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风暴(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36

  由于采用了体感系统辅助训练,暂时没办法把整套东西挪到训练场去。林闻方一开始也没想在一大帮远超过他的家伙面前累成死狗丢人,索性就在实验室里摆开了一些训练器械。注意到第一堂训练课动作幅度都不大,不会对他身上已经收口的伤口造成影响,他立刻就开始了训练,现在,就是个分秒必争的战争年代啊。
  一开始,他还觉得挺轻松的,不断变换动作,不断在火羽的提示下纠正姿态,身体渐渐热了起来。可20分钟后,他觉得不对了,以前哪怕在国民兵的训练里,都是有相当的休息时间。可“铁人”计划里完全不考虑这个,这个计划不断转换训练的部位和内容,肩膀累了练腿,腿累了练背,背雷了练腰,腰累了……那你的肩膀也该恢复差不多了,第二轮开始……如此往复。每组动作的目标都明确,但就是不让你停下来。林闻方咬着牙,汗水很快就一滴滴地滴了下来……认输?他没想过。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同的。这里是训练场,如果这他都不能坚持下来,那到了战场上该怎么办?
  “腿抬高一点,比预定高度低了1.9厘米。”
  “双肘外张角度超过了,影响训练效果,向内旋转12度。”
  “请加快节奏。动作速率比训练计划要求慢8%。”
  火羽不知道林闻方的想法,不知道他到底有多累,她的工作仅仅是监测他的全部动作,保证动作标准,让训练效果能更好一些。林闻方也真的在不断纠正,一开始的酸痛过去之后,他的动作立刻标准了起来。火羽的不断提示,杀伤力太强了。他不能放弃,刚开始第一堂训练课嗳,这时候就放弃,王昌文那边还好说,他会很体谅地说:“慢慢来。要练出来是需要时间的。”可他怎么和火羽说呢?刚刚为她增加了一个模块,还调侃地说大家共同进步,转眼间就受不了放弃了。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鄙视?才不要!
  看着汗水一滴滴砸在地板上,林闻方的眼神越来越坚毅。他要坚持下来,他一定能坚持下来。他已经活下来了,这条命,远比他自己认为的要坚硬得多。想到手术已经结束,却还在经受非常残酷的电泳疗法,恢复新塑造出来的腿和身体的联系的岳羽音,林闻方觉得,这点苦这点累都不算什么了。一股力量从身体的最深处涌起……
第39章
战局变化
  完成了训练,林闻方稍稍喘了几口气,立刻开始恢复运动。这还是第一堂训练课,按照那堆文件上说的,循序渐进年,以后训练量该有多大啊。林闻方揣摩着,腹诽着,不知道制定出这样训练计划的专家教授们自己是不是挺得过来。恢复训练一开始,感觉立刻不同了。和先前激烈密集的动作组合不同,恢复训练很有些身心体协的味道,心绪很容易就平静了下来,才几分钟,呼吸就平顺了下来,但整个身体的活性却一直保持着。“铁人”方案对于动作连续性要求非常高,这点林闻方看出来了,加上复杂的动作,每次都有变化的课程,还真是很坑爹的训练计划呢。要是一直要打断,效果比起军方擅长的三从一大训练法肯定要差好多。
  虽然满身大汗,但林闻方还是感觉到身体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不是体能在提升,经过了相当大运动量的消耗,现在体能状态哪怕算不上是谷底,相去也不远,可是,整套训练课程,却将人最深处的那份活跃调整了出来。要是不严格按照训练计划执行,那不会有什么大的获益,可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得到的好处的确是很大。
  经过这两个小时,林闻方更坚定了要将整套训练计划做完的决心。哪怕在计划说明里,也注明了从来没有人完成过全套的训练计划。半程之前,还有国防大学的学生配合进行演练,可在那个学员毕业之后,他们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参训对象。后面的计划,基本上都是那些专家教授们根据之前的测试,根据理论推演出来的。
  林闻方饥肠辘辘地跑去特种大队的食堂,让正好也在吃饭的王昌文有些惊讶。林闻方的身体明显非常疲劳,那种大运动量训练之后的气息,他太熟悉了。
  “唉,怎么样?”王昌文坐到了林闻方对面,扫了一眼他选择的食物,就知道他已经开始训练了。
  “很累。不过……感觉效果很不错。”林闻方认真地说。
  王昌文不动声色地说:“那套训练方法很折腾人。对精准度的要求非常高,没想到你居然一开始就坚持下来了。你还算是伤号呢。”
  他非常惊讶,第一堂训练和那么快就能完成?那林闻方真是个天才。王昌文知道“铁人II”方案有多难,多不适合普及,但他同样非常明白,“铁人II”方案的效果,是多么匪夷所思。要是林闻方能够透露一二其中窍要,说不定这就是提升整个特战大队战斗力的契机。
  “哦,说说看,你是怎么练的。”王昌文的神情也严肃了起来。
  林闻方本来就没想过要藏私,在他看来,王昌文是个值得信赖的,也很关照自己的长官。自己还在病床上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让自己之后要进行一些训练,增强生存能力了。对一个执掌整个特战大队,现在更要辅助基地司令进行各种防御和后勤准备的中高级军官来说,这么关注一个个人,是很超常的。他原原本本地解释了一下自己进行训练的方式,提到了用电脑系统和动态感应芯片来辅助进行动作纠正的可行性。
  “能普及吗?”王昌文急切地问。
  林闻方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自己都刚开始进行训练而已。不过从原理上来说,应该可以。每个受训者都要有独立的训练空间,独立的耳机,这些都不难办到吧。”
  王昌文点了点头说:“这简单。这种东西要是普及开,肯定也是特种大队的范围里,不可能在基地范围完全推行,这样的话,空间和设备都能搞定。也就是现在刚开始打仗,各种资源不太缺,我得赶紧去落实一下。”
  王昌文赶紧站了起来,说:“技术问题你去解决。其他的我来,你这可是帮了超大的忙了。这功劳我会给你记着的。”
  还没等林闻方说话,王昌文风风火火地就走开了,可还没迈出几步他又走了回来,问道:“加上监视器有用吗?用视频监视训练不是直观一点?”
  林闻方撇了撇嘴看着王昌文,一副你不懂就闭嘴的表情,说:“对你来说是直观了,但同样的监控精度,要用视频信号来解决,比现在我的方案要多耗几倍的资源。电脑可不会觉得视频比较直观,三位坐标系更简单些。”
  王昌文点了点头,朝着食堂的出口走去。
  大概注定铁人II方案要在天池山基地受到重重阻挠,王昌文还没走到门口,基地的广播想了起来:“各单位注意,请所有中尉以上军官立刻到大会议室集中,听取最新战情通报。……请所有中尉以上军官立刻到大会议室集中,听取最新战情通报……”
  王昌文看向林闻方,满脸都是忧色。
  一百多名军官济济一堂,低声讨论着。林闻方第一次参与这个层级的会议,军衔少校在天池山这个基地已经很不低了,算得上是中层军官。除了王昌文,林闻方只认识其他两个特种大队的尉官。和她们坐在一起,他才稍稍觉得自在了些。林闻方这个陌生面孔出现在这里,可是引起了很多关注。
  左焕章推开一侧的门走了进来,朱芷紧随其后。没有和大家寒暄什么,一个军礼之后,左焕章打开了身后巨大光幕,对着地图解说开来:“两个半小时前,前线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指的是,和我们有直接关系的变化。前天早上开始,敌人部署在申海市的部队集中向南突围,莫亚以第35装甲师为矛头,向北突进,共计投入了4个师又两个旅的兵力,试图接应申海市占领军。我第223步兵师的防线被突破,敌人的突围意图,已经在昨天晚上19点前后实现。我第309师,307师与装甲混成474旅组织向心攻击,试图干净利落地切除敌人的这一突出部。现在,几个师正在连江平原形成互相绞杀的状态。”
  几个师打成一团乱麻的情况,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出现了。地图上标绘的位置,现在都随时在发生变化,左焕章也已经管不得了。但是,这些内容还不是左焕章急忙召集军官前来的主要原因。
  左焕章的手指放在连江平原以东一点点的位置,说:“在这里。莫亚第47装甲师于5个小时前成功翻越紫界山,并于两个半小时前攻占了紫河镇。在47装甲师和我们之间,只有联邦步兵217师了。这个师……你们也知道情况,去年年底刚刚更新了大约五分之一的新兵兵员,还没有完全恢复战斗力。靠步兵师,在制空权不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对抗装甲师,到底会是什么结果,大家心里明白。217师师长曹旭然刚才已经和我联系,说将为我们尽可能争取时间。”
  左焕章顿了一顿,严肃地看向大家,说:“这时间,按照曹旭然和我乐观的估计,4天。”
  军官们并不紧张,但开始交头接耳交换各自的看法。
  左焕章双手支撑在面前的指挥桌上,继续说道:“天池山基地是我们的心血所在,我不想放弃。虽然大兵压境,但情况并不是没有转机。前指要求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在这四天之外,再争取3到4天时间。第17军已经南下,将在一周后赶到。我们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要准备保护重要资料转移,另一方面,我希望大家群策群力,集中所有可能的力量。我们需要一周时间,让天池山屹立不倒。217师……你们中间很多人都见过曹旭然那个疯子,他会为了争取时间做一切可能的努力。217师……很可能这一战之后很长时间都恢复不了元气。我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多。不惜一切代价。这里是我们的家!”
  “是!”这并非明确的命令,但所有人一下子跳了起来,用疯狂的嘶吼配合庄严的军礼。“不惜一切代价。”
  “散会。晚上22点进行简报会,各部门负责人参加。”说完,左焕章向大家行了个军礼,匆匆离开了。
  各部门的军官立刻四散离去,去通报情况,进行作战准备。王昌文他们几个坐在一起的,反而有些无所适从。特战大队早就进入全面作战的状态,随时可以出击。但特战大队这些人,在大规模正面交战中,能够发挥额作用非常有限。
  “我讨厌这种意外。”王昌文沉闷地说。“翻越紫界山,莫亚人也真做的出来。”
  紫界山并非天堑,但的确也不是适合装甲部队活动的地点。
  “我能做点什么吗?”林闻方站了起来,问道:“我也不喜欢意外,但既然发生了,我更不喜欢旁观。”
  王昌文抬起头来,说:“有。当然有。”
第40章
陌生任务
  林闻方还是第一次进入特种大队的重型装备库。直升机、装甲车、坦克、滑翔机、电子对抗车、轻型突击车等等一应俱全。最多的当然还是普通的车辆,一溜吉普车停在角落里,一点都不起眼。
  王昌文介绍道:“特战大队任务比较杂,我们这边偶尔也要担负新装备的试验工作。毕竟天池山基地也是国内最重要的几个军备研究基地之一。军方直属的研发基地,现在越来越少了,很多研究都交给了几个军火集团,商业化了。我们这边的装备更新比较快,因为一部分经费,是由总装备部拨发下来的研究经费。前一阵我们刚刚接收了一批东西,包括四辆装甲车,两辆坦克和两辆侦察车,两辆步兵战车。差不多是一个分队进行重装作战的配备,但是……那些军火商发过来的东西,不可能直接用。为了维护方便,那边多数都留了后门和特别的接口的。常规部队的换装规模比较大,一部分维护保养是交回到生产商那边,但特战大队的装备不能这么处理。这批装备来了以后,我们还没来得及对全部的电子系统进行清理,把后门和接口都堵上。我之前说过,我们的通信和电子战人员不足,现在维持日常作战装备都来不及了。这部分工作,我想交给你。你觉得呢?”
  林闻方翻了翻白眼,有些纠结地问:“这些东西……我连见都没见过,你让我怎么去维护系统。这可不是常规的程序,什么东西能关掉什么东西不能,我不知道啊。”
  “有说明书。”王昌文愣了一下以后,怯怯地说。他一拍额头,说:“有以前进行系统清理的记录。同厂商出品的产品,程序风格都差不多,毕竟就是那些人,执行同样的规程。这些都可以拿给你参考。特战大队的资料服务器上都有。你不用想太多,这些东西的维护,最低限度是保证互相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指挥部的数据链沟通顺畅,不会被敌人侵入。数据链一旦被侵入,绝对是灾难性的。另外,现在所有的装备都有一部分的远程控制和管理特性,特战方面的装备更是如此,有时候会用到,也不是什么复杂的功能。保证这部分功能的安全性。其他操作、火控组件,你可以忽略掉。这些东西,你也不太可能很快就都能弄明白。这样,你觉得可以吗?”
  察觉到王昌文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思,看起来特战大队的数字、电子方面的人才的确是太稀缺了。大战当前,林闻方也不愿意多找理由,保障系统安全,这对他来说并不难。王昌文也就是觉得他既然能攻入市政系统,那自然是很强的黑客了,最了解系统安全的,莫过于黑客。军用系统也是系统啊。逻辑很简单,很明确……很强大。
  林闻方吸了一口气,认真地说:“我可以试试。不过,这些工作我一个人干不了,会要很长时间的。”
  “我可以给你人。下面的研究中心我想办法临时调两个人上来,另外,姚乐可以调进来给你。入役估计有点难,他有前科,但给他临时权限应该没问题。”
  “姚乐?他也来这里了啊?”林闻方有些惊喜。
  “对,当时我们撤离的时候把他捎上了,现在安顿在你之前的那个房间。需要他帮手么?”
  “太需要了!!”林闻方松了口气:“那家伙才是黑客高手,这方面我是业余的。”
  王昌文点了点头,说:“那好,另外我再给你派几个基地后勤方面的人,技师、司机、修理工之类。你用得上。”
  林闻方点了点头,说:“说明书给我,我弄明白一点就开工。能帮我把实验室那边的电脑和机柜都挪到这里来吗?”
  “小事情。”王昌文大概知道一点林闻方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和辅助工具的事情,使用顺手的电脑和软件工具是每个程序员都有的癖好,他完全不觉得有任何奇怪或者麻烦的事情。
  装甲车的说明书有1400页,步兵战车2300页,坦克4000页……又是堆起来小山一样高的东西。林闻方抱着一本说明书就开始吭,当机柜全都搬到重装备库之后,林闻方立刻先开了一台装甲车,将后台程序调出来直接交给火羽进行分析。不分析还好,一分析,几乎处处是漏洞。军用系统比起民用的电脑不靠谱多了。林闻方冷汗涔涔,这果然是要查一遍的啊。虽说战场上一个个独立个体被敌人用信息手段突破、控制几乎不可能,可这样的程序组,未免也太触目惊心了。
  军用系统的开发,很多内容都是传统,一代代继承使用下来,再进行修改。一件装备从概念产生到最后定型生产,可能要前前后后经过无数次的改进,不管是生产方还是军方,注意的都是各种硬件指标和使用特性,对后台系统的重视度不高。可是,一件先进的装备,每一次外部硬体的改动,后台程序上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无数次的调整,会在系统里产生大量的冗余信息,影响到系统运转的效率。军方的系统一直都是高配备,多占点资源没什么,可去除全部冗余信息之后,整体运转效率提升5%还是很有把握的。装甲车和步兵战车在使用中未必看得出来,侦察车对电子系统高度依赖,这种提升就很明显了。
  通过对全部程序行的读取分析,扫描程序控制的各个软硬件接口,火羽不到一个小时就将所有的冗余信息标注出来。
  “开玩笑……老子当了六年整备兵了,干嘛要过来给个刚入伍不到一周的家伙打下手……”
  “少说话。人家是少校军衔,你懂不懂规矩?你可以干活,但人家是负责。负责指挥你。”
  “他不是负责系统的软件和通信安全方案么?不冲突,你们别吵了。再说,你们看王队什么时候胡闹过?”
  “王队现在也着急。那么大个基地,除了下面研究所那边软件高手还比较多,都是一帮傻老爷们。我们又不懂程序啥的,跟着干活就是了。”
  “唉,只能这样了。希望这家伙靠点谱。”
  林闻方沉浸在系统的观察和调整中,对于进入重装备库来帮忙的那些后勤人员浑然不觉。那些士兵在边上百无聊赖地聊天打屁,等着林闻方指示,但又不好打扰他。各种小心思,立刻就在谈话中暴露了出来。
  “哦,你们都来了啊。”林闻方长舒了一口气,他将火羽提示的冗余信息一个个看了遍,才敢对装甲车下手,改完了第一辆的系统。他有些不确定到底会有什么后果。看到几个看起来很是精悍的整备人员已经到来,他愉快地说:“正好。你们熟悉这个,来个人……就你吧。照着标准测试程序对这辆装甲车的全部系统表现进行评测。这个操作我不熟。我等你的结果。其他人……和我一起研究说明书吧。我有很多问题要你们解答。”
  林闻方没有摆什么架子,但那副信心十足的样子,让大家略微有了些好感。这里是军队,谦虚啊,重视平等交流啊可不是美德。
  被点名的士兵名叫石瑞,讪讪地坐进了装甲车的驾驶舱。10分钟后,他有些纳闷地下来,满头雾水地问道:“这个……长官,你到底对这车子干了点什么?”
  林闻方一愣:“怎么了?”
  “真神了,系统反应速度提高了14%……”石瑞赞叹地说。
  此言一出,大家立刻收起了之前怀疑的态度,立刻围拢上来。这林闻方难道真的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第41章
数据说话
  “14%?”这是个难以置信的数字。一整套程序到底牵涉到多少环节,虽然这些整备人员多数更注重硬件和机械,却也多少有些耳闻。现在的整备人员,完全不了解伺服软件根本不可能。14%系统反应速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打开一张高精度地图的时候,要比以前快3到4秒,进行地图标绘、共享数据的时候,系统迟滞能降低到0.4秒以下,已经低于在战场上的人员的平均反应速度,几乎就是即时同步了。系统反应速度并不体现在火控等系统,那些都是采用即时激发的模式,开火需要经过大脑,但是那是不经过电脑的。可系统反应速度还是能够在这个环节上发生作用,尤其是在射击导弹的时候。不少型号的导弹,现在还是要依赖视觉、红外乃至于人工进行末段制导。在速度比较慢的反坦克导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系统反应速度提升,意味着敌人的一些最后时间的规避等小花招,将完全丧失作用。
  “14%?什么14%”重装备库里又冒出了一个人的声音。林闻方抬头一看,两个略微显得有些苍白的年轻人,向他们走来。如果换身便装,没有人会觉得那两个家伙是军人,黑色的塑胶框眼镜,一头有些乱乱的头发,其中一个夹在耳朵上的铅笔都没拿掉,活脱脱两个技术狂人的形象。可这两个人,都佩带着中尉军衔,袖标显示他们都隶属于天池山基地的武器研发部门。他们两个,一个叫杨明恩,一个叫索超,都是去年刚刚分配进入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
  “哦,是你们两个来了啊。”石瑞认识他们两个,刚刚进入研究所,还担纲不了什么重大项目的两人,一直在和基地的其他部门做对口的技术联络工作,其余时间才参与到几个项目中去。石瑞曾经就一些技术问题请教过他们,对两个技术狂人的印象很不错。“林少校刚刚调整了负鼠型装甲车的伺服程序组,系统反应速度提升了14%。”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