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大抽奖(校对)第5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5/1042

  战局到了这种情况,周瑜和孙权齐齐口吐鲜血选择了投降。而诸葛亮没有上前线,所以见势不妙,隐入了乡野之中,不见踪迹。
  而曹操那边看到赤壁上空火光冲天,还以为周瑜的计策成功了,于是率领着两万多的步骑军朝曹军沿岸大营偷袭而去,只可惜半路上遇到了能征善战的张辽的五万大军伏击,一场乱战之后,刘备发挥了他刘跑跑的优势,在关张赵的护卫之下,于战场上逃跑成功。
  不过他们已经无法逃回夏口了,因为张辽在伏击成功之后,立即率军攻打夏口。此时夏口已无军将,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见曹军袭来,立即开城投降。
  如今,曹操已经封锁了逃往西南的道路,所以刘备他们只能往东边跑,而东边虽然是东吴的地盘,但因为曹军已经登陆,导致东吴势力人心惶惶,并没有人关心刘备这些逃亡的败犬,倒是让刘备一路逃到了东海沿岸。
  但此时曹操已经以飓风之势席卷东吴,随着孙权的宣布投降,东吴各地官员全部投降于曹操。曹操在接受地盘的时候,便下令追捕刘关张赵。这样一来,刘备一行的残兵败将在逃到东南海沿岸的时候,面对曹军的追捕,不得不抢了几艘大船,漂洋过海抵达了夷洲,也就是后世的呆弯。
  此时的呆弯还是不毛之地,原住民都在深山老林之中。刘备率领的虽然是残军,却也有一千多人,自从登陆之后,就在夷洲岛上生存和发展起来。期间虽然少不了和原住民的血腥杀戮,但顺民都是杀出来的,杀了几千山民之后,刘备总算掌控了有两万多子民的地盘。
  两万多人不算多,但刘备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资本,只能用心经营这座小岛,然后用了五年时间教化原住民,并登基称帝。
  一个有着两万多子民的皇帝,虽然人数是少了点,但好歹还是实现了毕生梦想,刘备觉得自己这一生,从一个织席贩屐的手艺人,到登基称帝,可以算是成功了。
  但刘备不知道,在他登基称帝十年后,一支万人水军登陆,灭掉了他的‘国家’,为他只有短短十年的皇帝命画下了休止符。
  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曹操答应了赤壁之战后,用了一年的时间来稳定东吴这边的政权,最后任命了一批胆小怕死、墙头草的江东士族来治理江东,便率领大军敲锣打鼓、班师回朝。
  曹操用了两年时间,打下了荆州和东吴,如今天下已有八成落入曹操手中,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第七章
曹宪
  回到许昌的第一天,曹操在自己的府邸不远处,为左小右安排了一间宅院。
  虽然表面是食客身份,但曹操并不会给左小右食客的低级待遇,而是给了他军师祭酒的待遇,只不过左小右并不用天天去参加曹操的政治决策。
  如今天下基本太平,只剩下川蜀和西凉没有被征服,这两个地方对曹操来说没什么难度,但连续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人心思安,而且这些年的粮草消耗也有些不足,曹操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来休养生息,整顿政务。
  尤其是那个不安分的汉献帝,以及朝野坚定的保皇派,这些都需要曹操去处理。所以左小右虽然不用参与政治决策,但曹操需要他出谋划策的时候,他也不得推拒。
  但眼下左小右却在自己的宅院里当起了农夫。
  三国时期,各路军阀最缺的是什么?不是兵员,而是粮食。
  尤其是曹操,在他创业初期,全军上下经常吃不起饭。看过94版《三国演义》的人一定对曹操的一句话很熟悉,哪怕是没看过的,但经常上网聊天的,也经常能在群里看到一张图,这张图上是曹操说的一句话:“汝妻子我养之,汝勿虑也!”
  那么这张图的出处是哪呢?就是曹操在讨伐袁术的时候,因为军中缺粮,为了稳定军心,就要杀掉无罪的粮官王垕,而在杀王垕之前,曹操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为的就是让他安心去死,也是为了解决军中缺粮的危机。
  其实曹操还有比这更惨的时候,惨到什么地步?全军上下已经没有米粮了,于是就杀人,把人肉做成肉干充作军粮。虽然这是程昱干的事,但如果没有曹操的同意,程昱干得了吗?
  归根究底,还是缺少粮食闹的。左小右知道未来两三年是曹操的修整期,所以想帮曹操弄出点高产量的农作物出来。
  在这个时期,高产的玉米、土豆、地瓜之类的农作物还在遥远的美洲大陆,以这个时期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估计半路上就会被海风和海浪吞噬,所以左小右在不动用特殊能力的情况下,是无法弄到这些种子的,但是没关系,左小右懂得杂交水稻技术,只要培育得当,培育出高产的水稻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种植、工具改良等办法来提升粮食产量,这些都需要左小右先行在自家大院里进行试点种植,如果没有令曹操信服的成绩,又如何推广开来呢?
  所以非常难得的,左小右在历经三十多个世界之后,第一次在电影世界当中当起了农夫。
  曹操给左小右的宅院不算大,但是左小右的宅院后方有一大片的耕地,差不多五亩大小,于是左小右找到曹操,把这五亩地要了过来。
  曹操听说左小右要在地里种植粮食,研究提升粮食产量的技术,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刚好宪儿没什么事,便随你一同下地干活吧!”
  左小右:“……”
  曹宪,今年十七岁,但古人说的都是虚岁,所以现在的曹宪只有十六岁,而且还没过生日,只有十五岁半罢了。
  十五岁半,放在现代还只是一个初中生,但放在古代,已经是可以结婚生娃的年纪了。不过作为曹操长女,心气自然高,就像曹操说的那样,他这个女儿是非天下英才不嫁,所以虽然明面上已经十七岁,老早就到了结婚的年纪,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婆家。
  在历史当中,最后曹宪也是和自己的两个妹妹一起嫁给了汉献帝,当时明面上的一国最高首领,也算是嫁的够格调了,但现在不同了。
  一年前,曹操就放言将曹宪嫁给左小右,现如今全军凯旋归来,曹操也是时候实现自己的承诺了。但曹操也算是比较开明的人,在女儿结婚以前,不介意女儿多和左小右接触,彼此增进了解。万一两人彼此看不顺眼,也好及时改变主意。
  曹操从来不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他是孔子所说的‘君子’,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曹操是个很油滑、很会审时度势,随势而变的人,所以他的‘君子’作为非常完美。
  这么一看,曹操的政策倒是和我兔有些相似啊!
  “去叫宪儿过来。”曹操对身边的下人吩咐道。
  “是。”下人立即去后院通报丫鬟,再由丫鬟转告小姐。
  丞相府后院,一个十五六岁,青春靓丽,一袭红裙的美貌少女正在鱼塘前喂鱼,得知父亲要见她,脸上闪过一丝错愕,问丫鬟:“父亲何事叫我?”
  “奴婢不知。”丫鬟道:“丞相只是差人来叫小姐过去。”
  此少女就是丞相府大小姐曹宪,之所以错愕,是因为曹操已经很久没关注过她这个女儿了,此时曹操刚刚班师回朝三天,就叫她去议事厅相见,想必不是小事。
  曹宪急忙整理衣装,快步朝议事厅走去,待看到曹操的身影后,曹宪立即螓首低垂,缓缓步入议事厅,恭敬道:“女儿见过父亲。”
  曹操微笑道:“两年未见,宪儿又长大了许多。怪父亲这么久都没关心你吗?”
  “父亲身为当朝丞相,奉天子以讨不臣,女儿能理解父亲的辛苦,又如何会责怪父亲。”
  曹宪的回答让曹操非常满意,呵呵笑道:“你虽不怪,为父却要补偿于你。你且抬起头来,见过左咛先生。”
  曹宪抬起头,看到了站在曹操身边的左小右,这一看,瞬间垂下螓首,娇靥泛红,芳心扑通扑通直跳。
  见自家女儿见到左小右竟是如此娇羞,曹操哈哈大笑:“为父还是第一次见到宪儿如此娇羞模样,莫不是对左咛先生一见钟情了?”
  “父亲~”曹宪羞的脸都冒烟了,连连对曹操撒娇不依。
  “哈哈哈……”曹操大笑。
  左小右已经看清了曹宪的容貌。说真的,很漂亮。虽然谈不上国色天香,却也是倾城之姿。这也难怪,这个世界的曹操可是张丰毅饰演的,没有任何奸猾的特征。张丰毅是演艺圈的硬汉,演过军人,演过皇帝,别看年过六旬,依旧是能吸引小女孩的老帅哥。
  这样一个基因大好的曹操,再加上所娶的老婆都是美女,自然能生出姿容过人的女儿。而且曹宪的身材很好。虽然还不到十六岁,但已经有了一米六五的身高,以及在同龄人中相当出挑的身材。看她肤色健康,想必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小姐,搞不好会些武艺。
  别说,曹宪长的跟经典版封神榜的苏妲己有点像。虽然那个苏妲己被万能的朝阳群众举报了……
  见自己女儿对左小右一见钟情,曹操便把一年前将她赐婚左小右的事说了出来。如果换了别人,曹宪肯定会心生不满,甚至发些脾气,但对象换成左小右,那就是另外一种反应了。
  “全凭父亲做主。”
  当天,曹宪就归置东西,搬进了左小右的宅院。随她同去的还有四个活泼可爱的小丫鬟。
  面对突然多出来的五个人,左小右向曹操讨要了自己的俸禄,没俸禄如何养家?
  曹操笑眯眯的预支了他半年的俸禄,然后又赏赐给他不少的银钱,要他好好照顾曹宪,别亏待了自己的女儿。
  曹操带着曹宪回到家,便和她开诚布公的谈了谈。
  “我出身寒门,与小姐并不般配,小姐可能忍受?”左小右住的是小宅院,连屋带院大概一百五十平米,所以左小右没有要下人,家里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冲泡了一壶从江东带过来的茶叶,和曹宪相对而坐,倒上茶水,开口问道。
  曹宪摇头:“英雄不问出身。”顿了顿,曹宪脸红道:“左大哥不必叫我小姐,便叫我宪儿吧!”
  少女娇羞的样子还是很有杀伤力的,左小右微微一笑,端起茶盏:“宪儿喝茶。”
  “嗯。”曹宪把茶盏端起来,闻了闻茶香:“啊,好香的茶。这是什么茶?”
  “这是我在江东时用特殊手法炒制的茶叶,用沸水冲泡之后引用,甘中带甜,回味无穷。”左小右说道。
  曹宪抿了一口茶水,初尝微苦,入口生津,果如左小右说的那般,回味无穷。
  “好茶。”曹宪眼睛一亮,又品了品茶,不禁心中喜爱:“左大哥真是多才多艺。”
  “杂学罢了。”左小右淡淡一笑,放下茶盏,问道:“宪儿可吃得了苦?”
  吃苦?
  曹宪微微一愕,问道:“苦从何来?”
  “下地耕种。”
  听到这四个字,曹宪含笑点头:“我自小便随父兄下地劳作过,有何吃不得。”
  “既如此,明日随我下地耕种如何?”左小右问道。
  曹宪点头:“好。”
  左小右微微一笑:“你不会后悔的。”顿了顿,左小右起身:“宪儿一定饿了,我去准备晚膳。”
  “男人怎可入厨房之地。”曹宪一惊,连忙阻止:“君子远庖厨,还是让风儿她们去吧!”
  “君子远庖厨只是为让君子保持一颗善良之心罢了,并非不能入厨房。”左小右淡淡一笑:“更何况我之厨房与众不同。宪儿稍待片刻,很快就好。”
第八章
醍醐灌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5/10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