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大抽奖(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1042

  “大叔,我是北河人。”
  “北河人啊!难怪身材这么高大。”裁缝师傅恍然,随即问道:“北河离上海这么远,你是来这边投亲的?”
  “不是。”左小右摇头:“我是一个艺术家,专攻书法绘画,来这边是寻找机会的。”
  “哟!还是个艺术家,真是不得了。”裁缝师傅赞叹不已:“来,我这里的衣服随便挑,算你八折。”
  “那怎么好意思。”
  “没关系,以后你要是成了有名的大书法家、大画家,多照顾我的生意就行了。”
  “那是一定。”
  借着裁缝师傅的口,左小右把为自己安排好的身份公诸于众,猪笼城寨里的租户也知道这里来了个文化人,还是个艺术家,与这里的人完全不同。就好像是落难的王子来到了贫民之中,但王子哪怕落难,依旧是王子,与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房东阿姨,打扰了。”
  当天晚上,左小右提着一只烧鹅来到包租婆家,此时包租婆刚准备好晚饭,看到左小右提着烧鹅来,嗯了一声:“进来坐。”
  “好的。”左小右迈步进来,就看到包租公正坐在饭桌前,拎着一瓶白酒自斟自饮。看到左小右,呵呵笑道:“小伙子,过来坐。”
  “打扰房东先生了。”左小右走到包租公对面,放下烧鹅,道:“这是我从楼下买的烧鹅,也不知道合不合房东先生口味。”
  “合,一定合。”包租公哈哈笑道:“年轻人真懂礼貌,不错,不错,快坐。”
  左小右微微一笑,坐下来,道:“房东先生,我第一次来上海,什么也不懂,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请房东先生指出来,我一定改进。”
  “没什么不周到的。”包租公晃着酒瓶:“小伙子,喝不喝酒?”
  “不了。”左小右摆摆手:“酒的味道太冲,我不习惯。”
  “不喝酒也好。”包租公呵呵笑道:“酒喝多了只会乱性,还是不喝好。”
  “房东先生既然明白,以后还是尽量少喝。”左小右轻声道:“少喝点酒有好处,但过犹不及,毕竟身体是自己的,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到底是读书人,见识就是跟大老粗不一样。”包租婆端着一盘炒青菜走过来,嘴里依旧叼着烟,看着包租公:“听到没有,以后少喝点酒。”
  “你还不是总抽烟,抽烟的害处可比喝酒大多了。”包租公扭头看着左小右:“小伙子,你说是不是?”
  左小右干笑两声:“房东阿姨,房东先生说的对,吸烟有害健康,能不抽还是不要抽的好。如果不习惯,可以随时准备一杯茶,喝茶还是挺好的。”
  包租婆吐掉烟头,道:“吃饭。”
  这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作为包租公和包租婆,他们的生活条件还是很不错的,晚饭的营养也较为丰富,荤素都有。主食则是馒头。相较于米饭,馒头的营养价值更高,所以习武之人基本的主食就是馒头这样的面食,很少有吃大米的。
  “小伙子,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吃饭的时候,包租公开口问道。
  “我叫左咛。”左小右道:“左右的左,口宁的咛,字小右。房东先生和房东阿姨叫我左小右或是小右都可以。”
  “那就叫你小右好了。”包租公笑道:“小右,你来上海是为了卖字画的?”
  “嗯。”左小右点点头:“北河虽然靠近京城,但京城现在较为混乱,我的字画在那边找不到很好的市场和发展,所以就来上海碰碰运气。”
  “年轻人应该出来闯荡闯荡。”包租公嗯了一声,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出来闯荡江湖了,不过到最后也一事无成,只能跟你阿姨在这边靠招租为生。”
  左小右含笑摇头:“房东先生这话不对,猪笼城寨这么大的地方,哪怕房租便宜一点,但租户这么多,每个月的收入可是比高级文员高的多,我觉得您和阿姨在生活方面算是比较成功了,至少不像我,还要租房子住。”
  “年轻人别灰心丧气。”包租婆撕了一根鹅腿,道:“你是读书人,就算卖字画不成,要找一份体面地工作也不难,比这里租房的大老粗强多了。”
  “没错。”包租公撕了另一根鸭腿,道:“有学问的人不愁工作,我看好你哟!”
  这词儿真耳熟,好像在七侠镇某个捕快嘴里听到过。
  “谢您二位吉言,我会努力的。”
  “这就对了。”包租公啃着鹅腿,道:“小右,你既然擅长书画,那有没有作品?拿出来给我们看看,我们虽然不太懂,但好坏还能看出来。”
  “有的,我这就去拿。”
  “不急。”见左小右这就起身,包租婆道:“吃完饭再说。”
  “对,不必急于一时。”包租公道:“来,吃菜,你房东阿姨虽然脾气不好,但这手艺可是一等一的好,保证你吃一次想两次。”
  “那我要好好品尝品尝。”左小右微微一笑,和房东一家边吃边聊,气氛颇为融洽。但渐渐地,左小右感觉有点不太对了。
  这包租公和包租婆对他的态度一开始还像房东对房客,但慢慢的就转变成了长辈对晚辈,时不时的会提点他几句。最后更是关心起了他的生活,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
  左小右想起来了,包租公和包租婆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因为江湖上的纷争,死掉了。算算年纪,如果他们儿子不死,大概就是二十五六岁,跟他现在的外在年龄差不多……
  不过他们对自己儿子的期待是好好读书,然后要么做医生,要么做律师。这两个行业是在这个时代,乃至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后,收入都非常高,而且非常稳定的职业。他们会对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期待也正常。
  但左小右这种艺术家似乎也不错,上海是一个商业非常发达的城市,有很多的有钱人,而有钱人偏爱收藏艺术品,因为艺术品在和平年代是最保值的东西。
  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现在虽然是四十年代,但小日本刚刚被赶跑,华夏大地百废待兴,在上海这个中西结合的城市,艺术家也更有前途。
  饭后,当左小右把自己的一幅字画拿出来给包租公和包租婆欣赏过后,两人对左小右更加看好。
  包租公拍着左小右肩膀,鼓励道:“小右,你肯定没问题,我看好你哟!”
  包租婆点上一根烟,看着左小右的眼神有些朦胧。
第六章
猪脚光环
  第二天,左小右在楼下卖粥和油条的小店吃过早饭,就带着字画去了城区。
  既然要演戏,自然要演全套。就像他自己说的,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既然把自己设定成这种艺术家的身份,就要按照剧本走下去,让人看不出破绽。
  以左小右在唐伯虎世界中都是顶级的书画作品,来到城区的一家艺术画廊之后,自是引来了画廊老板的关注。
  “年轻人,你的字画真是不得了,我用一千块一幅的价格收购,你看怎么样?”
  左小右呵的一笑,把字画收起来,道:“对不起,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哎!别走。”这画廊老板知道是遇到明白人了,叹了口气:“说说你的价位吧!”
  左小右重新坐下,淡淡的道:“我目前有五幅字画,每幅一万块卖给你,你可以标价五万挂在画廊里展出。如果卖得出去,以后我们再谈合作。”
  左小右这番话让画廊老板挑不出任何毛病,在这个四十年代的上海,一块钱的购买力相当于2015年的20块,所以一万块一幅画就相当于二十万。以左小右的作品质量来看,简直就跟白捡一样,如果流入市场,肯定会有识货的人高价收购。
  画廊老板是个内行人,最善于对艺术品的炒作,左小右这五幅画,哪怕标价十万也有人买。画廊老板有这样的自信,所以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左小右的条件,非常痛快的开了一张五万块的支票给他。
  “合作愉快。”左小右把画交给画廊老板,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带着画廊老板的名片离开了。
  将支票里的五万块钱取现之后,左小右去了警局,对着负责办理户籍的警察拍出一千块:“我要办理本地户籍。”
  半个小时后,左小右拿着新户籍离开警局,去图书馆转了一圈。这次不白来,真被他淘换到十几本罕见的线装手抄本,有诗集,有小说,也有医书。
  左小右很高兴,四十年代还没有遭到WG的破坏,在上海这个地方,尤其保存着很多的‘四旧’文物。他琢磨着,要不要多买点文物带回现实中去?
  琢磨了很久,还是放弃了。
  破四旧是整个时代犯下的罪,他一个人拯救不来,更何况当代中国的发展势头良好,未尝没有废墟之上再建设的爽快作用。就好比一张画纸,你在上面画了很多东西,也就没办法多添加东西了,可如果把这些画好的东西都抹掉,重新画一幅画,那速度就快多了。
  失去了固然可惜,但再造出来的,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因为你已经离不开它了。
  早上赶来城区,去画廊卖画,去银行取钱,去警局开户籍证明,去图书馆买书,一通忙下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现在是六月份,很炎热,左小右有内功和法力护体,不惧寒暑。但这样的天气,总会让他心理上产生炎热的错觉,有了错觉,就想喝点冷饮。
  一个卖冰淇淋的小推车从他身边经过,看到那个推着小推车的女孩,左小右微微一愕。
  黄圣依?
  快步走过去:“给我一个冰淇淋。”
  女孩停了下来,拿了一个冰淇淋给他。
  左小右趁机打量了一眼。没错,就是黄圣依。
  《功夫》拍摄于2003年的7月份,这一年的黄圣依刚刚20岁,非常年轻,充满活力。当初看《功夫》这部电影的时候,左小右着实被她惊艳了一把。只可惜除了这个角色之外,黄圣依其它的影视剧就再没让左小右惊艳过。
  哪怕黄圣依在后来的发展越来越好,甚至自己开了公司,当了总裁,左小右对她的记忆也一直停留在《功夫》里的哑女,也就是眼前这个女孩身上。
  这是黄圣依最好的时候。
  “多少钱?”左小右问道。
  哑女伸出一根手指。
  “一块?”左小右挠挠眉毛,下意识的掏了一块钱给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10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