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大抽奖(校对)第7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5/1042

  这期间,元宗也说了自己受伤的原因,还是遭到了严平的追杀,只不过这次元宗命大,侥幸活了下来。原因倒是和项少龙有间接关系。因为项少龙不是历史上那样落魄的逃到武安,没有给元宗增添经济方面的负担,而且还带了不少的钱,所以顿顿都是大鱼大肉,给元宗补充了不少的营养,这才让元宗在遇到延平之后,有了更多的力气逃命。
  左小右没想到元宗居然是这样活下来的,不禁感慨老天饿不死瞎家雀,果然还是吃饱喝足命更大啊!
  既然元宗活了下来,那严平肯定是要除掉的,左小右对墨家的思想非常看重,而且墨家是历史上最早研究科学的学派,要不是汉朝来了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墨家没落,只怕中国早就进入科技时代了。
  当然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有点太理想化,这种思想只有在天下太平、百姓富庶的时候才能推广,只要还有外敌存在,只要百姓还在贫穷状态,这种思想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不过元宗早就被项少龙说服,暂且放弃了兼爱非攻这种不切实际的思想,但墨家掌握的几何、物理、光学等科学技术还是被他保留了下来,这也让左小右非常兴奋。
  他想让赵国替代强秦,一统天下,墨家的力量必不可少。哪怕短期内无法进入工业时代,但凭借着墨家这一堆的人才,绝对可以让赵国在最短的时间内变得强盛起来。
  而如何将墨家人才纳入手中?当然要让元宗一统墨家,为我所用!
  所以严平就成了左小右的眼中钉,必须除之而后快。
  在元宗养伤的这段日子里,左小右以后世的各种科技常识和元宗交流,早已让元宗惊为天人,之后左小右就提出了工业1.0的构想,首先拿出来的东西就是蒸汽机……
  面对两千多年的碾压,元宗瞬间被左小右降服,于是在左小右提出整合整个墨家,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之后,进行工业化革命的想法后,元宗举双手双脚支持。但要整合墨家,首先就要除掉严平。
  “严平我来解决,元宗先生的任务就是拿着矩子令去接收墨家行会。先把赵国墨家的人力物力汇合起来,然后再将其他国家的墨家子弟逐渐召集过来,有了足够的人手,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研究和发展工业能力。”
  听了左小右的想法,元宗犹豫片刻就答应下来。严平的思想本就和他不同,严平是想让墨家为权贵阶层效力,而他的想法则是平等互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这一点左小右能赞同他,而且还有更好地未来发展蓝图,元宗不可能不支持。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调查严平的动向之后,元宗和左小右、项少龙掌握到了严平的作息规律。此时严平就住在赵国的墨家行会里,好像跟赵穆走得很近。
  既然和赵穆走得近,那就非死不可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左小右身着夜行衣,依靠着诡异的速度离开府邸,和早已在外接应的元宗与墨家行会不远处的一条胡同汇合。
  “左先生,那严平正在行会中,你要如何动手?”元宗压低声音问道。
  左小右用黑巾遮面,手握一把青铜短剑,道:“当然是杀进去!”
  “这……”元宗满脸忧虑。
  “放心。”左小右道:“在我眼里,严平不过土鸡瓦狗,行会那些人既然追随严平,也没有留下的必要,你只管在我杀掉严平之后出来收拾残局,如果还有人反抗,我会暗中铲除。”
  元宗对左小右的武力并不是很了解,但和项少龙闲谈的时候,项少龙却说他的大哥是个变态,天下无人能敌。元宗虽然不敢尽信,但项少龙并非口若悬河之人,现在左小右也说严平是土鸡瓦狗,他倒是要看看左小右到底有多厉害?
  “左先生多加小心。”
  “放心。”左小右握紧短剑,快步进入了墨家行会。
  “站住,什么人!?”左小右这一身黑衣蒙面的打扮,让墨家行会的人十分警惕,但左小右并不说话,提剑杀了过去。
  噗噗两声,两个年轻壮汉捂着脖子,横死当场。
  “有刺客!”墨家行会乱了。
  左小右却不作理会,缓缓的迈步走入墨家行会,见人就杀,没有一人能抵挡一招,杀的墨家行会众人惊骇交加,自然也惊动了严平。
  “你是什么人!?”严平看到自己行会的成员被杀了二十多人,惊怒交加,提着剑就跑过来喝问。
  左小右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你是严平?”
  “正是本巨子!”
  噗——
  一记飞剑刺中了严平的咽喉,并将脖子刺穿,左小右飞速上前,拔出短剑,继续杀人。而严平瞳孔渐渐失去聚焦,仰天而亡,死不瞑目。
  一夜过后,墨家行会血流成河,巨子元宗重新掌控了墨家行会。左小右并没有把所有墨家行会的人杀掉,毕竟其中有些人并不是严平的死忠派,所以在杀到一定程度之后,左小右就停了手,然后元宗登场,在现场许以名利之后,那些严平的死忠派被扒了出来。
  杀掉这些死忠派之后,原本有一百多人的墨家行会还剩下三十多人,可谓死伤惨重。不过能将墨家行会重新掌控在手中,什么都值了。
  虽说墨家行会死了不少人,但这个时代本就是人吃人的时代,死几个人根本不是大事,第二天官府见了,随意问了几句话之后,就不管不顾了。同宗的利益之争罢了,只要不是滥杀无辜,官府懒得去管。
  得到了元宗和整个墨家行会之后,左小右总算可以把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付诸行动了。墨家可都是一帮科技人才,在这个还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虽然没有太多的社会地位,但却能够凭着手里的技艺过得不错,只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很多墨家的技艺无法记录流传下去,左小右既然来了这个世界,自然不能让墨家的技术失传。
  于是这段时间左小右又在家里搞起了实验,造纸术在现代已经不是什么隐藏的秘密了,左小右在横店十几年,遇到过不少能人,其中就有会造纸术的。不过这位造纸的老兄造的是黄纸和红纸,对,就是纸钱和春联的材料,当然也会造白纸,有一年快过年了,左小右没多少活,就去他们家帮着卖纸钱和春联,顺便也学了造纸的技术。
  在现代的时候学了也用不上,但在这个时代,造纸术可是神术,人类的智慧结晶都是在有了纸张之后才得到了快速发展,之前的竹简、树叶、泥板啥的要么太笨重,要么难以保存,要么容易破碎,很难传承下去,只有在汉朝的蔡伦造纸之后,古人的智慧才得以大范围流传。
  左小右这次,就要做一次圣人。
第十一章
三年蛰伏成圣人
  东汉和帝时期,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收集和处理,就是将植物原料按照需要进行收集(如有些植物原料需要皮,而有的却需要茎秆),并将收集到的原料进行一定的处理如切碎、晾晒等;第二是纤维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需要在碱性物质的配合下,如石灰、草木灰等)使植物纤维原料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三是磨(打浆),就是用臼捣的方法进一步的使其分散为纤维,并使纤维产生一定的分丝纤帚化,而成为可用纸浆;第四是抄纸,就是把纸浆掺水使其成为一定浓度的悬浮液,然后用抄纸器(竹帘等)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均匀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幅;第五是压榨就是把抄好的湿纸幅叠放在一起,采用负重压榨的方法脱去湿纸幅中的水分。第六是干燥,就是把湿纸幅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东汉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几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竹子的纤维硬、脆、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用竹子造纸的成功,表明中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之竹纸制造方法为例,作为介绍。古时以竹子造纸之步骤如下:
  1.斩竹漂塘:斩竹嫩竹,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2.煮徨足火: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
  3.舂臼: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
  4.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
  5.覆帘压纸:然后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6.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左小右所学的造纸术和竹纸虽然大致相同,但细节方面还是有不同之处的,细分了11个步骤,步骤如下:
  1.采料:每年七八月间,用刀剥下构树主干或枝干的皮,再将皮的绿色表层去掉。
  2.晒料:将采剥来的构树皮挂在场院内外,让太阳曝晒,晒干后储存备用。
  3.浸泡:将晒干的构树皮置于沟溪之中,让清澈的泉水浸泡,或者置于盆槽之内,用凉水浸泡,直至构皮完全发软为止。
  4.拌灰:先用筛子将火灰过筛,去掉火炭及其它杂物,然后将泡软了的构皮置于其中,让火灰均匀地附着在构皮上(火灰的质量与所烧木柴有关,木柴质地越好,火灰的碱性就越强),使构皮得到充分的碱化(火灰的碱性还与纸的质量有关,碱性越强纸就越白)。
  5.蒸煮:将已经上灰的构皮置于已盛水的锅中,盖上麻布,用中火蒸煮。煮的时间一般在10个小时左右。蒸煮的时间与火灰的碱性有关,碱性强则用时短,碱性弱则用时长。不管时间长短,只要构皮煮透了就行。
  6.洗涤:构皮煮透后,就将煮透了的构皮挑到溪流之中,让水将附着在构皮上的火灰冲走,同时用手不断浣洗,并将一些杂质及硬物清理干净,直到没有杂质了为止。
  7.捣浆:将清洗干净了的构皮置于石墩上,用木锤反复捶打,直到构皮的纤维能够在水中自然散开为止。
  8.浇纸:先在纸床里盛上七分满的清水,然后将纸模放入纸床里的水中用石块固定,再将适当分量的纸浆(多了纸厚,少了纸薄,必须适中)撒在纸模里,先用双手搅开,再用均匀棒拍打,待纸浆都沉淀到白纱布上后,再移开石块,慢慢倾斜着竖起纸模,让水滤干才抬到阳光下去晒。
  9.晒纸:将浇好的纸连同纸模一起抬到阳光下曝晒。晒时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决不能让雨淋坏了纸。
  10.砑光:当纸晒到七八成干的时候,就用边缘光滑完整的瓷碗去轻轻地打磨纸模背面,让紧附白纱布一面的纸更光滑更有色泽。
  11.揭纸:纸晒干后,先用手撕一个角,然后就用很光滑的揭纸木刀轻轻地揭下整张的纸,这样造纸的步骤就全部完成了。
  但现在已经过了季节,左小右只能把造纸的时间推到明年进行。现在左小右很缺人手,当然乌氏和赵王都可以给他调集人手,但左小右信不过他们,他们真要是派人手给他,其中也肯定掺杂着大量的‘间谍’,有些事左小右不想让别人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培养。现找成年人是来不及了,只能买点童男童女,让项少龙按照军队的方式培训这些小家伙。
  项少龙在公爵府待的时间长了,渐渐也有点无聊了,这天左小右去外面买回来两百童男童女,托付他按照军队的方式培养这些小家伙们,各种技能是其次,务必要做到忠诚。
  项少龙知道左小右的野心,再加上他的确太无聊了,就接过了这份工作,每天都要给这些小家伙们上一上思想政治课,让他们为自己和左小右尽忠。除此之外,项少龙也把军队里的一些技能、技巧传给了他们,后来又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分门别类的传授他们不同的技能。大部分男孩学的是剑术、侦查、野外生存技巧之类的‘硬通货’,而大部分女孩学的更多的则是间谍手段,基本上什么都会一点,但精通的也只有一两门。
  有的精于算学,有的精于曲乐,有的精于媚术。这些女孩早晚也是会长大的,项少龙让素女帮忙教导这些女孩媚术,为的就是以后可以在某些欢场帮助左小右获取情报。不是项少龙心狠,实在是这个时代就是男少女多,女人地位与货物相当,项少龙虽然希望这些女孩长大后能有个好的未来,但除了他和左小右,真的没几个男人会珍惜身边的女人,与其如此,还不如让这些女孩早点学习怎么勾引、取悦男人,也许未来可以凭着‘好活’而衣食无忧。
  来到寻秦记世界的第一年,左小右选择了蛰伏,而为了训练这些孩子,左小右推迟了让项少龙进入军中的打算,但他和战场归来的廉颇的关系相当友好,因为左小右种出了亩产量提升了好几十倍的粮食,虽然今年有些迟了,不能全国范围内推广,但因为有大棚的关系,所以今年可以先育苗,有了足够的苗种,明年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种植,而只要有了充足的粮食,赵国就拥有了比其他六国更充足的军粮。
  有了足够的军粮,赵国就不怕旷日持久的战争。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有了粮食,赵国就算耗也把对手耗死了,这让精通兵法的廉颇激动不已,所以从前线回到邯郸后,廉颇刚刚交了虎符,就跑到左小右的府上拜访,由此和左小右结为好友。
  当然项少龙也被廉颇一眼看中,但左小右说今年已经入冬,进入军中也没什么事,所以等明年春暖花开,就把项少龙交给廉颇,让廉颇带着去战场上立功。
  廉颇答应下来,保证一定好好教导项少龙,争取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送走了廉颇,项少龙一脸苦逼:“大哥,我不想参军啊!我在家给孩子们当教官行不行?”
  “你说呢?”左小右瞥着他。
  “我觉得教这些孩子更重要。”项少龙一本正经地说道。
  “呵呵。”左小右笑了笑,道:“二弟,如果我未来真的要篡位,没有你在军中的支持怎么行呢!难道你想亲眼看着大哥命丧黄泉吗?”
  项少龙瘫软下来:“我去,我去还不行吗!”
  “这才是我的好二弟。”左小右哈哈一笑,道:“别垂头丧气了的,家里一堆的丫鬟,自己挑几个喜欢的吧!”
  项少龙摇摇头:“算了,色是刮骨刀,有舒儿和素女就够了,再多我也应付不来。”
  “她们大姨妈来了怎么办?”左小右笑道。
  项少龙翻个白眼:“养元气。”
  左小右轻笑一声,道:“二弟,跟你说个正经事。你会不会做枪?”
  “做枪?”项少龙道:“大哥,做枪可不容易,现在没有车床,精准度很难掌控。要是找那些手艺精湛的铁匠师傅也许能打造出来,但尺寸不见得合适,精确度不够可是会炸膛的,到时候没把敌人崩了,反而把自己手崩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唉!”左小右无奈道:“看来只能先发展工商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5/10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