去游览海堤。当然,他们拖拖拉拉的下午过去,晚上就不回来了。使团谈判方面,丰恣也会扔点重量级的东西,让他们好生争吵一番。我么,在发动的时候,就会在这里,然后就看你们的了。毕竟我们也只有这么点人,不太可能兵分两路了。”叶韬解释道:“还有海面上的力量,齐老爷子据说是把最精锐的部队弄过来了,也有近一千人呢。只要不攻城,尽管折腾好了,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刘勇想了一下之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叶韬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极为镇定,而在盘算各方面的力量以及让这些力量周转起来方面,有着极为精巧的思考。
  叶韬在为将为帅上,有着明显的优点缺点,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感染别人组织别人,但在具体实施指挥的时候,限于没有足够扎实的军事基础,总是有点欠缺。但有时候,缺少的就是他的这些想法。他几乎在一开始就将涯州那边的力量纳入了考量,而叶韬设计的方法,在一夜之间连续进行攻击,并且进行整个使团的转移,可行性也很高。
  丰恣这几天再和春南进行谈判的时候,可算的上是抖足了威风,他抛出的是一个又一个让春南方面头痛的话题。首先就是两国商道上的勒索问题,是的,丰恣从提出这个问题开始,用的就是这种让人牙疼的词汇。春南方面自然很难很快给个答复,而且这事情还的确是他们理亏,这是以往协议里早就有的条款,双方的执行程度却差得太多了。仅仅在这一项事情上,东平在过去一年里蒙受的损失不会少于一百万两白银,这可绝不是个小数字。丰恣明确要求,春南必须给出详细的解释,向受损失的商家致歉并退赔损失,另外还得保证以后这类事情不再犯,或者,就索性允许商队大大加强护送力量。加强护送力量?开玩笑,春南能同意就有鬼了,一旦通过这条,等于允许东平不断将军队派入春南,进行各种渗透工作。而前者,要说致歉并退赔损失,这可是春南朝廷从来没干过的事情。现在毕竟还是国主说了算的政体,官府、军队做错了什么,最多以后注意点,苦主就该谢天谢地了,道歉这种事情,想都不用想。而保证这类事情不再犯,说实在的,也真是不太容易的。光是这条,丰恣就和春南官员们扯皮了两天。
  随后,他提出了九州商会在收购土地农场上受到的限制,以及希望春南允许云州银行在春南开展业务,并以武器、军事技术装备等等作为交换条件。有识之士都能意识到,一旦允许,那就是东平明目张胆的可以对春南进行经济渗透了。以谈玮馨的能力,以九州商会、七海商社,云州银行,以及其他那些肯定愿意跟着这些巨鳄一起进入春南开战事业的大小商家,饶是春南认为自己的财力天下无双,但是大部分财富是藏在民间和世家大户的银库里的,真的能够进行大规模调动的资本绝对不可能超过这些大鳄的总和。但东平的军械和军事技术装备又实在吸引人,尤其是丰恣再次提出,可以协助春南训练军队,双方在边境上可以保持友好的交流和接触,互相通报各种调动。这种“友好”的举措,让春南的官员们都有些错觉了。
  又纠结了几天,丰恣抛出了两国国主见面详谈一些话题的建议。但丰恣又调侃的说,这也得有国主才行啊,双方可以会晤,如果有基本的信任,不妨进行两国国主的互访。丰恣倒是很大方的提出,其实谈晓培是一直想来春南玩玩的,但必须是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的条件下。国主的出行,尤其是这类极为敏感的出行,随行的可是全套的仪仗和护卫,而那就意味着是整整三万人马。丰恣冷笑着说,以东平军力来说,三万精锐足够发动一次够量级的攻势了。
  三个提议,越来越诱人,但也越来越让春南朝野纠结不已。和东平的关系,毫无疑问是春南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最大的挑战。在这种东平已经释放出善意的情况下,春南方面是无论如何不敢冒着战争风险的。而他们似乎也从丰恣的那种倨傲的态度里捕捉到了些什么:东平的官员对这种态度不太满意。
  每天谈判的内容,不到当天晚上,就能够传到安平的手里。而伏虎堂也在进行着准备,一支伏虎堂的力量已经摆在了常菱的身边,虽然并不受这个脾气很大的公主的指派,但的确是让常菱的底气足了很多,也让余杭的局面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但是,安平并不会就此满意,他的目标远不是这么简单。而二王子和叶韬已经有了协议,倒并不让安平觉得奇怪。在两个王爷中间,他同样倾向于二王子,但是,是不是要把谈玮哉和常菱交给叶韬,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安平觉得,如果能够将谈玮哉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会是很有利的一个筹码。安平将阮小五那队人马已经悄悄送进了余杭,潜伏在伏虎堂掌握着的那些商号、货栈等等地方。这些人忠诚勇敢,身手高明,而安平则期待着他们能够在叶韬和二王子发动的时候,趁乱做到一些事情。有常菱身边的那些人里应外合,应该也不算是很难吧……
  
第五百四十四章
发动(二)
  春雨贵如油,如果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为春南那本就润泽的土地再添上一点涟漪,大概是不会让人有什么不快的,但雷声响起了。在余杭,一些闲得把地方志、各种节气历法都背出来的家伙们,一直都在宣扬,余杭要是在五月之前打雷,必然这一年里要发生一点什么不好的事情,或大或小,不幸的事情总是在发生,这些人的预言从来没有落空过,而渐渐的,这也就成了余杭的一个传说。
  断雪桥是从西边的城门进入余杭之前最后的停留。断雪桥距离城门不到六百尺距离,可以清楚看到入城检查的队伍长度,看到那些出入的车驾上的各家族、商号的徽记,甚至能将出行游玩的各色人等的欢声笑语尽收耳底。而在这里,有一间已经存在了大概有七十多年的茶铺。六年前,在余杭遭遇飓风的时候,茶铺倒了。由于茶铺似乎已经成为了余杭西门外的一道景致,已经是送别亲友或者翘首盼望谁来到这里的最经典的等候所在,似乎已经成为余杭百姓牢不可破的集体记忆,重修茶铺很快就摆上了日程。这种小得让那些豪门富户不知道是不是该去把大额的银票找开的事情,终于落到了一个商家手里,据说是因为大掌柜的早年在外面跑单帮,漂泊太久了,对茶铺的眷恋也就尤其深玄,终于感动了参与讨论此事的大家。新的茶铺外观上看起来还是那么简陋,但现在,木质的框架底下可是金属管和铜聊钉。
  作为墙板的那一片片木板,也用了上好的材料。这家小小的茶铺,可以说是完全由春南人设计建造的第一栋金属框架建筑,比起已经日益圆熟的东平营建行,可能这并不太值得骄傲。
  在这雷雨的天气,茶铺里自然塞满了人。由于现在地面前是凿出了细条纹的花岗岩,虽然地上湿漉漉的都是一滩滩水溃,却不太担心客人会滑倒。老板和伙计小心翼翼地周旋在客人们中间,不时要安排一些客人们拼桌子坐在一起。又一队人马在茶铺门口停了下来,老板不禁有些头痛。看着店铺里已经坐得满满当当,这一行人没有急着进来。三辆规格很高的四轮马车停在了门口,车上的人似乎没有要下车的意思。那些骑马的人,一个个跳下了马匹之后,一部分占到了屋檐下淋不到雨的地方,还有一部分人,继续站在雨中,卫护着马车,他们在斗笠的阴影下,隐藏着锐利的眼神和严肃的面孔,看起来像卫士的这些人,身边佩戴的武器却是五花八门,用刀和剑的居多,还有两人居然是用大槊的,看起来尤其威武。可大槊这种典型的军中的兵器,不管春南和东平,军中都已经没有多少人在用了,继续坚持用大槊的,可能就只有一些精擅骑术和枪刺的江湖人物,或者是西凌的一些军中将领。就算是那些江湖人士,多数也是军旅出身。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让茶铺中的大家对这一行人的来历尤其好奇。
  这一行人对于众人的好奇视而不见,一个穿着玄色斗篷的中年汉子走进了茶铺,对老板吩咐道:“给我们准备几大桶热水。”看到老板连忙点头去忙活,他才将已经湿透了的斗篷解了下来,搭在了柜台上。
  看到中年人露出了腰间别着的短刀,亮眼人不免倒抽一口冷气。短刀看起来非常朴素,唯一的点缀就是刀鞘上的包铜纹饰,一只貔貅。这代表着这一行人,是居贤王府的。居贤王明哲保身,从不轻易表态,他的声音这些年都没传出过金州,但在金州的地头上,两位王子却完全插不上话。常洪泉的确不干预朝廷派驻金州的军队,但他辖制金州,却充分使用自己的封地权限,尤其是和敌国接壤的封地权限:建军自保。常洪泉手里也有三万多精兵,而更可怕的是,金州已经十几年没有搞过继役征派了,那些工程建设,全部是以雇工形式,花钱来的。而每年的摇役,都是把人聚拢起来进行军事训练。要说金州全民皆兵,大概是不夸张的。和其他州府对民间持有兵器管制很严不同,金州完全采取了东平的模式,反过来鼓励民众持有兵器,这就越发增强了金州的地方凝聚力。不说别的,民间持有兵器,官员小吏们去找百姓收税做事,明显态度好了很多。整个金州的模式太像东平了,朝中有人攻击常洪泉,说他媚视东平,罔顾常理,但常洪泉是何等身份?他可是先国主的弟弟,严格说来,从身份上他绝对是有夺国主之位的资格的,只是他从来不把自己置于那样的地位罢了。现下,居贤王的人马出现在余杭城外,却是让人破费思量。在茶铺里坐着等候的人里,有几个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之前的那副木讷的样子。常洪泉在春南是一个很奇特的存在,大部分人认为,这家伙可能是整个东土大陆上第二有钱的人。第一自然是叶韬,凭一己之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做到这点,已经是奇迹了。常洪泉的财富却是来自于家族多年的积累,毕竟他也是最重要的王爷,当年分封的时候就一下子有相当丰厚的资产。而金州更是几十年不断打造经营,要土地有土地,要矿产有矿产,光是凭着二十年来对金州的四座铜矿一座铁矿的不断经营,就没人算得清楚到底常洪泉有多少钱了。
  但居贤王似乎从来不想发挥自己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可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居贤王的人出现在余杭,那是啥意思呢?
  这一行人马并没有要寻求大家理解的意思,大桶的热水送上来之后,除了一桶热水分装在了三个铜盆里送进了马车,其余那些护卫们轮流擦洗了一下,提振了一些精神,他们似乎也没有要急着进城的意思。
  过了没多久,城里就来了一对人马,直接迎了上来。茶铺里的大家一看,更加没了声响。来的居然是叶韬的人,这个北疆经略使,毫无疑问在任何环境里都会是足够重要足够引人注目的人物。
  “金将军,没想到是您亲自来了,真是过意不去!”中年汉子看到金泽,连忙迎了上去,拱手问好。
  “哪里哪里,来迎接公主殿下鸾驾,岂不是我们这些臣子的本分。夫人本来想亲自来的,不过今天下雨,毕竟是不太方便,我还怕失礼呢。”金泽呵呵笑着说。
  常槐音来了……这次常槐音来余杭,主要是为了和童年时的好友谈玮莳见面,并且,之后还准备跟着一起去丹阳、宜城、刚铎等地方好好走走呢。当然,在这个时间到达这个地点,却也不纯是为了玩,常洪泉的态度,现在可是很重要的。两位王子都曾争取过居贤王加入自己的阵营,都没有成功,那是因为常洪泉早就已经选定了阵营了。叶韬的特使早就和常洪泉说过了东平的具体方略,也说明了等大陆一统,金州不会再是他的封地,而是会让他协助统辖春南疆界。春南的幅员也不小,将来要划分成三个经略区的,而常洪泉则会是包括余杭在内的最重要的一个。平息已经断断续续打了快有几百年的战争,重回大陆一统的局面的吸引力,对常洪泉来说,要比成为太子殿下或者二王子殿下的棋子,来得有吸引力得多。另外,早年就和叶韬有过很多交流的宋家,也会全力配合叶韬的一切行动。而叶韬,也会予以他们丰厚的回报,宋家现在已经是九州商会和七海商社的成员了,光是在商业方面的获益,而将来,叶韬和谈晓培还会给宋家与他们的贡献相称的利益。经过多年的影响、布局,春南的局面早就已经被叶韬撬动了。
  常槐音自然是不太适合和东平使团一起撤离的,但她只要呆在余杭,并且随便说些话,到时候就能协助二王子将局面稳定下来,起到的作用可是很大的。而常槐音的车队里,还藏着另一批来见叶韬的人。在一辆马车里,藏着雷音魔宗的宗主雷煌。雷音魔宗手底下的最强武力宗魔团,也有两个小队二十四人,已经悄悄的跟随着,来到了余杭。任务不同,方式也就不同。叶韬的宅邸太受关注了,跟着常愧音的车队,可以轻松进出叶韬宅邸,不会受到检查和怀疑。但要是雷煌自己跑过去,可就难说了。尤其,雷煌还不是那种以身手高明著称的领导者。
  宗魔团到了余杭,这就让叶韬心里更有底了。叶韬对于常槐音提前到达余杭不算满意,他更希望她能在尘埃落定之后,以常洪泉的代表,一个更超然的身份介入到事态中,而非现在就被卷入。但总的说起来,叶韬也不会怕这种情况就是了。不过,有了宗魔团,其实更趋向于有利了。宗魔团的战斗力,可不是侍卫和江湖人士们可以比拟的。侍卫们经历的战斗实在是比较少,在突袭、刺杀、潜行匿迹和撤离方面前说不上有太多经验。宗魔团却不同,要说身手,他们并不弱于侍卫营的人,但战斗经验和战斗意志却强得多。宗魔团,可是在西凌杀出的名声,二十四人的宗魔团战士,到时候能够发挥的作用,会相当惊人。
  
第五百四十五章
发动(三)
  常槐音在这时候来到了余杭,让两位王子也有些纳闷,但更让他们纳闷的则是迎接常槐音的居然是叶韬的人。常洪泉和东平的关系之好,让他们很有些警惧。当得知居贤王府会站在他这一边,二王子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他知道,自己对居贤王常洪泉,是绝对没有这个影响力的,再怎么样,这份人情他都得兜着。
  安顿下来之后,常槐音倒是觉得,现下余杭的这种状态,对她这样无心政事的人来说,似乎还不错。以往来到余杭,总得将国主等一一拜访问候,然后才能做自己的事情,找那些投契的朋友,但现在,拜访谁都不合适,索性一家都不必理睬了,倒是很有些闲适的滋味。一路上还是比较辛苦的,常槐音倒也没准备马上就去找谈玮莳,登上高楼,就着夜雨和城内的灯光,和丈夫一起就着几碟菜喝上一点酒,那还是很有滋味的。
  作为此行的侍卫队长的中年汉子,叫陈俄,一身高明的武艺倒有一半是军中习来,虽然驳杂了一些,面对真正的高手可能会吃不小的亏,但反正真正能称为高手的人里,绝大部分都不会惹他这种有着强硬背景的家伙,总得顾忌几分居贤王府的实力,担负护卫工作,那是绝无问题的。这一次陈俄能够独立带队护卫公主殿下,算得上是这几年来他承担的最重要的工作了。居贤王对他的提拔之意非常明显,而陈俄在这时候,也越发小心翼翼。
  照准了时机,陈俄还是将自己的一些担心告知了常槐音;尤其是居贤王府现在就已经站在了东平这边,准备到时候见机行事,除了直接出兵,其他一切都配合东平大军,土生土长在春南的陈俄毕竟是有些难以接受。常极音对于这样的说法,却是一笑置之。
  “陈俄,如果我们全力协助太子殿下,或者是二王子殿下,哪怕将全部军力财力全部拼上,真的能够让春南全身而退吗?”常瑰音问道。
  陈俄默然。金州那边,和东平的合作虽然大多是通过一些商号,以及其他方面的人员,私底下在进行,并没与摊在台面上,但金州上下都能感觉到其中的变化到底有多大,也能感觉到,比他们走得彻底得多的东平,到底强大到了个什么程度。东平现在可以统计的军队总数,倒是和春南不相上下,可东平是全面的职业军制度,完全是由朝廷在掌控。叶韬在天蒙城用了一部分各家族派遣的族兵,反而是特例。不比在春南,以及现在的西凌,一旦需要大规模动员兵力,各家的族兵或者是直接或者间接受到控制的军队,占了相当一部分。东平的州一级的主官没有直接的军权,这一点现在看起来是相当的妙。数量大致相等,可质量呢?虽然东平的军队建设也得分成几个梯队,不可能都是精锐,可人家好歹是职业军,他们的工作就是训练,并等待着作战。而从管理力度和士气方面,差距就更大了。就比如这次东平使团特意强调的沿途的军队和地方勒索的问题,同样的条令,两国军队都是通知到位的,但东平那边,没有再重申过,可那么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违约事件,高下立判。东平的军队的供应,让他们压根不必在乎这些额外收入,他们更在乎荣誉。仓麋实而知礼义,从来就是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