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风暴(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236

  从第二天开始,柯永华就有了在第三研究室说一不二的权力了。这让赤翼科技的人大为振奋,虽然柯永华并没有明着偏帮他们,但赤翼科技的人在接下来的研究进度中扮演的角色明显比之前重要了许多。只是因为熟悉和信任,现在柯永华就可以让他们在这些能够胜任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卡雷拉对柯永华的手段看得很明白,他并没有延误研究进度,提拔的几个人都能胜任岗位,能做到什么程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其他研究员们对此或许有意见,但柯永华就是一句话:拿出让我可以信任你们的理由来。他是在穷困潦倒中被赤翼科技招募的,帮着点他们绝对没问题,大家都觉得那是理所应当。柯永华光明正大地用这种方式向以前和他不怎么对付,或者只是公事公办的那些研究员们强力要求输诚。不到两天,研究室的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柯永华以之前的动力犬为基础,将研究室分成三个部分:标准体形动力犬基础组,大体型动力犬基础组,武器装备组。标准组立刻就开始进行武器化的设计工作了,但在柯永华的指导下,他们并没有直接开始挂装武器,而是对动力犬进行了配重的动力测试,了解各个部分负载多少重量能让机动性和火力有比较完美的平衡。同时,他提出要把莫亚能够批量搞到的所有型号的电动机和小型武器的资料都调出来。
  当他不费吹灰之力地拿到了这些数据的时候,林闻方觉得有些有些讽刺。这些资料全都和机甲设计、生产有关,但由于涉及到的公司和技术项目太多,几乎遍布整个莫亚,牵扯到几十个主要的军工生产厂商,联邦的情报机构从来没有真正搞明白整个清单。但是,现在林闻方稍微吩咐了一下,就有几个助理帮他把这份清单整明白了,并且还都是最新的资料。莫亚虽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零部件数据库,但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还算是不错的。
  他做这种配重动力测试主要是为了拖延时间,但在研究所其他人看起来,这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思路。配重测试非常复杂繁复,需要反复调整每个部位的重量,还必须考虑到重量变化等等因素。在天耀信息,由于有着非常多的数据积累,不管是哮天还是玉爪以及正在进行的战斗犬设计项目,全部都能够采用计算机来模拟这些配重动力测试,得出的结果稍稍进行实物模拟测试检验一下数据的可靠性就可以了。但在莫亚,所有这些数据都必须从零开始,这的确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让林闻方不采用电脑模拟的另一个原因是:9903研究所的程序员水平不够。
  到第六天,林闻方已经拿出了一个标准体形战斗犬的战斗配备方案。也正是在这一天,军部正式确认了小型步进装置的战斗版本的设计代号“塞伯鲁斯”,并确定了步进战斗装置的设计编号为FDC-1。这个代号让切赫有些振奋,在莫亚,1号代号总是有着一些特别的意义,这意味着一个系列产品的肇始,意味着只要“塞伯鲁斯”能够定型生产,他将毫无悬念地成为步进战斗装置之父……当然,仅仅是在莫亚的范围。切赫想得到联邦应该已经有了类似的玩意了。
  “塞伯鲁斯”标准体形版并没有采用太多重型火力,只在背部安装了两门可以缩回体内的轻机枪。采用可宣旋转的枪架,让轻机枪可以有60度的转动范围和35度的俯仰角度,虽然这不是一个很充分的角度,但由于“塞伯鲁斯”本身机动性很不错,可以随时调整身体姿态,两门轻机枪其实很容易就能够全角度射击。机枪采用了非常轻质的合成材料弹链,总备弹数220发。这已经是标准体形版本的负重极限了,已经牺牲了不少的陶瓷装甲片……
  对于柯永华提出采用陶瓷装甲片,研究所上下的表情都复杂。他们也知道这东西好啊,重量轻,硬度高,损坏之后更新方便。柯永华以前在德累斯顿的时候应该没少用这种东西,所以才养成了这种坏习惯吧。在莫亚,高科技陶瓷材料的产量很不够,目前主要都供应人形和兽形两个机甲研发项目了,凭着切赫的面子,淘换一点来进行测试实验是没问题,但考虑到正式列装时候的生产需要,到时候基本不可能用陶瓷材料。还有个问题,就是陶瓷装甲板基本都是直接在厂家里就按照需要定型压铸然后进行最后的硬化工艺,“塞伯鲁斯”标准体形版需要的装甲片都比较小,安装要求的精度又高,厂商压根没办法足量供应,废品率会非常高。
  最终在切赫的斡旋下,柯永华同意采用金属装甲片。可金属装甲片的加工也很纠结,最终还是不得不让柯永华亲自出手,在高精度数控机床上编制了整整一天的程序,才大致解决了连续制作的问题。制作一整套的装甲片并安装到“塞伯鲁斯”的骨架上,大概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金属装甲片让“塞伯鲁斯”略有些超重,最终,柯永华不得不再次做出妥协,将原本安装在后腿上的六具热光学烟雾弹抛射器改成四具,同时取消了前方两肩上的实心铜铸的肩刺,改成了轻质装甲和比较尖锐的倒钩。这个改动让整个研究所上下都很是不满,铜铸的肩刺对于高机动性的“塞伯鲁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攻击手段。从标准体形动力犬的结构来说,以头部来进行撞击还是很有可能损害到光学和其他观察装置的,而且,颈椎部分的结构很复杂,要是撞击让这部分关节系统有点变形,动力犬的头部活动几乎立刻就会受到影响。
  但动力犬的两肩都是在整体主干骨骼结构上的,撞击产生的动能很快就能分散到整个身体,迅速消化,无奈地取消了肩刺,那是因为那两个威武无比的零件,实在是太重了。但这也不是并没有对策,实验室那边现在已经有点吃透了整个“塞伯鲁斯”的结构,几个研究员在卡雷拉的掩护下,搞出了一台全金属被甲,装置了肩刺、背刺、头部犄角的全近战版本的塞伯鲁斯。这台塞伯鲁斯看起来异常威武雄壮,极具机械美感。
  可就在大家高歌猛进准备将大体形版的塞伯鲁斯也搞出来的时候,天耀集团在汉京进行的一次新品发布给莫亚几乎所有和步进、智能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公司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林闻方是在研究所看的电视直播。岳羽音没有出面,主持发布会的是公司的三个虚拟偶像,立体投影的人物形象已经有了极高的拟真度,哪怕在敞亮的会场里也隐隐有了些实体感。至于动作、语言的细节就更不用担心,现在的三个虚拟偶像相比于刚刚上线运行的时候表情丰富自然了许多。那么长时间下积累的情感体验式的数据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按照火羽的说法,现在的许多情感判断已经很直接很自然了,没有之前的那种生涩和不断需要分析选择的感觉,同时,对于多种情绪的融合表现也有了相当高的准确度,不会像一开始的时候,单一的情绪表现多少会游戏生硬。
  天耀集团这次发布的是一个家庭宠物类产品:金刚。名字叫金刚,但实际上这个智能宠物的外形是按照金丝猴的模版来做的,不算尾巴的话,站立的全高只有55厘米,最经常的蹲坐姿势下,高度只有31厘米。金刚一出场就把所有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镇住了。它不是让工作人员端上来的,而是自己从纸箱子里钻出来,探出半个脑袋,用好奇的大眼睛怯生生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和在场的每个人。由于主持人都是虚拟的,演示金刚的时候从现场找了个很漂亮的小女孩。金刚绕着小女孩跑跑跳跳的,还会亲昵地攀上小女孩的肩膀,抱住小女孩的脑袋做出亲吻头发的姿态,那副萌到极致的样子让小女孩都舍不得放开。
  在外行看起来,这不过是个很有趣的玩物。但对于在步进和智能领域奋战的研究者来说,这却是当头一棒。金刚的动作太灵巧细致了,眼神灵动,观察力很强,对距离、空间的判断极为精准。在金刚和小女孩握手,亲吻,拥抱的时候,都能看得出来金刚的动作细腻到了极点,力量控制极为精准,绝对不会伤到人。而在拉着小女孩身上的衣服,借着她的身体弧线、借着在肩膀、腰部的踩踏发力的时候,除了力量控制,更体现了背后的人工智能对材质、空间、强度等等的理解。智能水平如何就不用多提了,实际上,将整个画面PS以下,估计都不会有多少人看得出那是一个智能造物。
  发布会上,天耀集团播放了一段视频,演示金刚在家庭生活里将如何作为。整段视频都是找了演员实拍的,没有任何数码影像加工的痕迹。可就在这段视频里,金刚上窜下跳,陪着小主人玩,帮男主人拿东西,甚至可以帮着女主人下厨,帮个手绝对没问题,要是有兴趣训练,金刚很快就可以学会做菜。按照天耀集团的说明,这当然都可以,金刚的学习能力远超过一般的金丝猴之类的动物,但学习机制还是比较类似,做菜这种小事不算什么。但考虑到仿肌肤触感的硅胶外皮对于油烟之类东西的反映不太好,还是不要让金刚在厨房里多呆。
  考虑到储存空间的问题,金刚采用的是相对模糊的应激式学习和储存方式,类似于条件反射的学习和加强模式,让它记住点什么,还是需要反复教育的。由于这个储存空间有限,加强程度不够的部分,他会优先选择遗忘,如果加强到足够程度,则可以永远记忆下去。金刚没有语言模块,只能发出简单的声音。但有相当不错的情绪判断反应,能够从语言、神态中捕捉主人的真实意图……
  这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智能产品,颠覆了许多人对智能的理解,但当记者问起为什么天耀集团设计这样的产品的时候,在发布会上扮演研发部门代表,穿着研究所的白大褂的邢襄大大咧咧地说:“不为什么啊,因为我们可以。而且,估摸着你们会喜欢,卖得掉。”
第383章
金刚现世
  “卖得掉?”同样坐在电视机前的耿芒恨不得把电视机吃下去。他也算是天耀集团的老牌合作伙伴了,虽然一直有端倪,但他却没往那方面想,直到发布会的时候,他才将之前所有的事情串联起来,搞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不觉之间,天耀集团又搞出了了不得的玩意了。
  天耀集团一直很低调,但他们的营销方式却是润物无声地在进行着。现在主持着公司品牌形象建设的是岳羽音自己,虽然经验并不丰富,也经常会犯一些错,但岳羽音正在为整个集团打造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性格营销。
  现在天耀集团最出名的产品并非是之前以魔眼等为代表的安全类产品,而是导盲犬和虚拟偶像。导盲犬市场容量有限,但虚拟偶像绝对是老少咸宜,不管是品牌服饰、生活用品、家居装潢等等,各种代言性质的合同全部是以植入广告形式进行着,虚拟偶像一举一动都在整个网络的观察下,她们的生活方式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影响着粉丝们。她们也会聊起各种生活方式、产品什么的,但完全不会给人感觉到那是广告,反而是这些产品的选择,不断丰富着她们自身的性格。现在,恐怕只有天耀集团自己才能搞明白到底三个虚拟偶像给集团带来了多丰厚的现金流。
  同时,他们各公司的主要工作人员、经理层等,都不断在网上发布各种有关自己生活的片段,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偶尔也会披露一些公司正在进行的有趣的事情,做点预告什么的。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研发中心那帮家伙搞的“废柴营地”,一大帮技术宅互相挖苦吐槽,欢乐不已。但有时候也会拿出些有趣但不用保密的技术来抓眼球,比如之前他们就公布了试制中的机甲战斗刃的各型方案,让一大票军迷欢呼不已,再比如他们曾经公布过机甲的三维标准模型,征集在各种环境下的迷彩涂装方案。最终,这项方案演变为一次网络艺术盛事,最后选出了20个优胜者,他们的方案用一比一大小的模型涂装出来,在汉京艺术中心进行了一次展览。那还真是一次盛事,部分是因为现场免费无限量提供极低度数的含酒精的饮料。
  几乎所有对天耀集团有兴趣的人都会关注“废柴营地”,每张发布出来的照片都有各国专业技术人员们去反复分析前景背景,仔细研究每一个小的反光,希望能通过这些来了解天耀集团到底在做什么。天耀制造已经开始自主研发机甲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耿芒就对此郁闷不已。天耀集团的研发一开始还和机甲研究院通了气,似乎是想模仿当初发布“原始人”工程机甲的方案,大家合作,也分享利益。但渐渐地,随着双方设计思路分歧严重,天耀制造很快就甩开了机甲研究院,自己开始搞起来。他们似乎有一条秘密的信息渠道,了解到了莫亚正在进行兽形机甲的研发,甚至还搞到了一些机甲零部件的照片。这部分资料他们无偿移交给了机甲研究院,但要求不得对外披露消息来源。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对兽形机甲,或者说,以灵长类动物为底本,依靠改变机甲的肢体结构和运动方式来降低对驾驶机甲的机师的技术要求研究开始了。联邦由于已经有了比较圆熟的机甲体系,有猎人、甲士以及独一无二的游侠机甲的技术积累,对于兽形机甲的研发并不太热衷。开启这些项目的研究更多是为了评估莫亚的战争潜力。但机甲研究院还是很快用甲士机甲为基础,改制出了猿型机甲,并且发现猿型机甲在操控要求上比甲士降低了至少11%,稳定性提高之后可以加装比较重型的武器,而非研究一系列围绕机甲的周边。机甲师方面,朱芷不置可否,但还是倾向于人形机甲,因为机甲师已经有了完善的训练手段,并不需要降低驾驶要求,周边重火力配备似乎也不是那么急迫。朱芷和林闻方在这方面很是一致,他们追求极限的机动力和爆发力,而非极限的稳定性。
  机甲研究院一直是以机甲师的要求为准,更何况安莲在机甲的认识上,同样秉承林闻方和朱芷这套。耿芒本来也不想专门再继续兽形机甲的研发了,但军方还是要求机甲研究院进行下去,因为,军方觉得除了机甲师作为拳头部队之外,还是需要辅助性质的机甲部队的,各地的训练水准不一致,不可能都向机甲师靠拢。机甲研究院于是专门设立了兽形机甲的研发部门。猿型机甲可以说是最容易开发出来的,机甲研究院有了方案,很快就进入试制调试了,然后很快就转向了超大型化的玉爪,猛兽型的机甲能够有超强的速度,而且有威慑力,还有足够的空间布置武器装备。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的外形如何抉择,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可在交流中,他们赫然发现天耀集团居然对灵长目动物的动力特点研究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他们甚至专门成立了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小组。这当时就让耿芒很挠头,他觉得天耀集团心口不一,不知道林闻方又在搞什么花样。没想到,时隔几个月,他们拿出的居然是这样的东西……
  “金刚”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还不仅仅是复杂而灵巧,且极有分寸感的四肢动作,而是它的尾巴。“金刚”的尾巴能够做一只正常的猿猴可能做的几乎所有动作,保持平衡自不待言,辅助运动啊什么的也是小事,用尾巴卷住悬挂着身体却堪称绝技,更别说金刚居然可以用尾巴尖端直立起来,保持自身平衡……真正的猿猴也做不到这种简直是杂技的动作呢。但要做到这点,意味着金刚的尾巴里那一节节连接起来的关节系统和附着其上的动力分配系统要达到超高的精度,比起金刚的四肢精度要高出好几个等级。不用实际买一台“金刚”来拆解,耿芒就知道,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机械制造,金刚都代表着联邦能够进行批量生产的电子产品的最高水准,没有之一。可恨的是,天耀制造那帮狂人,居然真的搞成了,还如此不管不顾地当作电子宠物来卖这玩意。
  卖得掉?当然。耿芒估摸着光是全世界以模仿和跟随天耀制造为己任的诸多研究机构加起来就得订个一万台,这是不管价格如何都会有的销量。何况,金刚卖的真不算贵。耿芒都很难想象,到底天耀制造是如何把这东西的制造成本压低到现在这个售价之下的:35万联邦币一台。天耀制造卖任何东西都不亏本,绝对没有什么借着增值服务捞回来的事情,可能导盲犬是例外,但他们在国内卖导盲犬压根就不是为了挣钱的。在海外的那些销售,定价策略完全不同。
  但正如他们所说,搞出金刚来卖,的确就是因为他们搞得出来,而且这东西卖得掉。这帮技术宅的逻辑就是这样简单到让人咬牙切齿。
  但哪怕天耀制造搞出了“金刚”的那些人,其实也不真正明白这个产品的意义。“金刚”并不算太聪明,虽然人工智能水准不低,但学习能力和储存、记忆能力是受到限制的,在天耀制造的研发团队看来,其实“金刚”可以以更高的计算能力和储存能力为切入点,做成更强力的作品,可能不会有现在那么萌,但那可是实实在在能够和人交流,能够学习,能够帮助人们生活的智能机器人产品了。这类产品在道德上如何被谴责,这些技术宅们并不关心,他们总的来说觉得林闻方就是因为这种担心,才否决了他们的方案,转而坚定地支持“金刚”这个受局限的方案。林闻方不在,天耀制造的研究员们最后关头还是对金刚动了点手脚的,金刚的运动能力储备相当高,在保护主人的时候,能够娴熟使用极为复杂的武术动作,甚至能够模拟机甲,将多点输出的能量聚集起来发出“致命一击”。不过这点并没有写在说明书里。同时,仿照有哮天就有了玉爪的传统,他们也几乎同时搞出来战斗版的“金刚”,身体全高1.4米的“悟空”。自然,这个是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的。“悟空”将作为给岳羽音定制的“英雄机甲”的重要附件存在。
  至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发布“金刚”,给大家来那么一下子。那可就更简单了,当“金刚”发布的时候,没有人会相信林闻方不在。这种东西,怎么是一般人能搞出来的呢?天耀制造的技术宅们可是很腹黑的,他们并不太介意自己的荣光被老板分去一些。他们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到无以复加,他们手里的任何一项研究,都有打击别人自信心,甚至摧垮别人意志和世界观的潜在能力。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再没有比这个更带劲的事情了。
第384章
技术即艺术
  研究的同样是小型步进装置,同样是应用人工智能类似于机器人式的自主式判断机制,9903研究所上下非常明白塞伯鲁斯和金刚之前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在对力量的控制精度上,塞伯鲁斯和金刚应用的技术相差的估计不止一代技术。相比于机甲,对于力量和动作幅度的控制,塞伯鲁斯肯定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它不可能借助人工来进行调整了。在塞伯鲁斯粗略解决了动作准确度的问题的时候,天耀集团在金刚上应用的技术,已经能够将动作精确度控制到毫米级别,将力量输出的准确度控制到个位数。虽然不知道金刚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动力布局,但显然要比盾构架线式布局先进得多了。
  看着研究所里如丧考妣的气氛,林闻方自然是不会有什么负面情绪的。顺着切赫的吩咐,他今天放假回家休息半天。反正研究所里大家心情都很乱,也没办法进行工作了。
  林闻方略有些自得地想着自己当初把那一大帮来自各个公司的技术宅收拢到一起是多正确多英明的决定啊,现在他们为主体搞出来的金刚,简直是让全世界其他搞类似项目的人都要躲角落去画圈圈了。金刚采用的动力布局被大家称为节式链组合式传动布局。这种布局受到仿生学的影响很深,整个金刚的骨骼布局和一只真正的金丝猴区别不大,这是一块块骨头,尤其是肢体、尾巴里的骨头,都是金属管状物体,两端是形状各有不同的球形关节系统,中间的管道里则是用来传动的动力线。
  月海联邦在动力线方面用得极为圆熟,甚至在机甲上都敢于使用多股动力线进行尝试,效果还不错。“原始人”系列工程机甲用的就是动力线,反正负荷不高比不上军用品问题也不大。天耀集团在动力线方面的尝试和积累,毫无疑问走在全世界的最前端,在金刚里安装的动力线系统和林闻方限于9903研究所和莫亚的整体工业水平所限搞出来的盾构架线式布局截然不同,三股合成材料的动力线在管道里走,互相之间绝不干扰,而且每根动力线传递的力量和传动目标还是不同的。依靠的就是动力线和各个关节的咬合极为精准。几乎每个关节都是特殊构造,将架线、力量分配、传动等功能融为一体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精密度极高的零部件构成一个整体,不但能完成所有功能,自身的能量损耗还降低到了最少。
  金刚的制造精密度,完全达到了钟表级水准,甚至要更高。由于每个关节的活动都是金刚整体运动的一部分,其实不存在什么关节运动多,哪个关节活动少的问题,每个关节都始终在运转,动力线的摩擦引起的热量、球形关节本身的摩擦和损耗等等问题都得考虑进去,每个零件都必须经过严密的热胀冷缩测试,保证温度引起的形变公差不会影响整体运转。大部分钟表可不用考虑那么大的温度变化。那些需要考虑温度变化的钟表,现在几乎都不采用机械式的了。
  考虑到金刚活动多,又不能一直让人家送回来维修,最关键的关节部分的材料选择更是非常挠头,最终天耀制造还是拿出了压箱底的材料技术:超高温高压铸造型墨刚石。这种墨刚石最基本的材料就是石墨,基本工艺从人造金刚石中脱胎而来,但配方经过了改进,加入了诸多其他材料,形成了一个极为微妙的配方,只要偏差哪怕百分之一,出来的材料都是残渣,但靠着精益求精的工艺和永不放松的认真态度,天耀制造的材料攻防硬是将这种完全可以用坑爹来形容的材料工艺的良品率提高到了90%以上。但这也就是勉强保证了金刚能够维持每个月2000台左右产量的用量,毕竟,实验室里还要囤积大量墨刚石,以备他用。
  金刚的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和更中枢的电脑运算、储存单元等等都并不太复杂,天耀集团现在有充分的技术能力将所有这些单元全都集中在金刚的头部那小小的空间里。其实,程序方面不管是谁都没费多大精神,火羽直接生成了最好用的版本。相比于导盲犬哮天,金刚取消了对周边的感应功能,完全依赖视觉和听觉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至于触觉……现在天耀集团还在想方设法进行研究,但进展不太乐观。金刚的两只眼镜采用的是超过军用标准的摄像头装置,兼具微光夜视功能和动态捕捉功能。前者比较好理解,后者则是金刚能够迅速学习主人的各种动作的关键,这项不用设置关键点,直接进行动态捕捉的技术以后也会用在丰富机甲的动态表现上。
  在身体躯干部分,里面慢慢装载着的都是新型的电池。如何让金刚能够有足够的续航力的同时又有比较轻的体重是当初让天耀集团研发部门困扰了许久的问题。作为一个定位于家庭宠物的玩意,总不能搞得有几十公斤重啊,那样一个玩意直接扑在身上,到底是来卖萌讨喜还是谋财害命呢?这方面,电池可是个关键,不管是传统的镍氢电池还是新型燃料电池,自重都颇为可观。还是岳羽音借助火羽满世界地搜索各种技术信息,才发现了某种匪夷所思的电池技术:静电空气电池。岳羽音花了3900万联邦币收购下了这家位于伊顿公国的濒临破产的研究所,并整体迁到申海市,很快拿出了第一代产品。
  这种电池的关键在于一个转换器,充电的时候直接将正负电荷分开,注入两个充满轻质半导体片层状结构的空气腔里,需要使用的时候靠着转换器反向提取就可以了。这种电池的问题在于充电的时候的耗电量和充电量不成正比,要多损耗百分之30多的电力用在转换器上,而且,由于提取技术还不够完善,电池充满之后是没办法用光里面的电力的,基本上总有15%左右的电荷游离在两个空气腔里,提取不出来。大概是因为空气腔里的电荷密度低了之后,转换器的抽取能力还达不到要求吧。但即时如此,以不到一公斤的重量能够提供金刚12小时的活动时间,这种电池的性能绝对优秀。岳羽音已经准备组建专门的公司来负责电池子系统持续研发了。看到这种静电空气电池的优秀性能,军方忍不住了。从体积和蓄电效率来说,这种电池一点都没优势。但以重量来计算,它是传统燃料电池的4倍多,虽然不适合作为机甲和其他设备的主要电池,因为片层结构比较脆弱,经不起太过剧烈的冲击,但是,作为长期值勤的机甲的外挂电池,这玩意就太好用了。当初静电空气电池开始量产的时候,虽然军方还没弄明白天耀制造准备拿这些电池做什么,就已经派人来谈合作事宜了。由于天耀制造和军方、机甲研究院的良好关系,第一代轻质外挂辅助电池系统已经在首都卫戍部队的机甲试验团里开始进行测试了。反而是机甲师对这种电池兴趣不算很大,太累赘了,影响机动性啊。
  金刚已然如此复杂和高端,那台藏在天耀制造总部不知道哪个角落的战斗版“金刚”——悟空,那就更不是寻常人能想象的高度了。技术即是艺术,小小的金刚上凝聚着的技术,哪怕将全部图纸和设计说明书交给莫亚或者其他国家,大概没个两三年也别想吃透,靠着自己的力量造出来。但在天耀制造的一众妖人们手里,这些技术却凝聚成了如此可爱、灵动的小生物。
  是的,生物……金刚第一批只发售了100台,还都是集团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或者是联邦最著名的那些各行各业代表才有机会购买,更别说编号001的金刚必然是岳羽音的收藏;编号002送给了朱芷玩并很快成为了机甲师的吉祥物之一;编号003则被薇薇安收入房中,和她养的几条小狗争宠,但很快就变成了家里的王……哪怕是故意削弱了的人工智能,金刚的智能也不是盖的——还有各种拒绝不了的关系户,实际上真正卖的也就是不到50台,但毫无例外,金刚很快赢得了每个主人的喜爱,将它当作了新的家庭成员,会亲切地关注它,调教它,每每看着金刚闹着头表示不解,眼底显出一片茫然的时候则会爆发出一阵阵大笑。——金刚的眼神控制都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摄像头里有一层致电可变薄膜,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流微量改编颜色和外观构造,靠着这片薄膜,金刚有了极为生动的眼神。这是一项似乎和军用完全没关系的技术,但对于每个热爱金刚的人来说,这灵动的眼神让他们实在无法将它当作是一堆零件。
  或许,只除了一个时候:金刚没电了的时候,自动自觉会躲到角落里,从充电座上拔出六芯充电线,插进自己的“菊花”。没有一个真正的生物能在这种状态下保持淡定……咳咳,这个设计倒不完全是研究人员的恶趣味,仿生的灵长目,能够隐蔽起来藏充电口的地方实在不太多啊。
第385章
终极目标
  在金刚发布的那天,林闻方回到临时住所,就感受到了这场发布会在这里也引起了的反应:安莲的神情茫然地躺在沙发上,把脸埋在抱枕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郑泰澄、关欢和霍涤则在不远处坐着,想要听听林闻方和安莲会如何分说这事情。金刚这个产品太重量级了,重要到了连复星集团的老总也只能仰视这个奇迹一般的产品。灵长目的智能到底到了个什么程度,这个大家都懂的,不少动物学家在研究中已经发现一些脑容量足够的灵长目的智商相当于4到6岁的小孩,如果能够有合适的教育方式,甚至可以更高一些。而现在,这种级别的智能,对于林闻方、对天耀集团来说,似乎却只是一些玩物。至少,金刚就是。
  看到林闻方回来,安莲很自然地站了起来,踩着拖鞋走上前来,接过林闻方手里的外套和公文包,很自然地将衣服挂了起来,将公文包摆在茶几上,从里面取出装满了林闻方路上专程下车去采购的食材……这无比居家的一幕让郑泰澄惊得眼皮直跳,连忙拉着关欢从边门离开了。霍涤一看不对,将他潜行的能力几倍发挥了一把,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客厅。安莲那么温婉和蔼,一定有问题。他们还是暂避一时比较好。
  “我能问问看,你到底掌握到了什么级别的智能?”安莲一开口,却是绝对和居家无关的内容。
  “你觉得呢?我不知道怎么把这个问题解释明白。”林闻方大大方方地说。
  安莲叹了口气,说:“果然是超过了洪氏·莫里森判别法则的范围了呢。唉,其实我早应该想到的,看MARS的表现和测试成绩的时候我就应该想到的。我还真有点好奇了,你到底怎么用现在的计算资源搞出这样的智能的?”
  安莲所说的洪氏·莫里森判别法是很多年前两位人工智能理论大师制定出来的判别标准,能够将程序的计算能力和人类智商联系起来,尤其在理性思考范畴和对情感、语言的理解能力上,这套判别方法比图灵测试更有效更周全,但这套测试是有范围的,准确范围仅限于计算能力低于一定限度的电脑与程序。基本上,这套测试的标准并不是绝对智商和判断力,而是单位运算速度下的智能输出。如果纯粹看最高智能水平,尤其是理性判断能力,大规模计算机能够让再艰难的题目也变得毫无疑义,纯粹考量程序本身的算法是不是优秀了。而且,这套程序对于单位计算能力下的输出大体相当于180以上智商的系统基本无效。
  MARS在洪氏·莫里森测试中的成绩是152,这个成绩当初已经让复星集团研发部门的人惊得要说不出话来。也就是从当时开始,能够让这样水准的诞生的林闻方才进入了安莲的视野。可没想到短短几年过去,林闻方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成果简直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能够超过180智商的单位智能输出,意味着林闻方手里的智能核心——以安莲所知,名为“火羽”——已经不需要情感理解力就可以完全依靠足够的智能做出准确的情感表现。还不仅如此,她现在甚至不确定林闻方手里的这个神奇的“火羽”是不是具有感情。
  那三个虚拟偶像能够在连续三部数字电影里有着绝对出色的表演,将细腻无比的情绪表达到位,每每将观众们的情绪调动到与之共鸣,这可不仅仅是天耀传媒的美工、编剧们的功劳。其实,天耀传媒制作电影就和喝水一样简单,最关键的环节只有剧本,只要有了剧本,将剧本按照系统的要求录入到系统里,系统会自动生成全部情节的建模,从环境、特效一直到每个演员哪怕最细微的表演都在那里,之后就是摄像和导演根据需要,将这些细节从建模系统中撷取出来然后再渲染生成而已。只要有足够的剧本,以天耀集团现在中心机房的计算能力,每天可以生产两部高质量的电影……要不是天耀集团始终很克制,没有发布这项技术,仅仅这个虚拟偶像系统和整个支持平台,就可以改变一些行业的构成了。
  安莲越来越明白天耀集团在林闻方的主持下到底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的确,相比于复星集团,他们没有雄厚、丰富、全面的技术储备,但他们只要有所需要,他们总能搞成。想象力加上执行力,再加上几乎冠绝全球的工艺,让天耀集团已经不仅仅是复星集团商业上的合作伙伴伙伴,更是技术领域的一大对手。
  “唉,你为什么就不肯和我合作呢?复星集团绝对不会亏待你的。”安莲无力地说:“你知道我们的目标,其他的事情,我们没野心。你要是愿意加盟,复星集团和天耀集团合并好了,以你们为主都行。”
  “不至于。”林闻方笑了笑说:“这也不是你能决定的事情。而且,我的目标很简单也很明确,那就是不必听任何人的,不管是人还是机构,不管是组织,还是国家……”
  安莲愣了下,迅速从之前那种有些感慨的不理性状态里脱离了出来,说:“你对选情不太看好啊。不过,也的确是,痛定思痛,民生派的人的确容易吸引眼球。赵臻铎他们那帮人,太精英太脱离群众了,哪怕他们的用心一直很好,但现在的民众对于这种态度很反感啊。”
  “你先跑题的哦。”林闻方笑了笑,说:“我知道你大概会有哪些问题。我自己说好了。”
  林闻方坐在了沙发上,拿起茶几上那个装满了热乎乎的蜂蜜柚子茶的杯子咕咚咕咚地喝了一大口,说:“一方面是智能水平,现在超过180对火羽很简单了,我的判断,如果按照智商衡量,我估计能有260到300之间。只是纯计算和理性能力,情感能力现在没有评估工具,我正在开发,不过你也明白的,这种工具本身立足的是认知和理论,我在这方面不算太强。第二个问题是,金刚搞出来干什么?”
  林闻方的笑容很灿烂,他解释道:“这是对莫亚示威呢。从我知道有猿型机甲开始,就在想这个问题,怎么把莫亚人逼到疯狂边缘。那么,这个金刚就是个好办法了。从机械、动力学、行为学、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来说,金刚都比莫亚的现有技术领先两代。你明白这个意思。”
  安莲点了点头,说:“当然,技术代际差这种事情还轮不到你来提醒我。”
  “莫亚意识到差距,才会开始不择手段地推进技术更新换代,才会露出破绽来。尤其是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东西,9903研究所,和金刚牵涉到的技术息息相关,你觉得,研究所那边能不能有些有趣的变化呢?尤其是现在,我还留有余力,这是明摆着的,但小型步进式的智能装置,就我们这个团队最有希望。你觉得,是不是有机会吸引更多人来到9903呢?然后,我们的战斗部队就在附近……”
  “你这是想好的?还是临时起意?”安莲还是觉得有点发冷,林闻方如果在来莫亚之前就有这样的思路,那他就太可怕了。
  “不完全是吧。我之前预订会让天耀集团进行两到三次发布,反正都是有点重量级的,只是为了牵制别人的视线。也是为了施加压力。”林闻方笑了笑说:“之前我没意识到能够在9903混到这个地步。虽然我的身份可能对方还在验证,但我对情报机构提供给我的这个身份和他们做的相关准备还是很有信心的,至少再坚持一周,乃至半个月都可能。”林闻方说:“那么,怎么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呢?我们来摸莫亚的技术的底,这个已经差不多做到了,电动机和武器清单已经够重量级。然后,对他们研究方向的误导,我想也已经差不多了吧。只有人工智能领域,除非能够让对方送上门来,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把那帮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家伙找出来。”
  林闻方停顿了一下,说道:“莫亚,太大了啊。”
  安莲似乎认可了林闻方的说法,叹了口气说:“好吧,我会去那边看一下,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还得准备好撤退路线呢……你自己多注意安全吧,要是莱昂斯来了,那你就完蛋了。”
  安莲对于莱昂斯和林闻方之间的宿怨了解得很清楚。莱昂斯也是少数几个无论如何都可能认出林闻方的人,结合他还是个程序大师级的人物,又是莫亚机甲领域的领导者之一,还真是很有可能呢。
  “不用担心这个。”林闻方开心地说:“莱昂斯现在在联邦。7小时前他用一份瀛台护照进入了天权港,然后搭乘火车出发了。车票上的目的地是聆洲市。我想,他之前并不知道金刚的发布,但他对机甲师的这次实兵演戏应该很有兴趣。”
  “你怎么发现他的?”安莲张口结舌道:“你故意这么安排的?”
  “你别忘了,我是魔眼系统的创造者,在全国范围的魔眼部署中,我朝着系统里多加一个人的辨认特征,这很难吗?”
  在安莲面前表现得信誓旦旦的林闻方,第二天去9903研究所上班的时候却越发小心翼翼了。在敌人环伺中,他没有放松警惕的资格。不过,好消息倒是如期而至:谢瑞·绍恩打来电话通知,他们将再次调整智能小组的行程安排,除了智能小组,一些其他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也将到9903研究所,协同进行攻关。
第386章
研究所来了个年轻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