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大抽奖(校对)第8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1042

  时间过得很快,元旦刚过不久,学校就放寒假了。这一年寒假,左小右打算回东北老家一趟。严真却因为工作,不能随便离开京城,只能让左小右自己回去。
  原本王芳想和左小右一起去东北老家看看,但王芳的父母并不放心,毕竟这个时期的东北那边不太安定,社会治安并不好,京城内还算安静,出了京城,半路上肯定要提心吊胆,保不齐什么时候就遇到一帮土匪路霸。破钱消灾还算好的,就怕财毁人亡。
  这并不是夸张,八九十年代的社会真的不太平,不然也不会有九十年代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犯罪了。那个时期真的是用了重典,很多罪不至死的人也被判了死刑,吃了枪子。那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犯罪者的不幸。
  在父母以及左小右的劝说之下,王芳只能拉着脸,恋恋不舍的把左小右送上了火车。
  说起坐火车也是一件非常难熬的事,从京城到左小右老家最近的火车站,也要四十多个小时的车程,不但时间难熬,车厢里的味道更是难以忍受。这个时期的人确实不怎么爱干净,好几个月不洗澡的人比比皆是,尤其穿的布鞋很容易臭脚,得脚气的人很多,所以在车上妥协脱袜子抠脚的人很多,那味道……隔夜饭都能吐出来。
  还好左小右是靠坐在车窗的位置,味道实在难闻就打开车窗透透气。虽说外面的空气和寒风凛冽,但总比被熏死的强。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四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总是要睡觉的,一个人睡觉,如果没人看着,很容易被那些小偷惦记。哪怕二十一世纪都有不少的火车小偷,更不要说这个时代,几乎人人都是小偷。不用怀疑,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太穷了,上了火车,哪怕是正经人,看到车上坐着衣着光鲜的,就很容易忍不住下个手。
  那时候没有移动支付,刷卡服务也几乎为零,国人出门肯定会带着足够的钞票,所以人人都防备着彼此,像左小右这种穿着西装,呢子大衣的年轻人,从上车开始就被不少人盯上了,结果这一道左小右都不敢闭眼,就这么在车上坚持了四十多个小时,直到下车。
  下车之后,左小右又坐经常晚点发车的公交车到了县城,而后在县城买了点糖果之类的小玩意儿,雇了辆三蹦子回村。
  好艰苦啊!
  左小右无比怀念上辈子的生活,虽然过得苦了点,但生活出行等各方面十分方便,哪像现在,出个门就跟地下工作者似的,随时随地都要防备着未知的危险,联系还特别不方便。
  好不容易到了村子里,当左小右出现的时候,全村的人都被惊动了。也难怪,左小右和严真自从走后,就从没回来过,此时左小右衣锦还乡,全村老百姓扶老携幼的全都出来看了个新鲜。
  左小右一身黑色呢子大衣,里面是西装,脚上是皮鞋,头上还一顶绅士帽,打扮的跟总理似的,谁都觉得左小右这是发财了。
  当年喜欢过左小右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个个羡慕、后悔不迭,心想如果当初一狠心跟着左小右跑了,她们现在肯定就是阔太太了,哪还会像现在似的,留在山村里过穷苦日子。
  看着村里有些熟悉,也有些陌生的村民,左小右笑着把买的糖果、花生、瓜子等东西分发下去,又把从京城带过来的面包分给了当初和自己玩的还不错的小伙伴们,让这些小伙伴们倍感惊喜,倍有面子。
  哼哼,这是什么知道吗?面包!没见过吧!洋人吃的玩意儿,咱现在也是洋人了。
  这个时期就是这样,国人对洋人有着无限的崇拜,总以为洋人天生就是上等人,天生就带着香气。只有后来接触的多了才会了解到,其实洋人也就是那么回事,甚至一身的毛,还有狐臭,智商也不高,根本没有咱们黄种人进化的完整。
  但那要经过三十年才会被国人所了解,现在洋大人在我们心目中还是和神一样的。当年有一句话形象的表明了这一点——外来和尚会念经。
  这一点其实和老外误以为国人都会功夫一样,我特么也是醉了。
  三年没回来,严真家的祖宅却一直保留着。说起来严真祖上也是当地豪强,只是后来严真上两辈的男丁都奔赴了战场,后来抗战打完了,严真和父母回到山村,但没几年就相继病逝,留下严真一个人。严真又因为某些问题没有娶妻生子,直到收养了左小右。
  严真的祖宅也有六七十年历史了,哪怕过去这么久,但在村子里依旧是最豪华的建筑,砖瓦建造,和村里大部分还是土墙建筑相差甚远。很多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追着左小右,除了左小右长得好看之外,也和左小右的生活条件有关系。别的不说,光是这栋砖瓦小院就足够养活十几口人。三年前严真带着左小右离开,还托村民帮着照看,作为报答,每个月都会给村民十块钱的辛苦费。
  别以为十块钱少,在这个时期,一毛钱能买一根油条,两根冰棍,如果省着点用,足够一个人一个月的吃喝开销,而且每个月只需要打扫两次,这种好事全村人都想抢,最后严真还是关照了村子里生活最困难的两家寡妇,每人每月打扫一次,每人每月都能分到五块钱。
  所以左小右回到村里,发现家里还挺干净的,似乎打扫了没多久。
  严家祖宅是个类似于四合院的砖瓦建筑,占地超过一千平米,房屋面积四百多平米,院子的面积六百多平米,院子里有两口水井,前院一口,后院一口。严家最鼎盛的时候,严老太爷娶了四房,生了十几个儿女,要不是家里够大,钱够多,怕是根本养不起。
  此时整个严家祖宅只有左小右一人,倒是显得有些冷清,但是将近傍晚的时候,却有两个中年寡妇带着两个小姑娘来了。
  这两个中年寡妇就是严真照顾的那两人,至于两个小姑娘,则是她们各自的女儿。左小右以前也见过她们,但他离开山村的时候,两个小姑娘才十二三岁,此时过去了三年多,两个小姑娘已经长成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
  一个帮着一条麻花辫,一个绑着两条麻花辫,长的都挺俊俏,只是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让身材显得很臃肿。脸好像刚洗过,看起来挺干净的,此时跟在各自母亲身后,有些怯生生的偷偷打量这他,眼睛很快亮了起来,见左小右朝她们看过来,顿时脸蛋一红,低下了头。
第五章
负重前行的一代
  “婶儿,你们这是?”左小右用疑问的眼神看着她们。
  两个寡妇相互推了推彼此,最后由那个高瘦的中年寡妇道:“少爷,你刚回来,家里冷冷清清的,没个人照顾可不行,我们家这俩丫头闲着也是闲着,就让她们过来伺候一下少爷。晚上也好有个暖炕头的。”
  “……”左小右看着那两个脸蛋红红的淳朴少女,无奈一笑,道:“婶儿,这都改革开放了,可没有姥爷丫鬟那套了。好意我心领了,但两个妹妹还是让她们回去吧!”
  “这……”两个寡妇面露难色,两个女孩也黯然的低下了头。
  见她们没有动静,左小右问道:“婶儿,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
  听左小右这么问,两个寡妇四目相对,扑通一声给左小右跪下了。
  “哎哟,婶儿,你们这是干啥?快起来。”左小右赶紧拽两人胳膊,但两个寡妇说什么也不起来,带着浓浓的哀求,道:“少爷,我们知道不应该,但为了自家闺女,我们只能这样了,求求你,给这俩丫头一个机会吧!”
  “有什么事起来再说,你们再跪着,什么事也别谈了。”左小右语气有些严肃地说道。
  俩寡妇怕左小右生气,赶紧站起来,怯生生的站在一边。
  左小右往椅子上一坐,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道:“都坐吧!”
  “谢谢少爷。”俩寡妇拽着各自女儿坐了下来。
  左小右看着她们,道:“我刚回来,家里也没热水……”
  “我去烧。”一个寡妇站起来就奔了厨房,另一个寡妇不甘落后,连忙道:“家里没柴了,我去抱点柴火。”
  “哎,婶儿……”左小右来不及阻止,俩寡妇就跑出去了,只留下两个女孩和他共处一室,气氛有些尴尬。
  没办法,俩寡妇这么殷勤,肯定所求不小,他也就暂且接受这份殷勤吧!
  收回目光,转到两个女孩脸上。两个女孩似乎有些局促,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看着有些滑稽。左小右微微一笑,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李芳。”单麻花辫的女孩说道。
  “我叫王芳。”双麻花辫女孩说道。
  “……”听到两人的名字,左小右就想起了那首《小芳》,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今天一下子窜出来两个小芳,果然,村里叫小芳的女孩真多。
  “今年多大了?”左小右追问。
  “我过年就十七了。”李芳说道。
  “我过年十六。”王芳说道。
  过年涨一岁,说的是虚岁,北方很多地方其实算的是虚岁,因为虚岁容易计算,过年就涨一岁,而周岁则要等到生日那天才是年龄的分割线,所以一年当中很可能出现两个岁数,也许上半年十五岁,下半年就十六岁了。只有大年初一的生日除外,而且还要算农历生日才行,如果从出生就过公历生日,是不是大年初一就无所谓了。
  李芳过年十七岁,但如果算周岁,肯定还不到十六。同理可证,王芳过年十六岁,周岁还不到十五。放在城市里,还只是两个上初中的孩子。
  不过她们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一些,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也没办法,WG刚结束没几年,她们从小在那个年代走过来,吃饱肚子都很难,更别说营养了。好在大山里有不少的野菜、蘑菇之类可以吃的东西,再加上此地偏远,受WG影响不像大城市那么大,总算是让两个女孩艰难的活下来了。
  “那我叫你们大芳和小芳吧!”左小右笑道。
  两个女孩脸红的应了一声。
  两个女孩还挺内向的。左小右微微一笑,问了一下两个女孩生活中的事。两个女孩的父亲都是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去世了,又受到鸭蛋光荣年代的影响,所以两个女孩从小到大也没读过书,除了自己的名字,根本不会写字,属于彻彻底底的文盲。因为家里穷,从很小的时候,两个女孩就会帮着家里干活,烧火做饭不说,每天还要进山采蘑菇、摘野菜、打猪草等等。过去三年多亏严真的关照,两家都买了两只小猪崽,靠着养猪,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能吃上一口肉,家庭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到了现在,两个女孩虽然还不够法定结婚年龄,但山里条件艰苦,外面的法律根本在这里行不通,在这里,两个女孩的年龄差不多可以找婆家结婚了。孤儿寡母,家里也确实需要个男人帮衬,不然很多重体力活只能母女做,太累了。
  听完两个女孩的讲述,左小右心情有些沉重,更多的还是对这个时代的无奈。穷啊!不止小地方穷,就连国家也穷。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国家财政简直少得可怜,为了赚钱,在国际上只能忍气吞声,扮演了三十年的忍者神龟,这才有了左小右前世的繁荣富强。
  生在这个时代,是国家的不幸,也是民族的不幸,但正是在这个不幸的时代努力拼搏的国人,才给后世子孙带来了骄傲的大国盛世。
  左小右前世曾经看到过一篇采访,采访的是一个老人,问他为什么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从不会为钱发愁?那个老人说出的话让左小右心酸万分:“为什么?因为我这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
  后来更有人总结,你所得到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哪怕是八零后,甚至是九零后的一部分人,从小也不是没有吃过苦的,真正没吃过苦的孩子基本都是零零后。为什么你们没吃过苦?就是因为在你们前面,有数代人为你们负重前行,这才有了让你们享受幸福的环境。
  左小右看着眼前的大芳和小芳,心中感叹:你们也是负重前行的一代啊!
  没过多久,两个寡妇提着烧开的水,端着洗干净的白瓷杯回来了。
  “少爷,您喝水。”
  “谢谢。”把白瓷杯放在桌上,等她们给自己和两个女孩倒上一杯后,问道:“婶儿,有什么事你们说吧!先说好,事情要是不难,我可以帮帮你们,但如果事情太难,我没办法。”
  “少爷,这事儿对您肯定不难。”两个寡妇连忙说道:“要是难,我们也不会求到少爷头上。”
  “那就好。”左小右点点头,道:“说吧!什么事?”
  “其实……”两个寡妇四目相对,看了看各自的女儿,道:“都是为了这俩丫头。”
  经过两个寡妇的讲述,左小右才明白。原来大芳、小芳的年龄在这个穷地方差不多也要找婆家了,两个寡妇也确实想找个能干的小伙子,帮她们承担一些家庭负担。但是过去一年挑挑拣拣,发现能干的小伙子老早就被别人盯上了,而那些不怎么能干的也有不少可挑的女孩。这个时代不像后世,男多女少,在这个时代,因为战争从未远去,所以男人的数量比女人要少很多,再加上这个时代的国内还是以种地为主,重体力活比较多,男人是主要劳动力,所以只要不是太糟糕的男人,基本上很容易找到对象。而且女人家也不会太挑剔。
  大芳、小芳虽然长的挺俊俏,但在这个时代,男人选对象首要看的并不是脸蛋,而是能不能干。论起能干,大芳、小芳虽说不差,但因为从小长的好看,所以两个女孩对选对象也比普通女孩高很多。她们都想找个长的好的,也能干的,可这种小伙子基本被挑干净了,差一点的俩丫头又不乐意,而且随着改革开放,村长家里有了一台电视。通过看电视,俩丫头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那颗心就在村里留不住了,于是俩丫头生出了外出闯荡的心思。
  但两个寡妇就她们两个女儿,她们想走,俩寡妇死活也不答应。直到左小右今天回来,俩寡妇看到左小右衣锦还乡,似乎混的很不错,再加上俩丫头的心思,于是就在今天找上门来,希望左小右能给俩丫头找条出路。
  听完她们的讲述,左小右松了口气,笑道:“我还以为什么事,原来是想出去打工啊!”
  “嗯嗯。”大芳、小芳连连点头:“少爷,你在外面混的这么好,能带带我们吗?我们以后要是有了出息,一定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别这么说。”左小右摆摆手,手指敲着桌面开始思考。
  俩丫头这么点岁数,又都是文盲,就算出去了又能干什么?估计也就是在饭店做服务员,或是在后厨洗盘子。混得好一点也就是给人当保姆的命,而且搞不好还是那种白天照顾老人孩子,晚上照顾男主人的那种。八九十年代被搞大肚子的保姆实在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命好一点的,男主人兴许会娶了她们,命不好的,就只能大着肚子回老家,然后找个不怎么样的男人嫁了,后半辈子过得很是悲惨。
  左小右叹了口气,俩丫头要是认字就好了。只要认字,就能干点小买卖,然后一点点积累资金,慢慢就能开一间小店,要是运气再好一点,未来也许就能越干越大。但这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准支撑,没文化的有钱人只能算暴发户,搞不好就被人设局骗光财产,这种案例实在太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10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