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风暴(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236

  林闻方在“隔离审查”,火羽的主导权自然交道了岳羽音手里,她索性将全部操作电脑的事情交给了火羽,让她来决定录制动作的进程。岳羽音自己都被薇薇安的舞蹈迷住了。
  动作捕捉系统配用的服装穿在身上真是很难有美感,黑色完全消除反光的紧身服上到处都是一点一点的银色反光片,那是动作捕捉的基准点。音乐说不上华美,不过是作曲在电脑键盘上随手录制的演示片段,可就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当薇薇安随着音乐起舞的时候,她仿佛化身为一个精灵,她好像是踏在水波上应和着月影轻斜,顺着微风起舞,几乎刹那间本来就是薇薇安的影迷的岳羽音就被经验、迷醉与感动笼罩了……
  直到,整个一段独舞结束,灯光亮起,火羽轻轻地读出了录取的成果:录取完毕,动作组合最高效率百117.22%,最低效率93.79%。是不是需要看一遍?
  薇薇安一开始还没有认出火羽的声音,怯生生地问:“动作效率是啥?为什么我没听说过?”
第249章
别样心思
  “动作组合效率指的是动作与动作的连接中,有效动作与冗余动作的比例。”火羽解释道,虽然薇薇安一时没有从声音里听出是火羽,但火羽肯定认得薇薇安。面容、声线乃至于心律等等都是火羽可以用来辨认一个人的标准,她不可能认错。既然已经在薇薇安面前暴露过自己的存在,林闻方似乎也没有要斩草除根,断绝消息外传的渠道,那说明这个薇薇安是可以信任的。在她面前,火羽很是淡定地解释起来。“比对标准数据库,可以得知你刚才进行的全部动作的名称和标准,比对该标准,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样的误差率稍微显得有点高。”
  薇薇安傻眼了,她望向岳羽音,像是要寻求答案。岳羽音眨巴着眼睛,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过了半响,岳羽音终于问道:“你这个动作效率,计算的基准是什么?能演示一下吗?”
  火羽立刻回答可以,然后岳羽音和薇薇安就凑到一旁的光幕边上,看着火羽将标准动作连接和捕获到的薇薇安的立体动态演示重合起来,将动作的误差率的概念直观地表达了出来。薇薇安看着演示,不服气地说:“这根本不是动作误差,我本来就是要这么做的。我说呢,刚才这段独舞我跳得满意极了,怎么会变出那么多误差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岳羽音呵呵笑着说:“这个就没什么好争的啦。你不能指望人工智能能够理解舞蹈啊。”
  虽然是宽慰,但火羽的语言理解能力可也不低,对于岳羽音隐含的她不懂艺术的判断多少有些意见。“可是,动作与动作连接之间,不是应该追求最高效率吗?冗余动作、偏差的动作为什么是必须的呢?”
  岳羽音组织了一下,说道:“怎么说呢,人们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是只有效率才是最重要的标准的。”
  虽然在人工智能的方面并没有林闻方研究得那么深,但毕竟在这个大能身边耳濡目染了那么长时间,林闻方最初在智策的时候,许多资料还是她着手整理的,对这些话题也能够接上。最近这段时间她和火羽进行这类有点技术含量的对话的机会着实不少,由于虚拟偶像平台的运营,相当庞大的资料不断产生,有关情绪情感的,有关社会基本关系准则的,习俗习惯的,遇到的人越多,火羽的疑惑也就越多。三个虚拟偶像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她们本来就是设计着将重点放在交流交际,将那些无法解答的问题搁置封存,统一提交给火羽,而非自己去死脑筋地思考想象。但火羽,不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了是不会罢休的,至少也要知道这些问题是不是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可以解决的。岳羽音也逐渐了解到了火羽的一些思考模式。
  “通常,我们认为判断一件事情的主要标准有三个,也算是人类的思考方式的三个主要方向吧。首先是数学的标准,也就是逻辑、数理的标准,总结归纳或者推理演绎,也和数学标准有关;其次是哲学的标准,也就是是和非、应该和不应该,这个标准和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深切连结在一起,扎根在历史、伦理道德等等因素中,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另一个,就是美的标准,这个标准有其从人类认知和历史中继承下来的部分,也有根据历史的不同时期,根据人类社会的主流思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而不断变化的。”岳羽音说:“音乐和舞蹈、绘画,可能是最为原始的艺术形态,而在里面蕴含着的,应该就是人类对于美的最基本的判断吧。”
  “这不是一个独立标准吧?应该是和前面两个标准结合在一起才能行程判断的吧?”火羽立刻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是的,每个人都是过往所有人类的历史、知识、伦理、美学的综合产物,不可能脱离任何一种标准来思考任何事情的。只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侧重,在艺术领域,一样要考虑难度、技艺本身的价值,但美的标准会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罢了。按照你的说法,也就是形成判断的标准,有它不同的优先级。”岳羽音详细解释了一下。然后她看向了薇薇安,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能理解美的标准,至少我现在是明白了,林闻方压根没给你准备这方面的算法,你不能指望一个理工科男生,在这方面比较主动啊。”
  火羽很快明白了岳羽音的意思,说:“你的意思是,林闻方在编制核心算法的时候,只使用了数学标准、哲学标准,而忽略了美学标准?”
  “我想应该是如此吧。不过我不觉得这方面可以编程解决呢。这是最混乱无序,最没有固定标准的一个系统。而且,艺术的标准和人类的情绪判断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解决了你的情绪情感的自发性感受这个问题前,还是不要玩得太高端了吧。”岳羽音坦率地说。“刚才,我看薇薇安的舞蹈,就能感觉到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你想听吗?”
  接下来的时间,薇薇安重新表演了几遍独舞,虽然她自己觉得不如第一遍的时候那么一气呵成,那么让自己满意,但用来给火羽讲解则是足够了。薇薇安在艺术领域的造诣,在同年龄人里精深到匪夷所思,她将自己的体会娓娓道来,那种陈述本身就是一种美。艺术表现还有个有趣的特点,那就是表演者想要表达的,和观赏者看到、感受到的,往往不是一回事。现在表演者和观众都在,相互参证,简直是当着火羽的面在进行一场有声有色的艺术理论的实践课程。对照着学者有关艺术的诸多理论,火羽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虽然一时改变不了火羽的判别标准,但却在火羽的系统中留下了一颗种子。
  经过了这番交流,岳羽音和薇薇安在火羽面前都可以泰然自若地陈述了。岳羽音之前有些疑惑,但得知了薇薇安当初获知火羽存在时候的情景,岳羽音也唏嘘不已。她们两人忽然有个奇怪的想法冒出来,要是火羽能够更像一个真正的人,那该有多好玩?两人开始不断抽出时间来给火羽讲解各种情绪反应。火羽本来就是按照女性来设定的最基本的言行方式的,但从创制至今,也就是现在才开始有真正地和女性进行深入交流的机会。林闻方要是从“隔离”中出来,也会惊讶于火羽在这短短一段时间里的成长之迅速,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林闻方这段时间过得不差,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能彻底摆脱工作,安安静静地想些事情了。现在,除了每天会有一点时间接收几个部门的联合质询,回溯一下自己当时的行为之外,没有任何特别的事情要做。林闻方要了一大叠稿纸和不同颜色的笔,缓慢而坚定地编制起了自己的技术谱系图。
  人工智能,或者说“火羽”,是林闻方最为核心的技术。他清楚地知道,这并不是魔法,不是奇迹,而是自己的智慧与许多机缘巧合结合的产物。人工智能已经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他知道,别人也能够以各种方式创制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或许智能水平和需要的计算平台会有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辅助人,或许有时候还是凌驾于人上地进行判断,解决问题的工具。
  从判断上来说,火羽现在是最尖端的。火羽的强大,有些时候让林闻方都惊诧不已。纯粹的理性也好,道德技术也罢,抑或是长期合作积累下来的数据库的作用,都让火羽能够和他自己的判断完美地形成默契。但是,在判断之外,火羽来解决问题的工具太少了,也太依赖于别人的东西。林闻方的确在这一次不管是和智策公司的官司,还是和借助审计署想要搞他一把的某人的交锋中展示了自己的力量,让人无法忽视,但却也让他感觉到除了他从联邦政府、军方,从有合作的方面获得的资源之外,他自己的根基太浅薄了。假如自己拥有安莲……哪怕仅仅是耿芒的那种能量,那些人怎么敢这么做?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周围的人,林闻方都准备撒开了再嚣张一把,时不我待,爆发式的发展势在必行,藏着掖着没什么意思了。
  首先就是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以前,林闻方想出了什么有趣的组件,给火羽安装之前都会在和信息产业部合作的那个机房里跑一遍测试,偶尔也会将火羽利用魔眼维护1000米警戒圈的计算工作交给这个机房。但是,现在人工智能露了白,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这个合作的机房就不太安全了,难免会引来一些人的窥伺。自己建设机房虽然要负担相当高的成本,但相比于“火羽”的安全性来说,却是值得的。
  另外,就是围绕着“人工智能”,打造一系列的产品,这是在拓展自己的公司的地盘,争取更多的赢利渠道,也是在悄悄地制造一些能够让火羽在需要的时候利用上的工具。仅仅只有虚拟的程序,能够做到的事情太少了。比如火力侦查单元、比如步进式补给车什么的,的确是个很好的开始。但是,这一次,林闻方终于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军火商……
  不纠结了,不能纠结了……这是个你死我活的时代,这是个敌友莫辨的时代,不能心狠手辣地站起来,就只能寂静无声地倒下去。
第250章
开玩笑吧
  假如安莲看到了林闻方在规划着的技术图谱,或许会大吃一惊,虽然和海夫纳先生留下的技术图谱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好些关键领域,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架构。林闻方不用考虑那些社会架构、组织形态方面的林林总总的技术,实际上,哪怕海夫纳的图谱上,这些东西现在也没办法得到认真执行。人类社会本身的变化,尤其是随着通信、交通手段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种种变化,没有体会过的人,仅凭想象不可能有切实的体会。
  林闻方的技术图谱中大部分是电子、通信、精密机械等领域的,和机甲、机器人等领域相关性非常高。但和海夫纳学会的技术图谱最大的不同是林闻方的技术图谱并不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路线图,而是一个有着纵轴横轴的坐标系。坐标系有几个区间,分别代表不同的领域,不仅能够表示出一项项技术和几个领域的相关性,同时也能根据距离原点的距离来表示技术的先进性和研发难度。林闻方是个立足于实际的研究者,相比于纯粹是学者的海夫纳,至少在现阶段,他的实践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了,他知道技术本身并不是什么可以明确界定发展序列的东西,的确,一些技术的发展有其脉络,必须依托前置的技术才有实现的可能,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系列技术积累交融碰撞与研发实践本身需要的结合。
  复星集团哪怕多少年来一直主导着联邦的技术主流,也没有垄断联邦的技术谱系,最多也就是在研发各种新产品的时候,手里能够使用的技术多一些罢了。别的企业,还是有不少在夹缝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发展了起来的,他们凭借的不是别的,就是独到的技术。他们没有和复星集团比拼的资金,没有庞大的潜势力让他们玩盘外招,但他们就是能开发出好用、廉价且很难被替代的独到的技术,然后不断巩固自己的领域,再希图更大的发展。复星集团自己都不得不在那些中小企业里找了很多供货商,作为自己的产品的补充,也有一些,则成为了复星集团的一部分。
  太行集团、顾家其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要不是凭着至今无法替代也无法破解的超级风扇发动机的中轴风扇材料配方和现在几乎用在一半以上联邦出产的武装直升机的发动机引流散热技术,他们压根不可能入得了复星集团的发言,并且成为了复星集团外围企业中地位最重要的一个。
  就大的方面来说,林闻方很明白自己想到的那些玩意要搞出来,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整个框架该怎么搭,但具体每个环节,其实都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案。具体怎么用,那就要看需要了,将所谓的技术框架搞得太死,并不利于和整个团队一起解决问题,反而会局限了大家的思路。
  从这方面来说,这个技术谱系图又反映出林闻方和复星集团在技术研发上最本质的不同,林闻方需要保持自己在整体构想上领先,能够正确自己的团队前进就行,对具体的细节不能太纠结。如果说林闻方是在撰写一篇大文章,可以自由挥洒的话,那海夫纳学会如果严格按照技术谱系来发展,那就是在做一道冗长的完形填空了。
  林闻方一思考,复星集团上下其实都很紧张,一点都笑不出来。林闻方并没有隐瞒的意思,他的那些稿纸在房间里堆得到处都是,他还经常要求内务处的人帮忙将这些稿纸电子化。一些稿纸上的内容很快就落到了复星集团手里。
  安莲不可能有空亲自过目所有的技术文档,其实,让她看她也看不懂。术业有专攻,到了林闻方这种层级,能看懂他的那些东西的,全世界都没几个。但负责研究林闻方的这些成果的,却是林闻方一直很有兴趣的那个人,那个神秘的程序员,组织内的代号是B,原名:包海荣。
  复星集团总部大厦的底下四层是包海荣的办公室。包海荣的习惯和林闻方很像,虽然他热爱计算技术,但并没有让计算机占据自己的全部生活,平时做规划和材料判研的时候,都脱离计算机,靠着纸和笔来进行。他将林闻方那边获得的所有稿纸电子版都重新打印了出来,平铺在了地上,足足有四百多平方米的无柱办公室大厅的地面几乎被堆满了。一些稿纸上几乎涂满了,而一些稿纸上可能只有一两个关键词。各色水笔标绘出来的符号、一些数字和字母结合在一起的字串,有时候有简单的电路图,有时候却是大段看着似乎和技术没什么关系的文字,各种线索堆积在一起,简直让包海荣快疯了。
  在铺开那么多稿纸的办公室边里,靠着墙摆开了一圈计算机,大批复星集团的精英技术人员一起在破解林闻方出给他们的难题,他们想要弄懂林闻方到底想要干什么。几乎每个字串,每个词汇,他们都会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引起注意的东西没有。林闻方挖空心思建立自己的技术谱系的同时,这些人却因为这项庞大的破解工作而如痴如醉。包海荣原本对林闻方还有些不服气的,他承认林闻方搞出的MARS当时绝对是人工智能、数字计算领域的集大成者,代表着业界最先进的水平,领先其他企业至少有5到10年的历史,不仅仅核心技术,连一系列周边程序组件都是如此。但他才是那个将MARS和《人类》系统完美组接起来的人,MARS能有现在的影响力,能引起如此多的网友、玩家的追捧,能引来其他游戏公司的追逐,他居功至伟。
  但现在,包海荣越来越疑惑了,林闻方到底还有多少本事藏着没拿出来呢?他的整个团队工作到现在,不过了解了这个技术谱系的一点皮毛而已,但露出来的那些内容已经让他震惊不已。
  曾经有人问过林闻方有那么多先进技术为什么不注册专利这种问题,林闻方淡定地说:“没必要。大部分人压根看不懂,我干嘛要搞个名称出来提醒别人;我也不怕别人抄,你搞懂我搞出来的玩意开始抄的时候,我已经有更好的东西了。”
  说不定还真是如此。至少现在连包海荣对此都不怀疑了。就在昨天,一个破解小组给了他一个文件,他们辨认出林闻方抓写的一些字母数字组合的字串都是各类芯片的型号,但直到刚才,他手下的精密电子团队才搞明白了林闻方想做什么。
  看了一眼天花板上扯着的那些晾衣绳上系着的密密麻麻的稿纸,那些都是对应地面上的内容写的注解,现在加起来大概也用掉了四五包复印纸了。林闻方用自己来给大家上了一课,诠释了一下什么叫做渊博,什么叫做刻苦。
  包海荣低下了头,在键盘上继续敲着给安莲的报告:“林闻方在文件中总共列出了27种芯片,经过考察和研究,这27种芯片主要用在数据流管理、缓存管理、计算资源分配等方面,由于芯片的排列组合种类趋于无穷,实际上也无从窥探林闻方对这些芯片的使用方式,但结合林闻方已经掌握的技术来看,他很有可能已经非常深刻地掌握了纳米程序行为原理,并且准备将分配式计算与纳米程序行为原理集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全新的计算方式。程序可以组合为一,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计算,只要分配得当,可以让系统以极低的负荷很有效率地运转大型、超大型程序;也可以变成集中在一个系统下的无数个小环节,进行多线程的并行处理。从林闻方现在掌握的技术来看,用于魔眼系统的集中分析管理,妙用无穷。”
  “同时,从林闻方的这项举措,以及他所尝试的计算系统构架方式来看,他很有可能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运算管线。从我个人的判断来看,这是一种更类似于人类的思考模式,而非用机器、程序揣测人类思考模式,断章取义的模式。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说,人工智能的软硬件结合是大趋势,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虽然林闻方如果有所成就,对于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必须占据制高点的策略会有巨大的影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林闻方是能够将这项技术总体水准再向前推进5到10年的唯一一人。如有可能,与他合作是更好的选择。”
  “同时,从林闻方的技术谱系来看,相比于集团一直以来执行的技术谱系方略,更具弹性和操作性,相关问题,本人曾经多次提交集团总部审议。在集团始终具有技术领先性的时候,这项矛盾并不突出,但是,现在林闻方的崛起几乎已成定局,集团至少在人工智能、通信与安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人机工学技术等领域与林闻方领衔的天耀信息集团形成直接对抗,如果不改编原先僵化的研究体式,在一些领域,我方连跟随都很难做到。”
  包海荣并非虚声恫吓、危言耸听。他觉得自己的估计已经很保守了,林闻方在人工智能上的技术,甩开了他们几条大街。包海荣几乎每天都会上线去和三个虚拟偶像聊天,是研究,也是在放松自己的心情。他这个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都没办法看破到底林闻方在虚拟偶像平台上动了怎么样的脑筋才能让这三个“不存在”的美女如此鲜活动人。连他都已经不止一次地忘记了那几个其实只是程序,而非真实存在的人……这种技术上的差距让他有些会心丧气。可是,这几天,当虚拟偶像平台停摆,他却更加烦闷,每次工作闲下来或者陷入瓶颈了他都会去刷新一下页面。他知道,这种举动无数宅男们几乎没五分钟就会进行一次。三个虚拟偶像在粉丝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高,恐怕林闻方和天耀信息的偶像策划团队自己都想不到。
  “咦。”这一次,包海荣有些惊讶。页面居然刷新出来了。天耀信息居然把整个虚拟社区都搞出来了,虽然现在还是不那么完整,但用户已经可以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在那个风格极为可爱,却又有些现实比例的小镇里到处乱跑了。他匆匆地给自己设定了个光头帅气大叔的形象进入了系统,然后发现自己直接出现在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大厅里。原来,这个系统更新之后,正在进行一次强制性的新闻发布会。偶像们回来了!
  包海荣随即想到,那么,林闻方呢?虚拟偶像系统重新上线,并且还能提供这么一版更新,说明对林闻方、天耀信息、天耀制造的相关审查已经结束,证明天耀信息全然没有问题了。那林闻方是不是也该从内务处那边出来了呢?想到这里,包海荣又有些不舍,要知道,最近这些天光是研究林闻方的这些手稿,他就学到了很多东西。要是这些东西断了炊,他会很郁闷的。
  虚拟偶像平台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天耀信息制作的第一部数字电影的制作计划。柔儿、雨晴、邢襄都将出现在这部数字电影里,至于其他演员……有些角色是真人扮演,有些则是真实演员提供造型模版然后在系统中全部生成。60秒版本的高清预告片网友们可以自由下载,大家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脸,可问题是,大家怎么也看不出来到底哪些是真人演绎,哪些是数字生成……画面毫无破绽!
  这又让包海荣惊讶不已。天耀信息自己开发了图形引擎吗?什么引擎能够做到这种全数字化全电影化却毫无破绽,连最细致的光点都精密而迷人的效果?这难道是天耀信息的又一项新技术?他们到底准备把世人惊吓到什么程度才算完呢?
  大部分人没有太过在意预告片里隐含着的这些内容,而是反反复复地看着已经拍摄完成的一部分画面,其中一段就是雨晴的独舞。
  雨晴的独舞自然就是薇薇安之前录制的那段,到了最后,不仅连全部的动作,甚至眼神都是跟踪录制下来之后直接导入系统生成画面的。独舞的情节,是从雨晴接到了身处前线的男友寄来的信开始,一直到她在最后一甩头,一颗从眼角滚落的泪珠砸到练习室的木地板上碎成一团细密的光结束。说起来,在整个电影里,这甚至不是什么主要内容,不过是一场过渡而已。但这场预先拍完的过渡,却已经足够迷人,足够大家将对这部数字电影的期待调高了。
  舞蹈并不是一项好理解的艺术,但这段独舞却能让人反反复复地看,孤独、期待、希望、恐惧,那对寻常生活的一点点的眷恋,都在一个个动作,在雨晴的举手投足之中流露无遗。不知道多少人看着这段并不浅显,没有任何解说的独舞,看着里面的光影流动,看着雨晴眼中蕴藏着的泪光,自己不知不觉流下了泪来……
  这是……情绪吗?最近一直在研究林闻方建构起来的体系的包海荣反反复复看着这段7分多钟的独舞。他不禁猜想,到底天耀信息,到底林闻方是如何让这些情绪反应如此鲜活的?他不敢多想,如果天耀信息已经掌握了情绪的数字化技术,那他们就已经无敌了,除非直接照抄他们的源代码,不然没有任何一家数字计算领域的公司敢说自己能够在10年内突破这一关。这方面的技术,也是衡量林闻方到底领先业界多少年的唯一标尺。那意味着林闻方已经逼近了一道关口:一个数字化的生命,一个寄存在机器中的灵魂……这是在开玩笑吗?当他还在想办法吃透分布式计算,神经元算法等等人工智能的主流领先技术的时候,林闻方在这个领域已经封神了!
  不过,包海荣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判断的:至少暂时还不可能,因为硬件跟不上。如果林闻方已经能用现有的硬件达到这一步,他也就完全没有理由去搞那些计算、管线技术了。包海荣慎重地打了个电话给安莲,听到包海荣的这些想法,安莲哈哈地干笑了几声。
  “你也别想太多,林闻方在这方面的技术的确比我们的强很多。要说合作么,也不是不可能,其实我和他的关系还算是不错的。不过,这段时间是不可能了,这些问题都得和林闻方面谈才行,很复杂的,但林闻方这次……咳咳,”安莲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清了清嗓子慢慢地说道:“他这次要坐一个月的牢。”
  “坐牢?为什么?”包海荣想不通了,虚拟偶像系统重新上线,不是说明天耀信息和林闻方在弊案这方面的大获全胜吗?怎么林闻方还要去坐牢?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外面没有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包海荣不淡定地搜索了一把,似乎消息还没公布出来呢。
  “新闻媒体也很挠头吧,消息是5分钟前才发布出来的。估计……大家都在震惊中。和天耀信息没关系,其实,和什么事情都没关系了。这现在就是个笑话!”
第251章
牢狱之福
  封尧和卓新远最终还是成功地把林闻方送进了监狱,哪怕只有一个月时间,但毕竟他们算是“查到”了点什么,并非全然空穴来风。这样送林闻方进了监狱,其实只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仇恨而已,大部分还并非来自林闻方而是所有和林闻方有关的人。这些人可不在牢里。
  其实,之前封尧和卓新远提出的一项项“罪行”都已经被验证是子虚乌有。
  魔眼的采购非常正规,虽然没有进行产品评议和招标环节,而是以公安部发任务书,天耀信息提交满足了要求的产品与服务价格包,从而完成要约的方式来进行的,但不管是技术环节、价格、后续的培训等等,天耀信息都做得比合同好很多。挣了不少钱,那是肯定的,但基本上现在只要和政府部门合作,利润都不会低,只要你的确能提供他们需要的东西。“魔眼”的确是公安部牵头,但后来安全局也插了一手,提供了部分资金,也获取了“魔眼”的相当部分权力。他们正想让林闻方加紧研究下一代产品,准备尽快建立大致能够覆盖全国的“魔眼”网络,此举虽然有侵犯个人隐私的嫌疑,在议会那边很难通过。但现在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议会已经送了口,几个部门正在协力推进此事。
  或许有人说多家供应商应该能够竞争吧,可天耀信息自己还没吭声,安全局、公安部自己就组织了专家团和政客团们到汉京的监控中心参观测试。在几乎所有的指标上,尤其是辨认和跟踪这两项最关键的功能上,“魔眼”领先其他任何产品不是一点半点。某个部长竭力推荐的国内知名信息方面的大厂商的产品经常跟丢人,但“魔眼”跟踪着测试人员从无人的小巷到摩肩接踵的广场,愣是牢牢盯住了人,要知道当时连在现场的特工都跟丢了……再比如目标从没有监控设备的环境进入到有监控设备的环境里,“魔眼”的发现概率超过85%,但其他软件系统最高没超过50%,这已经不是用领先、超越这种形容词能够形容的了。相比于“魔眼”,其他都是渣——这才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机甲师的战斗刃这个项目,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和追溯之后,林闻方也第一次明白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说起来战斗刃只不过是天耀制造研究机甲可替换式复合材料装甲的时候,搞出来的副产品。新型装甲的性能已经得到了验证,比军方标配的金属装甲板轻,但防护性能提高了许多,成本,自然也高了许多。当时进行测试的时候,天耀制造率先提出了机甲的格斗防护性这个概念,提出了钝器、锐器等的碰撞测试。他们实实在在地制造了一系列的模拟的大型兵器来进行测试,但制造这些大型兵器,在向来干什么事情都精益求精的天耀制造,本身就变成了一个重要而且引人入胜的项目。
  一开始锐器就被认为不适合在机甲格斗战中出现,因为将刀锋开得非常锋利的难度不高,但养护起来非常麻烦,而且,在机甲的运输、搬运过程中,很容易伤到辅助军士。开锋之后大刀刃金属直接和空气接触,也不太适合进行闷光、烤蓝、喷砂等表面处理,由于战斗刃体积庞大,刃部与空气接触面积也比较大,氧化速度让人很是郁闷,反而是钝器的测试结果非常不错。但天耀制造的人不甘心啊,钝器的自重高,相应的破坏力与重量的比例就不好看,后来定型出来的战斗刃,差不多是钝器与锐器的中间产品,破坏力十足,重量合理,养护方便。林闻方当时也不过是用着战斗刃,压根没问过到底那玩意是怎么冒出来的。
  内务处的调查员们都被天耀制造的那种气氛迷住了,人家压根不在乎调查,也不在乎工艺什么的资料让人看了去,直接把电脑上的权限设定了下,放着一组调查员四个人查阅资料。还告诉他们说,这边忙起来顾不上他们,麻烦饿了自己叫外卖……调查员们哪里有过这种待遇,一个个都傻眼了。但很快他们就明白了没空搭理他们是怎么回事了。真是没空,纵然号称是停工检查,但天耀制造这帮人将这段短暂的休息期变成了互相之间学习交流的时期,几个课题组各自介绍着自己这段时间的成就,解说自己领域里最新的技术趋势以及自己这边的准备等等。纯粹玩手艺活的几个家伙则当场表演他们的绝活,三轴四轴机床在这些人的操作下,灵活得不可思议。高手的眼光、经验和判断结合机器的精度,天耀制造现在能够达到的极限加工精度在国内,哪怕算上军方的少数几个研究所,也肯定可以排进前五。可他们的设备基本上还是上一代产品,他们的确想要换……可之前打仗呢,他们这种民用企业拿不到配额。现在,终于是他们告别民用品来挑战军用精度的时候了。
  天耀制造最近正在最后攻关一种新型的单兵自卫武器。原来的单兵自卫武器多数是轻型的冲锋枪或者类似的东西,虽说轻便,但毕竟挂在身上晃荡着,对于有着频繁的操作需要的炮兵、战场卫生员、医生护士、电子对抗部队等部门的战士来说,毕竟不太方便,而且他们也缺乏这方面的严格训练,真要用起来,在混乱的场面里还真不知道打到的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天耀制造很理解这种情况。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这些技术宅对自己的身体和战斗力,从来就是没什么把握的,他们只对技术有把握,对于用技术弥补身体的短板有把握。他们设计出了一种很奇特的联合式装置。一组简单的机构平时收纳在一个厚度不到一寸的扁平的盒子里,一旦展开,就变成了一个从肩膀上弹出的射击点,一个自动调整的自适应三脚架支撑着射击点,也将后坐力分散到身上。射击瞄准依赖严控装置进行,可以跟踪眼球活动进行聚焦瞄准,射击点跟随着眼球活动不断变化,这是武装直升机飞行员的头盔瞄准具的简化版。天耀制造的妖人们不断减轻重量,将这套系统的基础版本总重量降低到了800克,眼控装置才140克重,但不仅提供瞄准,更能辅助进行敌我判别,可以和战场信息仪同步,显示相关战场信息。就算这样,天耀制造也没放弃进一步改进,考虑到射击点在耳朵边上,他们原本采用的就是无壳弹,大大降低了噪音、提高了备弹量,但这还不够,他们很快推出了使用高压空气射击毒针弹的版本和提供给不在乎噪音的家伙使用的增强威力的版本……威力增强版最夸张的一套看起来像是一台电影厂常见的斯坦尼康运动摄影装置,上面安装的是30毫米榴弹发射器。靠着支架和辅助瞄准系统,这套玩意第一次可以让体能优秀的突击手可以在移动中进行火力压制,在运动中也不用盲目射击。换上机枪、冲锋枪等等也都可以,但暂时还没有配套的程序组,也没做过这些枪械的射击数据测定。
  和天耀制造的复合装甲结合起来,一种全新的单兵防护与自卫系统诞生了。平时,这东西看起来就像是一件平平常常的战术背心,只是正面的装甲板看起来很勾勒胸肌,更威武一点。但一旦遇到什么情况,使用者佩戴上眼控装置,不到5秒钟就化身为一门肩射式近战枪械。相比于在脖子上挂上一公斤多,接近2公斤的冲锋枪什么的。换掉支架改用“重火力”也不麻烦,全都是模块化设计,从轻装到重装或者反向进行状态改编,不超过3分钟。
  这玩意对那些技术兵种来说太好用了。虽然只是初露端倪,但军方立刻看中了这东西,责成天耀制造尽快完成原型设计并提交军方测试,只要能通过,军方将第一批下达不低于10万套的订单。但对这种东西更热衷的则是空降部队,他们已经开始吵吵着要优先装备。这种单兵肩射火力,让伞兵们在空中就可以进行射击,而非像以前那样挺着挨打看运气了。移动中的准确火力压制,对于几乎所有强调运动性的轻装步兵部队来说,都是一大福音。
  特战系统也要求订购大批装配毒针弹射击装置的型号,夜间的伞降渗透,这东西很好用。可想而知,这东西一旦定型,必然又是天耀制造的一项拳头产品。
  一般的企业能有一项两项拳头产品就很不错了,足可以闯荡全球市场。能够将一项拳头产品拓展成产品系列,那必然有机会变成国际大集团。可现在,天耀旗下的技术,没有一项不核心,没有一种没潜力。自适应支架技术就是这样,其实很快就可以扩大化之后用在机甲上,就看林闻方回头和机甲研究院那边怎么协调了。无论如何,回头新机甲的设计制造,怎么都少不了林闻方和天耀的鼎力支持了。
  经过仔细的调查探访,任何方面都显示天耀信息是以技术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潜力无限的企业组织,几项重大合作项目完全没问题。可林闻方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被送进监狱了呢?
  当天的情况,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
  林闻方的这些事情最后的确是民事庭和军事法庭同时进行调查审理,只不过只对内接受一部分人的旁听,不公开披露信息。当天,正在提交一项项调查的最终结论,由两庭联合判决,拿出终审意见。其实,一切都没问题,完全不需要他们提供什么判决了,一律都是驳回封尧和卓新远的诉讼请求。
  就在法官懒洋洋,有些无聊地问道“好像都差不多了,这就算是结束了吧?”的时候,封尧忽然站了起来,说道:“不,我还要补充一个诉讼请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