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风暴(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236

  “前面就是螺口山了,前哨部队有什么消息?”安卡拉问道。
  “没发现敌人。”情报参谋汇报道。
  “动作要快,赶紧突破螺口山,前面就没什么适合敌人打伏击的地方了。”安卡拉说道。
  就在部队保持攻击态势在行军的时候,忽然一阵嗡嗡的声音垂下云层,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抬头看,一片炮弹就砸到了他们头上。
  “敌袭!”无线电频道里一大帮人都在大声喊着。
  “防空火力!”安卡拉命令道,他知道他还是遭遇了伏击,只不过敌人潜伏在天空中,居然完全没声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几道黑影轰然坠地,然后就直接深深扎进了步兵团的阵列开始大肆破坏,这是敌人的机甲部队吗?他们是怎么下来的?
  太多疑问了。安卡拉觉得自己的大脑完全不够用了。凭着本能,他拿起无线电大声吼道:“注意团队防御!自由射击。”然后他立刻转头对身后跟着的副官和参谋们说,呼叫直升机部队支援,越快越好。“那帮联邦兔崽子怎么做到的?”
  密集阵形意味着面对空中的攻击将承受更大损失,要是分散开来,却无法防御机甲部队的突击渗透。好在部队训练有素,几个营长也纷纷下令,进行不同形态的防御,防空警戒火力已经全开,空中已然形成一片弹幕,虽然还没有看到敌人的空中部队在哪里,但多少是一个防御的态势。
  谁能想到林闻方居然玩这么一手呢?一开始听到命令,大家都以为林闻方疯了。一掌握到敌人两个团的具体位置,林闻方几乎立刻就做了指示,几支部队分别在不同的空域和高度,在精确到秒的时间上空投。挂在飞机上的机甲都有降落伞,不过平时很少用,大家也都受过伞降的训练,这方面毫无问题。
  然后,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由于云层遮挡了飞机的声音,加上地面部队自身运动的噪音,对方居然完全没有捕捉到空中的他们。炮弹几乎和首批空投的机甲同时抵达地面,立刻杀了个措手不及。然后,第二批空投的机甲,在20秒时间内降落到了敌人后方,由于风向和风力的原因,预定降落地点正好距离敌人后卫部队100米。
  这哪里是指挥?这简直是魔术!靠着这么个小伎俩,40台机甲居然包围了两个团,还占据绝大优势中。大家杀得愉快,没有人会想,到底林闻方是怎么做到的。
第169章
战场变数
  对于林闻方来说,战场内外并没有太大区别。在战场上指挥部队作战,对他来说也不过是道不太难的数学题而已。敌人的行进速度,重力加速度、风速、声音、时间……不过是这道数学题的诸多参数罢了。看到自己的计算得到实战的验证,林闻方也有些得意。精准的指挥是他的风格,只不过,林闻方还从来没机会在这些战友们面前露一手呢。
  “哈哈,这仗打得爽啊。”关欢拿着足足有三米长的双手长刃到处乱劈,不时换上突击步枪扫射,在一大堆步兵战车里左突右冲,杀了个不亦乐乎。
  有这种感觉的绝不是他一个。部队投送到地面之后,快有10分钟的时间,他们不断在扩大战果,敌人居然都组织不起像样的防御,对空射击网反而被破坏得不成样子。AC29的飞行高度和火力,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种运输机改装的攻击机,从来就是拿炮弹不当炮弹用,直接一路铺过去的。而且AC29基本不畏惧地面炮火,只要不被导弹集中,一些炮弹打在身上压根没反应的。等防空火力网被破坏掉,步兵战车不得不加紧应对地面上的机甲威胁的时候,一直藏在边上的武装直升机部队下降到攻击高度,补上了一轮导弹。几乎每台机甲都有引导导弹的功能,这种空地一体的协同顺畅无比。而且,面对步兵部队,在这种缠斗作战中,空中无论是直升机还是AC29运输攻击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对步兵杀伤力最大的破片弹,机甲不会受到多少损伤,最多是运气不好的,面甲上的超硬观察玻璃被刮花一点而已。身上的装甲抵挡不了大口径火炮的直射,抗住破片完全没问题。
  战斗仅仅持续了20分钟,机甲部队就已经基本控制了战场。林闻方现在使用的机甲,还是有电子压制功能的,他们一开始又盯着对方的指挥车与那些表现出组织能力的单位在打,很快就将两个团搅乱。20分钟后,机甲部队的随身弹药基本用光。完全依赖近战太危险了,林闻方终于还是下令后撤。
  但是,就在这20分钟里,40台机甲加上空中支援力量,至少造成两个步兵团总计3000人以上的死伤,各型装甲车辆、防空火力等等损失至少在100辆以上,可以说两个团一下子就被打残了。
  林闻方并不觉得战斗结束了,他收束部队之后立刻让携带了补充弹药的直升机下降卸货给他们进行补给,他准备再选择战场,再给对方来一下的。自然,他也就没想到要先向指挥部报告,从这方面来说,他这个指挥官很没有自觉。但AC29上的两个机组可不是林闻方的手下,看到如此可喜的战况立刻就向指挥部汇报了。
  “20分钟打残了两个团?”战报放在秦崖的桌子上,他都有些难以置信。机甲部队什么时候有这么强的爆发力了?但稍后,当AC29将详细的情况报告和战场信息仪的数据和指挥部同步了,包括秦崖在内的一众军官都聚集在大屏幕前,想看看林闻方到底是怎么干的。
  看到林闻方居然以秒为时间精度来布控部队,形成一个从天而降的伏击圈,一步步精准到令人发指,秦崖也觉得背上汗毛直竖。“如果是你,你躲得掉吗?”他转头问道。站在秦崖身后的是东线方面军参谋长,联邦有名的智将路平。路平摇了摇头,说:“谁会用特战的方式指挥团级单位的作战啊,至少,这次他们投入的也是一个多营的兵力吧。没这种打法。对方不会防备,就算防备,防备得住吗?自己人也不见得都认可,要不是他在机甲部队的号召力超级强,下面估计都不会执行这种命令。”
  路平是个战术理论方面的大师级任务,虽然战场指挥的实践不多,但由于一直在参谋系统里一路升迁,对战例和各种业务都不陌生,看到林闻方如此调度那些部队,几乎将战场上能够利用的因素都用上了,甚至计算了风速、云层的隔音作用、对方的行进噪音,乃至于计算到了炮弹从AC29上到达目标的时间和机甲部队在空投过程中滞空的时间,这已经全然不是常规的战术可以解释的了。仅仅凭着这么个小战斗,路平就赞叹不已,林闻方在战术指挥思想上,已经和一般的部队主官有着极大的不同。
  他的这种伏击,的确是出其不意,对于敌我实力对比掌握得非常明晰。对方面对这种空地一体的打击,还真实没办法,队形紧密了防机甲,就得挨来自空中的炮弹。速射105毫米加农炮可真不是步兵战车挨得起的,队形一稀疏,压根防不住机甲无孔不入的渗透攻击。步兵战车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上面配备的火炮,互相都打的炮塔,一旦被机甲近身,绝对不敢胡乱扫射形成火力压制。这就给了机甲几乎无穷无尽的发挥空间。
  林闻方可从来没在指挥方面表现得那么强悍啊。路平也不是没看过林闻方的档案,这么个引人注目的家伙,加上机甲师的组建,差不多指挥部每个人都看过林闻方的档案。但他不是去军校读短训班的吗?什么时候短训班牛逼到这个地步了?
  “可是……94师还没跟上啊。”秦崖犹豫了一秒钟,无奈地说:“他打太快了也不好。他们这两个团说不定就跑掉了。”
  “我看不会。他们的战役任务没有完成,虽然打残了,可还是得勉为其难地抵达位置才行。但是,卡恩老头子怎么都得做出新的安排了,凭着两个打残了的团围困景城,完全没这可能。94师一到他的战役部属就都毁了。”路平分析道:“问题就是,现在卡恩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秦崖说:“让卡恩知道,林闻方回来给了他一个耳光,如何。”他的眼神亮了起来。
  “卡恩应该不会轻易上当,他指挥部队多少年了,他不会不理智的。不过,试试也无妨,不必太高调,也不用很低调。反正林闻方在部队里,要搞掉他,还真没那么容易。机甲师一帮神奇的家伙呢。”路平说:“我明白你的意思。现在这一路已经乱了,机甲师一部和94师合流也可以,让他们去景城南线也可以,重要的是,经过这次作战,机甲师已经证明了他们的能力被低估了,等这个战役结束,机甲师整编完成,或许真的可以考虑以机甲师为核心组织战斗。现在,让他们尽情发挥破坏力就好。如果可能……我还有另一个打算。”
  路平转眼间在秦崖的战役规划基础上补充出另一个作战计划来:“如果,我们集中使用机甲师,让机甲师成为战场上的一个变数呢?现在,如果将林闻方部和朱芷、肖志强部合流,直接投到霍芬的登陆作战上去如何?然后让他们从霍芬方向向心突击,会形成什么局面呢?他们可以将整个沿海战线完全撕开。这样,整个战役就盘活了。卡恩不得不从其他战区抽调部队堵窟窿,如果他们段时间里还是没有对付机甲师的办法,那他们就只能一次次被机甲师割肉。不必限制他们的具体战术,也不必选定战场给他们,反正让他们去给莫亚造成最大杀伤就可以。从现在的情况看,这样应该让战局有趣起来。我们可以动用的资源也会比较啊哦丰富。”
  秦崖考虑了一下,否决了路平的建议:“没有这种打法,我不可能让其他部队去配合一个目前只有团级单位的部队作战。风险太大,一旦他们遭受损失,很难段时间再调整回来。不过,直接将西路的主导权交给机甲师,我倒是同意的。94师突进到螺口山之后就地组织防御。然后,让林闻方回撤,机甲部队不参与防御作战。”
  “是。”参谋记录了命令赶紧去传达了。机甲部队让大家眼前一亮,但从规模上来看,暂时机甲部队还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他们的守备能力实在是有点薄弱。
  林闻方唉声叹气地窝在机甲里写报告,他没想到对面的那两个团要花那么久才能整理完了继续前进。而且,现在他们的推进速度更慢了更没有规律了,让林闻方的伏击无法进行。直升机和AC29由于对方直升机部队的支援,也只能退却。机甲部队隐蔽在林地里,眼看着小规模的缠斗很快就会变成空地一体的大绞杀战,他们有些有心无力。林闻方只能一边写报告一边和94师联络,这时候,指挥部的进一步命令直接发到了林闻方手里。
  94师唉声叹气的,机甲部队一下子打残了两个团他们始料未及,原本他们还准备摆开阵势好好干一仗呢,现在,他们要是动作快点,说不定都能抢在甲士团和银盾团之前,抵达预定位置,保证景城西北通道通畅。
  林闻方对新的命令完全没有不满,他哈哈大笑着说:“弟兄们,准备撤。回去整备了我们去吃海鲜了。指挥部调我们去东路搞登陆战。”
第170章
大号陷阱
  卡恩元帅有点烦躁。联邦军的反应很快,快得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机甲部队配合空中支援一下子击溃两个团让他震惊不已。作为一个老将,他能从这场几乎没有人料到结果的战斗中体察出更多的内容:战争的形态将要改变了。
  联邦的部队在战力上和莫亚相比,的确有很大的优势,但莫亚军队建设的成本优势,军队数量抵消了联邦这方面的优势。这种情况越是接近两国边境就体现得越发明显。联邦始终无法把技术优势更进一步,化量变为质变,用少量无比精锐的部队来对抗莫亚大军。要说联邦比较成功的,也就是牢牢把持住了制空权,不过,由于莫亚方面的持续投入,他们也就是维持着制空权而已。对地面进行大规模攻击,仍然要冒比较大的风险。
  但是,联邦在技术上的优势,让他们在调动部队、组织后勤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秦崖要是成功组织了反击作战,可能会给许许多多的联邦军指挥官提了醒:他们组织一场战役,原来只需要那么点时间而已。如此一来,联邦军很有可能将战争变成连绵不绝的小范围战役,逐步侵销莫亚的军队。有战术指导的战斗和简单的攻防、相持是完全不同的。联邦也有资源组织强大的战场转运力量,保持部队始终在流动,在一个个局部形成压倒优势。这就是彻底的总体作战和信息化作战了,莫亚暂时还支持不了这样的作战,这需要对整个军事体系进行变动。联邦进行这样的变动很容易,他们几乎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但莫亚在这方面还相当传统。
  另外,这一次战斗可能让更多人看到了机甲的用途。从机甲在天池山基地亮相到现在,大半年过去了。莱昂斯取得的资料已经让莫亚能够在更短时间里走完联邦过去多年的积累路途,但仅仅那些技术资料和图纸,展示出来的联邦的工业技术水平更让莫亚心惊。机甲的很多环节,莫亚根本做不到联邦那样的制造水平,只能找替代式的技术。虽然可以在重新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更多莫亚的风格,使军队更容易适应新装备,但耽误的时间可不是一点点。
  对付机甲的最好的武器就是机甲,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判断。并不是因为除了机甲没有东西能够克制机甲,而是因为机甲的适用范围太广泛了,战术太丰富了,只有用同样丰富的战术来克制,形成机甲的对战,才能有效遏制机甲对于其他武器的压制。这也就代表着从联邦正式列装机甲的这一刻起,其他各个国家都必须建立机甲部队了,不管是不是有技术积累,这已经是个趋势了。
  现在,联邦的机甲部队最大的威力不在于战场,而在于威慑。一旦遭遇机甲,莫亚的士兵好军官们总是会心里发虚,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莫亚对联邦的机甲部队,还没有胜绩,哪怕是一场惨胜说不定都能大大改变这种情况。机甲部队已经成为莫亚士兵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随着联邦已经建立机甲师这样一级建制,这个问题不得不严肃考虑起来了。
  接到甲士团和银盾团的战报之后,卡恩足足坐了20多分钟,才施施然地站了起来。老元帅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怒而威,他满头银发好像是要燃烧了起来。他对身边的参谋官说:“传达我的命令:东线战区进行重组,电令汶山一线,第19装甲师,第3步兵师停止攻击动作,就地组织防御,第22装甲师向东攻击前进,12小时被必须有一部抵达景城一线,遏制联邦军94师。景城南线部队,增加一个师的兵力,从后方调上来。恢复对景城南线的攻击,给联邦军正面施压,压缩其在景城内的空间……”
  他足足口述了3分钟的各项命令,从其他战场和后方总计抽调了7个师的兵力加入景城一线。从而进一步压缩联邦的攻击势头。乍看起来,卡恩是想要将战线保持在联邦境内,不使联邦那么轻易地完成收服全部国土的目标,并且放弃了之前的战役预想,撤回了攻击部队,重新填补海岸线一代的防御漏洞,形成稳定的相持战线,但当所有的布局都落实之后,整个东线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陷阱。卡恩知道,自己的这些命令要执行完毕,至少需要10天时间,这10天还是会很难熬,但只要能让他部署成功,那他就有一个机会将机甲师打残甚至是完全歼灭。这并不是阴谋,而是一个经典的战役布局,考验的是对方指挥官在战略和战役的平衡能力,他觉得,就算对方指挥官看出了他的布局,说不定都会让机甲部队来试试看的。对于军人来说,冒险从来就是双向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就看谁对自己的部队更有信心,谁的信心更准确了。机甲部队就算咬钩,这条大鱼也一定会死命挣扎。到时候,就看双方的将领,谁对周围的各种力量把握得好了。在战局掌控方面,卡恩堪称当世第一人。
  “路德维希呢?”卡恩忽然问道:“这家伙又跑去赌钱了?”
  参谋官不敢多嘴,很刻板地回答道:“不知道,将军早上出去的,也许是去视察出击准备情况了。”
  路德维希是卡恩元帅的弟子,现在也是莫亚的军官,军衔虽然只有中校,但他说的话是可以代表元帅阁下的。虽然路德维希有好赌的习惯,但也无法掩盖他指挥方面出类拔萃的天赋,卡恩自己是个清教徒式的人物,但对自己弟子的各种坏习惯,却始终很容忍。路德维希现在跟在卡恩身边学习,也为卡恩的决策拾遗补缺,在对付机甲师的策略上,卡恩还真的想听听路德维希的意见。卡恩虽然自认为对机甲有一定的了解,却还是担心自己由于年纪大了,无法完全体会技术进步的精髓,在判断上出现问题。在作战指挥方面,卡恩大刀阔斧的背后,是对每个细节的认真了解调查,对战场上各种变化的敏锐把握。
  “老师,您找我?”路德维希的声音响起。他脸带忧色地走进了卡恩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侍立在一旁。
  “嗯,你去哪里了?”卡恩问道。
  “前线将陆陆续续搜集起来的机甲的零部件集中起来,和上次搞到的半台机甲的残骸对比着在拼呢。我过去看着玩。后来接到战报就赶紧回来了。没想到啊,机甲部队居然有那么强的爆发力。”路德维希啧啧赞叹道。
  “哦,技术那边,机甲拼得怎么样?”卡恩饶有兴致地问。
  “很不顺利,对方能拆的拆,能炸的炸,除了那半台机甲,其他零部件太零碎了,意义不大。但光那半台机甲,要是能研究透彻,也会很有帮助的。技术上能分析出什么来,还不知道,但如果单说寻找机甲的破绽,倒是有些心得的。”路德维希有点兴奋地说:“机甲毕竟不是神仙啊。”
  “呵呵。”卡恩点了点头说:“是啊。他们毕竟不是神仙。”
  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没有悬殊到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这是战争能够继续进行下去的基本条件。如果双方的差距真的大到堪比一边是神仙一边是凡人,那也没什么好打了。卡恩示意参谋将刚才的命令书抄本给路德维希看。路德维希飞快地扫了一眼,咦了一声,说:“老师,您这是故意针对机甲部队设局?搞那么大的场面,值得吗?”
  “这已经不是我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了。而是军心士气,必须得有一场对机甲的胜利。”卡恩苦笑着说:“乘着对方的建制还只是大队,这种局还能把对方留住。”
  路德维希仔细想了想说:“如果单纯要让机甲部队遭遇败绩,这并不难,其实前线击退机甲的例子不少,只是付出的代价实在让人不好意思说那是胜利。但机甲的技术隐患,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您的布局,也正体现了我们对机甲的了解已经到了相当高度。但是,您要考虑,万一对方不上钩怎么办?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万一上钩了之后,这个网兜不住他们,又该怎么办?尤其是后者,我觉得,您对机甲的战力评估,可能还是保守了。”
  卡恩眉头皱了起来,路德维希敢这么说,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他可绝不会随意和他这个老师抬杠的。“看起来,你对机甲部队的战力评估,比我更高啊。”
  路德维希笑了笑说:“我并不是对机甲部队的战力评估和您不同,而是对林闻方的评估和您不同罢了。”
  卡恩又问道:“哦?你这么认为?”
  路德维希说:“林闻方,可以说是整个机甲部队的增幅器,他能够将机甲部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看他攻击甲士团和银盾团的作战方式,简直是神乎其技。这才是最适合机甲作战的战法,在他的指挥下,机甲部队发挥出来的不是100%而可能是120%,甚至更大的能量。这一点和朱芷不同。朱芷虽然战法精熟,但从指挥上看,她毕竟是常规的军校学术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战术不够灵动,这方面和林闻方没办法比。要留住机甲部队,恐怕还是得有一直绝对够精锐的战术突击力量,能够凭着我们手里的武器,在相对数量优势的情况下,消耗机甲部队的锐气……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电池和弹药。”
  卡恩知道,路德维希这是在他设下的陷阱里,想要用精钢再扎几根刺进去,让陷阱变得越发牢靠。他想了想,说:“这事情你来负责吧。”
  路德维希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应道:“是。”
第171章
师长威武(上)
  随着卡恩元帅应急调整战役部署,原本已经向景城攻击前进的部队一下子缩了回去。联邦的东线方面军指挥部里又是一阵忙乱,没想到两个团的骤然失利,居然会让卡恩下决心调整整个战役的部属,动作还那么快。原定的战役计划取消,但各部队的准备工作继续进行。虽然原本随海军陆战队登陆霍芬那么带劲的事情被搁置了,但机甲师方面倒也没太多废话,他们需要时间整备磨合,更需要时间将陆陆续续到来的新兵和新装备融入到这个史无前例的建制中。
  林闻方率队出击之后不到3个小时,第一架装满兵员的运输机就在东篱基地着陆了。这些战士们下了飞机刚刚吃了顿热饭,紧接着就听到副师长林闻方带着40台机甲将敌人两个精锐步兵团洗刷了一遍,顿时欢声雷动。对这些战士们来说,能够分享到战场胜利的欢欣,绝对是最好的兆头。可新兵编组的工作,居然完全没人负责,丁天和宋楚两人在维持基地这边的运转,保持前线和后方的沟通联系,准备医疗、维修等工作已经占去了绝大部分时间。新兵到来之后,还算是了解机甲师情况的丁天向大家说了一分钟的话,让那些刚刚从医院出来,或者才领到新的机甲还在调试的老兵们带着新兵们一起……看录像。
  机甲师的各种录像保有量极为惊人,几乎各种作战和训练都有录像留存,虽然那些场面惊心动魄,但士兵们来这里可不是为了看录像来的啊。连续多架运输机将2000名第一批补充的士兵都送到了,大家席地而坐,后排的士兵也看不到前面的内容了。刚到部队报到就哗变一回?士兵们没有这个胆子,但还是推荐了几个军官出来和丁天交涉。能够调入机甲部队的也都是各地精锐,这些军官至少都有一定的技术兵器的使用经验,对部队的指挥和后勤系统绝不陌生,他们让几个人来帮助丁天与宋楚,再出几个人,可以拿着丁天或者宋楚的手令自己去和后勤部门交涉,领相关的物资,分配营舍,落实饮食等等。
  丁天愣了一会才喏喏说道:“我……我只是林副师长的副官,过来当技术方面的参谋的,我哪里有权限给你们手令。”他瞄了一眼和他说话的军官的肩章,那是个上尉,军衔比他还高一点呢。丁天工整地敬了个礼,说:“长官,要不您用这里的通信器材直接联络师长或者林副师长?让他们给你电子授权?”
  “……电子授权?这个在这里管用?”常泰强愣了一下,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那张电子权限卡。联邦已经全面普及了士兵身份卡和身份绑定技术,同时用指纹和虹膜验证,这张卡可以在得到认可的情况下调动必要的资源,进入必要的区域等等,但平时,大家最多也就是拿这个当用餐卡在用。
  丁天骄傲地说:“管用,以后机甲也是用权限卡绑定的。林副师长是超牛无比的电子技术人员,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我们这边没有手令这回事,都是电子授权。”
  常泰强刚刚准备拨打电话的时候,背后的士兵发出嗡嗡的声响,几架直升机在机库门口降落,林闻方等纷纷脱离了机甲和直升机的挂钩,踱进了机库。
  林闻方半打开机舱,身体从机舱里探了出来,看着背后。
  四架运输机接连降落,一排排机甲从机舱后面的跳板上走了下来,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门口,一个个战士愉快地从机甲里跳了出来,互相线捶胸拍肩一派热闹的景象。将机甲部队全都撤回来了,他们终于全员聚齐。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一直被分散使用的他们,这种机会还真不多呢。
  朱芷微笑着看着林闻方,周围的战士们故意给他们两人留出了空间。朱芷得到命令从前线后撤整备的时候,她几乎都不敢相信。看了指挥部的其他各项部署,这才醒悟过来这是要重新整理出一个战役规划来,也给了机甲师宝贵的休整时间。她带着部队稍稍整理就后撤到前线机场。前线还是留着前进基地和一部分的整备兵维持,甚至还有六台完整的机甲留在了前线。那些整备兵也都会开机甲,一个个巴不得有这种能独当一面的局面呢。而朱芷和邱铭,以及所有机甲驾驶员全部回来了。
  乘着这个大家热热闹闹的机会,朱芷和林闻方也深深地抱在了一起。林闻方认真地说:“我回来了,我答应过的。”
  “呵呵,你差点就是部长了。相当于军一级职位还要高呢,不要后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