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风暴(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236

  “你们想要什么?和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林闻方有些沮丧地问。
  “当然是有很大的意义的。从技术研发上来说,我代表我们组织向您发出邀请,邀请您成为我们组织的技术研发合伙人之一,加入我们。”
  “从团队建设来说,我邀请你们两人,成为我们组织的执行官,来应对现在极为可怕的乱局。”安莲说:“我不知道到底怎么能把那么乱的局面讲清楚,但有个说法你们应该会理解。至少,林闻方你一定理解:那个莱昂斯,是社会海夫纳流派所建立的组织的执行官。”
  林闻方翻了翻白眼。这,真是够乱的。
第181章
世事如棋
  “你的意思是,海夫纳学会分裂了?”林闻方问道。
  安莲摇了摇头:“没。但内部的竞争,以最强烈的形式体现出来了。技术海夫纳,也被称为复兴海夫纳,我们主要扎根在联邦。社会海夫纳,也被称作极权海夫纳……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只有极权能够集中起足够的力量来将人类推到前面去,他们掌控莫亚要比我们影响联邦深得多。还有那个素质海夫纳流派,这个……其实是我们和极权海夫纳同样头痛的一帮人,他们是铁杆的人种学说支持者,基因工程支持者,阴谋家……我们管他们叫,阴影海夫纳。三大流派之间的竞争一直是很正面的,至少以前是。当然,主要是我们和极权海夫纳之间的竞争,技术,或者社会,本来就是最容易聚集力量的两个流派。因为,现在似乎大家觉得能看到未来的曙光了,开始争夺整个人类社会的领导权,当然,也没指望一蹴而就,估摸着得有个几十年上半年才能真正分出胜负吧。这次的战争,只是个开始。起因在于,22年前,我们初步验证了适用于星际间航行的曲率引擎的基础理论……那真是多少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发现。是物理学、数学发展至今的巅峰之作。可是,当大家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之后,争斗也就开始了。我们,开始要建构一个体系,开发游戏也好,远望洲也好,都是在验证将来人类要用怎么样的社会组织形式续存下去,我们,需要一些社会海夫纳的东西。但他们更需要我们的技术,肯定不存在所谓的交流之类的事情,那只有靠战争了。极权海夫纳就喜欢玩这套。”
  林闻方叹了口气,说:“那你不觉得,他们至今还没有得手,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吗?不喜欢我上战场打仗?那你们守得住那些东西么?”
  安莲呵呵笑着说:“这也就是我一直很纠结的地方。”
  “一般来说,很少有人能够在文武两方面都有优秀的表现。主要能力和辅助能力,多少还是有高下之分的。爱因斯坦也拉小提琴,但他当不成斯坦尼尼,更加别说陈美了。你倒是很特别,不但是优秀的科学家,还变成了优秀的机甲指挥官。看你打的这些仗,尤其是之前解决那两个步兵团那仗,真是惊艳啊。这次中转基地的防御作战虽然看起来是比较常规,但天晓得你用了多少花招。你们的参谋中说的没错,小战术小伎俩汇聚起来,将每一点的优势都利用起来,就不仅仅是战术,而是一种全新的战术思想了。而且,你不觉得,快速的设计、制造并且应用新武器,是很有趣的能力吗?假如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是在进入到了星际移民时代之后,我真希望能遇上你这样的指挥官,活下来的概率会很高。当然,到时候,我们担心的是,不断的所谓积累和体系化,到时候会变成新的教条,那就糟糕了。”安莲叹了口气说。
  朱芷冷冷地说:“你还是把莫亚的那个什么极权海夫纳的事情说清楚先。”
  安莲盛了一碗面汤,递给朱芷,笑着说:“你还揪着这个不放呢?放心好了,今天把你们叫到这里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就是为了把事情说清楚。”
  朱芷接了过来。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虽然有山体挡住了大部分的寒风,但温度还是很低的。他们之前作战的时候都出了大量的汗,收在战斗服里面,现在被冷风一激,感觉尤其冷。朱芷喝了几口,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又给林闻方盛了一碗。林闻方有些纳闷,安莲更是看得奇怪死了。朱芷什么时候变成如此温婉的女子了?
  她连忙咳嗽了一声,将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压下去,继续解释道:
  “社会海夫纳看起来是没有非常强力的常设组织,而是一阵一阵地,有时候会有公开组织有时候会有秘密组织,有时候,可能就是几个人说话,其他人服从。但这恰恰是他们的组织形式。他们既然崇尚极权主义,自然不会玩什么民主啊,代议制之类的玩意,每次,他们都是有一个领袖,不同时期,可能说法不同,会是会长、委员长、元首等等称呼。但是,在中层,下层执行官制度是一致的。那个莱昂斯是执行官,我也是……而且,有时候,其实极权海夫纳和复兴海夫纳两个团体,在执行官这个层面上还是有一些交流的。莱昂斯是在联邦学习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工程、人机工学等等学科,当时还是我们组织出面安排的。为了保证他能学到点东西,不是糊弄人的玩意。虽然他没有触及到我们复星集团的技术储备,但其他的,他只要想学,就能跟着最好的老师,参与一些有趣的项目。”安莲叹道:“林闻方,你知道他有多难缠的,不是么?”
  林闻方点了点头:“虽然技术一般,但是,其他方面有依仗啊。这家伙做事真是很没底线。要是有机会,我得干掉他。”
  朱芷冷笑着说:“你问问看安莲先,别到时候她出面保人,你就难看了。抓住了不宰掉,后患无穷的。”
  安莲露出小鹿一般无辜的眼神,冲着朱芷略带点撒娇意味地说:“至于不?你还这么针对我呀。我们两个国家都打成这样子了,我还能庇护他?”
  现在,复兴海夫纳主导的联邦和极权海夫纳主导的莫亚,争夺的是未来多少年的领导权,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斗。相对而言,复兴海夫纳并不怎么需要极权海夫纳的资源,莫亚虽然幅员辽阔,有各种自然和矿产资源,但联邦这方面也不却什么。在社会理论方面,一直秉承专家联席会议制度,会商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制度发展至今,觉得这样的决策机制,将来还有着极大的价值,一个理智、智慧、懂得妥协的决策团体,能够极力避免个人决策的失误。莫亚对联邦却是虎视眈眈。社会理论和实践固然是不能一蹴而就,科学发展更是如此。如果手里没有足够的技术,那所谓的领导权就是完完全全的胡说八道了。
  同样在尝试空间技术,复兴海夫纳已经能够建设起月面城市,能够靠着自身的循环体系供应30多万人的生存发展。但莫亚方面在空间技术上的成就,还停留在火箭、宇航飞船、航天飞机这个层面上。而且,莫亚的航天飞机,看起来那叫一个粗笨啊,和莫亚的整个技术体系一脉相承。
  没有整套的空间技术、宇航动力的理论和实践储备,没有先进的种植技术、循环技术,不要说积累技术和其他东西,为将来做准备,就连基本的计划都做不出来。目前,能够有完备的技术发展谱系,并且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的,只有复星集团,只有复兴海夫纳。极权海夫纳需要将他们的整个体系拿去,这已经是两大流派不死不休的对抗了。当然,两个流派的最高层,还是有一点联系的,但也仅限于此。两个不同流派不可调和的矛盾,体现在世界大势上,就变成了战争,一场席卷整个大陆,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卷入其中,很有可能演变成世界大战的庞大战争。连两个国家都这样被摆布着,更遑论这些那些人,绝大部分人,可能连成为棋子都没有资格。这样的局面,想想就让人觉得心里发冷。
  “我们已经开始组件自己的战斗部门了。不是影魔部队,当然更不是机甲师。而是真正的,用我们的储备技术打造起来的战斗部门。复星集团一直以来都没有组建自己的战斗部门,其实挺不可思议的。连太行集团都有自己的护卫部队呢。”安莲抱怨道:“集团那些老大总是说,我们现在注重发展的并不是军工技术为主的体系,没必要那么招摇。但是,碰到了各种状况,没有自己的部队总是不方便。影魔部队先进吗?告诉你,他妈的回头让你去我们的实验室看看,你就知道了,什么叫做先进。”
  林闻方哦了一声,淡淡地说:“你们已经有了那么先进的技术体系,那要我做什么?”
  “人工智能……还有将各种想法,理论变成现实的能力。”安莲犹豫了一下,说:“这么说吧。复星集团里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有众多我们这个流派的深刻赞同者和参与者,但是,科学家多是多,可在实践能力上,近40年来,你是我见过的最强的一个。我试着招揽过你,不止一次,不过你每次都拒绝得那么爽快。到了后来,你加入了联邦国防军,我却连招揽的机会都没有了。你觉得,这是什么状况?”
  “招揽我?”林闻方回响了一下,问道:“什么时候?”
  “智策公司是我的下属企业,直接下属。你还记得曾经有过一个400万年薪的培训计划吗?我想乘着这个机会让你去我们的实验室,震撼你一下的……你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林闻方翻了翻白眼,说:“我以为那是想把我踢出人工智能计划,克扣我应得的报酬。你知道我为什么缺钱,不是吗?”
  安莲无奈地仰天长叹。朱芷摇了摇头,断然道:“这就叫做沟通流失。”
第182章
智能今昔
  安莲对人工智能的热衷不是没道理的。在复星集团的核心实验室里,一大帮信息技术高手花了不知道多少精神,就是搞不出好用的人工智能。他们当初在《人类》网游里准备采用人工智能,也是存着使用伪智能加上后期进行人工干预的念头,主要还是因为《人类》实在是太过于复杂了,又希望能够在游戏内达到各个势力的动态平衡,光是靠人来决策几乎不可能,只能勉强采用人工智能。
  林闻方进入智策公司的时候,并不是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而是去做网游体感操作套件的,其中就包括了操作舱那种大玩意。可是,他进入公司之后,很快就展示出极为全面的技术功底,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他本着捞外快的念头,帮着智策公司的人工智能开发团队解决了不少问题。然后,他才被吸收进了开发团队。那个团队里有复星集团直属成员,也号称是人工智能专家吧,可在林闻方进入团队之后,这个专家没到一个月,以前积累的那些知识和经验就都被林闻方掏空了。林闻方飞速地进入状态,从一个孜孜不倦的建议者一步步成为人工智能开发团队的领导者。到了这时候,安莲才动了招揽的心思,虽然当时还没有成果,但她已经看到了林闻方的潜力。一个月超过他们实验室里的专家的水平,这是何等变态的学习能力啊。光是有这个本事,他在任何方面都能成为专家了。
  当然,招揽林闻方到底最后是什么结果,现在大家心知肚明。林闻方听安莲这么解释,有些不解:“可是,人工智能到底你们准备怎么用?像网游里那样,用来管理整个世界系统?那未免想得也太大了点吧?”
  安莲摇了摇头,说:“不是。先不说别的,我们集团开发出来的星际航行基本的物理理论,将来能够建造成功宇航引擎的话,应该能够将飞船推进到0.99倍光速。然后通过虫洞空间进行穿梭。但是,即使如此,宇航需要的时间还是很长的,有时候甚至长过大部分人的生命。所以,字大部分人进入到冬眠状态,维持最低的消耗,来将寿命延长的时候,飞船的驾驶和操作,都必须有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人工智能来决策。”
  安莲叹了口气:“你也不是没见过智策公司原先那些人工智能核心的样本,那可不是一般的烂啊。指望那样的东西去决策,还不如直接自杀来得靠谱。我们曾经找过机会,进行过模拟实验,结果很烂。目前来说,通过了几年前编制的测试机制的人工智能程序,只有你牵头开发的MARS。现在,游戏里的玩家对MARS很亲切,也很依赖,不少人甚至都没把MARS当作电脑程序,而是当作游戏里最牛的NPC了。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啊。”
  “于是,你们就想着,把我关进实验室,继续鼓捣那些东西?”林闻方无奈地问。
  安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就现在来说,我最希望的还是首先能够有一套合理的人工智能理论体系,作为今后开发的指导。计算技术在不断发展,芯片、储存等等,说不定将来都会有大的变革,不可能基于现在的电脑架构体系来开发人工智能,多完美的人工智能都未必能在将来用上。说不定,整个硅基技术体系,会和生物科学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思维体系来。都是说不定的。但是,如果能够有理论,有实践,那人工智能整个领域就可以有长足的发展。考虑到将来可能的应用,其实我希望的是不仅仅是一个人工智能,而是多种多样能够具有各自独特的逻辑判断,也就是不同的人工智能性格存在。有的可以应用在辅助决策,有的可以用来代替人类操作日常事务等等。”
  “那也就是说,你们是准备让一部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结合起来的咯?”林闻方问道。
  这是个极为关键的问题,也是哪怕复星集团内部都一直不敢将人工智能,哪怕是初级的人工智能拿出来大规模应用,考虑到的也就是全人类的安全问题。人工智能的逻辑和计算能力,一旦被引上了另一个分叉,那复星集团恐怕就不用去考虑什么人类的未来了,直接开始备战备荒就好。
  和林闻方、朱芷解释了那么多东西,安莲松了口气。这些东西是秘密,也是压力。安莲是和朱芷在一个大院里一起长大的,但自从她知道了这些,知道了自己是威廉·海夫纳的后裔,知道了自己身上背负着的那些未来,就再也不曾真正有过朋友,更遑论爱人之类。能够说出来,稍稍弥补一下自己和朱芷的关系,她都觉得心里好受了很多。如果不是复星集团,不是那个庞大的人类未来的命题,说不定她现在和朱芷差不多,都在军中担任着中高级军官,偶尔还能一起出去玩,或许,也会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让自己心动的人。但是,安莲知道,自己的道路,注定是无比孤独的。
  像是想到了什么,安莲问道:“林闻方,你自己也没停下研究人工智能吧?现在有什么成果吗?”
  林闻方耸了耸肩,他对这种问题早就准备过了。“核心算法还是那样,主要分为基本状态、电子战状态、离机状态和战斗状态。都是在核心算法上加载不同的模块。不过这次还没来得及在机甲上安装火羽的客户端,因为,好像我也得换装新机甲,到时候还要再重新折腾一遍,不高兴啊。现在我手里的人工智能,和MARS的区别越来越大了。功能模块几乎完全没有一样的地方,保留下来最多的,还是那个虚拟形象,还有语音库。我在做的研究,现在是完全没头绪呢。”
  安莲好奇地问:“哦?你在研究什么?”
  “怎么从理性的程序中产生感性。”林闻方一脸无辜。
  安莲张口结舌,转过头去,没有再讨论这个话题。她不是计算技术方面的专家,但好歹也听自己手下的那些人聊过。这可是人工智能发展上的两大神级难题:一个是如何产生自我意识,一个就是如何用理性的程序来产生感性。那不是模拟的情绪表现,而是真正的情绪。当任何一个人工智能能够达到这两点,那它就不是一个人工智能了,而是一个真正的生命。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总结过生命形式,不少说法中都忽略掉了生命的物质存在,而尤其注重生命的自我和情绪。如果能攻克那两个难题,那林闻方可就是真正创造了一个生命。到时候,他可就真的像个神一般了。
  林闻方对安莲的反应不以为意。他想了想,说:“话是说开了。但我对你的提议,还是持保留意见。我实在是没什么兴趣,加入到你们的实验室,搞那些研究。我也不觉得你们能搞出什么来,不管有没有我的加盟。”
  安莲皱了皱眉头,说:“那你是什么意思?”
  林闻方看了看朱芷,神色温和。他说:“朱芷知道我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到今天。当初,我也不过是个亡命飞奔,什么都不算的小人物而已。手里拿着MARS,用来破解市政系统是很爽,但那是服务器的缘故。后来,不管是出特战的任务,搞机甲,都不是因为我想搞。因为我不得不搞。弄成了,活下去,弄失败了,那就智能很淡定地挂掉了,没别的选择。我就是这样的一条贱命啊,没有压力轻飘飘,我怕我在实验室里,会混吃等死……几乎是一定的,会辜负你对我那么高的期望。人类啊,未来啊什么的,对我来说,都太沉重了。”
  朱芷笑了笑。林闻方的回答并没有多出乎她的意料,她挑衅地看着安莲,说:“你看,林闻方表态了,他,不,稀,罕!你准备怎么办?”
  安莲歪着脑袋,玩味地看着林闻方。这个回答似乎也没有出乎她的意料。林闻方的向来不合作和那种执拗的态度,她心知肚明。叹了口气,她问道:“那你准备怎么样呢?”
  “就这样不好吗?我们互相知道了身份,立场……真的有需要互相帮忙的时候,我们开口说就是了。对人工智能,对机甲,对机器人技术等等,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竞争关系不好吗?”
  林闻方顿了顿,说:“当然了,对你们的实验室,和里面那些技术储备,我还是很有兴趣的。能接受一个参观者的话,算我一个好了。另外,你到底在我身边安排了多少人?算了……我也不想知道。反正我知道你肯定不会宰了我,这其实就足够了。”
  好胆大妄为的林闻方。安莲眉头一扬,林闻方那种锋利的自信,太出乎她的意料了。良好的竞争?他真的以为凭着他一个人,和自己的团队,能够和复星集团的雄厚积累相提并论?安莲没有生气,她也没去尝试判断到底是可能还是不可能,想了想之后,她狡黠地笑了笑,说:“好啊。良好的竞争关系,就这么说定了。”
  她又接着说:“那我们是不是该想办法回去了?这里吹冷风毕竟不太舒服呢。”
第183章
大好机会
  以现在的战场形势而言,联邦已经在这一波攻势中取得了一定优势,虽然卡恩在组织部队想要力挽狂澜,但却没那么容易。机甲师超乎所有人想象地能打,加上锐利无比的突围,都让莫亚有束手无策的感觉。
  虽说机甲师在突围过程中丢弃了很多东西,莫亚紧急跟进的部队收罗了被丢弃的各种装备,乃至于机甲,全部送往后方,那让莫亚有了进一步了解机甲技术和战术的机会,但对于这张战役而言却于事无补。
  不过,卡恩也没算是太失败,从战役目标上来说,虽然机甲师突围和他预想的要消灭机甲师相去甚远,但毕竟机甲师是抛弃了好多东西轻装突围了的,说出去好像他卡恩还是完成了战役目标,那就不能算是全然的失败了。事后,在进行战役成果清点的时候,卡恩也才刚刚发现,就损失来看,联邦虽然突入了莫亚过境,但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哪怕算上被机甲师前后蹂躏了一遍的几个师惨不忍睹的情况,联邦的损失也超过了莫亚方面。这让卡恩的脸色也好看了不少。
  莫亚的政工人员已经有了足够的内容可以用来宣传,机甲师再也不是不可战胜的了。他们会战斗、会死亡,当然也会逃跑。看明白了这点,莫亚军人的士气有了不小的提升。但战火归根到底还是全面燃烧在了莫亚的国土上,中转基地系列战役大致结束之后,无论是东线、中线还是西线,联邦都全面将莫亚压制在了莫亚过境一边,对莫亚来说,政治和外交上的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同时,两国也暗中达成了默契,交战部队开始渐渐撤出战斗。短暂的和平即将开始了。
  在完成了当日的那番对话之后,林闻方、朱芷和安莲三人一路向北,绕过了几支莫亚的小部队之后,与17军所部会合,全部安全回到了联邦大军内,然后迅速被送到东篱基地。机甲师看着很凄惨,这一战结束之后,完整的,还保持战斗力的机甲仅有不到200台,火力支援类车辆几乎全灭,一个师价值巨亿的装备都毁在了战斗中,毁在了路上,成军不到一个月居然就面临不得不重新装备的窘境。但东线方面军指挥部,乃至全国上下都知道他们打了怎么样的仗,创造了如何的奇迹,没有人觉得他们是打了败仗灰溜溜地逃回来的。这次突围,对机甲师上下来说,似乎只是让他们有了一些自嘲的材料罢了。
  回到部队之后,林闻方和朱芷就顺着方面军指挥部的指示,宣布全师休整,除了必要的值勤人员之外,全师放假20天。朱芷话音刚落,乌拉乌拉的欢呼声就响彻整个东篱基地。机甲师从组建到结束了战斗,几乎每一秒都在成长和进步,朱芷和林闻方知道需要分秒必争,连每个士兵每天的睡眠乃至是上厕所的时间都要压缩了再压缩,只维持最低的,保证精力体力恢复,保证健康的标准。连轴一个月下来,训练连着作战,大家的神经都紧紧绷着,已经濒临极限了。也就只有朱芷、林闻方、邰清远和霍涤等等非常资深的老队员,才有乐在其中的感觉。一次不算很长的假期,可以让机甲师稍稍放松一下,等他们精力充沛地重聚的时候,换上全新的装备,机甲师的战力会更上一层楼。
  朱芷明白,哪怕不放假,却也没别的选择了。不仅仅机甲师在加班加点地训练作战,为他们生产装备的北方工业集团几个工厂也没闲着。机甲生产现在还没有形成规范,生产效率不算很高。加上这一战之后,林闻方对机甲又有了新的要求,包括后台驱动程序都有部分调整,在没有吃透这些改动之前,工厂是不会催着生产进度的。否则,一旦有个不对,那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了。好在大家也并不着急,有了中转基地那边的战绩,机甲师已经足够出风头了,朱芷巴不得装备晚点到位,机甲师可以多休息一段时间呢。
  可从那天之后,安莲就和他们两人几乎天天泡在一起,形影不离。看着安莲一直陪着小心,嘻嘻哈哈地凑在身边,朱芷知道她是想好好修补一下两人的紧张关系。毕竟是打小玩起来的手帕交,安莲这么一番作为,倒是让朱芷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安莲和朱芷,在机甲操作上都跟着林闻方继续训练。看着林闻方轻轻松松就能做出各种让人目眩神迷的动作,两人自然很不服气,每天都要抽出相当时间进行练习。不过,在基地里练习可不是个好主意。东篱基地给机甲师划拨出了相当充足的空间那是不假,但师长、副师长和影魔部队的队长不休假整天训练,下面的队员怎么敢完全放松了休息呢?机甲师的留守部队和影魔部队一直紧绷着弦。他们这种快速反应的强力作战部队不休息,那些其他部队还以为有什么大的行动呢,求战的求战,暗自加紧训练和物资储备的也不会闲着。这让秦崖头痛不已。秦崖知道,这仗,短时间是打不起来了。为了让大部分战士们能好好休息,真正地休息下来,秦崖把他们几个打发到距离东篱基地足有400公里的海港城市天权港,名义上是给当地的二线部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战争情况的通报宣讲,督促他们再接再厉,随时准备好拿起武器,捍卫联邦国土……至于实际上,秦崖让副官给他们送去了几套在天权港艺术中心上演的音乐剧的票子,意思自然是让他们好好放松一下,别在他面前碍眼。
  其实,这类军队内部的交流活动,一般都是王牌部队的中级军官去进行的。天权港是东海舰队第三分舰队的驻地,什么时候缺过爱国主义教育啊?预备役部队和军方的交流,大多通过海军方面来进行。一看命令,朱芷就知道秦崖是什么意思了。她倒是可以给秦崖挂个电话,撒个娇表示不满什么的,她和秦崖也不算陌生,对这种军中安排的潜台词无比理解。可安莲气得不行,影魔部队可从来不擅长和外界打交道呢,秦崖这摆明了是说你们闪远点,别给我找麻烦,怎么能让安莲这种自小就以掌握整个未来为目标的人觉得爽?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正是因为要给当地预备役部队做宣讲和表演,他们三个自然而然要带上机甲。安莲通过当地的复星集团成员,包下了一片体育场,也可以进行训练。他们三个问一个装甲师借了辆大卡车,将三台机甲装上,就风尘仆仆地朝着天权港进发了。
  卡车刚刚离开东篱基地的警戒范围,一双眼睛就盯上了他们。莱昂斯在两千多公里之外的一个光幕前冷笑着,透过卫星,他能想方设法紧盯着这三个人。安莲不消说,那是复兴海夫纳的领导者,虽然还是个年轻女子,但没有人敢小看这个杀伐果断,从小就被当作领袖来培养的女子。这些年来,她领导地复兴海夫纳,也就是复星集团,虽然在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上没有太多动作,对于政府的渗透力度也下降了,但复星集团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技术体系的把持力度却与日俱增。大笔的利润从全世界范围抽出,支持者复星集团大规模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光是月面城市远望洲,那就是个烧钱的无底洞。按照极权海夫纳的几个经济师的分析,复星集团过去十年里,至少给远望洲提供了5000亿元无条件的资金支持,协助他们完善了月面城市的布局,并且在地面上建立了几个基地。到去年,远望洲通过月面上的矿产和能源开发,已经基本保持了收支平衡,要不是还有深空探索者计划在烧钱,恐怕远望洲会变成这个世界上人均利润最高的实体。但复星集团在背后的功劳,却只有很少部分人知道。
  朱芷,机甲师师长,朱政的孙女。这次战役结束之后,恐怕这个才26岁的女子,就要升少将了。联邦历史上,完全凭着军功迈过将军这道坎的女性军官,屈指可数。能够统领王牌部队中的王牌部队的女性,绝无仅有。这些记录,恐怕将来都会在她身上保存着了。现在,莫亚军方上下,对朱芷可是恨之入骨。
  莱昂斯知道,那是因为莫亚军方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机甲师的灵魂并不是这个聪明,坚强的女性,而是一个从军才一年多那么点的工程师。他的宿敌,林闻方。其实,才打了一年的仗,前后有交集的就那么几次,要引为宿敌有些勉强。但莱昂斯知道,要说以前他们还在友好竞争,那经过了汉京的那场惊天动地,险些真的干掉了岳羽音的爆炸,他们之间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能早一天干掉林闻方都是好的。
  现在能够有卫星信号,也有赖于两国都觉得至少暂时战争应该收场了。开战之后,大家都以打掉对方的卫星为乐,联邦还能保持每天发射卫星,截杀莫亚的反卫星导弹,保证在空中至少有12颗卫星可以调动。莫亚除了两颗军事通信卫星和四颗侦查卫星,几乎全面睁眼瞎了。不少仗打得憋屈,绝对有这部分原因在。可是,现在大家已经连着补发了大量卫星,重新构建起了监视网,反卫星导弹也已经好久不见了,莱昂斯才终于能在凯恩的示意下,调动了一颗卫星,专门用于监控这次狙杀行动。
  安莲、林闻方、朱芷居然一起行动。除了那个叫郑泰澄的保镖开着一辆皮卡跟着之外,似乎没什么保卫力量了。这种一网打尽的好机会,可不是随时都有的。莱昂斯现在限于要给莫亚的机甲做程序调整,做测试,不能亲自前往,他是感觉很遗憾的。看着那无比重要的三个人一起死去,那该是多愉快的事情啊。
第184章
公路大片
  战争年代,军车在道路上不稀奇了。从东篱基地到天权港的公路上,车子不多,十有八九倒是军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