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大抽奖(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1042

  “能够超脱是件好事。”后土微笑着:“虽然我是地府之主,但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地府,这又与囚犯何异?现在好了,我和地府再无关系,从此以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可是脱离了地府,你的实力不会下降吗?”这是左小右最担心的问题。
  “不会。”后土抽到一张鬼牌,嘴角含笑,“我是元神成圣,重塑肉身。以前受到天道限制,才无法离开地府,现在没有了地府束缚,我才真正的获得自由,说起来还要感谢你才是,又怎么会反感呢!”
  “那就好。”左小右抽了一对,道:“我还是好奇,抽奖结果,是你控制的吗?”
  后土微笑着:“你说呢?”
  “我就是不知道,才问你啊!”
  “你要对小黑有信心。”后土微笑着:“我并没有控制抽奖结果。”
  “真的!?”左小右有些惊喜,又有些不敢相信:“可抽奖前你那么笃定……”
  “我只是没有在乎。”后土微笑着:“既然不在乎,笃定一些又有何妨?”
  明白了。
  左小右彻底明白了。
  感情后土只是装了个逼,然后很凑巧的,这个逼装成了。于是装逼变成了牛逼。
  如果最后抽奖结果不是后土,那装逼……也变不成傻逼,最多就是遗憾,并不会影响后土在他心中的评价。只是真的抽中后,让他内心对后土多了几分敬畏。
  若是真的能操纵抽奖结果,那以后他想要什么,直接让后土操纵,岂不是无敌了?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后土无法操纵抽奖结果,那后土被抽中,对他的忠诚度又如何?
  左小右想试一下,但又仔细想想,还是别作死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以后慢慢看吧!
  时间渐渐过去,24小时的滞留时间终于到了。
  “24小时时间到,强制返回。”
  身形一闪,左小右、后土、智子和聂小倩回到了现实之中。
  阴气和怨气突然的中断,也让智子和聂小倩睁开了眼睛。
  “24小时已经到了吗!”智子伸个懒腰,舒服的呻吟一声,道:“真可惜,要是能在阴间修炼个一万年就好了。”
  “修炼一万年,你还不上天啊!”左小右笑骂一声,扭头看着抱伞微笑的后土,道:“智子,小倩,给你们介绍一下。”
  智子和聂小倩看到一身鹅黄宫装的后土,以及从后土身上散发出来的大家闺秀的温柔、干练的气息,不禁肃然起敬。
  “她是后土,是这次抽奖所得。”左小右说道。
  “后土?”两女没看过洪荒小说,对那些不是经常出现在老百姓生活中的神灵并不了解,所以对后土这个名字并未震惊,反而有些奇怪。
  后土……好土的名字。
  不过……
  “左大哥,我们在《济公》的世界有遇到后土吗?”智子问道。
  “你们当时在吸收阴气和怨气,并没有发觉。”左小右道:“还有,别没大没小的,后土娘娘是身化轮回的大能,地府之主,堪比圣人,如来佛祖都比后土矮一辈。”
  “啊!?”两女惊呼一声,难以置信的看着温温柔、微微笑的后土,被她伟光正的名头吓呆了。
  后土微笑着对两女点了点头:“两位妹妹,你们好。”
  “后土姐姐好。”两女慌忙还礼。
  妈呀!比如来佛祖还要高一辈的圣人啊!左大哥居然抽中了圣人?这真是要上天么?
第十九界
功夫之王
第一章
村长说媒
  元旦这天,左小右和张阿依、张阿彩姐妹,连同任老太爷一起下山送温暖。
  又是新的一年,凉山脚下的村民们依旧生活的较为贫困。虽说吃的饱,穿得暖,但吃的都是廉价的米饭咸菜和地瓜,穿的也都是又脏又旧的破衣服,和八十年代的农民一样。
  人心都是肉长的,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左小右早把这里的村民当了自己的乡亲,逢年过节都会买一堆东西送给村里人,让他们改善伙食。
  另外从去年秋天开始,左小右就开始高价收购村民耕种的粮食。村里人都有地,除了自己吃的粮食之外,每年都会剩下一些粮食,去山外换些钱,添置点东西。
  不过去山外道路难行,一次带不了多少,而且外面给的价格也不高,这也打消了不少村民的积极性。
  去年看到秋收的丰收景象,左小右就动了心思。先是问了村民们平时卖粮食的价格,后来又跑去县城粮站问了一下他们的售卖价格。大概算了算,村民卖一斤大米,只能卖一块,而县城粮站的卖价却是两块五。简直就是暴利,也是吸农民的血。
  左小右看不下去,干脆就以外面两块五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收粮。去年收秋粮,左小右收了二十几吨的米面,每一家都赚了数百、上千块。这也是因为村民往年粮食卖不上价,而且卖不出去,减少了耕地的缘故。这次有了左小右的收购,村民们已经开始计划春耕的时候多开垦一些耕地,多种粮食,也好多赚点钱。
  左小右也当着村民的面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手里有粮食,他就会以外面最高的售粮价收购。不过他也有要求,就是村民的粮食一定要干净,不要掺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村民朴实不假,但村民也有爱占小便宜的不良习惯。三十岁上下的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家里的大米总是要淘好几遍才能下锅。
  为什么?因为大米里面有很多的小石粒,如果直接下锅,肯定能把你牙崩了。郭达曾经演过一个小品叫《换大米》,他就是那个时代农民的典型代表,换的大米自夸很干净,其实抓一把,就得往外吹吹砂粒,非常不干净。
  明明可以让大米更干净的,可为什么会有小石粒呢?原因很简单,五毛一斤的大米掺一两小石粒,就能多赚五分钱;十斤大米掺一斤小石粒,就能多赚五毛钱;一百斤大米掺了十斤小石粒,就能多赚五块钱。
  八十年代,五块钱能买什么?那时候在小县城,油条一毛一根,一碗麦子粥两毛,加了肉骨头也不过五毛钱。省吃俭用一点,一个人一顿饭只要五毛钱,五块钱就是十顿饭。
  当年的贫穷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哪怕是正经的八零后,小时候吃不起鸡蛋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是九十年代的那批孩子,也有不少尝过穷的滋味。
  真正从小就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的孩子,基本上是零零后。
  左小右想尽力帮助山里的村民,但不希望村民受到他的帮助,还坑他。为什么有很多做好事的人,最后却心灰意冷的不做了?其实有很多都是受帮助的群体自己作死,以为别人帮他们是理所当然,就横挑鼻子竖挑眼,还真以为别人欠了他的。
  等到帮他们的人真的离开了,他们就一个个都懵逼了。
  好在,山里的村民还是很厚道的,也懂得感恩,每家每户都把粮食弄得很干净。左小右对他们好,他们也会真心回报。
  今年元旦,左小右按照人头,每人分到了五斤真空装的速冻水饺。现在是冬天,哪怕凉山地处盆地,气温也在十度以下,非常适合食物的保存。每人五斤水饺,有个两天就能吃完。
  左小右一直这么照顾村民,几乎每次都是无偿付出,让村里人愈发的爱戴,只可惜左小右常年住在山上,和村民相处时间不多,不然村民都想推举他当村长了。
  “左老弟,今天说什么你也要在我这喝杯酒。”左小右刚分完饺子,就被村长一把薅住:“你要是不喝,信不信我一头撞死?”
  左小右好气又好笑:“村长,大过节的你这是干什么?是不是找我有事啊?”
  “没事,就是想好好谢谢你。”村长抓住左小右胳膊,道:“别废话!走,去我家,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盛情难却,村长都六十多的人了,左小右也怕他急出个好歹,只能跟他回家。
  村长家在村子里算是比较富裕的,至少家里的房子是比较漂亮的二层小楼。村长今年六十多,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有三个孙子,三个孙女,外加两个外孙和一个外孙女。
  不过女儿嫁到了城里,外孙和外孙女也都在城里生活。
  村长两个儿子也都在县城买了房子,一直住在外面。孙子孙女也都大了,眼瞅着也要找对象结婚了。偌大家里,只有村长和他老伴两个人,孙子孙女啥的只有寒暑假才会来村里住一段时间,不过因为山路难行,这些年,村长的儿孙们来村里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城里孩子体质太差,又哪受得了山路的颠簸之苦呢!
  左小右来到村长家的时候,村长的老伴早已经做好了午饭。午饭很简单,一盘酸辣白菜,一碗好像昨晚剩下的炖鸡,还有一碗煮地瓜,外加米饭。
  “老伴,再去煮点饺子。”村长把左小右送他的五斤饺子丢给老伴,和左小右上桌了。
  越穷的地方,女人的地位越低,哪怕村长家里也不例外。村长的老伴是个很贤惠的女人,结婚四十多年,兢兢业业的相夫教子,不但家务活要干,连农活也要干,几十年下来,晒得黑黝黝的。明明还不到六十岁,看起来却像个八十岁的老太太。
  相比起来,村长因为常年坐办公室,倒是保养的还不错,六十多的人,看着跟七十多的一样……汗,也挺显老的。
  村里人不注重保养,平时劳动比较多,所以非常显老。前两年六十出头的赵雅芝去养老院探望同龄老人,那些老人是真的老,比他们年龄还老,一个个看着就跟七八十岁似的,但赵雅芝却如同四十岁的贵妇,还穿着短裙,露着大腿,让现场的老头一个个直盯着看。
  让人唏嘘啊!普通人到了六十岁,就已经是老白菜梆子了,一个个篆刻着岁月的风霜,但同龄的赵雅芝跟他们站在一起,套句时髦的话:画风完全不一样啊!
  “来,左老弟,家里没什么好酒,都是自家酿的,尝尝。”村长倒了一杯白酒递给左小右,左小右看着这到了半斤的酒杯,道:“太多了,我喝不了这么多。”
  “这是米酒,甜的,你肯定喝得了。”村长说道。
  “哦,米酒行。”
  说实话,吃惯了自己做的饭,再吃别人做的,嘴里的味儿就是不对。好在左小右不是个挑嘴的人,再加上这桌饭菜都是绿色无污染食品,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左小右吃的也还行。
  没多久,饺子也溜好了。左小右本来还招呼着村长老伴入座,但老太太却笑着婉拒:“男人吃饭,女人不能上席,你们吃吧!我在外边吃。”
  “……”左小右心中暗叹:穷人穷地方,穷毛病也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10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