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风暴(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236

  最让人惊讶的还不止于此,而是狗狗的经验库的积累方式。设计制造者们设定出来的只是最简单的系统硬件软件构架,其他的都要靠狗狗自己去学习积累。它不会特意亲近或者疏远某人,而是随着互动逐渐加强与人的关系,同时,也会逐渐加深一些固有的习惯。监狱里的这些家伙,将动物本身的天性和机器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这种习惯的习得,简直就是电子化了的条件反射。作为软件系统的主架构师,赵谦并不是搞不出更复杂的东西来,而是没办法让更复杂的东西跑起来。狗狗的身体自带的储存空间很有限,不可能无限累积数据,许多习惯都是直接覆盖原先重叠和冲突的部分;处理能力更是精确计算到了最细微的地方,程序再复杂一点就有可能整天死机。
  这东西在监狱里的这些人看来,不过是个玩物,他们从没想过能怎么样,也就是逗个乐子。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这辈子都没办法离开华峰监管中心的。但是,在林闻方看来,这个机器狗却太了不起了。从原理上来说,这个机器狗是非常高端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和验证。用数字和机械成功模拟了许多生物习性,将归巢原理、条件反射原理、自我保护原理等等都演示了出来。而且,实现的成本非常低。
  成本低,但技术门槛可不低。赵谦没什么可藏私的,直接让林闻方看了源代码,看了全部的设计图纸。里面牵涉到非常多的独特的技术,有些可能只是监狱里缺乏条件的情况下的代用方案,但看了这些东西,还是让林闻方觉得思路开阔了很多。
  “你们太了不起了,这东西……要是传到外面去,应该会引起轰动的吧。人工智能的拟生物流派都白烧掉了那么多资金,看起来现在哪怕最新的成果也不如这个。”林闻方赞叹道。
  李斌难得能跑进脑力派的地盘,摸了摸下巴,说:“这东西真好玩,给我也搞个吧?”
  “好啊,零部件清单给你,你去弄全了就开工。”赵谦耸了耸肩说:“这东西……我们也只能自己玩。”
  林闻方忽然说道:“我可以把这东西的技术带出去啊。这不止是个机器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技术,不应该埋没在这里。如果以前是没有人看得懂这东西先进在哪里,那是没办法。可我既然看到了,我也知道这东西有多牛,怎么也不可能让这些技术放在这里生锈。不光是这些硬件,你的编程语言都不同了吧,看着像是通用程序语言,但明显经过你大幅度改变,应该是一门很适合学习型程序的新语言了吧?”
  赵谦淡淡地笑了笑,说:“带你看这个,就是为了让这些东西能传出去。不然你以为呢?不过,你比我想象中,技术底子更扎实一些,居然一眼就看明白了。后生可畏啊。”
  林闻方没办法解释什么,自从有了火羽,他的程序水准直线上升,火羽对于自身系统的监控非常细致,反馈给林闻方的信息很详实,让林闻方能够真正深入到最底层的代码执行层面来看待程序。要不是这样,他也不可能现在就已经有了开发计算管线的能力和尝试。至少现在,林闻方写程序的时候对于系统执行效率的利用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对赵谦搞出来的机器狗内核程序的理解和体悟也就尤其深刻。
  有了赵谦和李斌,林闻方很快就认识了监管中心里方方面面有点影响力的家伙。有那些神通广大的体力派出面,尤其是还有田光中在外面帮忙,各种零部件再也不是问题。很快就能够有第二代第三代产品诞生。虽然拘于条件他们以前搞不出来,但后续的研究方向他们可没少设想。能够在牢里搞出机器狗这种东西,也让李斌敬畏不已,加上林闻方要求,自然是全力配合。机器狗开发团队兴致勃勃地准备搞更高端的玩意:机器猴子……
  机器狗开发团队里那些人都算得上是名动一时,如果这些人都正常在各行各业工作,这个研发团队少说也能担负起每年30到50亿研究经费,不断出各种成果,但现在,他们却都局促在机器狗这样的小项目上,打发时间。虽然他们都是有罪的人,但本心不坏的居多,大家大大咧咧地笑着,对于林闻方能够让他们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很感激。
  林闻方却无法淡定,他跟随着这些人学习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进阶的应用方式还好说,他原来就有底子,接触这些特殊的思路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但赵谦传授给他的全新的程序语言,他知道那有多了不起。
  “说到底,也没什么。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能够静下心来想这样那样的问题,把自己以前积累的东西沉淀下来。这门语言,就是这么诞生的。我并不想当黑客,但外面的环境,注定了我当不了程序大师。我郁闷、愤怒、不甘心,但终于还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和自负而到了这里。”赵谦说:“我还是不甘心……我觉得我一生所学就这样要抛荒了,你能够带着一点东西出去,我的东西,我很欣慰。你说,外面还在拿我当年编写的那些教程当回事,我有点失望。我更希望,别人能对我说:老头子,你那一套过时了,现在一切都是全新的。技术就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传承。你现在的成就已经超过了我,说起来还是我占了你的便宜呢。”
  听到这番话,林闻方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赵谦鞠躬,说道:“您放心,在我的手里,这东西埋没不了。如果可能……我会想方设法让大家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或许,能够用另一种方式让大家的能力得以发挥。”
  赵谦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但林闻方却觉得这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赵谦是他目前碰上的唯一一个水平比他高的程序员。其他那些,充其量也就是让他感兴趣罢了,或许有某方面独到的地方,但只要思路到了,林闻方也能做出一样的,甚至是更好的东西来。可赵谦不同,他的思考方式是全局式的,他有能力为了一类产品开发一门语言出来,一点都不怕大材小用。哪怕在机器狗这样的玩闹,打发时间的项目里,他的程序依然简洁精准,充满了思考的美感,能够让人觉察出他内心的平静来。那些程序,美得像是一首诗。那是林闻方一直在追求的境界。相比于赵谦,林闻方觉得自己总是拘泥于解决具体问题,显得很是匠气,直到现在他才隐隐有一些脱出这种思考模式,从架构上通盘考虑技术体系与解决方案之间关系的尝试。
  当年,他读着赵谦的教程,看到了波澜壮阔引人入胜的程序世界,而现在,赵谦则是推动着他向更高层面发展。对赵谦执弟子礼,他觉得理所当然。
第254章
厚积薄发
  在这样的环境里,林闻方压根不觉得一个月时间很慢,每天都在和大家探讨,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想法。以前,林闻方从邱铭,从机甲研究院那里都能拿到很多的技术资料来学习,虽然资料详实丰富,但走的都是常规的学院派的技术路线,中规中矩,哪怕在机甲这种新兴的装备上,也力求稳妥,更愿意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大众普遍能接受的想法。在军队中,这样的做法也保证了先进武器能在项目审批上、定型测试以及生产许可等环节迅速通过。技术人员们理解的技术体系和官僚们理解的技术体系完全不是一回事。正是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妥协,那些产品总是稳健耐用,但永远不追求极限。
  但在牢里这些已经早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技术狂徒们眼里:不追求极限?那他们是干什么来了?他们在每个技术上都力争做到完美,先设想最理想的方案,然后将每个环节拆分出来解决,只有实在没办法攻克的技术难题,才会很是遗憾而且不甘地使用略差一些的替代品。
  他们永远有着最狂野的想法,哪怕同样的技术基础,到了他们手里也会变成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林闻方在华峰监管中心的这一个月里,他们能得到各种物资和零部件,加上林闻方对声控、人机工学的研究很快就搞出了第二代机器狗。从落实设计方案到几个一流的技师按照图纸把东西做出来也只用了两天。
  新一代的机器狗用的摄像头和火力侦查单元一个型号,但双眼的设计让机器狗直接具备了光学测距能力,由于摄像头的夜视功能还算凑合,夜间活动可以非常敏捷。整个骨骼支架系统仍然是以动物学家拿出的方案为基础,腔调动态的拟真性能、平衡性能。驱动方式摒弃了第一代机器狗用金属线和小型马达驱动的方式,采用了万向球形关节。球形关节并不是什么太先进的技术,基本的球形关节已经能够满足机器狗的需要,军方已经在研制全新的电驱动球形关节准备用于下一代的机甲了,机械球形关节技术则完全解密了出来。机器狗的主处理芯片采用的是林闻方从自己的腕上电脑里拆出来的玩意,主储存单元也是。没有火羽在,林闻方的腕上电脑就是个摆设。但有了这些芯片,机器狗就能跑得动比较复杂的程序了。装上自适应网络芯片、GPS卫星导航芯片、可以完全理解语音语义的声控软件,机器狗完全可以当作导盲犬来使用。
  新的机器狗表皮是柔软的模仿皮肤触感的硅胶,看起来漂亮了很多,手感也很不错。透过淡蓝色的半透明的硅胶表皮还能隐约看见里面的机件运动,这种机械的美感让大家目眩神迷。机器狗这次特别增加了牙齿,和第一代机器狗的口鼻开合只配合其他动作,现在的这代产品,口鼻和牙齿都是有用的。虽然没有合适的嗅觉系统,但鼻子的位置还是装上了个烟雾感应探头。机器狗有两套牙齿,一套是柔软的硅胶,用于拖曳、拉拽或者是帮人提包什么的。一套钛金属的牙齿加工成非常可怖的样子,破坏力比起真的狼犬都要厉害多了,两颗犬齿中甚至安装了导管,可以选配麻醉剂或者是毒液针剂使用。
  经过这么一番“升级换代”,全新的机器狗可以当作导盲犬、军犬使用,要是能增加一点动力,也可以将硅胶外皮换成金属甲片,配合步兵作战也不寒碜,反而能起到威慑敌人的作用。外形低矮的机器狗,在城市这种环境里用于侦查哨探,比派人方便多了。到了田间乡野,能够被长草掩住身形的机器狗也大有用武之地。虽然内核程序几乎没有太多变化,但由于处理器能力提高了,配合相关程序,也能够让机器狗执行扫雷、渗透、袭击乃至于刺杀等任务,仅仅作为宠物,新的机器狗也要人性化得多,反应也快得多。但最让林闻方惊讶的是,整个机器狗还是保持了造价极低的特点,除去芯片等因为是军供品没办法估计价格,其他仍然都是现有的各类设备上已经有的零部件。每台机器狗的造价,基本上都可以控制在10000元联邦币之内。就算芯片比较昂贵,也不过是再增长个10%到15%。
  通过这条机器狗,林闻方算是明白了监狱里这帮人的能量,许多技术都不是短时间里能搞出来的,显然这些人没事就已经将许多可能琢磨了个清楚,到了有机会用上的时候大家就集体爆发了出来。这第一条新型机器狗,他们送给了林闻方。在监狱里用不上功能那么强大的东西,而且,归根到底,大家都觉得看林闻方很顺眼。
  林闻方出狱的那天,还是陈大雷全程陪同,一路送林闻方办理手续离开监管中心。在门外,机甲师的官兵代表已经整整齐齐地夹道站好了。之前他们向政府示威的行动悄悄揭过,公安部和国安部不想查,军部内务处也没兴趣,这事情也只好不了了之。虽然国防军内部象征性地通报批评了一次,取消了机甲师的一次集体二等功,但这也是军中特有的语言:你们没事了,好样的。对政府部门有了交代,但实际上,大家一看这种处置就明白了军方硬挺林闻方姿态。朱芷没来,但邰清远、肖志强、霍涤三个都到了。三个人站在一起,背后停着他们的机甲,很是高调。
  岳羽音、薇薇安开着一辆红色的跑车,无可无不可地在路边聊着,看到林闻方出现,两双美丽的眼睛立刻就转了过来。机甲师这帮官兵都是熟人,也没必要特意去凑一起。再说了,岳羽音三五天必然会来这里一次,早就对监狱的环境有些腻味了,也没兴趣凑太近。
  “不用搞那么大阵仗吧。”林闻方笑着说。虽然出狱,但他并没有佩戴起军衔和其他标志,他并不准备直接回部队报到。他指的大阵仗,自然是针对邰清远他们,他们可是带着差不多一整个连来接他的。
  邰清远轻松地说:“这些都是第一批训练表现良好的家伙,三天假期。从基地到汉京去放假,经过这里是顺路嘛。”
  林闻方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一辆灰扑扑的面包车停在不远处,大家本来以为那大概是迎接同样今天出狱的人的,没想到的是,看到林闻方出现,一个清瘦的身影从车子里走了出来。
  “田大哥,你怎么来了?”林闻方连忙快步迎了上去。田光中居然亲自来接他出狱,这可实在没想到。
  “我的每个兄弟第一次蹲号子的时候,我都亲自接的。没有一次缺席过。”田光中拍了拍林闻方的肩膀:“你还认我这个兄弟,没嫌弃我出身草莽,我就很知足啦。”
  “瞧您说的,里面外面,可都靠你照顾着呢。”林闻方神色郁郁,他发现田光中的气色很不好。“田大哥,你身体不好?”
  田光中看了看在场的人,觉得既然都是林闻方的亲朋好友,也没必要遮掩什么,说:“走吧,边走边说。我在莫亚那边的业务吃了点亏,一点小伤,就是恢复起来比较难受啊。”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附近市镇上,找了个酒店一起坐了下来。田光中特意让邰清远等机甲师的军官们一起,因为事情和机甲师也有关系。
  “其实,这时候来找你帮忙,我也有点不好意思。我知道你这边麻烦事情多。尤其是这次,还被陷害,想来处境也很麻烦,不过这事情我觉得你们迟早都要知道的,我来把事情详细说明一下比较好。”田光中掏出手机,调出了几张照片,放到了林闻方面前。
  林闻方略略看了看,发出咦地一声:“这是……莫亚的机甲零件?”
  “可能是。”田光中很快就解释起来。他早就已经是联邦物流领域的教父级人物,手底下几家物流公司虽然各自成系统,但都是他的产业,用的都是林闻方当初开发的那套系统。互相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保持公司的活力。早在战前,其实田光中就已经将业务拓展到了国外,尤其是莫亚南方、西南方的几个省,以及瀛台那边。瀛台那边由于牵涉到海运,他的优势不明显,只不过是维持罢了。但在莫亚,物流业务蒸蒸日上。平时倒看不出什么,但在战时,田光中控制的物流企业在整个莫亚南方的物资转运调动中表现极为出色,不断获得更多更大的订单,俨然已经是莫亚南方最大的物流集团了。到了后来,莫亚南方三分之一以上的军用物资,都是通过那几家公司在运作。但是,他转了好几道弯控制着那些公司,没几个人知道他才是幕后老板。
  田光中建立这些公司只不过是为了挣钱,没想太多别的,和他在国内积极安置退伍老兵和刑满释放人员,让大家生活可以有个依托不同,在莫亚他完全是侵略式地发展,不断挤压其他公司的生存空间,反正莫亚人的失业率,他是不放在心上的。但必要的可靠人手,他还是安排了一些,这一次的新的运输计划里,那几个家伙就拍到了这些货品的照片,还为此惊诧不已……
第255章
莫亚发力
  看得出来,莫亚现在的机甲研发已经进入到了一条和联邦不太一样的轨道。可能是觉得在灵活性上,在机甲的各种电子、信息领域的指标上无法和联邦抗衡,莫亚回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火力。田光中拿出来的照片大略能够看出莫亚至少某一种机甲的雏形。这种机甲没有再采用拟人的外形,追求外形的整饬美观,而是搞了个类似于大猩猩的外形。
  类似于四足的步进机构对于平衡性的要求大大降低了,而且,四足着地之后也更方便在保证相当机动性的前提下增加机甲的自重,可以装配更多的装甲,携带更强大的武器。由于背部有非常充足的空间,肩射火炮可以增大口径,提高备弹量,基本上作为机甲的主要火力来使用。同样由于类似四足的步进方式,重心低而且稳定,射击精度能够有相当保证。
  光是从这些部件上,不能完全看出莫亚的机甲的设计方案。机甲的头部,胸部的零件都不在这几家物流公司运输的单子里,或许是莫亚还没有成熟的设计方案,又或是他们在这些部件里隐藏着更深的秘密,无论是哪一点,其实都不由得林闻方不多想。
  “田大哥,你在那边的物流公司能接到这种业务?根扎得很深呐。”仔细看了看之后,林闻方问道:“那边,你手下那些最可靠的家伙没问题吧?这些东西传出来,一旦我们这边有什么风声,你手下的人想撤出来都难。”
  田光中镇静地说:“安全暂时是没问题的。莫亚南方的情况和这里不同,华族人不少。我派过去的人都经过精心挑选,几个人都有各自的知识和能力背景,混得不错的。至于照片留出的渠道……这个,你应该比我更有信心。”
  林闻方笑了笑。物流公司的分布式物流管理系统可是隐含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的。一开始,这套系统可是用来走私的,物流公司在表面,走私业务在底下,靠着几辆车的不断中转,那些运输者自己都不知道运送的是什么,但货物却能够悄然抵达目的地。同时,不同节点之间的互相联络,自然也可以用来传输简单的数据。这些照片就是如此,一段段接力,抵达了田光中手里。
  “在莫亚那边,有一个当地很有点能量的合伙人。机甲零部件的运输,就是他拉来的单子。合伙人叫杰里·麦克奎恩,他的叔叔是凯雷德基地的后勤主管,少将军衔。最近这段时间,凯雷德基地大兴土木,各种物资和设备运进去安装,军方的运输力量一时没跟上,征用了不少民间的力量。我的那家公司才有机会接到这个单子。另外,其实这批东西的保密级别一不算很高,虽然有莫亚士兵跟车押运,但他们也没把这东西太当回事。好像数量不少。”
  “不知道怎么回事,莫亚方面应该不可能那么快就定型生产的吧?”林闻方仔细想了想,很肯定地说:“不说硬件的设计、论证和那么多子系统的整合调试,光是要把全部的驱动软件写出来就得很长时间。我们的情报部门确认了之前莫亚没有研发机甲的计划,他们的机甲就是从获取XK1的图纸开始的。这种猩猩样子的机甲,之前也米得到太多的报告,应该就是从我从莫亚回来之后他们才开始研发的吧。几个月的时间,不可能能够定型生产……”
  “如果是确认了硬件,只进行软件层面的调整改善呢?”邰清远问道。
  “那倒是有可能,但那也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最多只是让莫亚在组建机甲部队的进程缩短一点点,很有限。而且,硬件子系统没有磨合好,纯靠软件是弥补不了所有问题的。”林闻方像是想到了什么,说:“莫亚人在软件方面本来就落后我们不少,这可不是说要赶上就能赶上的,软件的设计思想比机甲硬体本身更复杂。机甲师的都明白,之所以现在的操作系统好用,因为从一开始我就在系统里引入了智能辅助的环节,虽然尽可能让软件的辅助功能不至于凌驾于你们的操作之上,但你们都能体会到到底效果是怎么样的。莫亚仿照XK1型搞得那玩意,现在已经判明,因为控制软件还是有问题,操作者的负荷很大。新的这种猩猩形态的机甲,在操作的复杂程度上只可能超过猎人和甲士,以莫亚以前表现出来的软件水准,我不觉得他们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整个系统做出来。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得到了什么外界的帮助,其他国家的力量和莫亚联合起来也说不定。”
  田光中不明就里,说:“猩猩形态怎么可能比人形态更难操作?看起来那东西不像是能做很多复杂动作的样子啊。”
  邰清远接过了话头,说:“不是这么说的。人形机甲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机师充分理解做出每个动作的意义所在。我要躲闪、攻击、射击、翻滚、跳跃,只要我能把我想做的动作,用机甲表达出来就可以。这个过程是很顺畅的。但是,变成了其他形态之后,你做任何动作都得想,到底会造成什么结果,那些头脑尤其灵敏,技术出众的机师可能能能够充分利用机甲的特性,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动作来,将机甲的性能发挥到极致甚至超过极限。但是,那些不那么强的,恐怕会在理解各种机甲战术动作的时候有很大的障碍。”
  “田大哥,你确定这些材料,我们的情报机关都没拿到吗?”
  “应该是。联邦的情报机构也没强大到无孔不入啊。我们那边是偶然埋下的暗线,本来压根没想到会碰上这种事情。”田光中苦笑着。他来找林闻方也是无可奈何,总不能直接把这些东西交给安全局吧?真要那样,率先受到审查的绝对是他自己。他爱国那是不错,但也没爱到愿意去试验情报机构的追索的地步。在他认识的所有人里,无论从地位、亲密度、可靠性等方面来说,林闻方都是理想的选择。
  “OK,那暂时这个东西我也不会往上送。等我找到合适的机会再说。田大哥,如果那边还能有进一步的消息,那最好。不行的话不勉强,千万注意你手下人的安全。这种情报工作细水长流啊。要是能赢得对方的信任,担负更多物流业务,其实将来获得情报的机会会更多。”林闻方说道。
  田光中点了点头,很是认同林闻方的意思。他心中也有些感慨,当年那个毛头小伙子,现在已经很有些威严了。林闻方说这些情报不会往上送,他的部下一声不吭,显然是以林闻方的意见为皈依。林闻方也不特别叮嘱他们,对他们的信任可见一斑。机甲师已经是林闻方手里极为重要的资源,和他最坚实的班底了。看着围绕着林闻方入狱搞出来的那么多风风雨雨就知道,他在机甲师到底是个什么地位。
  回到了汉京,林闻方不动声色地和战友们联欢一番,说是去去晦气之后,就一头扎进了机房。火羽将最近这段时间情报系统那边有关莫亚的机甲部队的信息全部整理出来,让林闻方过目,不看则已,这么一看,林闻方还真觉察出了点不对劲来。
  莫亚的机甲部队最近连连扩编,用的机甲是在他们仿照XK1制造的机甲基础上进行了相当幅度的调整。
  莱昂斯仍然是这支机甲部队的统领,可随着部队扩编,他的地位提升很快。现在他的手里有200台机甲以及接近2000人在训的机甲学兵。只是他们的部队在培训方面远没有机甲师这边已经形成体系,有一整套完善的训练大纲,更多还是注重天赋和反应,部队的淘汰率高得惊人。
  从观察他们的训练可以发现,中轴不稳定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机甲的运动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周边武器的配备也逐渐完善,战刃、专用的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平射炮、火箭弹等等都开发了出来。莫亚这方面进行了相当的投入,吸引了大批联邦特工,也难怪兽形机甲的开发没人注意到了,摆在向来被认为是技术的蛮荒之地的莫亚南方,还真是神来之笔。但至少看起来人形机甲的开发,不像只是在给兽形机甲打掩护,更像是准备人形和兽形机甲双线发展。
  这种思路是没错,但林闻方不禁有些怀疑:莫亚到底哪里来的信心,投入那么庞大的资源,进行风险极大的双线发展。他一时想不太明白,索性向军情处、国安局等都发出资料调阅的请求,想看看最近这段时间收集到的全部资料,综合考量各种可能性。
  但当一些视频传到了林闻方这里,他却发现了更让人惊讶的事情。虽然只有极少部分人,但莫亚的机甲部队里的确出现了动作速率和动作复杂程度都不亚于机甲师里通过了全部A级难度动作训练的人。那些情报员们可能是看习惯了机甲师的视频,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林闻方却明白,这里面有大问题。
  在护送莫亚的叛逃人员的时候,他和莫亚的机甲部队交过手。他知道他们几个月前是什么水平,如果不是机甲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几个月的时间绝对不可能让他们进步到这个地步。莱昂斯的战技,更是已经达到了霍涤、肖志强这样一流机师的水准。他的确是个天才,一个疯子,但同样不可能达到这个程度。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莫亚的机甲在软件上的缺陷局限了他们,要做一样的动作,必须要有差不多1.4到1.7倍的操作量,那已经完全超过人类极限了。
  林闻方意识到,莫亚的机甲部队最近的大爆发,可能有一个更加深层的动力:人工智能。或许和火羽不一样,或许只是一个雏形,但毫无疑问,这东西很好用,已经开始极大影响着莫亚的军事科技发展路线了。
  害怕?绝不。林闻方戏谑地对火羽说道:“我判断莫亚有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在系统的优化判断上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火羽啊,这可是很有趣的事情呢。”
  “经过模拟,对方对原先机甲操作系统的改动,至少在44%,可以说已经是一套全新的系统了。以后再也无法用原先的资料去判断对方的仿制XK1,同时,随着莫亚开始生产XK1的重大改进型号,以及对原先的XK1进行中轴稳定性的优化,部队的战斗力将有极大的提升。”火羽稳健地说:“从段时间进行如此大量的系统优化来看,如果的确存在人工智能系统,它的能力差不多是初始状态的MARS的1.22倍。”
  “是啊,很强啊。”林闻方挠了挠头。
  “您确定不将这些资料提交给机甲师吗?针对敌人的提升,训练计划应该有相应的调整。”火羽继续建议道,她是不会考虑林闻方担心的那些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暂时,她还没有成长到这个地步。
  “不用。”林闻方:“对方有新机甲,我们也可以有啊……与其到那个时候继续调整训练大纲,不如到时候一步到位。而且,打仗还早呢,我不想给他们太大压力。”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这么下去,这种军备竞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莫亚的崛起让他心下惴惴。几个月而已,莫亚已经追赶到这个程度了,到底是什么在推动他们?没可能是他们原先那帮程序员脑子开窍了,人工智能系统和他们的追求稳健、控制的风格完全是背道而驰,莫亚在软件思路上吃亏那么多年都没能改过来,现在也不可能。
  机甲对机甲,是我们赢,那么,智能对智能呢?林闻方冷哼了一声,那也是我们赢。
  “如果对方的人工智能和网络有充分连接,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林闻方问道。
  “莫亚的网络协议和我们这边不同,没有完全把握。但概率超过79%。”火羽这还是谦虚了,她可不是第一次折腾莫亚的网络了。
  “找出来,干掉他。”
  “乐意之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