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大抽奖(校对)第8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7/1042

  得到左小右的准许,尚秀芳真可谓急不可耐,猫挠一般的又陪左小右喝了两杯酒之后,便急匆匆的让丫鬟送来长琴,当着左小右的面试着谱曲。
  尚秀芳不愧是这个时代最强的乐器和歌舞大家,哪怕只是初次谱曲,所弹奏出来的曲调都十分动人,虽然不如左小右听过的‘王妃’版本,却也不差多少了。
  而尚秀芳此时眼中只剩下琴曲和左小右,完全无视了李家父子,让父子三人十分尴尬,同时还有一丝恼怒。他们可是请左小右和尚秀芳的东家,最后这两个客人却眉来眼去,把东家扔到了一边,这可真是新人娶进房,媒人扔过墙。
  李家父子见左小右和尚秀芳愈发的干柴烈火,终于坐不住了,起身告辞。左小右和尚秀芳正是奸情似火,随口挽留两句,就把他们送走,然后直接钻进尚秀芳在酒楼中的闺房,继续探讨谱曲之类有关音乐的东西。
  见左小右轻轻松松成了尚秀芳的入幕之宾,可是把李家父子羡慕坏了,也气坏了。
  “这左咛简直可恶透顶!”李世民胸中一把火熊熊燃烧,恨不能把左小右碎尸万段。
  李建成却摇摇头:“这也是他的本事,若二弟有他一般的文采,只怕早已成伟秀芳大家的入幕之宾了。”
  李世民虽然自诩文采风流,但和左小右随口所作便是千古名篇相比,实在拿不出手,面对李建成的调侃,也只能闭口不言。
  李渊摇头叹气:“这左咛果然是活了三百年的老怪物,世间万事万物仿佛都已被他看透,陛下有他辅佐,大隋江山牢不可破啊!”
  一番话说得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沉默了。
  在左小右出世以前,原本李阀已经做好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准备,各种兵马粮草准备齐全,只等时机一到,就要争夺这天下霸主的位置。
  但随着左小右的出现,天下大势硬生生的被改变了。一个活字印刷术就得到了天下寒门读书人的支持,超凡入圣的武功更是让杨广的安全变的牢不可破,阴葵派被其随手降服,则是让江湖各门各派震惊,土豆、地瓜、玉米、杂交水稻、大业犁的出现,更是让天下再无饥荒之忧,这也让动荡的天下瞬间稳定下来,就连正打算寻找天下共主的慈航静斋都不得不暂熄心思,暗中观看天下局势,衡量其中得失。
  一人改变天下大势,古往今来也只有姜子牙一人罢了,哪怕汉高祖刘邦也是得了张良、萧何、韩信诸人之助才开辟了四百年的大汉江山。
  但随着江山的不断衍化,各种改朝换代之下,一人改变天下大势的可能性已经变得不可能存在,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左小右的横空出世,让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如果左小右只有通天彻地的武功,也不过是李广的一个打手罢了,于天下大势不会有太多妨碍,但偏偏左小右还拥有安天下之能,尤其高产粮食的出现,更是让这种能力达到了一个极致。
  古往今来,老百姓求的无非是吃饱穿暖,安居乐业。以往会发生战争,除了兼并土地之外,没有足够高产的粮食才是真正的主因。
  为什么清朝会从刚开始的六千多万人口,经过两百多年一下子超过了四亿人口?还不就是因为有了地瓜、土豆、玉米之类的高产作物吗!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华夏大地能容纳六七千万人口就已经是极限了,又哪会在清朝时期达到四亿人口。
  而目前的隋朝人口只有四千多万,就算这样,老百姓都吃不饱饭,可见粮食的产量之低下。但左小右一下子推广出了亩产量十几倍的粮食,这代表什么?代表大隋的人口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充十倍。
  十倍是什么概念?代表隋朝现有四千多万的人口,在一百年后,完全可以达到四亿!而现在四千多万人口,将会在未来一百年都拥有吃不完的粮食。
  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左小右一人,硬生生将原本会被扫入历史垃圾堆的昏君杨广,拉到了明君、圣君的道路。
  每每想到这些,有造反心思的李家上下就十分气愤、不满,却又没有办法。
  他们不是没有派出过刺客,也不是没请过武林高手,但这些人最后的下场全部都是尸骨无存,令人震怖。
  天下众人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左咛不死,大隋不灭。
第十三章
师仙子吐血
  左咛和尚秀芳勾搭上了。这是最近这段日子大兴城最具娱乐性的新闻,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但对那些自诩风流的才子们来说却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凭什么?
  左咛凭什么得到秀芳大家的青睐?虽然有左小右所做的词曲流传出来,但这些人还是不服,他们更愿意相信秀芳大家是屈服在了左咛的淫威之下。
  左咛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成了天下的风云人物,不知道左咛的人几乎没有,左咛所做的每一件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原本这些才子们对左小右的所作所为还是很敬佩的,但文治武功你行,诗词歌赋你未必行,在艺术这条道路上,玩政治的永远赢不了搞艺术的。
  作为艺术节最顶级,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尚秀芳可是天下才子们的偶像,很多人为了见尚秀芳一面都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更不用说和尚秀芳聊上两句,甚至成为尚秀芳的入幕之宾了。可是就是天下才子们的偶像,却被左小右三以‘权势’压服,这让才子们情何以堪?
  在古代这种交通不发达,文化推广不足的时期,文人士子就掌握了时代的笔杆子,他们的一篇评论甚至可以决定很多人的未来。左小右抢走了文人们的女神,他们怎能不恨?于是这段时间有不少风言风语叫嚣尘上,无数的文人士子纷纷声讨左小右,希望他悬崖勒马,不要再执迷不悟,只要把尚秀芳交出来,他们还是好朋友……
  左小右就日了狗了,这帮人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竟然管起小爷的闲事!
  不行!
  左小右气坏了,这段日子本就因为和尚秀芳打得火热,让婠婠好几天都不理他,杨广那边也传过来话:贤婿,玩玩就算了,千万别当真。我女儿可生气了。
  不过是和这个世界的偶像天后热乎了几天,就遭到了这么多压力,现在居然还有一堆吃饱了没事干的穷酸文人对他口诛笔伐,这是想逼着他大开杀戒吗?
  左小右一怒之下,就干了一件事。
  皇宫。
  “大隋周报?”杨广听了左小右的建议,愣了下:“这是什么?”
  “就是可以传发天下的报纸,上面记录了过去一周大隋发生的大大小小的重要事件,既可以成为大隋官方的宣传机构,传达大隋的政令,也可以让百姓了解天下大势,并引导百姓们更加拥护大隋的统治……”左小右把报纸的作用,以及延伸出来的对国家的必要性较为完整的叙述了一遍,杨广听了之后眼睛不断放光,激动地连连点头。
  “贤婿真乃大才!”杨广激动地道:“若是有了报纸,天下百姓就会对我大隋更加拥护,若有人想起兵造反,就要看百姓们答不答应!好!这报纸果然是好东西!”
  报纸当然是好东西,任何一个国家想要政局稳定,都离不开宣传,而在这个没有收音机、电视、手机、电脑的时代,报纸就是最好的国家喉舌。只要用好了,国家政局就可以十分的稳定。但宣传媒体一定要掌握在国家的手里,如果媒体被私人掌控,国内肯定会出现很多幺蛾子,对于社会的稳定,政府的公信力都是一种打击。
  “所以报纸一定要掌控在岳父的手中,只有岳父或岳父信任的人审核通过,才可以刊印在报纸上发行,若是有些反动势力胡乱宣传,对大隋反而是祸害。”
  “贤婿说的不错。”杨广连连点头,道:“此事朕自有安排,贤婿尽管放心。”顿了顿:“贤婿,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段日子你就不要到处乱跑了,好好准备一下,待元宵过后也好与公主成亲。”
  “是。”左小右抱拳拱手,道:“岳父大人,小婿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哦?”这还是左小右第一次主动提出要求,杨广很感兴趣:“贤婿但说无妨。”
  “最近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对小婿口诛笔伐,小婿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左小右眼睛放着幽幽的寒光:“小婿希望大隋周报可以给小婿留一个专栏,登载小婿对时事的评论。”
  “……”看到左小右恨恨的样子,杨广很想咧嘴大笑,自从认识左小右之后,他还从没见过左小右这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这帮文人士子居然能把贤婿骂的七窍生烟,真是厉害!
  杨广心里算计着:果然,这些文人士子掌控了天下的话语权,于朝廷而言并非好事,朕的确需要大隋周报来掌控天下的话语权,让那些穷酸文士知道,朕才是大隋说一不二的主宰。
  要创建一个报纸并不难,尤其对杨广而言,就更是非常容易。左小右很了解后世办报纸的流程,在他的全力辅助下,大隋周报第一期终于在过年之前刊印了出来。但因为到了年关,很多工作人员都回家过年了,所以大隋周报第一期只在大兴城内及周边刊印了十万份,每份售价也只要一个铜板,就连最底层的百姓都买得起。
  当大隋周报问世之后,瞬间就在大兴城及周边刮起了一阵旋风,其中不但有大隋建国以来的各种英雄事迹,还有杨广对于天下的功绩,以及短期内的时事新闻评论。
  经过杨广的亲自审核把关,报纸上的内容都十分的正能量,让买了报纸,看到内容之后的人十分惊奇,那些识字的念给不识字的人听后,更是增加了百姓们对于身为大隋子民的自豪感,但这也让还有这造反野心的军阀们又气又急。杨广这是一点活路也不给他们留啊!
  当大隋周报问世之后,各种好评不断,但是搞笑的是,民间对于大隋周报上最高兴趣的内容并不是各种时事评论或各种英雄事迹等等,而是有关左小右的那篇时事评论,看完之后,不禁让人捧腹大笑,但也气的那些一直在声讨他的文人士子们暴跳如雷。
  在这片时事评论中,左小右用十分诙谐的文笔讲述起了最近一段时间那些文人士子对他的口诛笔伐事件。左小右先是讲述了自己和尚秀芳相识、相知的过程,以及最近这段时间为什么自己和尚秀芳如此腻乎的原委。但说完之后,就开始调侃那些对他口诛笔伐的文人士子们:你们是否吃多了没事干,才会揪着别人的私事胡言乱语?
  左小右说,如今天下刚刚安定,虽然有了高产的农作物,但毕竟刚刚推广,天下储备的粮食依旧不多,百姓要填饱肚子依旧需要时间。你们这帮有文化的人嘴里说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行,就知道去风花雪月的地方卖弄诗词文采玩女人。你们这些人简直就是国家的蛀虫,社会的米虫,连种地的佃农,杀猪的屠夫都不如,有何颜面生存于天地之间?我要是你们,我早就跳河自尽了,免得浪费国家的粮食。
  ……
  这篇‘檄文’一经报导,瞬间让那些声讨过左小右的文人士子目瞪口呆,面红耳赤,全身发抖,恨不能真的去投河自尽。
  太狠了!实在是太狠了!左小右这一骂,可是把他们这些人都推倒了风口浪尖,从最近他们身边那些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看他们眼神的变化,就让他们知道情势变了。以前他们掌控着天下的话语权,笔杆子,但现在有了大隋周报的问世,他们以后要想掌握话语权就难了。
  古人不管干什么事都讲究个名正言顺,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有了大隋周报,日后杨广不管干点什么,只要在大隋周报上发表点主观看法,天下百姓必会言听计从,这样一来他们这些文人士子除了遵从还有什么用?你一个人说的话,顶的上一百张嘴,一千张嘴,一万张嘴说的话吗?
  当所有人都说‘陛下说了’,你还敢反驳陛下说的话吗?不嫌命长了吗!
  总之这个春节,左小右过痛快了。因为天气寒冷,又赶上春节,以及和左小右探讨声乐十分尽兴,尚秀芳在左小右的邀请之下,特意跑到左小右的文国公府度过了新春佳节。
  婠婠也第一次见到了尚秀芳,当两女彼此看到对方的时候,都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惊艳二字。然后……两女就成了无话不谈的闺中蜜友,有些不能和左小右说的女儿家的私事,也都会对彼此讲述。
  看到两女刚见面不久就成了仿佛认识二十年的老朋友,左小右非常感慨:女人真是神奇的生物。对一个刚见面的人推心置腹,真的好吗?
  难怪女人很难在官场混,以女人那感性的天性,若是做不到冷血无情,只怕人民和国家会跟着倒大霉。
  虽说历史上出了吕后、武则天、慈禧之类的狠人,但几千年也不过出了这几个罢了,即便是现实当中,也只有德国默大妈,英国的铁娘子干得不错,别的就……
  左小右摇摇头,果然,这个天下就是男人的,女人的天性更适合掌管家庭内部事务。
  就在左小右享受新春佳节的喜庆、热闹的时候,一个人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份平静。
  文国公府门前,一位白裙蹁跹的绝色仙子对看呆了的守门禁卫道:“劳烦通禀一声,扬州故人师妃暄前来拜访。”
  禁卫很快回过神来,深深看了师妃暄一眼,道:“稍等。”
  不久后,正在和婠婠、尚秀芳斗地主的左小右接到消息,不禁愕然:“师妃暄?她怎么来了。”
  婠婠也很惊讶,这慈航静斋已经安稳大半年了,怎么师妃暄又跑出来了?难道慈航静斋还没有死心,又蠢蠢欲动的跑出来找真龙天子?
  “师妃暄……”尚秀芳听到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茫然:“没听说过,她是什么人?”
  “慈航静斋的当代传人。”左小右摸摸下巴:“一别年余,这师妃暄又出来做什么?莫不是慈航静斋又有了什么打算不成。”
  “管她什么打算。”婠婠对左小右非常有信心:“对公子来说,任她千般算计,只需一剑斩之。”
  这句话让左小右不禁轻笑:“你比我还有信心,不过说的不错。任他千般算计,我自一剑斩之!”扭头道:“把麻将拿过来,再请她过来。”
  “是。”
  小丫鬟去把麻将拿过来之后,便去通知禁卫,请师妃暄来后厢房相见。
  婠婠看着桌上的麻将,眼睛一眯,笑道:“公子是要和师妃暄打麻将?”
  “过年的乐趣不就是打麻将吗!”左小右笑道:“以前人手不足,现在却够了。”顿了顿:“婠婠不觉得和师妃暄一起打麻将是一件趣事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7/10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